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出去”,还是“引进来”?
江苏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走出去,目前苏商的足迹已遍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2004年,我省有40家民营企业新增境外投资,同比增长150%,投资额6846万美元;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达98亿美元,其中出口64.7亿美元,增长109%,已有105家民营企业年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但是整体上看,江苏省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还处于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低的初始和开创阶段,其规模和质量与外向型经济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江苏省历年累计利用外资早已超过了1200亿美元,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已超过5万家,而累计对外投资仅区区数亿美元,在境外设立的民营企业也仅有数百家而已。一个无奈的现实是:江苏走出去的企业最终成功、能在海外立足并有较好绩效的为数不多。
于是,为什么要走出去?什么样的企业能走出去?怎么走出去?走出去以后怎么办?这些问题始终是苏商心中的千千结。
当苏商积极而慎重地走出去的时候,“引进来”战略已取得了更快速的进展。近年来,民营企业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与外商合资合作的领域也不断拓宽。截至2004年底,全省共批准成立了3513家民营企业利用外资项目,协议利用外资39.4亿美元。大量的合资合作有效促进了民营企业加快提升管理水平,改进生产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主导的当今世界格局下,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趋向日益深化,企业同时面临着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重挑战。一方面要在早已是“硝烟四起”的本土市场上与强大的国外跨国公司展开从技术研发到生产销售、从技术人才到企业家资源的全方位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还要到“壁垒森严”、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上寻求生存和发展空间。应该可以看到,随着江苏经济外向化程度越来越高,苏商面临的压力越来越来自于跨国公司的竞争。家门口的较量也许更为激烈和残酷,但经验得失一样会刻骨铭心。
并不是走出国门才叫国际化,只把眼睛盯在出口上那是一个误区。江苏企业要培养起一种和跨国公司一样无国界的观点,在全球范围内获取资源,这种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企业进入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如果说我们发现某种资源在国外购买最经济,然后我们利用,这是国际化,那么如果这种最经济的资源在国内,我们去利用也同样是一种国际化的做法。引进来也好,走出去也好,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尽快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竞争,还是合作?
力联集团的投资总监讲了这样一件事:2004年他们应邀去英国考察,在与英国政府相关部门的交流中发现,英国人对北京、上海非常熟悉,对东莞、义乌也不陌生,因为在英国,很多家居用品、服装都来自中国义乌,而东莞已成为世界模具中心,自然也是世人关注的焦点,但是英国人对江苏却较陌生。“养在深闺人不识”,这是苏商参与国际化市场化竞争不充分的结果。
一位著名的苏商披露了这样一种现象:苏商喜欢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甚至无序竞争、恶性竞争,这给江苏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在同行业中,为了争夺某一个客户或者某一个项目,可以相互挖墙脚相互拆台,而浙商就不会这样,他们常常会联合起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团队意识不强是苏商的一大软肋。
一方面是江苏企业的竞争意识不够强,另一方面又是相互拼杀,同室相争,这看起来有点像一个悖论。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精明而孤单的苏商不得不考虑何去何从了。
2004年似乎成了苏商的“抱团”年。红豆、远东、月星、雨润、一德、利安达等6家知名的江苏民营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结成投资利益共同体,成立了“江苏投资联盟”;由国内调味品龙头企业江苏恒顺醋业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了全国首家醋业协会——“镇江醋业协会”;靖江市希达总公司等89家会员企业集体申请注册同一商标“雷蒙”。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企业联盟、“抱团”作战有着一箭双雕的期望,对内,改变区域内市场混战局面;对外,组成产业集群,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共同承担来自外界的风险和压力,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我们该为之鼓鼓掌。不过,内心仍有疑惑:果真一“合”就灵了么?
从理论上讲,“抱团”远比“单打”更经济,可以说具有较高的效率,但是,从实践来看,还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过去苏商有过昙花一现的合作故事,浙江的许多企业“抱团”行为现已陷入困境或以失败告终,或根本就没有完成成员企业赋予它的使命,成了“空壳联盟”。殷鉴不远,苏商又拉起了合作的大旗。
竞争并合作着的中小企业必须要理顺彼此产权关系,信奉一致的企业理念和价值,要有统一的战略方向,彻底改变以往中小企业的资信差、经营不确定性等问题,目标明确,同心协力,才会有共赢的局面,否则一有差错,则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多元化,还是专业化?
