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过年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eng8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瞅着过年了。做人家台湾女婿这么多年,这回得说说台湾过年的事儿了。
  老百姓一年到头就盼着过年这么点念想儿,可一到了年关又都各家念了各家的难经。有喜庆的,就有撅嘴的。
  比如我吧,娶台湾媳妇时,和她商量的头件大事就是如何过年。说心里话,不管是她还是我,不在家陪老人过年,还都是头一遭。估计和大多数两岸配偶一样,到了年关,今年大陆明年台湾,反正总会让一方老人惦记着隔海相望的儿女。
  结婚那年春节,我从了媳妇,去了台湾。其实心里也蛮兴奋的,至少多了个盼头,可以看看台湾人是如何过年的。
  到台湾过年,总要走亲访友,串串门。一开始,我对春节期间的交通有些发悚。大陆过年时的交通实在把人吓怕了。老婆宽慰我说,别怕,别怕,台湾年节交通还算可以的。
  实话讲,在大陆,我也盼着过年,热闹啊。但最头疼的就是交通。年年春节未到,地上管轮子的,天上管翅膀的,都紧张得要命。一旦那红卫兵大串联似的人潮开始涌动,各地交通枢纽就成了浓得搅不动的人粥。
  老婆说,在台湾,到了春节,台南台北的,东边西边的,人员也是大流动,年轻人尤其爱往大城市里钻,台北和高雄也是挤满了淘金的人群。可岛内的交通网线密集,电话、网络等便捷的订票系统也比较发达,所以,除个别时段贯穿南北的高速路上有些拥堵外,像大陆这样逃命般的迁徙是没有的。
  真正到了台湾,才发现没了挤车这一“传统项目”,台湾的年味就与大陆不同了。另外,两岸春节习俗也不完全一致。
  像腊八,大陆兴喝腊八粥,而腊八之后,就算进入春节的预备期了。买年货的订年夜饭的,聚餐的告辞的,还有送礼的贿赂的,也有讨债避风的,就跟腊八粥一样搅在一起了。在北京,市内交通就是一个信号,一过腊八,那开车上街就比平常难走得多。
  而台湾,居然不过腊八,这倒让我有些意外。老婆说,这有什么稀奇的,你们大陆还不过冬至节呢,顶多吃个饺子拉倒了。冬至,在台湾可是大节日,过年是“春”节,冬至则是“冬”节。
  按以前农耕时代的老礼儿,确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头。到了冬至,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到了。台湾还真把这习俗传承了下来。
  在台湾街头,过节景象也与我想像的不同。大红的灯笼、高飘的汽球、爆闪的霓虹、高扬的彩带,这些并不多见。
  老婆说,台湾过年确实大不如前了。不像大陆,过年好像人们在大把大把地扔钞票,而台湾除了在腊月二十九这天之前,要完成大扫除和贴春联这两项习俗以外,就没有太多让我感觉出要过年的心气儿了。
  说到这里,她有些感慨,这些年台湾经济不怎么景气,谁还有心思在过年这事儿上花太多钱啊。以前,这时候,早就锣鼓喧天,张灯结彩,鞭炮不断了。
  就拿鞭炮来说吧,每逢腊月二十九,台湾家家户户都要祭拜。照以前的传统,祭拜过后,各家都要在门前大放爆竹,一地红屑,如一条红毯相连。在台湾很常见的透天厝(类似于联排别墅)两旁的街道上,若哪家未放鞭炮,“红毯”就此断掉,那就会被看做不吉利。可惜,这两年中,“红毯”已经鲜见街旁。
  倒是祭拜的传统,一直沿袭下来。越是经济不景气,人越是希望到祭拜中寻求些心理安慰。
  腊月二十九祭拜时,各家供桌上,各色水果糕点和烛台香炉金纸都要一应俱全。子丑相交时分,就要焚香对空敬拜,既拜天上四方神明,也拜门前土地,并祭告祖先。除了感谢神明一年的照顾庇佑,也求保一家老小来年平安,风调雨顺大发利市。祭桌旁有个火盆,祭拜后将金纸投进熊熊烈火中,谁家火盆兴旺,那谁家来年就会红红火火,财旺人兴了。
  到台湾庙里看一看,也能感觉出超旺的祭拜人气。大年初一,一家老小一定要去庙里拜拜。妈祖庙关公庙土地庙城隍庙,到处是挥散不去的香火烟雾,恨不得将庙宇熏成一座香殿。
  值得一说的,是台中南投的一座庙,居然开设了“神明银行”。和真实的银行相比,这里除了发行的币种不同外,其他“手续”和真实的银行竟然相似。据说,跟神明贷款越多,来年就越能“钱生钱”。钱生了钱后,来年的春节,再到庙里向神明“还贷”,然后可以再贷。
  这些习俗虽与大陆有异,但同为炎黄子孙,根,还是一个。文化可以有差异,观念也可以不同,但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大同的未来,才是真正的一家人,那时才叫普天同庆。
  顺便说一下,大陆春联的横批都是类似“普天同庆”这样的四言。在台湾可不是这样,他们的横批居然全是七言。我也没搞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其他文献
又到春运。  那些南来北往,东奔西走,挤挤攘攘于一途的人,却有着共同的目的地:  家。  在那里,有他的亲人,有他的旧居和朋友。  在那里,他可以放松身心,抹平伤痕,清洗征尘,汲取力量再行出发。  人老屋旧,中国人谓之福气。  有家可回,更是一种福气。  所以,每到春节,数千万在外挣扎奋斗了一年的人,不顾一票难求,旅途劳顿,财务破费,像燕子归巢,千方百计也要回到故乡。  在一些人眼中,春节回家是一
