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鸭共育:种稻养鸭两不误

来源 :当代致富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hon_zh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就是农民致富的金钥匙,通过引进新技术为农民提供发家致富之路,已经是农民朋友们非常认可的一个方式。如今只要一听说有什么好的技术,农民朋友都会争先恐后地学习并大胆尝试。黑龙江丰收乡丰年村的村民张志双也是听说乡里引进了一种新技术——“稻鸭共育”,就率先成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稻鸭共育,顾名思义就是在稻田里养鸭子。这项技术是稻田生态养鸭、发展有机大米的新技术,这项技术来源于日本、韩国,在那里叫“稻鸭共育生态型水稻栽培技术”。今年,乡里的技术人员马清贵在县里接受了培训,把这项技术带到村里,给村民讲解了稻鸭米是咋回事。一向本分种地的张志双一听说有这一举两得的好事,当即拍板决定,今年就在自家水稻田里实验一下稻鸭共育这个新技术。
  为啥张志双一下就对这个技术动了心呢?因为稻鸭共育,既可以让水稻卖上好价钱,又能多赚出一份鸭子的钱,还能省不少的化肥、农药钱。而且这样种出的水稻每公斤能多卖上0.4毛钱,加工后就成了有机米,售价在每公斤16元钱左右;鸭子又能增加不菲的收入。按今年的行情算,一只鸭子的纯利润可达每只15元左右。张志双家22亩稻田里可以养300只鸭子。粗粗一算,张志双觉得这个技术既不复杂又能见效益。另外,乡里的技术人员会全程指导种植稻鸭米的农户,遇到技术问题,随时提问、随时讲解,这让张志双心里十分有底。
  接下来的日子,决定种稻鸭米的张志双天天跟乡里的技术员马清贵学习种稻鸭米的技术。
  马清贵告诉张志双,稻田里养的鸭子要用北京白鸭这个品种,在县里就能买得到。养稻鸭米之前要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比如要先在稻田边上盖好鸭舍,把稻田用网围起来,以防鸭子跑到别人家的稻田里。另外,鸭子买回来以后,要先放在家里养几天,让雏鸭的体质强一点再放进稻田里,成活率会更高。实际上,在水稻插秧时,雏鸭就得买回来了。
  鸭子什么时间进入稻田合适呢?每年的6月初,是插秧的时候。在水稻插秧后的一周到10天左右,鸭子进入稻田地。今年6月初,张志双按照技术人员的指导把养了几天的雏鸭放进了稻田里。接下来的日子,他每天早上都要来到田里,把鸭子舍门打开,鸭子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它们进入稻田后,先是为秧苗除草,然后为秧苗除虫;另外,它们在秧苗中跑来跑去,还起到了活化土壤的作用;它排的粪便又成了水稻最好的有机肥,所以又起到了施肥的作用。到了晚上,鸭子们只要听到张志双的铜盆敲得叮当响,就会陆陆续续地回到鸭舍,张志双觉得还挺省心。只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有点担心,鸭子分得清哪个是草哪个是苗吗?万一把秧苗当成草吃了咋办?马清贵的一番话让张志双一块石头落了地。原来,鸭子还真的不吃秧苗,因为秧苗上有刺,扎嘴,它们只吃稻田地里的草。
  这个疑虑是没有了,张志双又有了一个问题,既然鸭子在稻田里跑来跑去的,为水稻施了点有机肥,那水稻的养分也不够啊?但要施了肥,打了农药,鸭子不就死了吗?马清贵解释说:“鸭子在稻田里,既施了肥,也防了虫,好处可多了。但是单靠鸭粪,不能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还是要补充点有机肥,这有机肥对鸭子没有影响。要注意的是不能打农药。”
  鸭子光吃稻田里的虫啊草啊,能吃饱吗?马技术员告诉张志双,鸭子虽然白天在稻田里吃了草和虫子,但每天晚上,还是要少喂点饲料,不然鸭子吃不饱。
  就这样,转眼两个月过去了,到了8月份,鸭子在稻田里已经待了两个月,这个时候就不能让鸭子再进稻田了,一来是因为鸭子可以卖了;二来,水稻这个时候出穗了,鸭子会吃稻穗。所以,鸭子在这个时候就得圈起来。这时候的鸭子大的也能长到三四公斤,小得也能长到两公斤左右。可现在还不能卖,还要家养几天才行。
  这个时候,张志双又有问题了,鸭子是喂大了,可问题是好卖吗?还别说,稻鸭共育早已是名声在外,张志双根本不用操心这个问题,收鸭子的人直接到村里来收,张志双不用出家门,鸭子就卖出去了。今年,张志双以平均5元钱的价格把300只鸭子卖了出去。喜滋滋的他正盘算着水稻又能卖多少钱呢!
