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比较普通洗手法与使用快速手消毒剂两种不同手卫生处置方法的效果, 找出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能够明显改善手部卫生的便捷、有效的方法。方法:随机选择医护人员, 手部没有血液以及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两组各设60人; 洗手组使用洗手液, 手消毒组使用快速手消毒剂, 均按六部洗手法揉搓双手1min, 双手自然干燥后即可采样。用浸有洗脱液的无菌棉拭子采集手卫生处置前、后的标本, 放在37 ℃的 温箱中培养48 h , 进行细菌菌落计数。结果:洗手后的细菌菌落数较洗手前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手消毒后细菌菌落数较手消毒前减少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比较洗手效果与手消毒效果, 后者优于前者且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洗手和手消毒均能显着改善手部卫生状况,减少手部细菌菌落, 而且后者效果优于前者。
【关键词】处理方法;效果;比较
【中图分类号】R19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837-01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手是导致院感的关键因素,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曾研究发现, 对感染进行监测以及对感染控制指导规范的严格遵从, 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约2/3[1] ; 国内研究表明,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或污染后未洗手,其细菌总数超标率为100%, 因此,对医护人员的手进行有效的卫生处置, 可使医院感染率降低24.5%-51.0% [2]。对这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 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更便捷方便的手卫生处置方法。
1人员与方法
1.1 人员 在进行临床操作的医护人员中随机选择。要求每组各选60人。手卫生处置前后分别采样,对菌落计数。
1.2 方法
1.2.1采样时机 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前, 两组分别使用无菌洗手液及手消毒剂,六部洗手法后自然晾干。
1.2.2采样方法 按照卫生部2009 年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采样方法进行操作。
1.2.3 检测方法 将采集的标本试管用力振打80次, 用无菌吸管吸1.0 ml, 接种于事先准备好的灭菌平皿中, 37℃ 的温箱中培养48 h, 计数菌落数。
1.2.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 0 统计软件, 比较两种方法细菌菌落数值。
2 结果
2.1 两种处置方法前后手细菌菌落数 洗手及手消毒后细菌菌落数较未处置前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两种手处置后的合格率 合格标准为细菌计数<5CFU/ cm2 。
3 討论
手卫生感染环节复杂,但1/3的医院感染可通过严格的手卫生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手卫生在降低医源性感染中作用明显。目前由于多种原因,达不到手卫生质量控制要求[3]医护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卫生处置方法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从而降低医院的感染率。
参考文献
[1] 宋丽红, 贾会学, 贾建侠, 等. 医务人员手卫生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1) : 35.
[2] 李月玲. 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8( 14) : 20.
[3] 韩黎, 朱士俊, 郭燕红, 等. 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2) : 140-142.
【关键词】处理方法;效果;比较
【中图分类号】R19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837-01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手是导致院感的关键因素,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曾研究发现, 对感染进行监测以及对感染控制指导规范的严格遵从, 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约2/3[1] ; 国内研究表明,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或污染后未洗手,其细菌总数超标率为100%, 因此,对医护人员的手进行有效的卫生处置, 可使医院感染率降低24.5%-51.0% [2]。对这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 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更便捷方便的手卫生处置方法。
1人员与方法
1.1 人员 在进行临床操作的医护人员中随机选择。要求每组各选60人。手卫生处置前后分别采样,对菌落计数。
1.2 方法
1.2.1采样时机 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前, 两组分别使用无菌洗手液及手消毒剂,六部洗手法后自然晾干。
1.2.2采样方法 按照卫生部2009 年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采样方法进行操作。
1.2.3 检测方法 将采集的标本试管用力振打80次, 用无菌吸管吸1.0 ml, 接种于事先准备好的灭菌平皿中, 37℃ 的温箱中培养48 h, 计数菌落数。
1.2.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 0 统计软件, 比较两种方法细菌菌落数值。
2 结果
2.1 两种处置方法前后手细菌菌落数 洗手及手消毒后细菌菌落数较未处置前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两种手处置后的合格率 合格标准为细菌计数<5CFU/ cm2 。
3 討论
手卫生感染环节复杂,但1/3的医院感染可通过严格的手卫生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手卫生在降低医源性感染中作用明显。目前由于多种原因,达不到手卫生质量控制要求[3]医护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卫生处置方法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从而降低医院的感染率。
参考文献
[1] 宋丽红, 贾会学, 贾建侠, 等. 医务人员手卫生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1) : 35.
[2] 李月玲. 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8( 14) : 20.
[3] 韩黎, 朱士俊, 郭燕红, 等. 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2) : 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