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的传统、创新与未来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cao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安达组合作为当代蒙古族乐队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团体,而蒙古族传统音乐元素中最有特点的莫过于“潮尔”,安达组合之所以能够成为闻名世界的蒙古族乐队,也正是因为他们的音乐中运用了大量的“潮尔”音乐元素,他们对于“潮尔”的应用,是否延续了传统,或者進行了革新,这一问题是本文期待回答的问题。他们的音乐所体现的蒙古族音乐文化,是否突破自身的桎梏而走向更加现代的音乐道路从而使蒙古族音乐更加世界化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音乐元素   “潮尔”   蒙古族乐队   安达组合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0-0031-03
   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中包含了众多的元素,即吹、拉、弹、唱、吟,几乎可以囊括蒙古族各地区或部落音乐。“潮尔”为蒙古族多声部音乐概念总称,泛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音形式。例如科尔沁地区流传的乌它森(utsan)潮尔;锡林郭勒地区流传的潮尔哆(chor duu)又称潮尔合唱;新疆蒙古族地区流传的冒顿潮尔(modon chor)、弹拨乐器托不秀尔(tobshuur);以及流传于内蒙古大部与蒙古国、卡尔梅克、图瓦、布里亚特等地区的喉音艺术——呼麦即浩林潮尔(holein chor)。
   安达组合,蒙古语“安达”一词为结盟兄弟之意,是团结协作的精神象征。成立于2001年的“安达”组合把蒙古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呼麦、马头琴、长调等原生态艺术,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新的表演形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成员包括那日苏、毕力格巴特尔、其其格玛、乌日根、赛汗尼亚、乌尼、青格乐、乌日根、青格乐图等十位来自内蒙古赤峰、呼伦贝尔、科尔沁的青年艺术家。安达组合将蒙古族古老的民歌以他们独有的形式,展现给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听众,受到了一致好评。
   安达组合每一位成员从小对音乐有着极大的热情与激情,很多成员都生长在音乐世家。因此,作为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者,安达组合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实现着他们最大的愿望,保护和发扬民族音乐,让更多的人了解蒙古族的民族音乐。
   安达组合作为目前最具影响力的蒙古族乐队,他们的作品代表了大部分当代蒙古族乐队的风格。因此,潮尔元素在他们作品中的运用,也最能够说明目前传统的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当代的生存现状和发展情况。
  一、安达组合乐队编制中的潮尔元素
   (一)弓拉弦鸣类乐器
   安达组合的乐队编制属于小型室内乐。他们所使用的乐器包含了潮尔音乐现象中的大部分。
   1.马头琴
   马头琴是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拉弦乐器。在所有蒙古人聚居区,都有各种形制的马头琴的身影。安达组合通常在作品中使用5-6把中音马头琴,采用纯四度、纯五度音程定弦。中音马头琴发音柔和,适于演奏背景式的长音。
   2.叶克勒
   叶克勒是蒙古族传统弓拉弦鸣乐器,主要流传于新疆阿拉泰地区与图瓦共和国。它是典型的潮尔乐器,多以纯四度定弦,发音低沉,沙哑。在安达组合个别作品中,他们加入了这种特殊的乐器。
   (二)弹拨类乐器
   1.托不秀尔
   托不秀尔流传于新疆蒙古族聚居区,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也有部分卫拉特部落的民众演奏该乐器。托不秀尔作为传统的双弦弹拨乐器,通常采用纯四度、纯五度定弦,低音音色浑厚,高音音色清亮。托不秀尔在安达组合的大部分作品中被使用。
   2.口弦琴