  一年下来,张志双对这个稻鸭共育技术的每个环节都掌握了。现在说起这项技术,也不比马技术员懂得少。看到张志双的稻鸭米实验成功了,马清贵也为他高兴,就兴致勃勃地跟他推荐另一个致富技术,就是大棚的综合利用。这大棚的综合利用说的就是,大棚里培育秧苗后,通过栽培口蘑和种植葡萄,提高大棚的使用率,增加农民收入。马清贵说:“丰收乡现在有1500平方米的科技示范园区,大棚的综合利用今年也取得了成功。明年就可以积极推广和应用了。”
  听到这里,张志双又来了兴致,但记者见他眉头紧锁,就问他在想什么呢?张志双说:“我正寻思着明年也搞一点大棚的综合利用,多掌握新技术,就能多挣钱。”
  “稻鸭共育”是国家农业部推广的一项以水田为基础、种优质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标、无公害生态种养结合的成熟技术。生产出的稻米和鸭肉产品优质、无公害,这项技术开发能形成农业的种、养、加、销产业链,它符合我国发展安全食品和生态农业的要求,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稻鸭共育已经在全国部分地区都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庆安县的丰年村也因为稻鸭米技术的成功引进,迎来了一个丰收年。而村民张志双虽然是个农民,但他却能用先进技术这个支点,撬起财富的杠杆。因为他知道:技术就是财富。
其他文献
螃蟹的大小对价格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单体重量相差一丁点,价格可能就相差一个等级。江苏省兴化市的朱同林之所以能在螃蟹市场呼风唤雨,多亏了他的螃蟹养得大。因为会养大螃蟹的名声,才使他得以在短时间内将养殖面积迅速扩张到10万亩的规模。    江苏省兴化市水域面积总共有86万亩,其中40万亩被用于大闸蟹养殖,而一个叫朱同林的人,自己就拥有其中的10万亩,每年生产500万斤大闸蟹,而这么多螃蟹其中有90%都是
期刊
前几年由于水貂的价格可观,吸引了不少的人都搞水貂养殖,这使得我国的水貂养殖数量大幅增加。眼下又到了貂皮收获的冬季,今年貂皮的价格压力引起不少养貂户的担忧。大连市沙河口区的生春利也闯进了这个他并不熟悉的行业,今年已经拥有近万只水貂的他将如何面对呢?    在大连市沙河口区有一家武术学校,生春利是这里的校长。因为不会武术,生春利就聘请了武术教练来教学生。虽然有1000多名学生,但是几年下来,生春利发现
期刊
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程立力被当地人叫做硕士鸡倌。我们的记者去采访他的时候,程立力首先就让记者看了一场斗鸡比赛。程立力特意选择了一只个头很大,生性凶狠的大公鸡,它的对手却足足小它三分之二。可比赛结果却是个头大的打不过小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斗鸡获胜的这只公鸡叫藏鸡,是程立力最满意的品种之一。每次引进一批原种鸡,程立力都要做这个实验,观察鸡的野性有多大。这位动物营养学硕士研究生告诉我们,别看
期刊
浙江省永康市的五金产业十分发达,对于一个“七山一水二分地”的山区来说,很多农民都会选择去各种五金加工厂打工。可是在永康市唐先镇,有一个叫做赵鑫州的年轻人却回到了乡下,而且种起了人人都不看好的生姜。    2002年6月的一天,一直在外打工的赵鑫州带着妻子回到了村里,他们不仅要回来种田,而且要挑战村里从来也没人敢做的事——在山上种80亩地的生姜。  听到这个消息,村里人都说:“种生姜,卖也卖不出去,
期刊
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而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The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水稻所”)的科学家们则把这句话诠释为——“稻米就是生命(Rice is life)”。  稻米——三十多亿人的主食,7000余年的种植历史,全世界每年1.52亿公顷的种植面积,全球2亿多农户安身立命的基础。亚洲20亿人口所需热量的80%从稻米中摄取。
期刊
2007年9月28日,在贵阳市金阳新区西南民族美食广场开幕的贵州美食博览会上,一个号称“中国第一笼”的特大蒸笼吸引了众人的眼球。据了解,该蒸笼直径3米,桌面直径4.5米,里面可以放置70多道美味,可供30人同时享用。它是贵州遵义市郊某农家乐的业主花数千元在赤水雇请民间匠人,用赤水的竹子经3个多月编制而成。到目前为止是全国最大的竹笼子和笼子宴席,业主称将申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
期刊
青蟹是浙江省的特色养殖品种,而占浙江青蟹产量近半数的三门县就因当地的“三门青蟹”引以为傲。  三门青蟹身披青褐色的盔甲,睁着圆鼓鼓的眼睛,两只坚硬无比的大螯更是它们用以攻击敌人的武器。这只青蟹和所有三门青蟹一样,外表看起来没有多大差别,坚硬的外壳,两只大螯和8条小腿,但如果伸手去触碰一下,就会发现,它的表壳是软的。螃蟹的壳怎么会是软的呢?会不会是怪胎?这当然不是什么怪胎,而是三门养殖户蒋荣响培育的
期刊
近几年,在吉林省洮北区的农田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景象,很多农民朋友开着自家的小轿车去插秧。要是在以前,开着轿车去插秧那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因为,洮北区十年九旱,春旱、伏旱、秋吊连年发生。别说开轿车了,吃饱饭都成问题。如今,洮北区的农民富了,这些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    开着轿车去插秧的这个人叫吴贤日,他是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洮儿河农场的农民,他自家的三垧(一垧15亩)地全部种植的水稻。他家的稻田
期刊
黄鳝的营养价值很高,我国流传着冬吃一支参、夏吃一条鳝的说法。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每年夏季的农闲时节,到水田和河塘里捕捉野生黄鳝来卖钱,是很多村民增加收入的一个主要渠道。因为10月过后,黄鳝就钻进洞穴里冬眠了,这个时候的黄鳝价格比原来贵几倍。所以在黄鳝最肥美的时候,有很多养殖户就大量收购,然后暂养起来,等到春节前后卖个好价钱。这生意是有的赚,但有一关必须把握好,就是黄鳝的病害问题,不然的话就是竹篮打
期刊
记者在辽宁省采访时,辽宁省水利厅副厅长赵福祥反复强调的一句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贫水比贫困更可怕”。的确,贫困可以想办法脱贫,但是贫水的问题就难解决了,可见解决缺水问题比解决贫困问题更为重要。如今在极度缺水的辽宁省兴城市,记者却见到了沟壑出平湖,清水汩汩流,一派碧水青山的景象。    兴城市地处辽西走廊中段,属低山丘陵区。全市面积2154平方公里,56万人口,耕地87万亩,幅员构成“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