这是企业界长期争论较大的一个话题,自然也是困扰苏商的一个问题。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既有专业化成功的案例,也有多元化成功的案例。三星的产品体系已经扩展到了80多个门类,几乎无所不包,LG也是如此。海尔多年来坚持多元化发展,2004年全球总营业收入已经达到1016亿元,已经走到了世界500强的大门前。
鉴于不少企业由于多元化经营、盲目扩张而招致了损失和惨败,“小天鹅”曾经想走出一条同质化业务下的多元化道路,“以洗为主,同心多元化”为发展战略,除做好家用洗衣机主业产品外,研发生产工业洗衣机、洗碗机等,结果是壮志未酬,未能实现发展目标。加上国有体制的弊端和保守观念的束缚,终致小天鹅2002年利润总额报亏8.68亿元之巨。现在,导入民营资本SVT斯威特成功转制以后的小天鹅紧紧围绕要成为国际家电制造商的目标,积极走向国际市场,与美国GE、日本富士通、日立等公司合作,并引入电子通讯产业,将IT与传统家电进行嫁接,努力建成以洗衣机为主,空调、冰箱、洗碗机等综合性的白色家电产业基地。
不过,这是哪一家的“兵法”?突出主业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使核心业务做大做强,同时,又借助于海外兵团和高新技术,积极拓展新的市场和产品,在主业外寻找新的“奶酪”,这似乎是又一套“组合拳”。不管怎么说,小天鹅是脚踏两条路,一边实施多元化策略,一边注重专业化发展。
经济学家言之谆谆: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直接压力,缺乏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的民营企业们,必须从工艺设计、核心技术乃至服务体系上,紧紧围绕“专”字做文章,实现产业专业化、管理专业化、资本专业化,坚持“精细化”发展的路子。
品牌,还是制造?
都说浙江的经济是“小狗经济”,小小的领带、袜子、打火机、锁具、文具、服装等,竟可以被温州人及浙江人卖到世界各地,摆上洋人的桌子,装饰洋人的身体。试问,这些产品有多少科技含量、有什么品牌、有多高的附加值?据说义乌人做塑料吸管的生意,一根吸管只赚几毫钱,他们也乐此不疲。
当然,浙江的大企业、名牌企业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的,浙江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遍布世界约90个国家和地区,涉及纺织、机械、电子等行业,民营企业出口额是江苏的近3倍,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比江苏高出800多亿元,这多少让人觉得,“民营经济第一大省”并非徒有虚名。这也多少让企业界迷惑,经济学界也为之争论不一,有的说,那些浙江产品技术和资金的门槛低,竞争异常激烈,风险大,不可效仿;也有的说,浙江民营经济是小产品做成了大产业,产品只要能卖得掉,解决了大量就业,还有出口创汇、富民作用,这种经营模式为什么不能推广。
想起一位企业家所言:“品牌和制造到底要什么?这是很多制造企业很难理清的问题,但是理不清楚,战略就会出现偏差。”是啊,我们的目标是战略的,还是战术的?
与浙商相比,苏商在精神特征、成长的环境和条件上各有特色,企业经营也有不同的风格。浙商主要是一些小型加工业,而苏商要走向国际化更多地应该通过制造业,尤其是能够发挥地域优势和技术优势,以实业投资为主,以创品牌为最终目标。这对江苏的民营企业来说,是不是任重而道远?
说起来,江苏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数量已连续4年全国第一了,但大企业少,名牌也不多,称得上国际化的企业更是寥如晨星。江苏民营企业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不及浙江的一半,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数量只有浙江的40%多。2004年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统计,江苏有34个品牌,只占6.8%,落在京、粤、浙、沪之后,而且总体名次和品牌价值都不是很高,绝大多数在第200名以后。
我们盘点一下不难发现,江苏企业的品牌意识还比较薄弱,很多企业依然停留在产品观念上,而忽视品牌的创立。有些企业认为做品牌是个漫长的过程,投入也是为他人做嫁衣,等不到收获的那一天。品牌意识的淡薄,导致企业只能制造贴牌产品,赚取少而又少的一点加工费。
一流的企业做文化,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苏商必须把自己的发展放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框架下,跃上全球化的平台,努力把品牌国际化。
创新,还是应变?
