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在列车上
我是谁?怎么能和大名鼎鼎的张瑞芳扯上关系呢?
那得从当年《李双双》摄制组说起。当年,我才20来岁,随着摄制组到达河南林县太行山地区安营扎寨。在外景地呆了两个多月以后,秋风扫落叶,这里的冬天提前来临了。根据剧情对环境的要求,不能继续在那里拍摄外景了;又因上影厂摄影棚全被《红楼梦》剧组“大观园”布景占用着,所以大队人马只好收营拔寨,赶往西安电影厂拍内景。
那天正是1961年10月1日,因为是国庆节,无论在候车室还是在列车上,都不断地从广播里传来周恩来总理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讲话声,特别提到今年是我们国家困难的“第三年”。所以,这个日子我记得特别牢。西行的列车开开停停,停停开开。有次停车的时间特别长,喇叭里反复地提醒着:请旅客们注意,不要打开车窗门。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大家都不知道。也有人说难民们将列车包围了,解放军正在清理中,但谁也不敢开窗看一下,只听见车厢外面嘀嘀嗒嗒的敲击声。车内人心有些躁动,我在车厢的走廊里漫无目的地走过来又走过去。
有一次,我正向前走动时,只见前面的一扇移门启开,探出头来的正是《李双双》的主演张瑞芳。她一见到我,就“唷”了一声。我一见到她,正欲转身,她却咯咯地笑着,同时拉开移门走了出来,朝我说:“快进去,快进去。”我欲步又止,不由得想起在洗澡间与她相撞之事。用现在的话来说,我当时很囧。
我们在7月初火热的炎夏到达太行山外景地。在离我们住宿地50多米的山脚下,大伙儿用芦席等材料围成一个男女合用的洗澡棚。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泉水,真可以说,大地作水池,天空当棚盖。不过有一个严格的要求,制片主任吴承镛宣布过,凡是进去洗澡,必须在醒目的围棚上挂一件衣服,披挂在外面。有人开玩笑说,装一只红绿灯,红灯女同志,绿灯男同志。这只是玩笑而已,根据当时当地的条件,装一个照明灯也很困难,所以只限白天洗澡,晚上是一片漆黑,可能还有野狼出入呐。摄制组三四十人都打着地铺,住在养蚕场的房子里。这是当地政府给我们提供的最好的条件了,而且打扫一新,屋子地面上撒满了白石灰,可跳蚤依旧活跃非凡,大家捉跳蚤常常通宵达旦。有天夜里我被咬得浑身不舒服,一清早起床去洗澡,一看洗澡棚上没有任何衣服挂着,再听没有任何动静。那时的天蒙蒙亮,天空还闪烁着星星,近山黑沉沉,远山的峰尖刚有一丝阳光,心想,谁会那么早来洗澡呢,我身上还痒着呐,所以兴奋极了,当时只想痛痛快快地洗上一个凉水澡。听人说,早上洗个澡,全天精神爽,便连蹦带跳地掀开草席门,进入洗澡棚。谁料,却与张瑞芳撞了一个满怀。我吓得灵魂出窍,慌忙倒退着出了澡棚门,差一点仰面朝天摔倒。她却手捧着装着洗好的衣服的脸盆,咯咯地笑着。我咕咕噜噜地声明:“我没有错。”她走出澡棚门朝我淡淡地一笑,说:“你是没有错。”她看我呆呆地立在那里,用一种关爱的语气说:“快进去洗吧。”我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心里默默地说,她也没有错啊,用不着把什么衣服撂在外面呀。但我对她敬重的是,她并不因为我年少冒失,当笑话去张扬。
尽管如此,可今天她要我进她的软卧包间,我还是感到有些腼腆尴尬。不过她随和的神态和长辈的语气,很快打消了我的局促不安,我跟着她走进了她的软卧包间。这间软卧包间,在我的印象里比六个人的硬卧空间还大,床铺也很大,床的对面有两只单人沙发,中间还放着一个茶柜。我是一个从农村到上海,刚进电影厂不久,没有见过世面的小青年,在这样的环境中她请我坐,我却没敢坐下。她侧坐在床沿上,左肩靠在车窗板壁上,只见她皱着双眉像自言自语,思索着问我:“三年了,可要更乱了——到底又发生了什么,停了那么长时间?”她是在担忧着国家的大事。我便将听来的告诉她:“听说前面有人卧轨。”说着就想转身离开,却又被她叫住:“嗳嗳,还有事吶。”我心里又是一阵紧张,甚至还有些害怕,不知是什么事,是不是茂路对她说了什么?
茂路是《李双双》里扮演饲养员的演员,在两个多月的外景地,他给我的印象憨厚朴实。有一天,我正捧着碗吃早饭,他啃着窝窝头朝我走过来,用眼神示意要我跟他走。我随意地跟着他,没有走几步,到了山脚下一排房屋拐弯处,他左右环顾了一下,神秘兮兮偏过头咬着耳朵对我说:“吃好早饭就在这里碰头。”我也没有多问多想,朝他点点头。当我如愿与他赴约时,他先是对我说,今天整天是阴天,摄制组安排自由活动;然后才问我:“《李双双》剧本看过吗?”我回答他看过;他又说剧本里有一位年轻小伙,从城市到农村来相亲,被李双双拦住劝他回去,他问我记得吗?我又朝他点点头。他露着满口白牙笑着说,就是这个角色,让你来演这位小青年。我一听,连连摇头,不行,不行,肯定不行。他却说,我来辅导你,大胆试试。可我当时云里雾里不知所措,最后以失败而终。没有想到,他叹了一口气说:“完成不了任务,回去对他不好交待。”我想他说的“他”肯定不是导演鲁韧,按鲁导的性格会直接找我;是不是吴贻弓呢(吴任“李双双”副导演)?也不像。我连猜带问地说:“是不是张瑞芳同志请你来的?”他先是脱口而出“是张瑞芳老师……”,接着又神色紧张地矢口否认:“不是,不是。”稍停又突然带着憨厚的笑脸朝我肩上轻轻拍了两下,“一猜就着”,还说我“真聪明”。他的意思我明白,要我给他保密,申明不是他告诉我的,而是我用“聪明的脑袋”猜出来的。可我否定地摇头告诉他,是张瑞芳她自己告诉我的。他一听,吃惊地“啊”了一声,一会儿又摇着头,疑惑地说:“这不可能。”我马上又对他说,“我常听到她嘀咕,国家经济那么困难(文革之前摄制影片靠国家拨款或贷款),为了拍两三个镜头,一个演员专门从上海赶来外景地,多浪费啊。这不是她告诉我的吗?”茂路听后,如释重负地仰天哈哈大笑,轻轻地推了我一下:“你这傻小子真不傻。”接着又对我说:“来,再来几遍,成了,我对瑞芳老师好有个交待。”
