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初中初二年级某班的物理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调查,梳理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不佳的主要原因,提出采用逐层分级教学法;明确物理概念的阐述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提问,激发探索性学习思维等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2-0114-02
从教学角度来看,物理学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宏观低速运动与微观高速运动[1]。前者指日常生活中肉眼可见事物的运动规律,即经典物理;后者指肉眼不可见事物的运动规律,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均属于这一范畴。初中物理的主要教学内容集中在宏观低速运动的范围内,若想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明确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症下药,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案。
1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不佳的原因研究
1.1 问卷调查法实施过程
很多初中物理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在课堂教学中,自己已经对基础知识点进行了反复解析,围绕每一种公式、定理开展了专题课教学,对多种题型的变化进行了梳理,但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依然不理想。不仅如此,每次讲解期中、期末等考试题时,学生并不是听不懂,但一段时间后便将相关知识遗忘。为深入了解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将其发放给某“五四制”初中八年级某班的学生。笔者调查的班级共有学生50人,男、女生人数分别为27人和23人,平均年龄13.42岁。问卷共计发放50份,回收50份,有效问卷48份(问卷共有选择题10道和问答题8道,选择题全部回答,问答题每道撰写字数超过50字且作答数量达到7道以上为有效问卷)。问卷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如下。
(1)选择题:①在教师讲过的课程中,你认为教师精心备课的课程占比达到多少?A.100%。B.80%。C.60%。D.50%及以下。②每节课上完后,对教师所教的内容,你往往感觉自己掌握了多少?A.全部。B.大部分。C.一小部分。D.几乎全忘了。③你在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阶段采用什么样的方式?A.按照教师布置的预习提纲和作业,对照课本并通过其他渠道查找资料,认真思考后完成。B.若教师以“必须完成的任务形式”进行布置,则完成质量较高,但知识内容的延展十分有限。C.对照书本内容,完成作业即可。D.一般不预习,不巩固,作业完成质量较差。
(2)问答题:①你认为你学习物理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可列举多项。②在你与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交流时,你认为教师的叙述足够清晰吗?③当教师讲解某个知识点时,你对相关概念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如果你因未能理解而询问教师,教师是如何为你解惑的?
1.2 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回收的48份有效问卷进行梳理,并与部分学生进行面对面沟通,笔者总结出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1)物理分数在85分以上的优等生:①对绝大多数知识能够做到清晰记忆(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是“记忆”,并非“理解”);②对基础物理习题能够做到明确解题过程,熟悉公式运用背后的潜在逻辑(即为什么要用某个公式来解答某个题目);③对一些具有难度的物理题,一部分经过多次练习后可以完全理解,但另一部分依然无法理解,只能靠机械记忆。
(2)分数在70~85分之间的学生:课堂上能够听懂基础知识点,对一些基础习题也能够正确作答,公式运用合理,但经常出现无法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的情况。
(3)分数在60~70分之间的学生:课堂“听懂率”较低,在自主学习阶段缺乏足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4)分数在60分以下的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课后几乎无法自主进行高质量学习。
2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 采用逐层分级教学法
通过分析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在于,导入知识的过程虽然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每堂课的“开场白”设计都很合理,但后续的教学过程较为“僵硬”。具体而言,即讲述物理基础知识点的过程缺乏层级性。一些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强、物理基础牢固的学生通过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可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若实在理解不了,该类学生会选择死记硬背的方式,故卷面成绩始终较高。但对理解能力较差、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而言,若无法提升其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学习成绩必然无法提升[2]。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适当采用逐层分级教学法。
以鲁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的教学为例,学生经常在“力的构成三要素”这一知识点上出错,“大小、方向、作用点”看似很好记,但学生若未能理解,则容易在做题和考试中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可开展分层教学,第一层,专攻“大小”,即力的具体数值。此时无需过多地强调方向、矢量等概念。第二层,学习“方向”。向任意一名学生提出“力是否是矢量”的问题,该名学生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此种问题的回答在很多时候“欺骗”了教师,使教师错误地认为学生掌握了这一知识。为解决该问题,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假如你感觉有人朝你扔物品,你希望躲开,此时你应该怎么做?”面对该问题,学生必然会思考:“如果躲不开,则物品会打到自己,必然产生疼痛感,物品的重量(力的大小)越大,則自己越疼。若要成功躲开这个物品,则必须判断出它行进的方向。”至此,有关“力”的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学生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理解。第三层,掌握“作用点”。力施加于何处,物品受力后,接触点位与整体之间存在何种关系,此种关系能够产生何种影响等,会随着学生思考的深入而逐渐清晰。综上所述,教师在围绕基础知识点进行讲解、总结时,应该循循善诱,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物理知识。 2.2 物理概念的阐述必须明确
