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训练中,听力是排在首位。听是语言输入,说是语言输出,有输入才有输出。放眼当今的高职学院英语教学,听力往往是最薄弱的一环。近年来,许多学者和教师都在寻找提升听力的策略,有将听与说结合训练的、有听写结合的。在智能教育潮流的推动下,我国出现了大量智能学习工具,如学堂在线等网络学习平台均已开发了移动终端应用程序,雨课堂、蓝墨云等智慧教学工具纷纷进入高校课堂,为实现课堂的交互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还有教师鼓励学生下载学习型的APP和游戏,丰富课后的学习。
一、存在的问题
改善的方法有很多,但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体系,没有针对自己的短板进行改善,终究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听力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学生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由于中学阶段基础没有打好,高职阶段后劲乏力,学生常常因单词量不足而无法听懂,或因语法知识薄弱,遇到长句与复合句,大脑不能作出反应,从而不能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甚至影响对全句的理解。由于学生间的水平差距大,教师往往难以兼顾公平。
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学习的功利心太强。尽管已经告别了高考,但在高职学习阶段,学生依旧要应付一堆英语考试,如英语AB级,英语四级考试等。而许多教师在设计听力课时,把考试题型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关注于某句话的某个单词,或者对话的某一部分。学生把精力主要放在考试题型上,虽然考得好,但却说不出听了什么,缺乏对语篇的把握。高职学生自律性较差。在教育信息化口号的推动下,大量学习APP和在线课程涌现出来。这些琳琅满目的智能工具让学生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由于缺乏监管,加之长期用眼容易引起眼疲劳,不少学生很难坚持学习。
课时量不足。多数高职学院的公共英语课都存在课时量不足的问题。在此之下,赋予听力课的课时就更加少得可怜了。想要在如此少的课时内让学生的听力水平突飞猛进,实在为难。
二、解决的策略
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增加学生的听力训练时间,还要优化学习内容,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制定适合的教学计划,如此,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才能达成?然而,在信息时代下,绝大部分学生都有智能手机。高职院校中,学生上课看手机的情况比较严重。但手机无过,人有过。倘若教师能引导学生利用手机作为学习的媒介,那便一石二鸟,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利用手机来构建第二听力课堂,智能移动终端所带来的碎片化、个性化学习能极大地延展学生的课后学习时间,增进教育获得感。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感知大部分由视觉和听觉来获得形与声,情与景的结合能促进学生有效地利用多种感官获取信息,提高语言理解和语言输入的质量。许多APP,如“移动英语通”、“英语趣配音”、“爱听外语”、“fun easy learn English”、“VOA慢速英语”、“BBC News”、“沪江听力酷”,都提供了丰富的英语听力材料。这些APP以多彩的图片与有趣的视频刺激着学生的感官,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其中“英语趣配音”还将听与说结合,在听懂的同时,还提供了有趣的配音游戏,要求学习者模仿说话者的语气和发音,将其置身于电影情景中,与电影人物对话。
根据Kranshen的输入理论,人类习得语言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获得可理解的处于i 1水平的语言输入以达到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也就是说,输入的听力材料不管是太难或是太简单,都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和厌烦情绪,最终失去兴趣,所以要因材施教。而若在第二课堂采用“英语流利说”APP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题。该APP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更加科学地对学习者进行测评,根据学习者想要达到的学习目的和能付出的学习时间,给每个学生定制学习路径,制定学习方式方法,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学习效率。每天都有小助手提醒学习者学习,听力训练片段化,学生可随时随地开始或中止学习。
想要提升听力水平,打好基础是关键,这些智能APP就是学习者的小型学习助理,在训练听力的同时还教学单词、常用句型。此外,“英语流利说”还有错题本,自动记录之前答错的题,提醒学习者复习。
在第二课堂的学习中,自律性是极其重要的。自律能力不足的学生学习获得感甚微,而还有一些学生是因为学习动机不明确,目标缺失而放弃学习。这时候,老师的监管作用就很关键了。教师可通过建立微信群或QQ群,监督学生课后学习。筛选合适的APP,为学生布置好具体的听力任务,明确每个月的学习目标,阐述学习重难点。不管是哪个APP都有分享功能,要求学生在群里分享自己每天的学习情况,如此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相互竞争,共同进步,也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第二课堂学习情况。
想要有效发挥这些智能工具的作用,维持有效的第二课堂学习,教师必须熟悉这些智能手段的操作,提升自我的技能。监管学生的课后学习会耗费教师大量的课后时间与精力,但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教师不用功,学生也不会用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三、结语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的学习界限在不断扩张,学习模式在日益改进。教师在提升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让科技与教育更好地融合,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徐骏.信息化背景下的英语听力教学改革[J].海外英语,2017,6.
[2]张芳芳.微信在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7,12.
[3]贺智慧.试论智能手机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應用[J].现代交际, 2017,1.
[4]宋丹.基于《朗文交互英语》教学平台的高职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模式探究[J].教育时空,2017.