由于我的无能,没有实现瑞芳老师的期待。但她的精神我为之感动,一个演员,不仅把戏演好,还为摄制成本节约每一个铜板而煞费苦心。这种精神,对比当今的文艺圈现状,尤其显得难能可贵。今年的6月1日,我拜访艾公(明之),他已是90高龄的人了,可仍然是风度翩翩,精神抖擞。在交谈中,谈到张瑞芳,他肃然起敬。他说,张瑞芳她资历很老啊,1938年就参加革命了。在谈到影视圈的现状时,他更是愤愤不平地说:当今有些演员仅靠脸蛋,富得太快太容易,所以吸毒者有之,嫖娼者有之,甚至有的演员为了哄抬身价拍了一半撂挑子。所以我认为,在当今的文艺圈,真该多些“李双双”从农业战线转移到文艺战线上来,“看到不合理的我就要管”——希望有千千万万李双双式的人物站出来。 可是当年在列车的软卧包箱里,我害怕她把我留下来,怕她再辅导我演什么角色。自认为在茂路面前出些洋相还没有什么,在瑞芳老师面前可就丢糗丢大了。我正在遐想之时,却听到她说起李保罗在候车室的事,我一听,心一宽,发出了“嘿”的笑声。可她欠了欠身,轻轻地朝我说:“这孩子,你笑什么?”当时我感到脸刷一下就热了,有些羞愧。她把我当孩子,我内心有说不出来的滋味。后来听她说,要不是在候车室,她一定会过去批评李保罗,这才使我明白她的意思——她是生活里的李双双,她关心着我,为维护我的名义,要与李保罗理论的意思。这一说,听者也许并不明白,需细说一下。
当年的林县是一个小站,候车室很简陋,空气混浊,充满着土烟味,广播喇叭里传来一次又一次推迟发车的通知,大家担心着何时能上车。在这混乱不堪的嘈杂声中,突然传来李保罗大嗓门的喊声:“小黄啊,我网兜里少了一个月饼!”那个年代听到“月饼”二字,给人的震惊和诱惑有“炸弹”一样的效果,候车室里一瞬间鸦雀无声,人们的视线一齐投向李保罗。如果那时真有月饼堆在那里,人们肯定会一窝蜂前来哄抢,那是自然灾害的第三个年头,全国的百姓连年困苦,饿得心慌,我们在外景地,看到当地的老百姓把桦树叶也吃光了。可在那儿过中秋节,地方政府却给每一位摄制人员发了不收粮票的四个月饼,这是何等珍贵。领取很严格,不得代领,提前离开或后来者,一律不发不补。那么珍贵的月饼怎么会少了一个呢?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李保罗这位演员年龄比较大,在《李双双》里扮演老支书,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位可敬可亲的老人。他随身行李多,有背的,有手拎的,而我的行李全部托运,又年轻,两手空空,所以我随手从他手里接过一只鼓鼓囊囊的网线袋,随他一起上卡车,一起下车,一起走进候车室,一直到把网线袋放在他身边的行李堆里。我还对他说,到上火车时,我再来帮他拎。与他打过招呼离开不久,突然传来他喊着“少了一个月饼”的大嗓门声音;我转身回过去着急地帮他打开网兜翻找时,旁边站着的另一位扮演“挖社会主义墙脚的落后社员”的演员阴阳怪气地朝我说:“拎一下网兜,吃一个月饼,也是按劳取酬么。”他像念台词,满脸皱纹呲牙咧嘴地笑着。他可能是开玩笑,可我不客气地骂了他一句:“给你这老狗吃了的。”嘴里在骂他,心里更恨他,因为与我一批进厂的一个青年,为偷几个自行车铃而被送去劳教;如果当时真有人偷了一个月饼,岂不是成了一桩案子?当时我心里就这么想的。他可能感到被我骂得没有落场势,就转身走了。就在这时,突然听到李保罗“嗨”的一声,并用手掌拍打着自己脑门,低着头蹲下去了。我也忙弯下腰问他怎么啦,他轻轻地对我说:“我忘了,为尝味道,自己吃了一个月饼。”他自言自语地说着“老了”。
我把真相告诉了张瑞芳,没有想到她也笑着说:“这个保罗啊。”我还把骂某演员的事告诉了她,她脸一沉说:“骂得对,怎么开这个玩笑呐!”她转而一笑说,当她见到某某时也要批评他几句。随后她欠了欠身站了起来,在车厢的挂壁上取下她的网兜,从里面取出一包月饼,要我拿着。我并没有伸手去接,可她却说,这是让我转送给我师傅蔡同原的。我师傅是一位很有经验的布景制作师,在外景地将布景安置好后,在发月饼之前就离开去西安电影厂装置内景了,所以按规定没有发到月饼。张瑞芳告诉我,她与我师傅是老同事,她以个人的名义慰问我师傅,但要我保密,不要说是她给我师傅的。这时我马上想到,她请茂路来辅导我演戏,又要茂路保密一样。她还微笑着问我能做到吗?我肯定地点了点头。她爽朗地笑着,又朝我说:“要经得起检查哦。”我也认真地回答:“请放心,我一定经得起检查的。”她嘻笑着连声说:“相信,相信。”没有想到,小小的月饼风波竟一直延伸到“文革”的爆发,甚至延伸到四人帮粉碎以后。容后补叙。
停着的列车终于又启动了,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那个年代的火车,真像老黄牛拖破车,慢吞吞地往陕西方向进发。
二、 在五七干校
1969年12月17日上午10时许,在凛冽的寒风中,一辆军用卡车停在四营(天马电影厂)和五营(海燕电影厂)中间一条南北向的泥土大道上,陆续下车的约有十几个人,都是弯着腰背的老头老太,各自在一两名造反队员的押领下,有的往西走,有的往南走。朝我们五营走来的一位老太太,她头上裹得严严实实,一阵大风刮来,她的黑色围巾吹到了后脑上。只见她白发苍苍愁容满面,我仔细辨认,竟是多年不见的张瑞芳。
在我的记忆里,1961年跟随着她(《李双双》摄制组)奔赴过三省三城:河南郑州、陕西西安、福建福州。由于在那个年代电影的影响力,又加上她成就显赫,在社会上是有着崇高威望的名人,所以每到一地,都得到当地政府的隆重接待。每次随她去参加宴会时,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一不是宽敞的宴会大厅,二不是丰润的美味佳肴,而是她的惊人风范——在当地官员面前,她会把他们桌上的全鸡、全鸭、全蹄膀大盆,一一搬到我们年轻人桌上;还说,他们桌上的热炒也吃不了,剩下了也浪费。一想到她在宴会上反客为主,充满青春朝气的形象,再看看仅隔八九年以后的今天,论年龄,也不过刚满50岁吧,可怎么完全成了老态龙钟的人了。我心一酸,转身离开。看到这一幕的不只是我一个人。有些人惊叹地说:“啊,一下子变得那么老!”也有人窃窃私语:“这运动真摧残人啊!”
