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猛:拍工厂的人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cr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心里,工厂就像是我的老朋友。有一天他要走,我也不知道是该挽留还是看着他默默地离开。”话是这么说,但这个来自沈阳的年轻导演,还是在9月底的一个凌晨,带着剧组赶赴鞍山,拍摄电影《钢的琴》的电视剧版——《离幸福只差半步》。
  《钢的琴》讲的是一个下岗又离婚的钢铁厂工人,为女儿自制一架钢琴的故事。电影得了不少奖,张猛在工作室的书柜上摆了三份“战利品”——中国电影华表奖获奖证书、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艺术探索奖杯小金虎、2011中国传媒新锐人物证书。
  “骗演员用的。”张猛挑了挑眉,“得让人家演员知道,你这个片子获过些奖,人家才愿意来。”为电视剧挑选演员的时候,有些演员并不知道还有一部口碑不错的电影叫《钢的琴》。
  
  念念不忘
  《钢的琴》上映后,张猛有一天从沈阳北站打车去铁西区。出租车司机开着车,一路无话。“这哥们比较沉默,沈阳的司机不爱说话的太少了。” 车飞驰在笔直宽阔的马路,路旁崛地而起的楼盘和熙攘热闹的商业一闪而过。这个城市当年曾经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烟囱,但现在已然很难看到了。从沈阳市和平区进入铁西区,只有一座桥相连。一进入铁西区,出租车司机突然开始破口大骂,讲自己的工人生活,讲下岗后的艰难,一路指认着这些楼盘都是当年的哪些工厂。
  张猛很想跟司机感慨一番,又怕说了太难受,他只是默默地听着。“可能我俩的观点也不太一样,工人阶级到了那个时期也有自我的问题,不单单是社会问题。”
  纠结、暧昧,是张猛对这件小事的评价。“对或不对,我今天似乎判断不了……就像电影里的两根烟囱一样,形成了记忆也要炸掉,终归不能阻挡时代的发展。”张猛说,“我之所以对那个时代念念不忘,是因为我见过他们的好。”
  张猛1975年出生在沈阳,东北的重工业正在繁盛期。尽管父亲是导演,母亲是专业演员,但张猛的姥爷、姑奶、姑姑、舅舅很多亲人都是工厂的工人。在张猛的记忆中,工厂总是温暖的。东北的工厂参照前苏联工业模式建设,巨大的工厂除了生产区,还有工人的生活区。下班后,工人们在买菜的路上彼此打着招呼,“今晚吃什么啊?今天的萝卜不好,别买了。”张猛的姥爷是辽宁钢铁厂的炼钢工人,住在大东区。大东曾经是张猛儿时玩耍的地方。
  “四十里钢城,那是什么概念?”张猛顿了顿,像是等待一个满意的答案。“是方圆四十公里啊!”拍戏的时候,他天天跟人讲当年的辉煌。共和国的长子、工人阶级老大哥、鞍钢宪法,“有哪个企业能够足以让一个国家为它制订一个法律呢?”
