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逻辑,活素养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课程是学校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实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提升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获得感,成为小学音乐教师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转变教学理念,理顺音乐教学和学生发展间的内生关系,在关注学生音乐技能提升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音乐素养的成长。以小学音乐课堂作为学生逻辑思维培养的平台,既要求音乐教师主动求变,也能带动音乐课堂求变,更能带动学生逻辑思维和音乐素养的成长,对全面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音乐   逻辑思维   教师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5-0116-02
  素质教育推行以来,关于小学音乐的教学语言、方法、评价以及反馈等研究不断高涨,推动了小学音乐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以音乐学科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为音乐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重视逻辑思维培养,就是将小学音乐课堂科学劃分成不同的环节,在每个环节中运用纵横交叉的关系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间的有效连接,最终形成音乐教学内在的逻辑发展动力,帮助学生完成音乐知识的不断累积。
  一、小学音乐课堂中逻辑思维的重要价值
   音乐是通过自身独特的符号语言,即乐音或曲谱激发人们在情感上的感受和共鸣,这种建立在直观符号上的想象和思维模式从表面上看更加接近于形象思维,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形象思维被当成主要的思维形式而渗透到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1]逻辑思维则是放弃事物的具体感官形象和情感,在抽象化演绎的基础上对概念展开判断、推理和运算以构建一种数学的、逻辑的思维结构体系,与形象思维建构于具体事物表象基础之上具有本质区别。这也是人们在音乐教学中将逻辑思维拒之门外的主要原因,认为其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才有的特性,与音乐教育天生无缘。
   这种音乐教育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对小学音乐教育非常不利,造成了一些教育效益的缺陷,其一,影响学生思维品质的均衡发展,小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但也应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早期开发,比如部分学生,他们的音乐技能掌握的比较好,但是在描述音乐作品时语言的逻辑性很差;其二,导致整个音乐教育方向的偏差,很多孩子被送到音乐辅导班学习只是为了练习音乐技能,而忽视了思维能力的培养。[2]音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逻辑演绎体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强化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既是音乐教学自身的实际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均衡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策略
   对小学音乐教师而言,能够较好掌控的教学环节主要是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其中,课堂教学又占据主导地位,包括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开展等,只要教师作为有心人,持身以正,展艺为高,就能在以上几个环节中巧妙地融入逻辑思维培养要素,推动小学音乐课堂的高质量发展。
   (一)课前备课环节融入逻辑思维性
   备课是任何学科教师必须重视并做好的教学环节,小学音乐教师也不例外,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材料等,是教好一堂音乐课的基石[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首先,需要音乐教师在备课环节认真贯彻逻辑性的教学思维,在备课思路上体现条理性和缜密性,尤其要处理好教学内容之间的内生逻辑关系,在确立教学内容时,应从局部体现出整理、联系整体、完成整体,对教学内容进行较为细致的划分,进而展开教学环节。
   教师应该深入学习和把握全学年乃至整个小学阶段音乐教材的编写重点,最好能够对各个年级的音乐教材进行对比了解,也应认真对比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既有利于教学知识的积累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宏观把控各个阶段、各个年级音乐教学的内在逻辑联系,为课前备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正确处理音乐理论知识、音乐技能、音乐文化以及所有相关方面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比如,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逐渐重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造性思维,那么教师就应该正确处理好气息控制、扩展音域以及二声部合唱等板块,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基于读谱、视唱和练耳的教学,这种层次分明的教学设计实际上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内在逻辑关系,让他们意识到读谱、视唱和练耳环环相扣的紧密联系,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总体而言,在整体把握和认知教材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够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铺垫和拓展环节,在各个知识点的引入、迁移和过渡间形成清晰的逻辑教学思路,最终也促成学生音乐知识的逻辑体系构造。
   (二)课堂语言中植入逻辑思维性
   教学语言从始至终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组织和课堂层次性主要是依靠教学语言完成的,同时语言也是教师和学生联系的纽带,它的描述性、直接性和感染性等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讯息的接收。[4]基于此,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注重语言组织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必须提高语言表达的精确程度,努力做到语言严密周到、遣词用句准确、含义到位,同时符合语法规律。这样才能将音乐的内容和本质更好地呈现给学生,而语言逻辑性正是体现语言组织科学原则的指针,只有在教学语言上体现好逻辑性,才能将这种逻辑推理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进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掌握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激活他们的音乐素养。
   音乐教师在组织和使用教学语言时应避免概念不清,因为这对于学生逻辑思维发展非常不利,容易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混乱,学生听后要么感觉云山雾罩,不知所云,要么曲解含义,误人误己。具体而言,在使用教学语言时应重视语言和音乐之间的内生关系,把握好语言的逻辑性和科学性,间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逻辑性思维。比如,很多教师在上课时喜欢说“缓慢一下节奏”“节奏不要太赶了”,实际上,音乐也有“节奏”这个概念,“缓慢节奏”“赶节奏”等这些字眼会让学生觉得节奏就是速度,这显然容易引起学生逻辑思维上的偏差。因此,音乐教师组织教学语言一定要注意科学性和严密性,通过语言内涵的逻辑性思维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养成。    (三)教学活动组织体现逻辑思维性
   小学生都有着较为强烈的表现欲望,而音乐素养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表现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增加探究活动比重,以逻辑性思维指引教学活动优化,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径。音乐课堂的教学活动在设计时就应该与课堂内容间构建良好的逻辑关系,为教学内容的深入展开服务。具体而言,就是应该体现活动设计与教学内容间的因果和顺延关系,使教学活动的所有步骤能够环环相扣,充分体现逻辑思维,比如活动意图是什么,活动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哪种活动方式最合适,充分为教学内容服务。
   针对小学生逻辑思维成长的客观需要,小学音乐课堂的探究活动可以重点从换位思维活动和反思活动展开。以换位思维为例,换位思维本身就是逻辑思维的一种拓展形式,换位的方式有角色换位、内容换位以及场景换位等,可以在想象和假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体验音乐情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内涵,强化他们的音乐素养。比如,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换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随机抽选学生上台扮演“小老师”,这样学生在讲台上就会思考怎样才能讲好知识、展示才能、提升大家,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过程中既能满足学生表现欲,也直接促成了逻辑思维的发展。同样,反思活动也非常适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比如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反思和总结性反思,检查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更好地明确目标并形成自主见解,促进音乐综合素养的发展。
  三、结语
   音乐学科是艺术教育的主体学科,也是基础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学科,有着自身的学科特点和体系要求。以逻辑性思维指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变革,既有利于音乐课堂教学理念和内容的科学梳理,也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形成,对于小学音乐课堂的深入变革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付晓梅.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4,(08):140.