我们干校是按部队编制,电影局为团部,各个厂是营部,各部门按连或班为单位,平日里的住宿、吃饭、劳动,都以班为单位。张瑞芳的先生严励在我们一个班。刚下五七干校时,戒备森严,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班却有一位久经沙场游击战士出身的知识分子,他的大名叫罗志明(电影《等待满山红叶时》编剧之一),在干校里,有人说他是逍遥派,可在我的眼里,他更是一位乐天派。他将严励称之为励励,将张瑞芳简称为芳芳。运动一开始,张瑞芳就被关押起来,有着种种传说。现在看到她那么苍老,大家心灵深处为她伤感,气氛有些沉闷。可罗志明对严励说:“励励,芳芳也来干校了,你怎么不去看看芳芳?”这一戏说,在班里引出一阵沉闷的苦笑声。有一次,正在门口吃午饭的罗志明,迅速地退了进来,嬉笑着朝严励说:“励励,快,芳芳这次真的来看你了。”然后学着老首长的口气拉腔拉调地说:“你要好好地款待哦。”这时候的严励不知是真是假,呆呆地捧着饭碗站了起来。张瑞芳她真的出现在我们集体宿舍,可在这个时候,大家想笑而不会笑了,反而出奇地平静。只见张瑞芳礼节性的朝大家点点头,然后走到严励面前,很深沉动情地发出微弱的声音:“两年多了!”严励很久很久凝视着她,最后蹦出了这样一句话:“能活着相见,很幸运!”语气虽轻,但冲击着在场人们的心灵,胸中都有一些苦涩在涌动。 但从此以后,张瑞芳常来我们班组,有时与她的先生共进午餐,有时双双啃着西瓜。总之她的到来,增添了班里的乐趣。罗志明甚至当着他俩的面,也戏谓励励和芳芳之说,他俩也乐意接受这样的玩笑。班里的一位工宣队员曾说过,“这样不太严肃吧?”可大家谁也不理这一说法。
转眼间到了第二年的夏日,某一天,午休以后,班里正在各自学习,有的看报,有的看书,有的轻轻地闲聊着。罗志明似真似假又文雅地叫喊着:“芳芳来找励励了!”大家抬起头,只见张瑞芳走进宿舍却脱口而出:“今天不是来找励励的!”突如奇来的这句话,引起一场哄然大笑。在欢乐的气氛中,重点批判的对象、有多产作家之称的艾明之,也开怀大笑。
张瑞芳是来找我的,大家都没有想到,我自己也没有想到。当我看到她手里拿着一只小矮凳和一卷稿纸时,加之我预先得到的信息,我心里明白了。在同事们的笑声中,我从自己的床旁边拿了一张小矮凳,跟着她走出去了。她说我们去哪里谈呢,我随口一说,去食堂吧。我与她进了没有凳、没有桌的食堂,就在食堂门口坐下,既避炎热的太阳,又通风,光线又好,又清静。她连声说,这里好,这里好。
今天我与她面对面坐在一起,盯着看她,脑海里一幕幕闪现过去与她接触的情景。没有想到,我奉工军宣队领导之命写的干校一年的总结,会落在她手里;她也没有想到,要她在全营大会上宣读的这份总结,是我写的。她淡淡一笑说:“真有意思。”随后她问我,多少年没有见面啦?我说,九年啦。她惊讶地看着我问,怎么计算出九年来的呢?可我并没有回答她的话,又抢先说了一件事——我对她说,在这九年里我和她通了一次长途电话。她也想起来了说,对对,你在安徽打到家里找严励的,已经深夜快2点了,所以记得很牢。
怎么回事呢?因为我们几位青年第一次去安徽深入生活,经过合肥,省会领导安排我们住进了“稻香楼”。当时文学部负责人是她的先生严励,他对我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责问我们,“稻香楼”是毛主席住的地方,年轻人怎么能住在那里呢?我们向他解释,招待所、旅馆都客满了,所以我们才去找省委,由省委安排的;但严励斩钉截铁地说:“也不行!难道澡堂子也客满了吗?”由此我们牢记他的教导,第二次去安徽,我们在无奈的情况下,住进了澡堂子,我记得印象很深的是曹松茂先生哈哈笑着,露出闪烁的两颗大银牙说:“我们真的住进澡堂子了。”话音刚落,进来两个人,其中一人喊着:“请上海来的客人出来。”原来是省委派人来接我们了。我们以各种理由婉言谢绝。那个时候安徽的省委书记是李宝华,来人说:“是李书记说的,哪有客人住澡堂子的事。”我们不得不第二次住进了“稻香楼”,但心里忐忑不安。就是那晚,我也顾不上时间已晚,赶忙往上海严励家打长途,没有想到严励不在家,接电话的正是张瑞芳。“那我们怎么办?”我在电话里就这样傻乎乎地说。“你问我什么怎么办?”我吞吞吐吐地说了过程,又问她“我们要不要住稻香楼?”想不到她在电话里很有大将风度地回答我四个字:“客随主便”。当时就是她的这句话,我们睡上了一个安稳觉……
此时,一件埋在我心里多年的事,应该向她报告了。我说,九年前,你托我把两个月饼转交我师傅,我今天趁这个机会,向你作一个汇报……突然,张瑞芳发出灿烂的笑声,打断了我的话。我连忙想一想,是不是说错了什么,但一想又不对,真的在她面前说错了话,她不会有那样的笑声。我再想说什么一时又说不下去,可她却笑出了泪水,她从衣袋里拿出手帕擦着眼角说:“真没有想到,今天你在我面前说出‘汇报’二字,真让我笑死了。”这时我又信心十足地说:“你是我心目中永远不倒的一面红旗,永远不倒的李双双,百花奖最佳女主角获得者。”她听了后,笑着问我:“你参加什么派?”我理直气壮地回答:“既不是造反派,因这派人员太杂;又不是保皇派,因这派没有造反精神;所以我参加了自认为既有造反精神、又把握住斗争大方向的‘工农兵革命委员会’组织,当时的首领是文学部陈玮若和从市委宣传部刚调到我们厂的壮茂树,我对此人印象很好,我们第一张大字报重炮猛轰张春桥。”当我说到这里时,她脸上消失了笑容,关切地问:“结果怎么样?”“结果是,我们的组织被造反派砸烂了,头头和我一直被批斗。最惨的是壮茂树,因为他女友正面临大学毕业分配,为这还被分到外地,他也去了外地,从此没有见到过……”我像孩子似的在她面前说了一大通,可我突然想到一句心里话:九年以后的今天面对面坐着,比我当年在你软卧包厢里轻松多了。
“哦,从那个时候算起,真的整整九年啦?”突然她转忧地问,“九年了,我老了很多吧?”我只得实话实说:“去年你刚从车上下来,看到你走路的神态,老得不敢相认,如今……”我站了起来,没有想到她也跟着站了起来,可能坐着矮凳不舒服,我朝她上下仔细打量一翻,连声说:“不老,不老!”为了进一步说明我说的是真话,我又补充说:“你与我母亲相比,我母亲比你老多了,看样子好做你母亲了。”她咯咯笑出声来,她说我比以前会说话了。我忙摇头说:“我真不是奉承你,也不是安慰你,我母亲是农村妇女。”她接着我的话题点着头说:“这倒有可能,因为农村妇女辛苦么。”她顿了顿,又朝我一笑,她说她毕竟头发全白了。我说白毛女从深山老林走到人间,头发不也全白了吗?可她还是一个姑娘呐。她又笑出了声,说我是多会说话的老实人。可我却对她说,我是不老实的人。她又笑着说:“怎么说自己不老实呢?”我说,当年我把你的月饼转交我师傅的时候,我实话实说了,当时,你说要我保密。“哦,你的师傅在厂里见到我,已把月饼的事说了,没有想到你那么认真。”我又认真地说,如果在搞地下党活动时,讲了真相,不是出卖了组织,出卖了同志呀?她笑得更厉害了,说我逗乐她,使她话也说不出了。我又和她说了一堆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她听了,问我师傅还好吗,我低下头说,他“走”了。接着她以沉重的心情坐下来,我也随之而坐。她很久不说话,我觉得她心里很难过。我突然想到我师傅对我说过的那些重要的话——“我把你的月饼转交我师傅,他接过月饼后,很久不说话,最后他说,这不是两只月饼的事,而是她长期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她以总理的精神关心着人啊!这我才知道你是在周总理身边工作的人,你是个了不起的人……” 我幼稚地啰嗦地说着,她却似听非听地把我写的材料在手里一张一张翻看着。她忧心忡忡说,我把知识分子写得太好了,她以矛盾的心理提醒我,同时关心着自己的命运。对这份总结,我自认为是有思想有主见的,所以我对她说,错别字替我改,字句不通的地方替我改,内容上出了问题,完全由我负责。她又说,是一位军代表,据说是军级干部,把我写的材料交给她时说,看看有没有修改的地方。这时我才知道,她是奉命前来找我修改的。我也告诉她,我是奉工军宣队之命写出这份总结材料的,而且我自认为不是知识分子。当然,我也想到了一些问题,为了不让同事为难,从我接到任务到完稿,没有请任何人看过,就交给工军宣队负责人了。三天以后,我们班里的一位工宣队员对我说,几个领导看了我写的总结材料,都说好。所以我对她说,能在盐碱地上种出庄稼来,这是知识分子的力量。尤其是试验田里棉花长势枝繁叶茂,约有一公尺之高,不仅引来电影系统(团部)出版系统三三两两前来观看,也有当地的农民,看了以后赞不绝口,而试验田之外的棉苗,参差不齐,有的长得像筷子那么高,一片片枯黄,渐渐死去。通过这鲜活的典型例子,总结出知识分子的伟大力量,来“歌颂”文化大革命,“歌颂”工军宣队的正确领导。当然,从今天的观点来评估,这个“歌颂”完全是错误的;但劳动能创造世界,能改变世界,我想这个观点是不会错的,因为知识分子也是劳动者嘛。