教师在阐述物理概念时必须十分明确,即描述不能存在歧义。但此种“明确”并不需要全程保持严肃[3]。相反,若能够通过一些诙谐、幽默的例子进行说明,则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仍然以上文提到的“力的三要
素”的一个案例为例——“有人朝你扔东西时,你要躲避,需要判断出哪些因素?”有学生会说:“我希望用手去接这个物品或是用手臂遮挡。”还有些学生沿着教师的引导思考——“躲避该物品”。实际上,无论学生选择何种方式,关键在于学生应该明确问题中包含的要素。如针对“遮挡”,教师可这样应对:“物品较大且十分重,用手臂遮挡或试图接住,必然会受伤。”当教师在课堂中给出此种设定时,课堂氛围能够活跃起来,学生也会在思考的过程中更加清晰、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力的三要素。
2.3 引导学生积极提问,激发学生探索性学习思维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值得广大初中物理教师探索。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希望学生在课前课后能够自主完成对基础知识点的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问带到课堂中,与同学交流探讨,或由教师答疑解惑。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提问,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思维。为了实现该目的,教师可引入“微课”短视频教学模式。
具体而言,教师将物理知识点分段制成8~15分钟的教学短视频,其中包括每一个知识点的构成、应用的讲解。学生可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阶段自主观看,对所学物理知識进行巩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带到课堂上的问题均为“疑难杂症”,教师对其中的代表性问题进行梳理后加以解析,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全面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总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明确学生学习质量不佳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实际上,不同学生之间必然存在个体差异,教师需要在讲授基础知识点的同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只有全面激发学生的探索思维,使学生爱上物理学,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秦永根.新时期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求学,2021(4).
[2]刘兴昌.提高乡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35).
[3]谢家会.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作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0(90).
【作者简介】
王晓冉(1992~),女,汉族,山东滨州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2-0114-02
从教学角度来看,物理学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宏观低速运动与微观高速运动[1]。前者指日常生活中肉眼可见事物的运动规律,即经典物理;后者指肉眼不可见事物的运动规律,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均属于这一范畴。初中物理的主要教学内容集中在宏观低速运动的范围内,若想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明确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症下药,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案。
1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不佳的原因研究
1.1 问卷调查法实施过程
很多初中物理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在课堂教学中,自己已经对基础知识点进行了反复解析,围绕每一种公式、定理开展了专题课教学,对多种题型的变化进行了梳理,但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依然不理想。不仅如此,每次讲解期中、期末等考试题时,学生并不是听不懂,但一段时间后便将相关知识遗忘。为深入了解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将其发放给某“五四制”初中八年级某班的学生。笔者调查的班级共有学生50人,男、女生人数分别为27人和23人,平均年龄13.42岁。问卷共计发放50份,回收50份,有效问卷48份(问卷共有选择题10道和问答题8道,选择题全部回答,问答题每道撰写字数超过50字且作答数量达到7道以上为有效问卷)。问卷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如下。
(1)选择题:①在教师讲过的课程中,你认为教师精心备课的课程占比达到多少?A.100%。B.80%。C.60%。D.50%及以下。②每节课上完后,对教师所教的内容,你往往感觉自己掌握了多少?A.全部。B.大部分。C.一小部分。D.几乎全忘了。③你在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阶段采用什么样的方式?A.按照教师布置的预习提纲和作业,对照课本并通过其他渠道查找资料,认真思考后完成。B.若教师以“必须完成的任务形式”进行布置,则完成质量较高,但知识内容的延展十分有限。C.对照书本内容,完成作业即可。D.一般不预习,不巩固,作业完成质量较差。
(2)问答题:①你认为你学习物理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可列举多项。②在你与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交流时,你认为教师的叙述足够清晰吗?③当教师讲解某个知识点时,你对相关概念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如果你因未能理解而询问教师,教师是如何为你解惑的?