   蒙古族口弦琴是手指或丝线弹拨簧片乐器。它是我国最小的民间乐器,极具特色。蒙古族口弦琴多为铜质、单簧片。蒙古族口弦琴发音清脆、明亮,有明显的簧片音色。在安达组合的作品中常常演奏出“点睛之笔”。
   (三)吹管类乐器
  冒顿潮尔
   冒顿潮尔蒙古语意为木制的潮尔乐器。它流传于我国新疆阿拉泰地区、内蒙古、蒙古国等地。冒顿潮在吹奏时,人声加管声,能出两个甚至三个声部,音色中空沙哑,多声部中的高音声部音色则即沙哑又清晰。在安达组合的作品中,有时独奏,有时也担任伴奏声部。
   (四)人声
   1.呼麦(浩林潮尔)
   呼麦从远古的神秘艺术走到目前被世界熟知的艺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和马头琴一样,呼麦也是最能代表蒙古族的音乐表现形式之一。呼麦的最基本唱法就多达七种,而目前已经被众多的呼麦演唱大师们陆续开发出了另外五种,成为花样繁多,技艺高超的喉音艺术。在安达组合的作品中,每一首几乎都有呼麦的出现,有时担任主旋律声部,有时则是长音的伴唱。
   2.潮尔哆
   潮尔哆即是合唱的意思,蒙古族很多赞歌都是以潮尔哆的形式来演绎的。在安达组合的作品中,潮尔哆经常在作品的高潮部分出现,跟呼麦一同演唱,气势宏大。
  二、“潮尔”音乐元素在安达组合作品中的运用
   (一)弓拉弦鸣类乐器的运用
   1.马头琴的运用
   马头琴在乐队中担任相当重要的角色,不论是慢节奏的长音,还是快节奏的拨弦,都能让作品的蒙古族特色体现鲜明。在安达组合的改编版马头琴作品《万马奔腾》中,使用了六把高音马头琴,以小字一组的c和小字一组的g纯五度定弦。高音马头琴音色能够生动的模仿马的嘶鸣,这一技巧在《万马奔腾》的开头就以从低把位到高把位滑音的方式体现。同时,马头琴的颤弓、抖弓、抛弓等技巧也组成了这一作品的最精彩部分。作为潮尔乐器,马头琴在演奏时是双弦发音,一音为空弦,因此构成了潮尔最基本的双声现象。    在安达组合的《代日拉查》(对唱)作品中,马头琴则作为了伴奏乐器,以小字组的  b与小字二组的f纯五度定弦。三把中音马头琴以断弓的方式提供节奏的重音,中音马头琴虽然不如低音马头琴那般厚重,但是也能够给作品提供很好的低音铺垫。这一作品中马头琴的运用代表了安达组合大部分作品中的马头琴演奏方式。
   作品《查干陶海》中,四把馬头琴作为不间断的长音背景出现。马头琴的另一大特点在这一作品中有着明显的体现——作为长调“诺古拉”的跟奏乐器。长调“诺古拉”是指蒙古族长调中独特的颤音,而马头琴能够在人声发出颤音后紧接着跟奏颤音,形成人声与马头琴的八度、四度与五度潮尔。
   2.叶克勒的运用
   叶克勒的声音极具特色,演奏者将它的实音与泛音结合在一起演奏。它能够在众多的乐器声音中独树一帜,熟悉叶克勒音色的人能够准确的辨认其发出的声音,不熟悉该乐器的人也能够马上听出它的特点。在安达组合作品《查干陶海》中,叶克勒作为第一个发生的乐器,采用大字组的c与大字组的g纯五度定弦。声音富有渲染力,让气氛一下回归到神秘、悠远。叶克勒的潮尔现象是由持续的低音以及高音旋律构成的,内弦发出持续低音,外弦则演奏高音旋律,然而叶克勒的高音并不是典型的弦乐音色,而是沙哑的擦弦音色,在演奏《查干陶海》这一作品时,叶克勒给这一作品增加了古朴与悲凉气质。它在这一作品中与呼麦的哨音、冒顿潮尔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二)弹拨类乐器的运用
   1.托不秀尔的运用
   托不秀尔在安达组合的快节奏作品中都有使用。通常以后十六的节奏型为主提供伴奏。例如在作品《萨吾尔登》中,就以新疆阿拉泰地区的萨吾尔登的典型节奏型演奏托不秀尔,以后十六的节奏从头到位持续,左手拨弦,内弦为空弦,发出持续低音,外弦则有简单的旋律声部,形成乐器与乐器的潮尔。乐器以小字一组的d与小字一组的g纯四度定弦。
   在作品《代日拉查》(对唱)中,托不秀尔的伴奏织体有时是后十六,有时则是八分音符的两个空弦音的交替。安达组合托不秀尔的演奏并不像哈萨克族的冬不拉那样花样繁多,因为托不秀尔属于无品乐器,在快节奏的作品中有时较难把握音准。它的高音音色并不清脆,而是非常柔和,低音则沉闷。
   2.口弦琴的运用
   在安达组合作品《满都拉汗赞》中,口弦琴在乐曲的中间部分作为过渡段演奏,它完全由舌头控制音准,因此很难奏出复杂的旋律,多为单音重复。但口弦琴的音色很有趣味性,配合舌头的控制,常常能发出类似弹簧般有趣的声音。它在安达组合的作品中使用的较为频繁,但并不是参与全曲的演奏,只是偶尔发出几个点,作为乐曲的开头或过度之用。
   (三)吹管类乐器的运用
   冒顿潮尔
   冒顿潮尔在安达组合的作品中有一个独奏作品《圣山》。全曲都由冒顿潮尔演奏,发出人声、冒顿潮尔基因与冒顿潮尔泛音三个声部。如果人声加入了呼麦的基因与泛音,则能够与冒顿潮尔同时发出四个声部。它是一个能够独自发出和声的潮尔乐器。作品《圣山》中,冒顿潮尔的泛音旋律婉转,并能够发出长调般的颤音。冒顿潮尔的基音并不是特别明显,如不仔细聆听,很难发现,但它是演奏冒顿潮尔时必然发出的声音,因为演奏员在吹奏的同时发出人声,气流通过乐器,使乐器发出低音。总体来说,冒顿潮尔的音色沙哑,气声明显,高音如呼麦的哨音般,但并不是很明亮。