大会以后反响强烈,这份总结材料被四营负责政宣的一位女同志取走,在大喇叭里向他们全营广播。了解情况的人对我说,这份总结写得好,经张瑞芳一读更生动了。我认为前一句是奉承话,但后一句却是实在话,因为我也在会场里听着,她有声有色,有轻有重,韵味甜美,又有激情,像朗诵一样标准动听的普通话,每一句,每一个字,送进每一个人的耳朵里,特别是送到有些人的心灵里,真可以说,像潮水般的汹涌澎湃,翻江倒海,尤其是曾被重点批斗过的“牛鬼蛇神”们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长长地呼出:“啊,张瑞芳登台亮相了!”用那个年代里一句时尚的话说,张瑞芳彻底“解放”了。
张瑞芳的“解放”是必然的,但谁也不会想到,巧合的是运用我写的材料“获得”解放,她曾与我说过:“真是奇缘。”
更没想到的是,我最后在她领导下工作,一直到退休。
三、 在上海影协
“协会工作是跑腿的事”——“四人帮”粉碎以后,我调离上影文学部,参加市文联筹备恢复上海影协组织机构,在与“三人小组”之一的李伯龙老先生一起工作时,他常说这样一句话。他是解放以后第一任影协秘书长,其资历很深,1949年10月1日,他曾作为上海市工商界人士的杰出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我在老一代领导的熏陶下,渐渐安心于协会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影协秘书长比较频繁地更换。由第四任秘书长丁玉玲的推荐,我被提升为影协办公室主任。那个时候的影协主席是张瑞芳。
在1995年春暖花开季节的某一天,我受张瑞芳主席之邀又来到她家。和往常不一样的是,这次一进她家门,见她正在抽烟。我好生奇怪,因为她从不抽烟,反对抽烟,进她家门从没有看到她抽过烟。可今天,更让我感到奇怪的是,一见到我进门,她一边说着“来来来”,一边从浅蓝色纸盒内取了一支烟给我。她已是78岁的人了,头上留着全白的游泳式发型,但她的精神状态,仍有着青春年华的风采。她带着甜蜜的笑意问我:“这叫什么来着?”我接过长长细细的烟说:“我不懂外文,不知是什么牌子,但我只知道人们称之为小姐烟。”她连声说:“对,对。”她说,那位朋友送给她这一盒烟的时候,讲了这烟的牌子,可她也忘了,只记得说它是小姐抽的烟。所以我对她说:“您那位朋友送这盒烟的心愿,是祝您永远年轻。”她笑着说:“是吗?是吗?”她点着了打火机,我有些心慌意乱地凑上火苗,点燃后吸了一口。
张瑞芳高兴地对我说:“昨天夜里接到保罗(李保罗)的电话,他说我很兴奋、很激动;他电话里一个劲地夸影协这次活动,而且还说我给他治好了多年的心病。”张瑞芳轻轻地吸了一口烟,饶有兴味地问我,昨天的活动真的搞得那么成功吗?我说是的。活动是由丁玉玲秘书长策划的,她理解年老体弱会员的心态,她敢于担当,冒着易出事故的风险,邀请他们参观新外滩和黄浦江上的跨江大桥等活动。没有想到参观者热情高涨,如双目失明的李保罗,他身穿淡灰色的风衣,戴着深黑色的太阳镜,到了外滩,抚摸着护堤墙,走上跨江大桥抚摸着铁索,像诗人站在舞台朗诵的架势,情绪激昂,举着双手,仰望天空,放开嗓门大声地:“啊,站在外滩,走上大桥,听着风声,心里也感到舒坦啊!”我全程陪伴他,在这过程中,他悄悄地告诉我,在文革初期他到厂里找过我,害怕我因“月饼”的事批斗他,见到我师傅,师傅不明就里,对他说,不会批斗你,可能会感激你的。李保罗笑着对我说,跟你师傅一时说不清楚,可心病长在……
聊着聊着,又聊到了干校。我笑说,干校时,有一个人把一双袜子穿在一只脚上,她却还在找另一只袜,结果闹得天翻地覆。因为集体睡地铺,所以个个起来掀开被头帮她寻找袜子,还怀疑有人搞恶作剧,把她的一只袜子藏起来了。最后还是她自己发现,一双袜子穿在一只脚上了。这事虽小,但真相大白于天下后,同宿舍的有人要贴她的大字报,有人要批斗她。张瑞芳笑问:“一双袜子穿在一只脚上,发生在女宿舍的事,你怎么知道的?”还没有等我回答,她笑着回忆当时的情景:“那天早晨起床军号声还没有吹响,所以搞得大家又生气又好笑。”可她吸一口烟,突然在一瞬间收住笑容,沉下脸,灭了烟:“唉,那个年代里,人斗人,白天斗,夜里斗,斗得人们昏天黑地,分不清天南地北,才会闹出如此的‘笑话’来。”
光阴如箭,转眼间我也退休十年。2008年的重阳节,影协在文艺会堂大厅为70、80、90周岁的会员过集体生日,没有想到,张瑞芳也来了,坐在轮椅上,被人推着进入大厅。一批又一批的人们围上去与她握手,向她问候,拍照合影。那年她正逢90大寿,我上去与她握手时问:“腿怎么啦?”她说,能走路,但时间不能太长。她继续握着我的手,似乎还有什么重要的工作布置于我,但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在众目睽睽下,她用极其平和的语气,朝我幽默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你还那么年轻漂亮。”顿时引得全场哄堂大笑。我已是70周岁的人了,当时认为她老人家是调侃我,事后一想,这是艺术家的风采,有意无意地给人们创造欢乐的气氛。让我始料不及的是:这是我与她最后一次握手、言别。在四年以后的一天,2012年6月28日,她与世长辞。
她匆匆地去了天国,我与她永难相见,但她却给我留下了一份十分珍贵的礼物:《难以忘怀的昨天》。这是她的著作,近30万字,我捧在手里感到沉甸甸的,因为这里记载着一个艺术家几十年的生命历程。书的内容极其丰富,我已细细地拜读过。当我将这部著作再次掀开封面,但见雪白的扉页上她用毛笔以工整的字体写上“锦元同志留念”,还签上“张瑞芳”的名字和日期“1998 . 6 . 15”。如今凝视着她的每一笔每一划甚至每一点,看得出是那么的认真,那么的仔细,似乎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又一次生动地出现在我面前,倍感珍惜和亲切。
今天写下这些“我所接触的张瑞芳”的回忆文字,并非为了自我夸耀,而是想表达一位普通工作人员对她的敬爱和怀念。正如影评家梅朵老先生生前对她的评说:“在生活中永久记着那些共同工作过的朋友,生生死死铭记心中。”这是对她真实的写照,也是我真真切切的感受。
前不久我去拜访电影编剧叶丹老先生,他居住在老年公寓。据说这公寓是张瑞芳生前创办的,环境优雅舒适,在我看来,管理水平也一流。可见,她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一位艺术家的精神财富,还给人们留下了物质上的享受。她给人们留下了永远的关爱和温暖,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怀念她,敬仰她?