1.2 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回收的48份有效问卷进行梳理,并与部分学生进行面对面沟通,笔者总结出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1)物理分数在85分以上的优等生:①对绝大多数知识能够做到清晰记忆(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是“记忆”,并非“理解”);②对基础物理习题能够做到明确解题过程,熟悉公式运用背后的潜在逻辑(即为什么要用某个公式来解答某个题目);③对一些具有难度的物理题,一部分经过多次练习后可以完全理解,但另一部分依然无法理解,只能靠机械记忆。
(2)分数在70~85分之间的学生:课堂上能够听懂基础知识点,对一些基础习题也能够正确作答,公式运用合理,但经常出现无法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的情况。
(3)分数在60~70分之间的学生:课堂“听懂率”较低,在自主学习阶段缺乏足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4)分数在60分以下的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课后几乎无法自主进行高质量学习。
2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 采用逐层分级教学法
通过分析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在于,导入知识的过程虽然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每堂课的“开场白”设计都很合理,但后续的教学过程较为“僵硬”。具体而言,即讲述物理基础知识点的过程缺乏层级性。一些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强、物理基础牢固的学生通过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可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若实在理解不了,该类学生会选择死记硬背的方式,故卷面成绩始终较高。但对理解能力较差、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而言,若无法提升其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学习成绩必然无法提升[2]。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适当采用逐层分级教学法。
以鲁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的教学为例,学生经常在“力的构成三要素”这一知识点上出错,“大小、方向、作用点”看似很好记,但学生若未能理解,则容易在做题和考试中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可开展分层教学,第一层,专攻“大小”,即力的具体数值。此时无需过多地强调方向、矢量等概念。第二层,学习“方向”。向任意一名学生提出“力是否是矢量”的问题,该名学生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此种问题的回答在很多时候“欺骗”了教师,使教师错误地认为学生掌握了这一知识。为解决该问题,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假如你感觉有人朝你扔物品,你希望躲开,此时你应该怎么做?”面对该问题,学生必然会思考:“如果躲不开,则物品会打到自己,必然产生疼痛感,物品的重量(力的大小)越大,則自己越疼。若要成功躲开这个物品,则必须判断出它行进的方向。”至此,有关“力”的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学生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理解。第三层,掌握“作用点”。力施加于何处,物品受力后,接触点位与整体之间存在何种关系,此种关系能够产生何种影响等,会随着学生思考的深入而逐渐清晰。综上所述,教师在围绕基础知识点进行讲解、总结时,应该循循善诱,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物理知识。 2.2 物理概念的阐述必须明确
教师在阐述物理概念时必须十分明确,即描述不能存在歧义。但此种“明确”并不需要全程保持严肃[3]。相反,若能够通过一些诙谐、幽默的例子进行说明,则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仍然以上文提到的“力的三要
素”的一个案例为例——“有人朝你扔东西时,你要躲避,需要判断出哪些因素?”有学生会说:“我希望用手去接这个物品或是用手臂遮挡。”还有些学生沿着教师的引导思考——“躲避该物品”。实际上,无论学生选择何种方式,关键在于学生应该明确问题中包含的要素。如针对“遮挡”,教师可这样应对:“物品较大且十分重,用手臂遮挡或试图接住,必然会受伤。”当教师在课堂中给出此种设定时,课堂氛围能够活跃起来,学生也会在思考的过程中更加清晰、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力的三要素。
2.3 引导学生积极提问,激发学生探索性学习思维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值得广大初中物理教师探索。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希望学生在课前课后能够自主完成对基础知识点的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问带到课堂中,与同学交流探讨,或由教师答疑解惑。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提问,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思维。为了实现该目的,教师可引入“微课”短视频教学模式。
具体而言,教师将物理知识点分段制成8~15分钟的教学短视频,其中包括每一个知识点的构成、应用的讲解。学生可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阶段自主观看,对所学物理知識进行巩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带到课堂上的问题均为“疑难杂症”,教师对其中的代表性问题进行梳理后加以解析,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全面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总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明确学生学习质量不佳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实际上,不同学生之间必然存在个体差异,教师需要在讲授基础知识点的同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只有全面激发学生的探索思维,使学生爱上物理学,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秦永根.新时期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求学,2021(4).
[2]刘兴昌.提高乡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35).
[3]谢家会.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作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0(90).
【作者简介】
王晓冉(1992~),女,汉族,山东滨州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