  在张猛的记忆里,工人们总是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工厂下班,大批工人从厂里走出来,像学校放学。工厂的食堂里,你基本听不见别的,只是听到“夸啦夸啦”勺子碰撞饭盒的声音。张猛见到最神奇的事儿,莫过于姑父所在的有色金属厂,拧开墙上的自来水龙头,流出的竟然是汽水。在孩子的眼中,工人们是一群积极向上、无所不能的大人。
  “记忆犹新”是张猛说起那个时代最爱使用的一句话。张猛姑奶的一家,都是铁西区的工人,住在铁西区的工人村。工人村里有俱乐部、游泳池、酒厂、大菜市场,生活区域跟工厂紧密联系起来。楼群外围是一个小公园。“共和国的长子,那个时候真的很风光。”
  张猛在工厂最辉煌的年代里长大,然而工厂却在辉煌中逐渐没落。从1986年沈阳防爆机械厂破产开始到整个九十年代,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环境不断恶化。在张猛的初中和高中时代,那些工厂都还在,整个城市都是灰蒙蒙的。张猛骑着自行车天天在铁西晃。他经常看到下岗职工在静坐、或是在拦截什么人。他一时想不通:“那些积极向上的人怎么开始困惑和抱怨起来了呢?”熟悉的辽钢废弃了,人们都到那里去捡废钢铁。“废弃的工厂特别像动物世界里边,一头牛被弄死了,会有很多野兽来吃。”
  几乎家家都有人下岗。能干点什么,是那个时候大多数人见面互相讨论的话题。没本钱,只有力气,很多下岗职工干起了蹬人力车、擦皮鞋、剪头发、蒸馒头这样的行当。《重头再来》的歌曲响彻在大街小巷,MTV里,刘欢在雨中搂着一个怯生生的男孩子唱着“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重头再来”,而大多数人体会更深的却是“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而今重又走进风雨”。
  “那个时候人们还有激情,他们为了自己的保障奔走,他们不相信国家不管他了。当真国家把这一群人放弃了之后,给了一点钱打发走了,他们慢慢地就适应了。一旦忙碌起来,就把过去的荣誉和集体淡忘了。”张猛的眼里,工人们最难的转变是从集体变成个体,转变后,就随遇而安了。
  几年前的冬天,张猛去一个同学家,楼房里还在烧蜂窝煤取暖。同学毕业后在沈阳三好街打工,父母都是下岗工人,没钱交取暖费。张猛曾在微博上写道:“《钢的琴》所表现出的微观政治在当下显得那么无力,如同蚊子叮了大象一般,不疼不痒。”
  还有个同学,父母离婚后,没有房子,只能住在一起。父亲想和别的女人好,却没有能力离开。母亲希望再嫁,发现身边的圈子里没有一个男人可以依靠。最终,他们又复婚了。张猛说:“这就像是一个玩笑。”这个故事,他讲得极简单,因为不愿再提那些残酷的细节。
  
  选择电影
  在工厂慢慢萧条时,张猛离开了家乡,到北京上大学。1999年,他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毕业,被分配到辽宁电视台,职位是舞台美术总监。他每天带着一帮力工,在几个演播厅中间串场,将舞台组装,拆卸。一年之后,他决定去北京电影学院读导演研修班,在这里,他看到了贾樟柯的电影。
  那时候,贾樟柯的电影《小武》正火,电影学院周围都是卖贾樟柯电影盗版碟的小贩。很多有志拍电影的年轻人将贾樟柯奉为偶像。喜欢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张猛发现,“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还我普通人”不再是一句口号,贾樟柯让他看到了可能。他内心深处的工业情怀被释放出来,熟悉又眷恋的工人阶级成为了张猛最想表现的人群。“觉得也应该扛起摄影机把整个时代记录下来”。
  电影学院研修结束后,张猛发现拍电影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像所有年轻电影人一样,张猛开始当枪手写电影和电视剧。收入很少,有时剧本还拿不到钱。 “实在混不下去”的张猛于2004 年再次回到了家乡沈阳。