我是谁?怎么能和大名鼎鼎的张瑞芳扯上关系呢?
那得从当年《李双双》摄制组说起。当年,我才20来岁,随着摄制组到达河南林县太行山地区安营扎寨。在外景地呆了两个多月以后,秋风扫落叶,这里的冬天提前来临了。根据剧情对环境的要求,不能继续在那里拍摄外景了;又因上影厂摄影棚全被《红楼梦》剧组“大观园”布景占用着,所以大队人马只好收营拔寨,赶往西安电影厂拍内景。
那天正是1961年10月1日,因为是国庆节,无论在候车室还是在列车上,都不断地从广播里传来周恩来总理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讲话声,特别提到今年是我们国家困难的“第三年”。所以,这个日子我记得特别牢。西行的列车开开停停,停停开开。有次停车的时间特别长,喇叭里反复地提醒着:请旅客们注意,不要打开车窗门。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大家都不知道。也有人说难民们将列车包围了,解放军正在清理中,但谁也不敢开窗看一下,只听见车厢外面嘀嘀嗒嗒的敲击声。车内人心有些躁动,我在车厢的走廊里漫无目的地走过来又走过去。
有一次,我正向前走动时,只见前面的一扇移门启开,探出头来的正是《李双双》的主演张瑞芳。她一见到我,就“唷”了一声。我一见到她,正欲转身,她却咯咯地笑着,同时拉开移门走了出来,朝我说:“快进去,快进去。”我欲步又止,不由得想起在洗澡间与她相撞之事。用现在的话来说,我当时很囧。
我们在7月初火热的炎夏到达太行山外景地。在离我们住宿地50多米的山脚下,大伙儿用芦席等材料围成一个男女合用的洗澡棚。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泉水,真可以说,大地作水池,天空当棚盖。不过有一个严格的要求,制片主任吴承镛宣布过,凡是进去洗澡,必须在醒目的围棚上挂一件衣服,披挂在外面。有人开玩笑说,装一只红绿灯,红灯女同志,绿灯男同志。这只是玩笑而已,根据当时当地的条件,装一个照明灯也很困难,所以只限白天洗澡,晚上是一片漆黑,可能还有野狼出入呐。摄制组三四十人都打着地铺,住在养蚕场的房子里。这是当地政府给我们提供的最好的条件了,而且打扫一新,屋子地面上撒满了白石灰,可跳蚤依旧活跃非凡,大家捉跳蚤常常通宵达旦。有天夜里我被咬得浑身不舒服,一清早起床去洗澡,一看洗澡棚上没有任何衣服挂着,再听没有任何动静。那时的天蒙蒙亮,天空还闪烁着星星,近山黑沉沉,远山的峰尖刚有一丝阳光,心想,谁会那么早来洗澡呢,我身上还痒着呐,所以兴奋极了,当时只想痛痛快快地洗上一个凉水澡。听人说,早上洗个澡,全天精神爽,便连蹦带跳地掀开草席门,进入洗澡棚。谁料,却与张瑞芳撞了一个满怀。我吓得灵魂出窍,慌忙倒退着出了澡棚门,差一点仰面朝天摔倒。她却手捧着装着洗好的衣服的脸盆,咯咯地笑着。我咕咕噜噜地声明:“我没有错。”她走出澡棚门朝我淡淡地一笑,说:“你是没有错。”她看我呆呆地立在那里,用一种关爱的语气说:“快进去洗吧。”我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心里默默地说,她也没有错啊,用不着把什么衣服撂在外面呀。但我对她敬重的是,她并不因为我年少冒失,当笑话去张扬。
尽管如此,可今天她要我进她的软卧包间,我还是感到有些腼腆尴尬。不过她随和的神态和长辈的语气,很快打消了我的局促不安,我跟着她走进了她的软卧包间。这间软卧包间,在我的印象里比六个人的硬卧空间还大,床铺也很大,床的对面有两只单人沙发,中间还放着一个茶柜。我是一个从农村到上海,刚进电影厂不久,没有见过世面的小青年,在这样的环境中她请我坐,我却没敢坐下。她侧坐在床沿上,左肩靠在车窗板壁上,只见她皱着双眉像自言自语,思索着问我:“三年了,可要更乱了——到底又发生了什么,停了那么长时间?”她是在担忧着国家的大事。我便将听来的告诉她:“听说前面有人卧轨。”说着就想转身离开,却又被她叫住:“嗳嗳,还有事吶。”我心里又是一阵紧张,甚至还有些害怕,不知是什么事,是不是茂路对她说了什么?
茂路是《李双双》里扮演饲养员的演员,在两个多月的外景地,他给我的印象憨厚朴实。有一天,我正捧着碗吃早饭,他啃着窝窝头朝我走过来,用眼神示意要我跟他走。我随意地跟着他,没有走几步,到了山脚下一排房屋拐弯处,他左右环顾了一下,神秘兮兮偏过头咬着耳朵对我说:“吃好早饭就在这里碰头。”我也没有多问多想,朝他点点头。当我如愿与他赴约时,他先是对我说,今天整天是阴天,摄制组安排自由活动;然后才问我:“《李双双》剧本看过吗?”我回答他看过;他又说剧本里有一位年轻小伙,从城市到农村来相亲,被李双双拦住劝他回去,他问我记得吗?我又朝他点点头。他露着满口白牙笑着说,就是这个角色,让你来演这位小青年。我一听,连连摇头,不行,不行,肯定不行。他却说,我来辅导你,大胆试试。可我当时云里雾里不知所措,最后以失败而终。没有想到,他叹了一口气说:“完成不了任务,回去对他不好交待。”我想他说的“他”肯定不是导演鲁韧,按鲁导的性格会直接找我;是不是吴贻弓呢(吴任“李双双”副导演)?也不像。我连猜带问地说:“是不是张瑞芳同志请你来的?”他先是脱口而出“是张瑞芳老师……”,接着又神色紧张地矢口否认:“不是,不是。”稍停又突然带着憨厚的笑脸朝我肩上轻轻拍了两下,“一猜就着”,还说我“真聪明”。他的意思我明白,要我给他保密,申明不是他告诉我的,而是我用“聪明的脑袋”猜出来的。可我否定地摇头告诉他,是张瑞芳她自己告诉我的。他一听,吃惊地“啊”了一声,一会儿又摇着头,疑惑地说:“这不可能。”我马上又对他说,“我常听到她嘀咕,国家经济那么困难(文革之前摄制影片靠国家拨款或贷款),为了拍两三个镜头,一个演员专门从上海赶来外景地,多浪费啊。这不是她告诉我的吗?”茂路听后,如释重负地仰天哈哈大笑,轻轻地推了我一下:“你这傻小子真不傻。”接着又对我说:“来,再来几遍,成了,我对瑞芳老师好有个交待。”