创新是企业国际化的必经之途。世界著名跨国公司之所以能主导全球经济,就是因为它们具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目前,跨国公司掌握了全球80%的最新技术,研发投资占全球的90%。
我们的专家总是讲,中国制造囿于技术模仿化,只有引进没有创新,只有加工没有制造,只有模仿没有原创。孰不知,台湾等地区实施以出口扩张带动工业化几十年来,已拥有全球公认的优良制造生产能力,但所掌握的核心竞争力也只是整个价值链中以制造加工为主、附加价值较低的一个环节,而研发、设计、服务等领域,大多仍被欧、美、日等先进国家厂商所占据。可见,进口替代→委托加工→自主知识创新,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路。
更何况,对于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当务之急,似乎是应对来自方方面面的障碍和国际国内市场的风云变化。
现在的民营经济中,传统产业还是占据了重要地位,传统产业不能丢,做企业主要是追求高效益,而不是追求高科技,更不要盲目追求高科技,用高射炮打蚊子。企业还要应付和化解欺诈等各种出口风险及反倾销、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各种贸易壁垒。要应对跨国经营的制度性约束,要与国际标准体系接轨等等。
国际化不仅限于生产、销售和研发领域,还要求企业实现全方位的转变。目前,相当多的民营企业管理制度还不适应这种转变,企业家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也还难以胜任新形势新任务。
吴敬琏先生说,加强科技创新,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口号提了多年,但都不见有多少起色,根本原因是没有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基础。“制度重于技术”,我们更缺的是发挥人才智慧、激励人创新创业创优的文化和制度,这应比技术本身更重要。
(作者单位:江苏省政府研究室)
江苏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走出去,目前苏商的足迹已遍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2004年,我省有40家民营企业新增境外投资,同比增长150%,投资额6846万美元;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达98亿美元,其中出口64.7亿美元,增长109%,已有105家民营企业年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但是整体上看,江苏省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还处于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低的初始和开创阶段,其规模和质量与外向型经济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江苏省历年累计利用外资早已超过了1200亿美元,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已超过5万家,而累计对外投资仅区区数亿美元,在境外设立的民营企业也仅有数百家而已。一个无奈的现实是:江苏走出去的企业最终成功、能在海外立足并有较好绩效的为数不多。
于是,为什么要走出去?什么样的企业能走出去?怎么走出去?走出去以后怎么办?这些问题始终是苏商心中的千千结。
当苏商积极而慎重地走出去的时候,“引进来”战略已取得了更快速的进展。近年来,民营企业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与外商合资合作的领域也不断拓宽。截至2004年底,全省共批准成立了3513家民营企业利用外资项目,协议利用外资39.4亿美元。大量的合资合作有效促进了民营企业加快提升管理水平,改进生产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主导的当今世界格局下,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趋向日益深化,企业同时面临着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重挑战。一方面要在早已是“硝烟四起”的本土市场上与强大的国外跨国公司展开从技术研发到生产销售、从技术人才到企业家资源的全方位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还要到“壁垒森严”、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上寻求生存和发展空间。应该可以看到,随着江苏经济外向化程度越来越高,苏商面临的压力越来越来自于跨国公司的竞争。家门口的较量也许更为激烈和残酷,但经验得失一样会刻骨铭心。
并不是走出国门才叫国际化,只把眼睛盯在出口上那是一个误区。江苏企业要培养起一种和跨国公司一样无国界的观点,在全球范围内获取资源,这种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企业进入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如果说我们发现某种资源在国外购买最经济,然后我们利用,这是国际化,那么如果这种最经济的资源在国内,我们去利用也同样是一种国际化的做法。引进来也好,走出去也好,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尽快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竞争,还是合作?
