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电商近几年获得较快发展,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2021年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快速发展中出现问题在所难免,但面对问题,该如何解决,特别是突出的问题,不加以整治和规范,将会阻碍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电商;规范;有序
一、农村电商发展的现状
农村电商,是商户借助网络平台为农村的各种资源开展的销售服务。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19年,农村电商商户数已突破1300万家,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万亿元,其中农产品销售额达3975亿元。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创业成本低,农民创业群体增长的势头迅速,也吸引了部分高素质人才走向农村,从事农业。根据商务部委托第三方大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网络零售总额3014.5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第四季度国家级贫困县实现网络零售额945.7亿元,同比增长30.4%,主要指标持续向好,发展动能不断增长。农村电商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2020年,农村电商增长势头明显,分季度看,一至四季度分别增长5.0%、32.0%、34.5%、30.4%。分类别看,实物类网络零售额1769.7亿元,同比增长48.0%,增速较2019年高出16.6个百分点;服务类网络零售额为1244.8亿元,同比增长4.1%。服务类电商在四季度实现年类首次由负转正。
附表:
2019年,我国55.6万个建制村直接通邮,乡村快递网点覆盖率达96.6%。2020年启动的农产品存储存保鲜冷链的建设和发展,有效延长了农产品的保存时间。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我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为3120亿元,三年时间,增长4倍,可见增长速度之快。大型电商平台进驻农村,助销农产品,带动了农民的积极参与。2020年使更多的农村居名接触到了各类电商平台和无接触的购物渠道,有些人还捕捉到了商机。农村电商成为农民销售农副产品、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好帮手。加之各地政府对农村电商给与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农村电商的发展。农村电商的发展,提升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力提供了工作岗位,助力农村振兴。截至2020年底,国家级贫困县网商总数达306.5万家,较2019年增加36.6万家,增长13.7%。另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农产品跨境电商日益兴起,加速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及时互通互惠互利,让沿线各国人民受益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二、农村电商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是市场竞争无序,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严重,市场化培育不成熟,还没形成较好的市场生态环境。目前,还没有一个较完整的农村电商规划,无论是主体资格,还是基础建设,各搞各的,良好的市场生态无法形成。
二是信息化建设落后。信息化跟不上农村电商快速发展的步伐,网络覆盖面不全、网络信号不稳定,网速慢等问题尤为突出;据统计,农村互联网普及率30%,比城市低34个百分点。
三是物流成本较高。中国广大农村大多还是“小而散”的生产方式,农产品的保质期较短,劳动力成本、包装成本、快递成本,农产品进城,整个物流成本偏高。当面临长距离运输农产品,保鲜及时效性两大问题很难解决好,消费者满意度下降。消费品下乡方面,因农村人口分散,量少,单件的成本就会变高。据测算,30公里以内,乡村配送成本是城区的3倍,超过60公里,则变成5倍,西部地区因地广人稀,则显得格外明显。
四是专业的电商人才缺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占的比例大,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文化程度偏低,对电脑及电商知识缺乏,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电商经营需要懂网络技术、物流管理、线上营销,又要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没有点文化底子的人还很难胜任。
五是相關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电子商务领域立法还跟不上实践发展,没有出台专门的电子商务法,对整个电子商务领域进行法律规范,市场出现盲目投资、无序竞争的现象,有的还非常严重,对社会来说也构成巨大的浪费。其次,涉农产品的相关标准体系还未建立健全,“无公害产品”、“绿色有机产品”等名目繁多,有的有行业标准,有的有地方标准,能整体对应的完整的体系标准仍很难看到。产品最终要达到消费者手中,产品质量和安全是消费者高度关注的问题,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可追溯质量体系尚不完善。
六是农村金融服务业还比较薄弱。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和核心,经济发达地区,金融肯定发达。广大农村,最常见的金融网点是邮储银行,其他的大型金融机构网点还不普遍,村镇银行的服务及管理与大银行比还有不少差距。中国农村的特点,金融服务业在农村的发展还需大力培育。
三、农村电商规范有序发展的措施
一是农村电商主体资格的严格把关,提高门槛。互联网监管机构和市场监督部门对电商平台进行严格审查,建立和完善注册制和注册备案制,确保主体资格合法性。在一个具有良性生态的环境中,各合法主体合法竞争,也是市场经济所要求和提倡的;无序的竞争,到后来的结局是大家伤痕累累,退出市场,行业萎缩。
二是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构建数字信息化综合平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搭建具有权威性、先进性的农村区域数字信息化综合平台。在互联网提速降费等惠民政策的实施中,大力发展农村宽带网络,光纤进村,提高网络覆盖率,提高网络传输速率,逐步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构建数字信息化综合平台的目的就是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体系建设。农产品具有鲜活易腐性,对外在的条件具有依赖性。农产品供应链是一个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过程。这个过程,从数字信息化角度来说,有必要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统筹资源,加强协作,以信息化带动农产品生产、流通的标准化、规模化和现代化。
三是政府参与配套物流体系的建立,努力减少物流成本。由政府引导,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投资,整合当地的物流企业,构建有效的物流中心和转运点,加快乡村道路提质改造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送运疼点,保证物流流通顺畅。近年来,由商务部确立的“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省份大力建设三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网络,即“县级电商服务中心”、“乡镇电商服务站”、“村级电商服务点”,具有很好的市场引领作用。 电商公共服务网络的建立离不开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做好区域规划的前提下,加大大型仓储和冷链保存方面的投资,使物流中心能真正高效运转,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产品分等分级、包装仓储、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配套。减少物流环节,实际上是在减少物流成本。