由于我的无能,没有实现瑞芳老师的期待。但她的精神我为之感动,一个演员,不仅把戏演好,还为摄制成本节约每一个铜板而煞费苦心。这种精神,对比当今的文艺圈现状,尤其显得难能可贵。今年的6月1日,我拜访艾公(明之),他已是90高龄的人了,可仍然是风度翩翩,精神抖擞。在交谈中,谈到张瑞芳,他肃然起敬。他说,张瑞芳她资历很老啊,1938年就参加革命了。在谈到影视圈的现状时,他更是愤愤不平地说:当今有些演员仅靠脸蛋,富得太快太容易,所以吸毒者有之,嫖娼者有之,甚至有的演员为了哄抬身价拍了一半撂挑子。所以我认为,在当今的文艺圈,真该多些“李双双”从农业战线转移到文艺战线上来,“看到不合理的我就要管”——希望有千千万万李双双式的人物站出来。 可是当年在列车的软卧包箱里,我害怕她把我留下来,怕她再辅导我演什么角色。自认为在茂路面前出些洋相还没有什么,在瑞芳老师面前可就丢糗丢大了。我正在遐想之时,却听到她说起李保罗在候车室的事,我一听,心一宽,发出了“嘿”的笑声。可她欠了欠身,轻轻地朝我说:“这孩子,你笑什么?”当时我感到脸刷一下就热了,有些羞愧。她把我当孩子,我内心有说不出来的滋味。后来听她说,要不是在候车室,她一定会过去批评李保罗,这才使我明白她的意思——她是生活里的李双双,她关心着我,为维护我的名义,要与李保罗理论的意思。这一说,听者也许并不明白,需细说一下。
当年的林县是一个小站,候车室很简陋,空气混浊,充满着土烟味,广播喇叭里传来一次又一次推迟发车的通知,大家担心着何时能上车。在这混乱不堪的嘈杂声中,突然传来李保罗大嗓门的喊声:“小黄啊,我网兜里少了一个月饼!”那个年代听到“月饼”二字,给人的震惊和诱惑有“炸弹”一样的效果,候车室里一瞬间鸦雀无声,人们的视线一齐投向李保罗。如果那时真有月饼堆在那里,人们肯定会一窝蜂前来哄抢,那是自然灾害的第三个年头,全国的百姓连年困苦,饿得心慌,我们在外景地,看到当地的老百姓把桦树叶也吃光了。可在那儿过中秋节,地方政府却给每一位摄制人员发了不收粮票的四个月饼,这是何等珍贵。领取很严格,不得代领,提前离开或后来者,一律不发不补。那么珍贵的月饼怎么会少了一个呢?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李保罗这位演员年龄比较大,在《李双双》里扮演老支书,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位可敬可亲的老人。他随身行李多,有背的,有手拎的,而我的行李全部托运,又年轻,两手空空,所以我随手从他手里接过一只鼓鼓囊囊的网线袋,随他一起上卡车,一起下车,一起走进候车室,一直到把网线袋放在他身边的行李堆里。我还对他说,到上火车时,我再来帮他拎。与他打过招呼离开不久,突然传来他喊着“少了一个月饼”的大嗓门声音;我转身回过去着急地帮他打开网兜翻找时,旁边站着的另一位扮演“挖社会主义墙脚的落后社员”的演员阴阳怪气地朝我说:“拎一下网兜,吃一个月饼,也是按劳取酬么。”他像念台词,满脸皱纹呲牙咧嘴地笑着。他可能是开玩笑,可我不客气地骂了他一句:“给你这老狗吃了的。”嘴里在骂他,心里更恨他,因为与我一批进厂的一个青年,为偷几个自行车铃而被送去劳教;如果当时真有人偷了一个月饼,岂不是成了一桩案子?当时我心里就这么想的。他可能感到被我骂得没有落场势,就转身走了。就在这时,突然听到李保罗“嗨”的一声,并用手掌拍打着自己脑门,低着头蹲下去了。我也忙弯下腰问他怎么啦,他轻轻地对我说:“我忘了,为尝味道,自己吃了一个月饼。”他自言自语地说着“老了”。
我把真相告诉了张瑞芳,没有想到她也笑着说:“这个保罗啊。”我还把骂某演员的事告诉了她,她脸一沉说:“骂得对,怎么开这个玩笑呐!”她转而一笑说,当她见到某某时也要批评他几句。随后她欠了欠身站了起来,在车厢的挂壁上取下她的网兜,从里面取出一包月饼,要我拿着。我并没有伸手去接,可她却说,这是让我转送给我师傅蔡同原的。我师傅是一位很有经验的布景制作师,在外景地将布景安置好后,在发月饼之前就离开去西安电影厂装置内景了,所以按规定没有发到月饼。张瑞芳告诉我,她与我师傅是老同事,她以个人的名义慰问我师傅,但要我保密,不要说是她给我师傅的。这时我马上想到,她请茂路来辅导我演戏,又要茂路保密一样。她还微笑着问我能做到吗?我肯定地点了点头。她爽朗地笑着,又朝我说:“要经得起检查哦。”我也认真地回答:“请放心,我一定经得起检查的。”她嘻笑着连声说:“相信,相信。”没有想到,小小的月饼风波竟一直延伸到“文革”的爆发,甚至延伸到四人帮粉碎以后。容后补叙。
停着的列车终于又启动了,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那个年代的火车,真像老黄牛拖破车,慢吞吞地往陕西方向进发。
二、 在五七干校
1969年12月17日上午10时许,在凛冽的寒风中,一辆军用卡车停在四营(天马电影厂)和五营(海燕电影厂)中间一条南北向的泥土大道上,陆续下车的约有十几个人,都是弯着腰背的老头老太,各自在一两名造反队员的押领下,有的往西走,有的往南走。朝我们五营走来的一位老太太,她头上裹得严严实实,一阵大风刮来,她的黑色围巾吹到了后脑上。只见她白发苍苍愁容满面,我仔细辨认,竟是多年不见的张瑞芳。
在我的记忆里,1961年跟随着她(《李双双》摄制组)奔赴过三省三城:河南郑州、陕西西安、福建福州。由于在那个年代电影的影响力,又加上她成就显赫,在社会上是有着崇高威望的名人,所以每到一地,都得到当地政府的隆重接待。每次随她去参加宴会时,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一不是宽敞的宴会大厅,二不是丰润的美味佳肴,而是她的惊人风范——在当地官员面前,她会把他们桌上的全鸡、全鸭、全蹄膀大盆,一一搬到我们年轻人桌上;还说,他们桌上的热炒也吃不了,剩下了也浪费。一想到她在宴会上反客为主,充满青春朝气的形象,再看看仅隔八九年以后的今天,论年龄,也不过刚满50岁吧,可怎么完全成了老态龙钟的人了。我心一酸,转身离开。看到这一幕的不只是我一个人。有些人惊叹地说:“啊,一下子变得那么老!”也有人窃窃私语:“这运动真摧残人啊!”