  张猛的父亲张惠中是喜剧导演,执导过赵本山主演的电影《男妇女主任》、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红高粱模特队》、《三鞭子》、《卖拐》等作品,因此张猛跟赵本山、范伟等人非常熟悉。
  2004年底,无事可做的张猛开车去接父亲,父亲正在和赵本山讨论春晚的小品。那天的张猛莫名地兴奋,开始在各位叔叔大爷面前插话,还讲了几个小段子。新见解让赵本山喜出望外,于是,张猛在2005年和2006年成为赵本山春晚小品《功夫》和《说事儿》的编剧。同时,进入本山传媒当上了主管广告的副总。
  所有人都在说“赵本山带谁谁火”的时候,张猛开始认真规划自己的将来。在本山传媒可以名利双收,出去单干拍电影有可能血本无归。张猛觉得写小品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业,强烈的电影梦还是挥之不去。2006年下半年,他辞去了副总的职位,开始拍电影。
  创作总是从自己最熟悉的故事开始。张猛的第一部电影叫《耳朵大有福》。这个剧本的雏形是2002年,他在电影学院用DV拍的纪录短片。当时,他跟踪拍摄了东北一名退休老工人的一天。纪录短片在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上亮相,小有轰动。
  拿着这个本子,张猛开始自称为“骗钱”的海外电影节之旅。
  2006年10月,就在这次釜山电影节上,张猛“深受刺激”。“盛志民(曾任贾樟柯的《站台》和陈果多部电影的制片)在这‘骗钱’呢!刘浩(曾执导《陈默和美婷》、《好大一对羊》、《底下》等多部影片,近年来在国际电影节上屡次获奖)也在这‘骗钱’呢,杜海滨(中国独立影像代表人物)也在釜山的海滩上放自己的纪录片,和记者在那儿谈话。我啥都没有,就插个兜在那儿看。”
  最终,《耳朵大有福》获得了优秀剧本奖,并获得了韩国光州大学相当于100 万人民币的资助,但由于完全没经验,汇率的变化让他们拿到钱时变成了85万。虽然钱不够,但“觉得不能再这么活着了”的张猛自己掏钱、到处凑钱,他邀请范伟当男主角,2007年总算把片子拍了下来。最终,《耳朵大有福》在戛纳电影节上展映,影片口碑不错。“上了院线,发了33 个拷贝,但没什么宣传。”张猛跑了几家影院跟观众见面,观众也没怎么提问,“很尴尬就下来了。”如同人们预测,一部表现东北退休老工人的片子,没有多少票房。
  第一部戏的好口碑没有为张猛的境遇带来什么切实的变化,唯一带来的是张猛的大胆与激进。他开始筹划他的第二部工业题材电影——《钢的琴》。
  
  拍工厂
  绳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巨大生锈的铁制钢琴被调起。离开地面的一刻,钢琴发出“哐”的一声,在空旷的厂房里传得很远很远。《钢的琴》中陈桂林和工友日夜为之辛勤奋斗的“钢”琴已经落户崔永元的电影传奇馆。张猛为这架真正钢铁制造的钢琴找到了归宿,却还在因无处安放的工业情怀感到彷徨。遗忘就像铁制钢琴上爬满的铁锈,来得太快。
  “只要做过工人,他身上就会有一点点的钢性。他会用工人的力量为家人创造一切他能创造的东西。”他拍摄的并不是太久远的故事,拍摄的工厂还在,张猛需要做的,是把那些被遗忘的人再次放在工厂中。
  在张猛的电影里,以陈桂林为首的下岗工人为了实现孩子弹钢琴的梦想,用狂欢的方式再次集合成一个集体,制造了一架钢铁的琴。张猛希望,工人阶级的孩子看到这个故事后,会对父辈多一份孝敬,对那段历史多一份尊重,不要遗忘得太快。
  鞍山红旗拖拉机厂,原来是一个有几万人的大厂,现在剩下几百人留守,破旧的厂房、拆除一半的房屋,跟钢厂破败的时期很像,这是张猛选景再三才找到的拍摄地。沈阳的工业背景已经淡得一塌糊涂,已经高度现代化的鞍钢也不是张猛记忆中的那个工业时代。他考虑过本溪钢铁公司、瓦房店轴承厂,还试图去通化钢铁公司拍摄。不巧,当时正赶上通化钢铁公司的一群下岗职工打了一个副总经理,敏感时期摄影机根本进不去。张猛试图在影片中重现烟囱的倒掉,却无论如何也凑不齐两根。
  和纪录片《铁西区》一样,张猛拍摄的下岗工人是不会进入电影院看电影的。
  摄制组在鞍山拍摄,引来留守在工厂的工人围观。工人们在张猛的身边大声嘲笑:“拍我们有什么意思呢?谁看呢?”