   而在安达组合的作品《查干陶海》中,冒顿潮尔在开头部分发出了类似萧的声音。因叶克勒与冒顿潮尔的音色都具沙哑的特点,它们通常在安达组合的慢节奏作品中被使用,渲染气氛。
   (四)人声的运用
   1.呼麦(浩林潮尔)的运用
   安达组合作为以马头琴演奏与呼麦演唱为特色的蒙古族乐队,呼麦的演唱自然在作品中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它们所有的重奏作品都有呼麦演唱的参与。
   作品《满都拉汗赞》是呼麦演唱的代表作。乐队当中的十位成员有七位都演唱了呼麦。其中,它们运用了呼麦演唱的哨音呼麦唱法、卡基拉唱法(低音式)、西基(挤压式)唱法等基本的呼麦唱法。还增加了一种基音加花舌哨音的唱法,富有个性,是一个呼麦的创新点。它们的呼麦演唱是齐唱,即每个人的基音都相同,泛音也相同。目前呼麦唱法已经突破了最初的只能演唱谐和音程的范围,在蒙古国和图瓦等地,还有利用呼麦演唱西方作品的例子,但是在安达组合的作品中还是采用了传统的谐和音程呼麦。
   作品《查干淘海》中,呼麦则作为了背景音,为长调提供了复调式的织体,由一人演唱哨音呼麦。哨音呼麦区别于别的呼麦唱法,泛音能够准确的发旋律音,听起来也并不厚重沉闷,因此在较为清新的作品中被使用。
   作品《苏木如》中,有一段西基呼麦的演唱,是基音与泛音的八度音程,听起来既像实音演唱,又像泛音演唱,非常感染听众。
   2.潮尔哆的运用
   潮尔哆虽然在古时有着严格的禁忌,在娱乐、酒会等场合不能够演唱,但是当代的乐队已经将这种禁忌打破。安达组合的作品从广义上讲,潮尔哆的演唱并不罕见。因为潮尔哆的概念即是人声的合唱,那么这个范围就很广泛了,而长调与呼麦一同演唱,也属于潮尔哆的范围。
   作品《苏木如》中,所有演员在作品的高潮部分都参与了演唱,这便是潮尔哆的一种。
   而作品《查干陶海》中,呼麦与长调的一同演唱,也构成了潮尔哆。因此,潮尔哆的范围在安达组合作品中非常大。这也代表了目前大部分当代蒙古族乐队中潮尔哆的运用方式。
  三、结语
   “潮尔”音乐在安达组合作品中的风格特点是典型的传统风格特点。他们作品中对于“潮尔”现象的音程与和声的运用都沿用了蒙古族传统的纯四度、纯五度,和声也是纯四度、纯五度叠置的协和和声。乐器的使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演奏方法。因为目前世界上对于蒙古族音乐的认识还处于初步阶段,流传的都是蒙古族特色较为鲜明的音乐。
   首先,笔者不认为现代性就是先锋性。如果以不谐和音的使用作为现代性的特点,那么蒙古族对于现代音乐的把握还并不熟练,盲目地运用不谐和音会导致作品失去蒙古族特点而变得不伦不类,因此目前的当代蒙古族乐队并没有出现太多音程上的创新。而当代蒙古族乐队作品的创作还处于几个人一起讨论并直接用乐器演奏而成型方式创作,很多作品没有谱例。刻意创作出的作品反而失去了蒙古族音乐的特色,不被听众所接受。而传统的“潮尔”音乐因为适应了人声或乐器的发声方式,有时并不能发出不协和音,因此被广为熟知的安达组合为了保持蒙古族风格,在作品中的“潮尔”音乐并无太多的现代性。如果从世界音乐的角度来看安达组合,那么这一点安达组合反而非常具有现代性。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这个包容万象的世界中,笔者认为当代的音乐就是现代的,因此就安达组合在世界各地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而言,他们的音乐无疑是被现代的听众所接受的、喜爱的音乐。他们的作品中,“潮尔”的运用简单、明了、深入人心并能够被大家记住,这一点笔者认为是现代性的体现。
   从推动蒙古族音乐世界化的角度来看,安达组合无疑是功臣。笔者认为,蒙古族音乐的世界化并不是以其有无现代性而走向世界的,而是因为蒙古族音乐的传统特色。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在保持自身的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是关键。“潮尔”音乐的运用虽然要保持其特点,但不能墨守成规,不能被其传统的乐器演奏法、音程与和声以及演奏场合等桎梏。只有保持特点进行创新,才能够在世界化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更顺利。
  
  参考文献:
  [1]包为为.蒙古族潮尔音乐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李世相.“潮尔”现象对蒙古族音乐风格的影响[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3,(03).