我们干校是按部队编制,电影局为团部,各个厂是营部,各部门按连或班为单位,平日里的住宿、吃饭、劳动,都以班为单位。张瑞芳的先生严励在我们一个班。刚下五七干校时,戒备森严,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班却有一位久经沙场游击战士出身的知识分子,他的大名叫罗志明(电影《等待满山红叶时》编剧之一),在干校里,有人说他是逍遥派,可在我的眼里,他更是一位乐天派。他将严励称之为励励,将张瑞芳简称为芳芳。运动一开始,张瑞芳就被关押起来,有着种种传说。现在看到她那么苍老,大家心灵深处为她伤感,气氛有些沉闷。可罗志明对严励说:“励励,芳芳也来干校了,你怎么不去看看芳芳?”这一戏说,在班里引出一阵沉闷的苦笑声。有一次,正在门口吃午饭的罗志明,迅速地退了进来,嬉笑着朝严励说:“励励,快,芳芳这次真的来看你了。”然后学着老首长的口气拉腔拉调地说:“你要好好地款待哦。”这时候的严励不知是真是假,呆呆地捧着饭碗站了起来。张瑞芳她真的出现在我们集体宿舍,可在这个时候,大家想笑而不会笑了,反而出奇地平静。只见张瑞芳礼节性的朝大家点点头,然后走到严励面前,很深沉动情地发出微弱的声音:“两年多了!”严励很久很久凝视着她,最后蹦出了这样一句话:“能活着相见,很幸运!”语气虽轻,但冲击着在场人们的心灵,胸中都有一些苦涩在涌动。 但从此以后,张瑞芳常来我们班组,有时与她的先生共进午餐,有时双双啃着西瓜。总之她的到来,增添了班里的乐趣。罗志明甚至当着他俩的面,也戏谓励励和芳芳之说,他俩也乐意接受这样的玩笑。班里的一位工宣队员曾说过,“这样不太严肃吧?”可大家谁也不理这一说法。
转眼间到了第二年的夏日,某一天,午休以后,班里正在各自学习,有的看报,有的看书,有的轻轻地闲聊着。罗志明似真似假又文雅地叫喊着:“芳芳来找励励了!”大家抬起头,只见张瑞芳走进宿舍却脱口而出:“今天不是来找励励的!”突如奇来的这句话,引起一场哄然大笑。在欢乐的气氛中,重点批判的对象、有多产作家之称的艾明之,也开怀大笑。
张瑞芳是来找我的,大家都没有想到,我自己也没有想到。当我看到她手里拿着一只小矮凳和一卷稿纸时,加之我预先得到的信息,我心里明白了。在同事们的笑声中,我从自己的床旁边拿了一张小矮凳,跟着她走出去了。她说我们去哪里谈呢,我随口一说,去食堂吧。我与她进了没有凳、没有桌的食堂,就在食堂门口坐下,既避炎热的太阳,又通风,光线又好,又清静。她连声说,这里好,这里好。
今天我与她面对面坐在一起,盯着看她,脑海里一幕幕闪现过去与她接触的情景。没有想到,我奉工军宣队领导之命写的干校一年的总结,会落在她手里;她也没有想到,要她在全营大会上宣读的这份总结,是我写的。她淡淡一笑说:“真有意思。”随后她问我,多少年没有见面啦?我说,九年啦。她惊讶地看着我问,怎么计算出九年来的呢?可我并没有回答她的话,又抢先说了一件事——我对她说,在这九年里我和她通了一次长途电话。她也想起来了说,对对,你在安徽打到家里找严励的,已经深夜快2点了,所以记得很牢。
怎么回事呢?因为我们几位青年第一次去安徽深入生活,经过合肥,省会领导安排我们住进了“稻香楼”。当时文学部负责人是她的先生严励,他对我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责问我们,“稻香楼”是毛主席住的地方,年轻人怎么能住在那里呢?我们向他解释,招待所、旅馆都客满了,所以我们才去找省委,由省委安排的;但严励斩钉截铁地说:“也不行!难道澡堂子也客满了吗?”由此我们牢记他的教导,第二次去安徽,我们在无奈的情况下,住进了澡堂子,我记得印象很深的是曹松茂先生哈哈笑着,露出闪烁的两颗大银牙说:“我们真的住进澡堂子了。”话音刚落,进来两个人,其中一人喊着:“请上海来的客人出来。”原来是省委派人来接我们了。我们以各种理由婉言谢绝。那个时候安徽的省委书记是李宝华,来人说:“是李书记说的,哪有客人住澡堂子的事。”我们不得不第二次住进了“稻香楼”,但心里忐忑不安。就是那晚,我也顾不上时间已晚,赶忙往上海严励家打长途,没有想到严励不在家,接电话的正是张瑞芳。“那我们怎么办?”我在电话里就这样傻乎乎地说。“你问我什么怎么办?”我吞吞吐吐地说了过程,又问她“我们要不要住稻香楼?”想不到她在电话里很有大将风度地回答我四个字:“客随主便”。当时就是她的这句话,我们睡上了一个安稳觉……
此时,一件埋在我心里多年的事,应该向她报告了。我说,九年前,你托我把两个月饼转交我师傅,我今天趁这个机会,向你作一个汇报……突然,张瑞芳发出灿烂的笑声,打断了我的话。我连忙想一想,是不是说错了什么,但一想又不对,真的在她面前说错了话,她不会有那样的笑声。我再想说什么一时又说不下去,可她却笑出了泪水,她从衣袋里拿出手帕擦着眼角说:“真没有想到,今天你在我面前说出‘汇报’二字,真让我笑死了。”这时我又信心十足地说:“你是我心目中永远不倒的一面红旗,永远不倒的李双双,百花奖最佳女主角获得者。”她听了后,笑着问我:“你参加什么派?”我理直气壮地回答:“既不是造反派,因这派人员太杂;又不是保皇派,因这派没有造反精神;所以我参加了自认为既有造反精神、又把握住斗争大方向的‘工农兵革命委员会’组织,当时的首领是文学部陈玮若和从市委宣传部刚调到我们厂的壮茂树,我对此人印象很好,我们第一张大字报重炮猛轰张春桥。”当我说到这里时,她脸上消失了笑容,关切地问:“结果怎么样?”“结果是,我们的组织被造反派砸烂了,头头和我一直被批斗。最惨的是壮茂树,因为他女友正面临大学毕业分配,为这还被分到外地,他也去了外地,从此没有见到过……”我像孩子似的在她面前说了一大通,可我突然想到一句心里话:九年以后的今天面对面坐着,比我当年在你软卧包厢里轻松多了。
“哦,从那个时候算起,真的整整九年啦?”突然她转忧地问,“九年了,我老了很多吧?”我只得实话实说:“去年你刚从车上下来,看到你走路的神态,老得不敢相认,如今……”我站了起来,没有想到她也跟着站了起来,可能坐着矮凳不舒服,我朝她上下仔细打量一翻,连声说:“不老,不老!”为了进一步说明我说的是真话,我又补充说:“你与我母亲相比,我母亲比你老多了,看样子好做你母亲了。”她咯咯笑出声来,她说我比以前会说话了。我忙摇头说:“我真不是奉承你,也不是安慰你,我母亲是农村妇女。”她接着我的话题点着头说:“这倒有可能,因为农村妇女辛苦么。”她顿了顿,又朝我一笑,她说她毕竟头发全白了。我说白毛女从深山老林走到人间,头发不也全白了吗?可她还是一个姑娘呐。她又笑出了声,说我是多会说话的老实人。可我却对她说,我是不老实的人。她又笑着说:“怎么说自己不老实呢?”我说,当年我把你的月饼转交我师傅的时候,我实话实说了,当时,你说要我保密。“哦,你的师傅在厂里见到我,已把月饼的事说了,没有想到你那么认真。”我又认真地说,如果在搞地下党活动时,讲了真相,不是出卖了组织,出卖了同志呀?她笑得更厉害了,说我逗乐她,使她话也说不出了。我又和她说了一堆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她听了,问我师傅还好吗,我低下头说,他“走”了。接着她以沉重的心情坐下来,我也随之而坐。她很久不说话,我觉得她心里很难过。我突然想到我师傅对我说过的那些重要的话——“我把你的月饼转交我师傅,他接过月饼后,很久不说话,最后他说,这不是两只月饼的事,而是她长期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她以总理的精神关心着人啊!这我才知道你是在周总理身边工作的人,你是个了不起的人……” 我幼稚地啰嗦地说着,她却似听非听地把我写的材料在手里一张一张翻看着。她忧心忡忡说,我把知识分子写得太好了,她以矛盾的心理提醒我,同时关心着自己的命运。对这份总结,我自认为是有思想有主见的,所以我对她说,错别字替我改,字句不通的地方替我改,内容上出了问题,完全由我负责。她又说,是一位军代表,据说是军级干部,把我写的材料交给她时说,看看有没有修改的地方。这时我才知道,她是奉命前来找我修改的。我也告诉她,我是奉工军宣队之命写出这份总结材料的,而且我自认为不是知识分子。当然,我也想到了一些问题,为了不让同事为难,从我接到任务到完稿,没有请任何人看过,就交给工军宣队负责人了。三天以后,我们班里的一位工宣队员对我说,几个领导看了我写的总结材料,都说好。所以我对她说,能在盐碱地上种出庄稼来,这是知识分子的力量。尤其是试验田里棉花长势枝繁叶茂,约有一公尺之高,不仅引来电影系统(团部)出版系统三三两两前来观看,也有当地的农民,看了以后赞不绝口,而试验田之外的棉苗,参差不齐,有的长得像筷子那么高,一片片枯黄,渐渐死去。通过这鲜活的典型例子,总结出知识分子的伟大力量,来“歌颂”文化大革命,“歌颂”工军宣队的正确领导。当然,从今天的观点来评估,这个“歌颂”完全是错误的;但劳动能创造世界,能改变世界,我想这个观点是不会错的,因为知识分子也是劳动者嘛。