四是加强电商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培训。逐步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的培训体系。鼓励在城市务工人员和大学生回乡创业,提供资金、培训、场地、技术和政策扶持;组织专业的培训工作团队和讲师团队进乡村。比如组织当地院校、社会组织或引进培训机构,对合作社农民、创业就业人员、电商转型的企业和政府人员开展电商理论培训、技能方法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等多层次培训。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对于每月培训场次、人数、培训学员等都做好规划,并严格执行。对培训进行及时跟踪,实现互动效应,确保培训的成效。当地政府对于培训相关工作在政策级经费上给与一定的支持与保障。积极引导和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
五是健全电子商务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在条件成熟时,出台电子商务、商品流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提供法律保障,解决流通领域涉及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
梳理现有与电子商务不相适应的制度内容,及时修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推动线上线下规则的统一;完善适应电商发展要求的农产品在生产、检验检疫、分拣、分级、包装、配送等方面的标准体系,完善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制度法规为准绳,推进电商营商环境生态建设。对不遵守规则的,依法施行清退机制,以保证市场的纯净性。比如在条件具备地区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健全“三品一标”、“一村一品”等基础数据库,记录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检测、运输、销售等关键环节的信息,设置系统预警,并通过互联网、手机APP、或传统媒体途径发布信息,增强公众对产品的认可,实现质量可追溯、责任可追查。
六是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为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保障。各级各大金融机构,可推行针对农村地区的特色产品,逐步推广。实行因城施策,因产品施策等灵活的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好问题。
四、结束语
近年来,农村电商的发展速度快,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因噎废食,要想行稳致远,需要正面应对问题,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案,进一步扎扎落实,才能保证农村电商规范有序、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革梦宇.电商助农的困境与出路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0,(24),30-32.
[2]陶钰.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生态体系构建研究[J].电子商务2020,(11),21-22.
[3]严佩宋乐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营销界2020,(38).
[4]谢昀轩.湖北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05),90-91.
[5]张忠华刘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N].湖北日报2017-3-19.
作者简介:张利平,男,1969年生,宁夏盐池人,經济师,职务为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饲料添加剂、企业管理。
关键词:农村电商;规范;有序
一、农村电商发展的现状
农村电商,是商户借助网络平台为农村的各种资源开展的销售服务。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19年,农村电商商户数已突破1300万家,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万亿元,其中农产品销售额达3975亿元。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创业成本低,农民创业群体增长的势头迅速,也吸引了部分高素质人才走向农村,从事农业。根据商务部委托第三方大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网络零售总额3014.5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第四季度国家级贫困县实现网络零售额945.7亿元,同比增长30.4%,主要指标持续向好,发展动能不断增长。农村电商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2020年,农村电商增长势头明显,分季度看,一至四季度分别增长5.0%、32.0%、34.5%、30.4%。分类别看,实物类网络零售额1769.7亿元,同比增长48.0%,增速较2019年高出16.6个百分点;服务类网络零售额为1244.8亿元,同比增长4.1%。服务类电商在四季度实现年类首次由负转正。
附表:
2019年,我国55.6万个建制村直接通邮,乡村快递网点覆盖率达96.6%。2020年启动的农产品存储存保鲜冷链的建设和发展,有效延长了农产品的保存时间。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我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为3120亿元,三年时间,增长4倍,可见增长速度之快。大型电商平台进驻农村,助销农产品,带动了农民的积极参与。2020年使更多的农村居名接触到了各类电商平台和无接触的购物渠道,有些人还捕捉到了商机。农村电商成为农民销售农副产品、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好帮手。加之各地政府对农村电商给与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农村电商的发展。农村电商的发展,提升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力提供了工作岗位,助力农村振兴。截至2020年底,国家级贫困县网商总数达306.5万家,较2019年增加36.6万家,增长13.7%。另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农产品跨境电商日益兴起,加速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及时互通互惠互利,让沿线各国人民受益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二、农村电商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是市场竞争无序,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严重,市场化培育不成熟,还没形成较好的市场生态环境。目前,还没有一个较完整的农村电商规划,无论是主体资格,还是基础建设,各搞各的,良好的市场生态无法形成。
二是信息化建设落后。信息化跟不上农村电商快速发展的步伐,网络覆盖面不全、网络信号不稳定,网速慢等问题尤为突出;据统计,农村互联网普及率30%,比城市低34个百分点。
三是物流成本较高。中国广大农村大多还是“小而散”的生产方式,农产品的保质期较短,劳动力成本、包装成本、快递成本,农产品进城,整个物流成本偏高。当面临长距离运输农产品,保鲜及时效性两大问题很难解决好,消费者满意度下降。消费品下乡方面,因农村人口分散,量少,单件的成本就会变高。据测算,30公里以内,乡村配送成本是城区的3倍,超过60公里,则变成5倍,西部地区因地广人稀,则显得格外明显。