力联集团的投资总监讲了这样一件事:2004年他们应邀去英国考察,在与英国政府相关部门的交流中发现,英国人对北京、上海非常熟悉,对东莞、义乌也不陌生,因为在英国,很多家居用品、服装都来自中国义乌,而东莞已成为世界模具中心,自然也是世人关注的焦点,但是英国人对江苏却较陌生。“养在深闺人不识”,这是苏商参与国际化市场化竞争不充分的结果。
一位著名的苏商披露了这样一种现象:苏商喜欢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甚至无序竞争、恶性竞争,这给江苏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在同行业中,为了争夺某一个客户或者某一个项目,可以相互挖墙脚相互拆台,而浙商就不会这样,他们常常会联合起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团队意识不强是苏商的一大软肋。
一方面是江苏企业的竞争意识不够强,另一方面又是相互拼杀,同室相争,这看起来有点像一个悖论。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精明而孤单的苏商不得不考虑何去何从了。
2004年似乎成了苏商的“抱团”年。红豆、远东、月星、雨润、一德、利安达等6家知名的江苏民营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结成投资利益共同体,成立了“江苏投资联盟”;由国内调味品龙头企业江苏恒顺醋业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了全国首家醋业协会——“镇江醋业协会”;靖江市希达总公司等89家会员企业集体申请注册同一商标“雷蒙”。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企业联盟、“抱团”作战有着一箭双雕的期望,对内,改变区域内市场混战局面;对外,组成产业集群,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共同承担来自外界的风险和压力,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我们该为之鼓鼓掌。不过,内心仍有疑惑:果真一“合”就灵了么?
从理论上讲,“抱团”远比“单打”更经济,可以说具有较高的效率,但是,从实践来看,还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过去苏商有过昙花一现的合作故事,浙江的许多企业“抱团”行为现已陷入困境或以失败告终,或根本就没有完成成员企业赋予它的使命,成了“空壳联盟”。殷鉴不远,苏商又拉起了合作的大旗。
竞争并合作着的中小企业必须要理顺彼此产权关系,信奉一致的企业理念和价值,要有统一的战略方向,彻底改变以往中小企业的资信差、经营不确定性等问题,目标明确,同心协力,才会有共赢的局面,否则一有差错,则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多元化,还是专业化?
这是企业界长期争论较大的一个话题,自然也是困扰苏商的一个问题。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既有专业化成功的案例,也有多元化成功的案例。三星的产品体系已经扩展到了80多个门类,几乎无所不包,LG也是如此。海尔多年来坚持多元化发展,2004年全球总营业收入已经达到1016亿元,已经走到了世界500强的大门前。
鉴于不少企业由于多元化经营、盲目扩张而招致了损失和惨败,“小天鹅”曾经想走出一条同质化业务下的多元化道路,“以洗为主,同心多元化”为发展战略,除做好家用洗衣机主业产品外,研发生产工业洗衣机、洗碗机等,结果是壮志未酬,未能实现发展目标。加上国有体制的弊端和保守观念的束缚,终致小天鹅2002年利润总额报亏8.68亿元之巨。现在,导入民营资本SVT斯威特成功转制以后的小天鹅紧紧围绕要成为国际家电制造商的目标,积极走向国际市场,与美国GE、日本富士通、日立等公司合作,并引入电子通讯产业,将IT与传统家电进行嫁接,努力建成以洗衣机为主,空调、冰箱、洗碗机等综合性的白色家电产业基地。
不过,这是哪一家的“兵法”?突出主业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使核心业务做大做强,同时,又借助于海外兵团和高新技术,积极拓展新的市场和产品,在主业外寻找新的“奶酪”,这似乎是又一套“组合拳”。不管怎么说,小天鹅是脚踏两条路,一边实施多元化策略,一边注重专业化发展。
经济学家言之谆谆: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直接压力,缺乏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的民营企业们,必须从工艺设计、核心技术乃至服务体系上,紧紧围绕“专”字做文章,实现产业专业化、管理专业化、资本专业化,坚持“精细化”发展的路子。
品牌,还是制造?