大会以后反响强烈,这份总结材料被四营负责政宣的一位女同志取走,在大喇叭里向他们全营广播。了解情况的人对我说,这份总结写得好,经张瑞芳一读更生动了。我认为前一句是奉承话,但后一句却是实在话,因为我也在会场里听着,她有声有色,有轻有重,韵味甜美,又有激情,像朗诵一样标准动听的普通话,每一句,每一个字,送进每一个人的耳朵里,特别是送到有些人的心灵里,真可以说,像潮水般的汹涌澎湃,翻江倒海,尤其是曾被重点批斗过的“牛鬼蛇神”们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长长地呼出:“啊,张瑞芳登台亮相了!”用那个年代里一句时尚的话说,张瑞芳彻底“解放”了。
张瑞芳的“解放”是必然的,但谁也不会想到,巧合的是运用我写的材料“获得”解放,她曾与我说过:“真是奇缘。”
更没想到的是,我最后在她领导下工作,一直到退休。
三、 在上海影协
“协会工作是跑腿的事”——“四人帮”粉碎以后,我调离上影文学部,参加市文联筹备恢复上海影协组织机构,在与“三人小组”之一的李伯龙老先生一起工作时,他常说这样一句话。他是解放以后第一任影协秘书长,其资历很深,1949年10月1日,他曾作为上海市工商界人士的杰出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我在老一代领导的熏陶下,渐渐安心于协会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影协秘书长比较频繁地更换。由第四任秘书长丁玉玲的推荐,我被提升为影协办公室主任。那个时候的影协主席是张瑞芳。
在1995年春暖花开季节的某一天,我受张瑞芳主席之邀又来到她家。和往常不一样的是,这次一进她家门,见她正在抽烟。我好生奇怪,因为她从不抽烟,反对抽烟,进她家门从没有看到她抽过烟。可今天,更让我感到奇怪的是,一见到我进门,她一边说着“来来来”,一边从浅蓝色纸盒内取了一支烟给我。她已是78岁的人了,头上留着全白的游泳式发型,但她的精神状态,仍有着青春年华的风采。她带着甜蜜的笑意问我:“这叫什么来着?”我接过长长细细的烟说:“我不懂外文,不知是什么牌子,但我只知道人们称之为小姐烟。”她连声说:“对,对。”她说,那位朋友送给她这一盒烟的时候,讲了这烟的牌子,可她也忘了,只记得说它是小姐抽的烟。所以我对她说:“您那位朋友送这盒烟的心愿,是祝您永远年轻。”她笑着说:“是吗?是吗?”她点着了打火机,我有些心慌意乱地凑上火苗,点燃后吸了一口。
张瑞芳高兴地对我说:“昨天夜里接到保罗(李保罗)的电话,他说我很兴奋、很激动;他电话里一个劲地夸影协这次活动,而且还说我给他治好了多年的心病。”张瑞芳轻轻地吸了一口烟,饶有兴味地问我,昨天的活动真的搞得那么成功吗?我说是的。活动是由丁玉玲秘书长策划的,她理解年老体弱会员的心态,她敢于担当,冒着易出事故的风险,邀请他们参观新外滩和黄浦江上的跨江大桥等活动。没有想到参观者热情高涨,如双目失明的李保罗,他身穿淡灰色的风衣,戴着深黑色的太阳镜,到了外滩,抚摸着护堤墙,走上跨江大桥抚摸着铁索,像诗人站在舞台朗诵的架势,情绪激昂,举着双手,仰望天空,放开嗓门大声地:“啊,站在外滩,走上大桥,听着风声,心里也感到舒坦啊!”我全程陪伴他,在这过程中,他悄悄地告诉我,在文革初期他到厂里找过我,害怕我因“月饼”的事批斗他,见到我师傅,师傅不明就里,对他说,不会批斗你,可能会感激你的。李保罗笑着对我说,跟你师傅一时说不清楚,可心病长在……
聊着聊着,又聊到了干校。我笑说,干校时,有一个人把一双袜子穿在一只脚上,她却还在找另一只袜,结果闹得天翻地覆。因为集体睡地铺,所以个个起来掀开被头帮她寻找袜子,还怀疑有人搞恶作剧,把她的一只袜子藏起来了。最后还是她自己发现,一双袜子穿在一只脚上了。这事虽小,但真相大白于天下后,同宿舍的有人要贴她的大字报,有人要批斗她。张瑞芳笑问:“一双袜子穿在一只脚上,发生在女宿舍的事,你怎么知道的?”还没有等我回答,她笑着回忆当时的情景:“那天早晨起床军号声还没有吹响,所以搞得大家又生气又好笑。”可她吸一口烟,突然在一瞬间收住笑容,沉下脸,灭了烟:“唉,那个年代里,人斗人,白天斗,夜里斗,斗得人们昏天黑地,分不清天南地北,才会闹出如此的‘笑话’来。”
光阴如箭,转眼间我也退休十年。2008年的重阳节,影协在文艺会堂大厅为70、80、90周岁的会员过集体生日,没有想到,张瑞芳也来了,坐在轮椅上,被人推着进入大厅。一批又一批的人们围上去与她握手,向她问候,拍照合影。那年她正逢90大寿,我上去与她握手时问:“腿怎么啦?”她说,能走路,但时间不能太长。她继续握着我的手,似乎还有什么重要的工作布置于我,但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在众目睽睽下,她用极其平和的语气,朝我幽默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你还那么年轻漂亮。”顿时引得全场哄堂大笑。我已是70周岁的人了,当时认为她老人家是调侃我,事后一想,这是艺术家的风采,有意无意地给人们创造欢乐的气氛。让我始料不及的是:这是我与她最后一次握手、言别。在四年以后的一天,2012年6月28日,她与世长辞。
她匆匆地去了天国,我与她永难相见,但她却给我留下了一份十分珍贵的礼物:《难以忘怀的昨天》。这是她的著作,近30万字,我捧在手里感到沉甸甸的,因为这里记载着一个艺术家几十年的生命历程。书的内容极其丰富,我已细细地拜读过。当我将这部著作再次掀开封面,但见雪白的扉页上她用毛笔以工整的字体写上“锦元同志留念”,还签上“张瑞芳”的名字和日期“1998 . 6 . 15”。如今凝视着她的每一笔每一划甚至每一点,看得出是那么的认真,那么的仔细,似乎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又一次生动地出现在我面前,倍感珍惜和亲切。
今天写下这些“我所接触的张瑞芳”的回忆文字,并非为了自我夸耀,而是想表达一位普通工作人员对她的敬爱和怀念。正如影评家梅朵老先生生前对她的评说:“在生活中永久记着那些共同工作过的朋友,生生死死铭记心中。”这是对她真实的写照,也是我真真切切的感受。
前不久我去拜访电影编剧叶丹老先生,他居住在老年公寓。据说这公寓是张瑞芳生前创办的,环境优雅舒适,在我看来,管理水平也一流。可见,她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一位艺术家的精神财富,还给人们留下了物质上的享受。她给人们留下了永远的关爱和温暖,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怀念她,敬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