  [2]征晓晖.浅谈中低年级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養[J].小学教学参考,2011,(12):68.
  [3]陈瑞新.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探究[J].新校园(中旬刊),2017,(09).
  [4]梁盼盼.浅谈当下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J].艺术科技,2016,(02):412.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器乐演奏课程是初中音乐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性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是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在常规课堂内容中加入乐器的学习,通过乐器的教学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和音乐性,是音乐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可行性的手段。  口琴作为口袋乐器易于携带,音高,入门较快,方便练习,是器乐演奏课程的首选乐器。本文从笔者器乐教学中总结提炼,从口琴教学听唱结合,化被动为主
期刊
摘要:20世纪,世界舞坛发生两次舞蹈革命。但中国因种种原因而缺席。时间的阴差阳错而造成舞蹈历史的轨迹发生错位。轨迹的滞后并不能单纯的证明中国舞蹈的落后,舞蹈的先进与落后之分也不是以西方舞蹈的发展为历史参照系。但当中国的“现代”与西方“后后现代”的时间重合,在这种不同步的节奏下,在两次历史缺席后,我们要不要填补这段空缺,今后的路要怎样走?以怎样的姿态、面貌、气质走向世界舞台?这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商榷
期刊
摘要:感受与欣赏是中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培养青少年音乐兴趣、开阔艺术视野,发展音乐感受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针对小学生欣赏音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结合一线实践经验,从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辅助学生聆听音乐等方面进行总结,在教学中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激发兴趣 多样化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
期刊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推动了定格动画发展。本文从传统定格动画的制作与新媒体时代定格动画制作进行探析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定格动画将会开拓出新兴之路。  关键词:传统 新媒体 定格动画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1-0183-03  在新媒体时代,定格动画的逐渐兴起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有着紧密的
期刊
摘要:对学生的培养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就学科而言其实是更讲究学科之间的融合性,核心素养的教育讲究融通性、综合性、胜任性。美术教育的本质功能就是通过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从而全方位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养。教师可以把一堂美术课知识里的条条框框理得清清清楚,但是学生不能像教师那样把知识梳理得那么清楚,所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关键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有选择性的选择适合
期刊
摘要:《广西日报》是广西省政府机关报,代表了官方发声,因此其刊登的有关音乐史料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以《广西日报》(桂林版)为研究对象,尤其是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下,笔者关注到报刊中报道了大量的戏剧史料,开展各种反侵略战戏曲公演,以及有关于开展戏剧运动、戏剧改革措施的实施,进一步说明了省政府对广西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视。  关键词:民国 《广西日报》 桂林 戏曲  中图分类号:J825
期刊
摘要:“亘古不竭的水流,万载不息的波涛”,舞蹈诗《黄河》将中国舞与国际标准舞进行融合创作,利用其舞蹈特征的相同与差异性,对各自的步伐进行拆分、糅合与重组,形成舞段与情绪的穿插碰撞,使中国舞与国际标准舞两种不同的形式美分野在同一个舞台空间并得以共存。舞剧通过意象化的舞蹈,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蓬勃向上的精神。  关键词:国际标准舞 《黄河》 创作分析  中图分类号:J7
期刊
摘要:京剧作为我国国粹,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从语言、唱腔、板式、伴奏和乐队配置、行当等方面都自称一门综合艺术。各派戏曲的发展也成就了京剧的发展。从声、台、形、表方面来说青衣与花旦更加贴近民族女高音的演唱。以花旦为例,从唱腔、形体表演、人物服饰、道具等丰富的色彩,不仅增加了舞台效果,使我国的京剧艺术传承、发展、壮大。本文以《梨花颂》为例进行分析、借鉴、对比,结合京剧中身段“五法”,从分析歌曲旋律、唱
期刊
摘要:中国民族民间舞教育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开拓性学科建设,其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文艺之先声。在社会思潮、文艺政策与舞蹈本体的影响下中国民间舞由民间进入课堂以及剧场成为舞台艺术。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阶段,第一,20世纪40年代“从民间舞来,舞向民间”。第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古为今用,中西结合”。第三,20世纪80年代以许淑英教授为首的舞蹈教
期刊
摘要:在2018年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上,展出了大型黔剧《天渠》。该作品来源于真实事件,村支书黄大发带领村民历经艰难困苦打开水渠的故事。这条水渠跨越三个村,历史36年完成,继红旗渠之后又一惊人之作。作为老书记的黄大发一心为人民群众服务,不惧艰难困苦,带领村民凿山开渠,最终取得了成功。该部作品在播出之后,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彰显出了新时代的贵州精神。也很好地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的策略,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