[5]王勉.慕课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6, 37:138.
[6]张丹.慕课教学法在高校公共英语教育中的有效应用[J].山海经, 2016:89.
【作者简介】欧渝(1986.10),女,广西梧州人,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人文艺术系英语教研室,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研究、翻译等。
一、存在的问题
改善的方法有很多,但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体系,没有针对自己的短板进行改善,终究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听力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学生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由于中学阶段基础没有打好,高职阶段后劲乏力,学生常常因单词量不足而无法听懂,或因语法知识薄弱,遇到长句与复合句,大脑不能作出反应,从而不能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甚至影响对全句的理解。由于学生间的水平差距大,教师往往难以兼顾公平。
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学习的功利心太强。尽管已经告别了高考,但在高职学习阶段,学生依旧要应付一堆英语考试,如英语AB级,英语四级考试等。而许多教师在设计听力课时,把考试题型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关注于某句话的某个单词,或者对话的某一部分。学生把精力主要放在考试题型上,虽然考得好,但却说不出听了什么,缺乏对语篇的把握。高职学生自律性较差。在教育信息化口号的推动下,大量学习APP和在线课程涌现出来。这些琳琅满目的智能工具让学生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由于缺乏监管,加之长期用眼容易引起眼疲劳,不少学生很难坚持学习。
课时量不足。多数高职学院的公共英语课都存在课时量不足的问题。在此之下,赋予听力课的课时就更加少得可怜了。想要在如此少的课时内让学生的听力水平突飞猛进,实在为难。
二、解决的策略
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增加学生的听力训练时间,还要优化学习内容,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制定适合的教学计划,如此,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才能达成?然而,在信息时代下,绝大部分学生都有智能手机。高职院校中,学生上课看手机的情况比较严重。但手机无过,人有过。倘若教师能引导学生利用手机作为学习的媒介,那便一石二鸟,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利用手机来构建第二听力课堂,智能移动终端所带来的碎片化、个性化学习能极大地延展学生的课后学习时间,增进教育获得感。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感知大部分由视觉和听觉来获得形与声,情与景的结合能促进学生有效地利用多种感官获取信息,提高语言理解和语言输入的质量。许多APP,如“移动英语通”、“英语趣配音”、“爱听外语”、“fun easy learn English”、“VOA慢速英语”、“BBC News”、“沪江听力酷”,都提供了丰富的英语听力材料。这些APP以多彩的图片与有趣的视频刺激着学生的感官,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其中“英语趣配音”还将听与说结合,在听懂的同时,还提供了有趣的配音游戏,要求学习者模仿说话者的语气和发音,将其置身于电影情景中,与电影人物对话。
根据Kranshen的输入理论,人类习得语言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获得可理解的处于i 1水平的语言输入以达到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也就是说,输入的听力材料不管是太难或是太简单,都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和厌烦情绪,最终失去兴趣,所以要因材施教。而若在第二课堂采用“英语流利说”APP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题。该APP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更加科学地对学习者进行测评,根据学习者想要达到的学习目的和能付出的学习时间,给每个学生定制学习路径,制定学习方式方法,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学习效率。每天都有小助手提醒学习者学习,听力训练片段化,学生可随时随地开始或中止学习。
想要提升听力水平,打好基础是关键,这些智能APP就是学习者的小型学习助理,在训练听力的同时还教学单词、常用句型。此外,“英语流利说”还有错题本,自动记录之前答错的题,提醒学习者复习。
在第二课堂的学习中,自律性是极其重要的。自律能力不足的学生学习获得感甚微,而还有一些学生是因为学习动机不明确,目标缺失而放弃学习。这时候,老师的监管作用就很关键了。教师可通过建立微信群或QQ群,监督学生课后学习。筛选合适的APP,为学生布置好具体的听力任务,明确每个月的学习目标,阐述学习重难点。不管是哪个APP都有分享功能,要求学生在群里分享自己每天的学习情况,如此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相互竞争,共同进步,也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第二课堂学习情况。
想要有效发挥这些智能工具的作用,维持有效的第二课堂学习,教师必须熟悉这些智能手段的操作,提升自我的技能。监管学生的课后学习会耗费教师大量的课后时间与精力,但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教师不用功,学生也不会用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三、结语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的学习界限在不断扩张,学习模式在日益改进。教师在提升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让科技与教育更好地融合,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徐骏.信息化背景下的英语听力教学改革[J].海外英语,2017,6.
[2]张芳芳.微信在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7,12.
[3]贺智慧.试论智能手机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應用[J].现代交际, 2017,1.
[4]宋丹.基于《朗文交互英语》教学平台的高职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模式探究[J].教育时空,2017.
[5]王勉.慕课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6, 37:138.
[6]张丹.慕课教学法在高校公共英语教育中的有效应用[J].山海经, 2016:89.
【作者简介】欧渝(1986.10),女,广西梧州人,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人文艺术系英语教研室,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研究、翻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