  血往上涌,张猛没想到竟然有人就这么在耳边真切地喊。“这到底是怎么了?我当时就有拍不下去的想法,我拍这个片子为了谁呢?是为了他们吗?还是为了自己对工业的情怀?为了对工人的感情?”
  张猛在鞍山挨过两次打,都是工人干的。因为拍摄挡了他们回家的路,甚至有女工脱下鞋子拿鞋跟刨向张猛。
  “后来我想,拍工人阶级还是有意义的,我们需要为那个时代留下一些影像的记忆。也许有一些人,他们的心结到现在依然没有打开。我表现的是社会变革中的他们,他们的内心状态。也许这是我对他们一厢情愿的感受,不是他们自己的感受。”
  拍工业,把镜头对准下岗工人,钱一直是张猛拍片的掣肘。“那时候,我愿意跟人们谈生存。”《钢的琴》拍摄,资金还没到位时,张猛带着七万块钱就上路了。整个过程中,钱就像紧箍咒一样,时时追杀着张猛。最穷的时候,剧组的账上只有47块钱。为了拍摄,他们把所有柴油车里的油都抽出来,加到发电车上。
  女主角秦海璐帮着张猛到处去借钱,向距离拍摄地最近的《最爱》剧组借胶片。秦海璐的父母都曾是工人,她对张猛说:“别的我不管,我希望你们能把片子拍完,有一天能让观众看到,能让那个时代被观众记住。”
  《钢的琴》凭着口碑,票房达到了700万,然而残酷的现实是:500万的影片投入,票房要达到1500万,才能收回成本。
  在电影里,陈桂林造好了“钢琴”,却没有留住女儿,小孩子已经知道了资本的力量。张猛拍了《钢的琴》,拿了奖,进了院线也没赚到钱,让他也开始懂得了资本的力量。
  《钢的琴》让电影市场发现了张猛这个会讲故事的东北导演。商业电影项目和资金摊在他面前。很多人劝他,不要再拍不赚钱的工业题材,希望他在商业电影的康庄大道上,一溜小跑,勇往直前。
  固执的张猛还是带着电视剧摄制组跑到了鞍山。摄影棚里,有他熟悉的火红年代和工人老大哥。“坚持,再坚持一下。”张猛希望,这个时代不要被遗忘得太快,哪怕仅仅留存在人们的记忆里。
其他文献
2001年11月10日,多哈会议上,中国被接纳加入世贸组织。一晃十年,恍如隔世。  前一年,也是11月,我在中南海报道全国经济工作会议。面带倦容的朱基总理从中国入世中美双边谈判现场赶来参加开幕式。他简单通报说,谈判已经进行到白热化的最后阶段,磋商正在夜以继日地紧张进行。会议开始,他匆匆离席。下午四点,朱基再次出现在怀仁堂的主席台上。这一次他朗声宣布:双边谈判终于达成了协议,最后的门槛已经跨越,中国
期刊
1986年,拍摄完《少爷的磨难》后,有人撰文批评陈佩斯“低俗”。  现在看来,陈佩斯当然不低俗,他没有在小品中嘲弄残疾人,也没在电影里插播广告。  批评者的意思,其实是说,他的表演没有伟大的意义,深刻的价值。    伟大的意义,在1980年代,多少还有点让人心有余悸。  人们缺乏单纯的快乐,太少人能像陈佩斯那样让我们前仰后合。  没有伟大的意义,只有很轻松的开心。  当时春晚的成功,也有这个原因吧
期刊
2011年伊始,美国国防部部长罗伯特盖茨访华,胡锦涛主席即将访美,给冷却了一年之久的两国军事关系带来了生机,人们普遍期待高层互访能成为两国军事关系回暖的增温器。的确,无论是盖茨的访华还是胡主席的即将访美之旅,都是中美关系中的大事,特别是对恢复中美军事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依据历史经验,如果一些最核心和关键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特别是美国不放弃其霸权思维,冰冻三尺的中美军事关系,即便过了三九隆冬
期刊