期刊
2001年11月10日,多哈会议上,中国被接纳加入世贸组织。一晃十年,恍如隔世。  前一年,也是11月,我在中南海报道全国经济工作会议。面带倦容的朱基总理从中国入世中美双边谈判现场赶来参加开幕式。他简单通报说,谈判已经进行到白热化的最后阶段,磋商正在夜以继日地紧张进行。会议开始,他匆匆离席。下午四点,朱基再次出现在怀仁堂的主席台上。这一次他朗声宣布:双边谈判终于达成了协议,最后的门槛已经跨越,中国
期刊
1986年,拍摄完《少爷的磨难》后,有人撰文批评陈佩斯“低俗”。  现在看来,陈佩斯当然不低俗,他没有在小品中嘲弄残疾人,也没在电影里插播广告。  批评者的意思,其实是说,他的表演没有伟大的意义,深刻的价值。    伟大的意义,在1980年代,多少还有点让人心有余悸。  人们缺乏单纯的快乐,太少人能像陈佩斯那样让我们前仰后合。  没有伟大的意义,只有很轻松的开心。  当时春晚的成功,也有这个原因吧
期刊
2011年伊始,美国国防部部长罗伯特盖茨访华,胡锦涛主席即将访美,给冷却了一年之久的两国军事关系带来了生机,人们普遍期待高层互访能成为两国军事关系回暖的增温器。的确,无论是盖茨的访华还是胡主席的即将访美之旅,都是中美关系中的大事,特别是对恢复中美军事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依据历史经验,如果一些最核心和关键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特别是美国不放弃其霸权思维,冰冻三尺的中美军事关系,即便过了三九隆冬
期刊
刚闭幕的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决定把公务用车问题纳入专项治理。多年以来,尽管围绕公车的监督、整改或治理工作一直没有中断过,但纳入中央的专项治理计划,这还是首次。并且,2011年就将要“认真开展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再联想到去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公务用车配备使用制度改革”的“条件已经具备”的主张,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将成为彻底变革我国公务用车管理模式的前
期刊
最初,朱时茂和陈佩斯合作小品时,经常意见不合。争执不下中,朱时茂半开玩笑说:“你,陈佩斯,不过就是演演甲乙丙丁出身。我,朱时茂,在福建电影制片厂可是演主角出身的,咱们出身不同,档次不同。所以有时候我看的角度比较高。”  这是1990年小品《主角与配角》的创作雏形,它也几乎可以概括出了陈佩斯每一部喜剧作品中的角色地位。  “我就是一个小人物啊。”陈佩斯说。    父子情境喜剧  1979年的《瞧这一
期刊
话剧《四世同堂》在北京演出前,已从各地收回了1000多万元票房。以话剧市场的票房衡量,这绝对算得上“成绩骄人”。  《四世同堂》在台湾首演时,连战坐在头排;转到深圳时,院线老板望着满场的人感叹:深圳剧场终于出现了“爆满”;导演田沁鑫本来最担心石家庄站,但开演五分钟前,没买到票的观众挤坏了剧场的门。  成功的原因之一,当然是超强的阵容。而既能拉来大明星,又不用巨额开支,得益于田沁鑫所在的体制:中国国
期刊
长久以来困扰李连杰的“孩子身份”问题,在2011年1月11日得到了解决。  李连杰、王石、冯仑、马蔚华均穿着白色的壹基金T恤,在媒体和深圳相关部门的见证下,宣布壹基金的新身份——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成立。  李连杰的眉眼间舒展着笑容,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我一路走来,多艰苦我都会努力,我曾经掉过眼泪,但是我从来不敢放弃。”  三年来,从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到红十字会壹基金再到深圳壹基金,为了把壹基金转
期刊
2006年2月,《读库》第一期《0601》正式出版发行,这也宣告了江湖人称“老六”的张立宪又多了个头衔——《读库》主编。  因为交游甚广,张立宪被朋友们戏称是京城文化圈的 “交际花”;也因为他本来就喜欢呼朋引伴攒饭局聊人生谈理想。五年过去,文艺气息十足的《读库》和老六一起发生了改变。    变化  在2010年5月前,仝冰雪从没想过和大学老同学张立宪合作。仝冰雪是一位老照片收藏家。这三年来,仝冰雪
期刊
金明哲悬了四年的心,放了下来。由他担任总导演的6集纪录片《颐和园》,在2010年最后一个周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晚间播出了。  早在2009年10月,《颐和园》就已经制作完成了。这么久不播,就是为了等待着央视一套能腾出一个合适的播出时段。    突如其来  《颐和园》最终会在央视一套播出,金明哲心里是有底的:毕竟是央视投资的,而且在立项签约时就已经确定了。漫长的等待,也并非没有先例。  不过,对于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