都说浙江的经济是“小狗经济”,小小的领带、袜子、打火机、锁具、文具、服装等,竟可以被温州人及浙江人卖到世界各地,摆上洋人的桌子,装饰洋人的身体。试问,这些产品有多少科技含量、有什么品牌、有多高的附加值?据说义乌人做塑料吸管的生意,一根吸管只赚几毫钱,他们也乐此不疲。
当然,浙江的大企业、名牌企业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的,浙江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遍布世界约90个国家和地区,涉及纺织、机械、电子等行业,民营企业出口额是江苏的近3倍,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比江苏高出800多亿元,这多少让人觉得,“民营经济第一大省”并非徒有虚名。这也多少让企业界迷惑,经济学界也为之争论不一,有的说,那些浙江产品技术和资金的门槛低,竞争异常激烈,风险大,不可效仿;也有的说,浙江民营经济是小产品做成了大产业,产品只要能卖得掉,解决了大量就业,还有出口创汇、富民作用,这种经营模式为什么不能推广。
想起一位企业家所言:“品牌和制造到底要什么?这是很多制造企业很难理清的问题,但是理不清楚,战略就会出现偏差。”是啊,我们的目标是战略的,还是战术的?
与浙商相比,苏商在精神特征、成长的环境和条件上各有特色,企业经营也有不同的风格。浙商主要是一些小型加工业,而苏商要走向国际化更多地应该通过制造业,尤其是能够发挥地域优势和技术优势,以实业投资为主,以创品牌为最终目标。这对江苏的民营企业来说,是不是任重而道远?
说起来,江苏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数量已连续4年全国第一了,但大企业少,名牌也不多,称得上国际化的企业更是寥如晨星。江苏民营企业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不及浙江的一半,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数量只有浙江的40%多。2004年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统计,江苏有34个品牌,只占6.8%,落在京、粤、浙、沪之后,而且总体名次和品牌价值都不是很高,绝大多数在第200名以后。
我们盘点一下不难发现,江苏企业的品牌意识还比较薄弱,很多企业依然停留在产品观念上,而忽视品牌的创立。有些企业认为做品牌是个漫长的过程,投入也是为他人做嫁衣,等不到收获的那一天。品牌意识的淡薄,导致企业只能制造贴牌产品,赚取少而又少的一点加工费。
一流的企业做文化,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苏商必须把自己的发展放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框架下,跃上全球化的平台,努力把品牌国际化。
创新,还是应变?
创新是企业国际化的必经之途。世界著名跨国公司之所以能主导全球经济,就是因为它们具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目前,跨国公司掌握了全球80%的最新技术,研发投资占全球的90%。
我们的专家总是讲,中国制造囿于技术模仿化,只有引进没有创新,只有加工没有制造,只有模仿没有原创。孰不知,台湾等地区实施以出口扩张带动工业化几十年来,已拥有全球公认的优良制造生产能力,但所掌握的核心竞争力也只是整个价值链中以制造加工为主、附加价值较低的一个环节,而研发、设计、服务等领域,大多仍被欧、美、日等先进国家厂商所占据。可见,进口替代→委托加工→自主知识创新,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路。
更何况,对于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当务之急,似乎是应对来自方方面面的障碍和国际国内市场的风云变化。
现在的民营经济中,传统产业还是占据了重要地位,传统产业不能丢,做企业主要是追求高效益,而不是追求高科技,更不要盲目追求高科技,用高射炮打蚊子。企业还要应付和化解欺诈等各种出口风险及反倾销、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各种贸易壁垒。要应对跨国经营的制度性约束,要与国际标准体系接轨等等。
国际化不仅限于生产、销售和研发领域,还要求企业实现全方位的转变。目前,相当多的民营企业管理制度还不适应这种转变,企业家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也还难以胜任新形势新任务。
吴敬琏先生说,加强科技创新,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口号提了多年,但都不见有多少起色,根本原因是没有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基础。“制度重于技术”,我们更缺的是发挥人才智慧、激励人创新创业创优的文化和制度,这应比技术本身更重要。
(作者单位:江苏省政府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