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农村建设一直以来是我国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国家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了很大实惠,但比起国家的投入力度,农村的进步还是较慢。据有关调查显示,主要原因在于没能用科学知识主导农村的发展,现如今,破在眉睫的问题是将教育引进农村,尤其是职业教育。我院领导高瞻远瞩,与政府合作,创新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实施“政校合作、校企合一”模式,将职业教育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职业教育;政校合作;校企合一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1
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涵盖了高职院校“软件”建设的方方面面,它包括: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校内外实训实习体系;产学结合与产学研合作办学机制等等。农业高职教育属于:“农业”、“高等”、“职业”三种属性。
“三农”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三农”来支撑。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性措施之一是发展农村教育。
农业高职高专教育作为农业教育是面向“三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目前在新的形势下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不利,层次不稳,类型不成熟,特色不鲜明,缺少示范性学校。
职业教育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争取做到毕业就上岗,但学生毕业后不能回到农村从事田间地头的工作,仍然不能及时解决农民的知识短缺问题,而将职业教育办在农村,在当地设立分院,现场指导,这将是一个创新,也将给农民带来“智”的实惠,我院领导积极与政府合作,在乡村设立分院,将引资到农村转变为引“智”到农村。
我院的具体做法是:
一、在乡镇设立分院
在齐齐哈尔依安县依龙镇设立分院,设置畜牧兽医、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等专业。
(一)专业长负责制:专业长负责开设专业,开办对应公司,定期输送知识到农民手中,不定期的检查和更新。
(二)农民利用科学知识务农:农民边学习边生产,以知识促生产,将农副产品科学有效的投入生产,合理有效的加工输出。
(三)政府支持,通力合作:政府给予经济支持的同时,做好学校和农民的协调工作,合理有效的调配农、林、牧、渔等产品。
为依安县依龙镇的发展服好务。真正让全镇实现招亿元商、养万头牛、摘千木果、修百里路,建十栋楼的设想。
二、“送教下乡”,创新办学模式
“送教下乡”的最大特点是院校组织教师走出校门,开设现代农艺技术、农村经济综合管理等专业,紧密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精选教学内容,利用农闲时间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主要开展订单式、产学研一体化两种形式培养人才。开展三农教育。
农业教育:面向现代农业的教育,适应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和WTO对农业的新要求,将传统农业教育扩延到大农业领域。
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重点是职前青年的职业教育,主体是直接对农民开展各类岗位培训。
农民教育:这是现阶段各类教育为“三农”服务的主体,也是重点,是农业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农民学员自愿报名和乡镇推荐相结合
理论教学采取集中讲授、小组学习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专业技能教学采取在教师指导下,边学习、边生产的方式进行。
(二)创新办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
1、政校合作
在此改革创新之际,打造品牌的时代,我院将民主和民办相结合,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
2、校企合一
让学生在真正的职业环境下练成职业人,促使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紧密联系;让企业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形成各类人才有序流动,用人才和教育的支撑推动创新模式;让学校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降低办学成本。学院的教育和实习设备进入自我更新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曹勇安.政校合作办学模式研究——应用型地方高校的办学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1).
[2]曹勇安.校企合一产学一体——创业型经济视角下的人才培养[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9,(04).
[3]郑育杉.学生管理案例集[M].齐齐哈尔: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2009,(8).
[4]陈敏.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职业教育;政校合作;校企合一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1
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涵盖了高职院校“软件”建设的方方面面,它包括: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校内外实训实习体系;产学结合与产学研合作办学机制等等。农业高职教育属于:“农业”、“高等”、“职业”三种属性。
“三农”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三农”来支撑。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性措施之一是发展农村教育。
农业高职高专教育作为农业教育是面向“三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目前在新的形势下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不利,层次不稳,类型不成熟,特色不鲜明,缺少示范性学校。
职业教育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争取做到毕业就上岗,但学生毕业后不能回到农村从事田间地头的工作,仍然不能及时解决农民的知识短缺问题,而将职业教育办在农村,在当地设立分院,现场指导,这将是一个创新,也将给农民带来“智”的实惠,我院领导积极与政府合作,在乡村设立分院,将引资到农村转变为引“智”到农村。
我院的具体做法是:
一、在乡镇设立分院
在齐齐哈尔依安县依龙镇设立分院,设置畜牧兽医、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等专业。
(一)专业长负责制:专业长负责开设专业,开办对应公司,定期输送知识到农民手中,不定期的检查和更新。
(二)农民利用科学知识务农:农民边学习边生产,以知识促生产,将农副产品科学有效的投入生产,合理有效的加工输出。
(三)政府支持,通力合作:政府给予经济支持的同时,做好学校和农民的协调工作,合理有效的调配农、林、牧、渔等产品。
为依安县依龙镇的发展服好务。真正让全镇实现招亿元商、养万头牛、摘千木果、修百里路,建十栋楼的设想。
二、“送教下乡”,创新办学模式
“送教下乡”的最大特点是院校组织教师走出校门,开设现代农艺技术、农村经济综合管理等专业,紧密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精选教学内容,利用农闲时间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主要开展订单式、产学研一体化两种形式培养人才。开展三农教育。
农业教育:面向现代农业的教育,适应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和WTO对农业的新要求,将传统农业教育扩延到大农业领域。
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重点是职前青年的职业教育,主体是直接对农民开展各类岗位培训。
农民教育:这是现阶段各类教育为“三农”服务的主体,也是重点,是农业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农民学员自愿报名和乡镇推荐相结合
理论教学采取集中讲授、小组学习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专业技能教学采取在教师指导下,边学习、边生产的方式进行。
(二)创新办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
1、政校合作
在此改革创新之际,打造品牌的时代,我院将民主和民办相结合,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
2、校企合一
让学生在真正的职业环境下练成职业人,促使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紧密联系;让企业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形成各类人才有序流动,用人才和教育的支撑推动创新模式;让学校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降低办学成本。学院的教育和实习设备进入自我更新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曹勇安.政校合作办学模式研究——应用型地方高校的办学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1).
[2]曹勇安.校企合一产学一体——创业型经济视角下的人才培养[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9,(04).
[3]郑育杉.学生管理案例集[M].齐齐哈尔: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2009,(8).
[4]陈敏.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