刚闭幕的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决定把公务用车问题纳入专项治理。多年以来,尽管围绕公车的监督、整改或治理工作一直没有中断过,但纳入中央的专项治理计划,这还是首次。并且,2011年就将要“认真开展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再联想到去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公务用车配备使用制度改革”的“条件已经具备”的主张,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将成为彻底变革我国公务用车管理模式的前
期刊
最初,朱时茂和陈佩斯合作小品时,经常意见不合。争执不下中,朱时茂半开玩笑说:“你,陈佩斯,不过就是演演甲乙丙丁出身。我,朱时茂,在福建电影制片厂可是演主角出身的,咱们出身不同,档次不同。所以有时候我看的角度比较高。”  这是1990年小品《主角与配角》的创作雏形,它也几乎可以概括出了陈佩斯每一部喜剧作品中的角色地位。  “我就是一个小人物啊。”陈佩斯说。    父子情境喜剧  1979年的《瞧这一
期刊
话剧《四世同堂》在北京演出前,已从各地收回了1000多万元票房。以话剧市场的票房衡量,这绝对算得上“成绩骄人”。  《四世同堂》在台湾首演时,连战坐在头排;转到深圳时,院线老板望着满场的人感叹:深圳剧场终于出现了“爆满”;导演田沁鑫本来最担心石家庄站,但开演五分钟前,没买到票的观众挤坏了剧场的门。  成功的原因之一,当然是超强的阵容。而既能拉来大明星,又不用巨额开支,得益于田沁鑫所在的体制:中国国
期刊
长久以来困扰李连杰的“孩子身份”问题,在2011年1月11日得到了解决。  李连杰、王石、冯仑、马蔚华均穿着白色的壹基金T恤,在媒体和深圳相关部门的见证下,宣布壹基金的新身份——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成立。  李连杰的眉眼间舒展着笑容,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我一路走来,多艰苦我都会努力,我曾经掉过眼泪,但是我从来不敢放弃。”  三年来,从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到红十字会壹基金再到深圳壹基金,为了把壹基金转
期刊
2006年2月,《读库》第一期《0601》正式出版发行,这也宣告了江湖人称“老六”的张立宪又多了个头衔——《读库》主编。  因为交游甚广,张立宪被朋友们戏称是京城文化圈的 “交际花”;也因为他本来就喜欢呼朋引伴攒饭局聊人生谈理想。五年过去,文艺气息十足的《读库》和老六一起发生了改变。    变化  在2010年5月前,仝冰雪从没想过和大学老同学张立宪合作。仝冰雪是一位老照片收藏家。这三年来,仝冰雪
期刊
金明哲悬了四年的心,放了下来。由他担任总导演的6集纪录片《颐和园》,在2010年最后一个周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晚间播出了。  早在2009年10月,《颐和园》就已经制作完成了。这么久不播,就是为了等待着央视一套能腾出一个合适的播出时段。    突如其来  《颐和园》最终会在央视一套播出,金明哲心里是有底的:毕竟是央视投资的,而且在立项签约时就已经确定了。漫长的等待,也并非没有先例。  不过,对于这
期刊
眼瞅着过年了。做人家台湾女婿这么多年,这回得说说台湾过年的事儿了。  老百姓一年到头就盼着过年这么点念想儿,可一到了年关又都各家念了各家的难经。有喜庆的,就有撅嘴的。  比如我吧,娶台湾媳妇时,和她商量的头件大事就是如何过年。说心里话,不管是她还是我,不在家陪老人过年,还都是头一遭。估计和大多数两岸配偶一样,到了年关,今年大陆明年台湾,反正总会让一方老人惦记着隔海相望的儿女。  结婚那年春节,我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