四是专业的电商人才缺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占的比例大,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文化程度偏低,对电脑及电商知识缺乏,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电商经营需要懂网络技术、物流管理、线上营销,又要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没有点文化底子的人还很难胜任。
五是相關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电子商务领域立法还跟不上实践发展,没有出台专门的电子商务法,对整个电子商务领域进行法律规范,市场出现盲目投资、无序竞争的现象,有的还非常严重,对社会来说也构成巨大的浪费。其次,涉农产品的相关标准体系还未建立健全,“无公害产品”、“绿色有机产品”等名目繁多,有的有行业标准,有的有地方标准,能整体对应的完整的体系标准仍很难看到。产品最终要达到消费者手中,产品质量和安全是消费者高度关注的问题,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可追溯质量体系尚不完善。
六是农村金融服务业还比较薄弱。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和核心,经济发达地区,金融肯定发达。广大农村,最常见的金融网点是邮储银行,其他的大型金融机构网点还不普遍,村镇银行的服务及管理与大银行比还有不少差距。中国农村的特点,金融服务业在农村的发展还需大力培育。
三、农村电商规范有序发展的措施
一是农村电商主体资格的严格把关,提高门槛。互联网监管机构和市场监督部门对电商平台进行严格审查,建立和完善注册制和注册备案制,确保主体资格合法性。在一个具有良性生态的环境中,各合法主体合法竞争,也是市场经济所要求和提倡的;无序的竞争,到后来的结局是大家伤痕累累,退出市场,行业萎缩。
二是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构建数字信息化综合平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搭建具有权威性、先进性的农村区域数字信息化综合平台。在互联网提速降费等惠民政策的实施中,大力发展农村宽带网络,光纤进村,提高网络覆盖率,提高网络传输速率,逐步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构建数字信息化综合平台的目的就是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体系建设。农产品具有鲜活易腐性,对外在的条件具有依赖性。农产品供应链是一个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过程。这个过程,从数字信息化角度来说,有必要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统筹资源,加强协作,以信息化带动农产品生产、流通的标准化、规模化和现代化。
三是政府参与配套物流体系的建立,努力减少物流成本。由政府引导,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投资,整合当地的物流企业,构建有效的物流中心和转运点,加快乡村道路提质改造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送运疼点,保证物流流通顺畅。近年来,由商务部确立的“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省份大力建设三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网络,即“县级电商服务中心”、“乡镇电商服务站”、“村级电商服务点”,具有很好的市场引领作用。 电商公共服务网络的建立离不开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做好区域规划的前提下,加大大型仓储和冷链保存方面的投资,使物流中心能真正高效运转,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产品分等分级、包装仓储、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配套。减少物流环节,实际上是在减少物流成本。
四是加强电商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培训。逐步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的培训体系。鼓励在城市务工人员和大学生回乡创业,提供资金、培训、场地、技术和政策扶持;组织专业的培训工作团队和讲师团队进乡村。比如组织当地院校、社会组织或引进培训机构,对合作社农民、创业就业人员、电商转型的企业和政府人员开展电商理论培训、技能方法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等多层次培训。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对于每月培训场次、人数、培训学员等都做好规划,并严格执行。对培训进行及时跟踪,实现互动效应,确保培训的成效。当地政府对于培训相关工作在政策级经费上给与一定的支持与保障。积极引导和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
五是健全电子商务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在条件成熟时,出台电子商务、商品流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提供法律保障,解决流通领域涉及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
梳理现有与电子商务不相适应的制度内容,及时修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推动线上线下规则的统一;完善适应电商发展要求的农产品在生产、检验检疫、分拣、分级、包装、配送等方面的标准体系,完善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制度法规为准绳,推进电商营商环境生态建设。对不遵守规则的,依法施行清退机制,以保证市场的纯净性。比如在条件具备地区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健全“三品一标”、“一村一品”等基础数据库,记录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检测、运输、销售等关键环节的信息,设置系统预警,并通过互联网、手机APP、或传统媒体途径发布信息,增强公众对产品的认可,实现质量可追溯、责任可追查。
六是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为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保障。各级各大金融机构,可推行针对农村地区的特色产品,逐步推广。实行因城施策,因产品施策等灵活的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好问题。
四、结束语
近年来,农村电商的发展速度快,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因噎废食,要想行稳致远,需要正面应对问题,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案,进一步扎扎落实,才能保证农村电商规范有序、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革梦宇.电商助农的困境与出路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0,(24),30-32.
[2]陶钰.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生态体系构建研究[J].电子商务2020,(11),21-22.
[3]严佩宋乐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营销界2020,(38).
[4]谢昀轩.湖北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05),90-91.
[5]张忠华刘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N].湖北日报2017-3-19.
作者简介:张利平,男,1969年生,宁夏盐池人,經济师,职务为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饲料添加剂、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