  [3]达·桑宝.试谈蒙古族的“潮尔音道”[J].北国影剧,1989,(01).
其他文献
摘要:在2018年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上,展出了大型黔剧《天渠》。该作品来源于真实事件,村支书黄大发带领村民历经艰难困苦打开水渠的故事。这条水渠跨越三个村,历史36年完成,继红旗渠之后又一惊人之作。作为老书记的黄大发一心为人民群众服务,不惧艰难困苦,带领村民凿山开渠,最终取得了成功。该部作品在播出之后,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彰显出了新时代的贵州精神。也很好地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的策略,赢
期刊
摘要:音乐课程是学校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实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提升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获得感,成为小学音乐教师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转变教学理念,理顺音乐教学和学生发展间的内生关系,在关注学生音乐技能提升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音乐素养的成长。以小学音乐课堂作为学生逻辑思维培养的平台,既要求音乐教师主动求变,也能带动音乐课堂求变,更能带动学生逻辑思维和音乐素养的成长,对全面提升小学音乐课堂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各界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重视,儒家雅乐在文化史音乐史上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肯定。曲阜师范大学是山东省教育研究型大学,坐落于儒学文化的发源地——曲阜,包涵丰厚的儒家文化研究内涵和良好的儒学资源研究条件,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传承和发展雅乐的历史责任。让儒家雅乐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得以重新焕发生机。无论是从音乐的表演形式,还是弘扬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社会责任感来说,都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  
期刊
一路關爱
期刊
摘要:經过百余年的摄影创作实践,要拍出兼具意境之美和人文内涵的好作品,不仅要掌握娴熟的摄影技术,同时还需要摄影者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够在风光艺术摄影的创作当中,以更加敏锐的触角观察拍摄的景物,甚至是升华摄影主题,拍出让人过目难忘的好照片。本文主要从摄影者如何积累人文底蕴入手,探讨风光艺术摄影意境创作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意境之美 人文内涵 艺术摄影 风光摄影  中图分类号:J0
期刊
摘要:《流浪地球》是刘慈欣继《三体》后在科幻小说领域的又一力作。它讲述了太阳毁灭后,在这一人类生存必须的精神支柱倒塌后,人类如何通过流浪地球作最后的挣扎。书中讲述了三个不同的未来时代。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不同的时代所呈现出人们对于人类生态文明的思考,值得我们不断反思。  关键词:《流浪地球》 三个时代 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徐州是汉文化的发源地,汉画像石在汉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其产生的时间早、分布广有着极高的价值。本文通过历史脉络、结合汉画像石进行分析,使我们能够进一步了解汉文化,发展汉文化。  关键词:汉画像石 艺术 发展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5-0180-02  一、历史背景   文化的产生与地理
期刊
摘要:本文是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角度对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代表作之一——《拾穂者》,进行剖析。《拾穂者》以秋天的田野为背景,展现了秋收后的农家风光,是法兰西农民生活的真实再现,描绘了农民勤劳而又辛苦的劳作。米勒以其造型简约有力,色彩厚重质朴的概括力,来塑造生活中的平凡人物,他的思想观点都通过真实的形象和场面自然地流露了出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我们,文艺来源于劳动,来源于生活,在作品中能够透
期刊
摘要:淞沪抗战时期,五万多中国军人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其中广东人表现尤为突出,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歌。《三易敌帅》正是以这一历史背景为题材的艺术创作。本文从历史背景、剧本起源、编剧选材以及创作四个方面对粤剧《三易敌帅》进行剖析,旨在让大家能深入理解這一粤剧剧目。  关键词:《三易敌帅》 抗日壮歌 戏剧创作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教育在价值逐渐凸显出来。初中美术课堂作为美术教育的主要平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所展现出的效果并不理想,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忽视了必要的课堂互动,导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沟通不协调,限制了美术魅力的充分展现。本研究以此为核心,旨在通过研究构建美术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保证课堂“活”,学生才能“活”起来。  关键词:初中美术 互动课堂 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