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阶段,养成教育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教育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越来越重要,但是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小学低年级学生还存在着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而这将影响学生们的未来发展,所以要加强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现代化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关键词 行为习惯;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6-0184-01
小学作为学生们从家庭走进社会的初步阶段,对小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将学习丰富精彩的知识,也将形成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还相对较小,自控能力不足,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还普遍存在着不良习惯,所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提出:“教育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人才。本文就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和方法进行探讨。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的重要意义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在日常学习及生活中产生并逐步发展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就是在于小学阶段,而最好的时间又是在低年级。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的创造性及主动性的发挥,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德育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小学生,教师的模范作用也激励提升其综合素质。学校作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基地,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会做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这将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完善教学体系。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的具体方法
低年级小学生好动活泼自主欲强烈,老师们的说教一般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需利用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来进行,以下是几个方法:
(一)课堂上的学习及引导。小学生在校几乎全部的时间都在课堂上,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及老师的引导就尤为重要了。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较为有限,教师应充分把握课上时间在教学中传播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上课时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培养,老师可以提醒学生们书本拿好,坐端正,不要歪头等,这样不仅可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还可以便于学生们记忆知识,还能预防近视眼。
(二)课堂外的提醒与督促。在学校除了课上时间就是课间时间,课间时间也是能体现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目前大部分学校小学生都存在着在课间追逐打闹,乱攀爬,大声喧闹, 遇到师长不问好等现象,低年级学生不喜欢说教,我们可以结合真实实例用故事形式告诉学生,让小学生们看到听到追逐伤害,乱攀爬及楼梯拥挤推搡等的危害性。对于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纠正,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们在意识上就得到重视。例如教师可以在下课及放学后,每次都提醒学生摆好桌椅,才能走出教室活动;提醒学生遇到师长问好;在教室里不能大声喧哗,在校园内不追逐打闹;上厕所排队不能拥挤等;上下楼梯靠右走等。教师们在日常学习中要加强强化,长期坚持提醒督促,做到真正落实以便促进习惯的养成。
(三)利用多种活动形式进行巩固。老师可以组织同学们开班会,做黑板报,阅读会等来学习各种良好习惯如学习习惯,卫生习惯,阅读习惯等;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同学们自愿参加实践活动如为贫困地区小朋友献爱心,参观历史博物馆等,不仅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还可以使自己的品行受到熏陶。
(四)良好行为习惯作为示范。在学校中,低年级小学生会模仿和效仿自己的各科教师,教师们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在学生们的注视下,教师应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用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带领学生们,来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文明用语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和重视语言示范和引导作用。面对学生,家长及同事,教师使用文明用语,亲切问候关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学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語习惯。
(五)制度制约。教师可以利用学校中的守则与日常行为规范等,对小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进行约束。此外,教师可以让每一位学生来制定制度,可以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根据其他同学的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样不仅能反思了自己也能从其他同学身上发现问题来避免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
(六)激励学生,争当榜样,调动学生们习惯养成的积极性。低年级小学生一般没有太强的集体荣誉感,但个人的荣誉感却很强,教师可以利用低年级小学生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来设定各种小组评分机制,让同学们争当榜样,争当小组长,从个人荣誉感中建立集体荣誉感,这样每个小学生都能为班级承担相应的责任,也能调动习惯养成的积极性。
(七)以家庭教育为辅。在小学低年级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家庭的作用也很重要。父母自带权威性,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让家庭教育更有感染力与稳定性,不会造成学生在校与在家表现不一的状况。所以教师应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小学生们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上述可知,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极其重要,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们的身心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及生活打下基础。教师作为小学生们的指路者,需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循善导,不厌其烦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栋梁。
参考文献:
[1]程艳波.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网友世界,2014(04).
关键词 行为习惯;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6-0184-01
小学作为学生们从家庭走进社会的初步阶段,对小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将学习丰富精彩的知识,也将形成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还相对较小,自控能力不足,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还普遍存在着不良习惯,所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提出:“教育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人才。本文就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和方法进行探讨。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的重要意义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在日常学习及生活中产生并逐步发展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就是在于小学阶段,而最好的时间又是在低年级。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的创造性及主动性的发挥,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德育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小学生,教师的模范作用也激励提升其综合素质。学校作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基地,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会做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这将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完善教学体系。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的具体方法
低年级小学生好动活泼自主欲强烈,老师们的说教一般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需利用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来进行,以下是几个方法:
(一)课堂上的学习及引导。小学生在校几乎全部的时间都在课堂上,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及老师的引导就尤为重要了。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较为有限,教师应充分把握课上时间在教学中传播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上课时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培养,老师可以提醒学生们书本拿好,坐端正,不要歪头等,这样不仅可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还可以便于学生们记忆知识,还能预防近视眼。
(二)课堂外的提醒与督促。在学校除了课上时间就是课间时间,课间时间也是能体现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目前大部分学校小学生都存在着在课间追逐打闹,乱攀爬,大声喧闹, 遇到师长不问好等现象,低年级学生不喜欢说教,我们可以结合真实实例用故事形式告诉学生,让小学生们看到听到追逐伤害,乱攀爬及楼梯拥挤推搡等的危害性。对于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纠正,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们在意识上就得到重视。例如教师可以在下课及放学后,每次都提醒学生摆好桌椅,才能走出教室活动;提醒学生遇到师长问好;在教室里不能大声喧哗,在校园内不追逐打闹;上厕所排队不能拥挤等;上下楼梯靠右走等。教师们在日常学习中要加强强化,长期坚持提醒督促,做到真正落实以便促进习惯的养成。
(三)利用多种活动形式进行巩固。老师可以组织同学们开班会,做黑板报,阅读会等来学习各种良好习惯如学习习惯,卫生习惯,阅读习惯等;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同学们自愿参加实践活动如为贫困地区小朋友献爱心,参观历史博物馆等,不仅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还可以使自己的品行受到熏陶。
(四)良好行为习惯作为示范。在学校中,低年级小学生会模仿和效仿自己的各科教师,教师们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在学生们的注视下,教师应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用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带领学生们,来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文明用语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和重视语言示范和引导作用。面对学生,家长及同事,教师使用文明用语,亲切问候关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学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語习惯。
(五)制度制约。教师可以利用学校中的守则与日常行为规范等,对小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进行约束。此外,教师可以让每一位学生来制定制度,可以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根据其他同学的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样不仅能反思了自己也能从其他同学身上发现问题来避免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
(六)激励学生,争当榜样,调动学生们习惯养成的积极性。低年级小学生一般没有太强的集体荣誉感,但个人的荣誉感却很强,教师可以利用低年级小学生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来设定各种小组评分机制,让同学们争当榜样,争当小组长,从个人荣誉感中建立集体荣誉感,这样每个小学生都能为班级承担相应的责任,也能调动习惯养成的积极性。
(七)以家庭教育为辅。在小学低年级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家庭的作用也很重要。父母自带权威性,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让家庭教育更有感染力与稳定性,不会造成学生在校与在家表现不一的状况。所以教师应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小学生们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上述可知,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极其重要,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们的身心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及生活打下基础。教师作为小学生们的指路者,需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循善导,不厌其烦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栋梁。
参考文献:
[1]程艳波.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网友世界,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