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中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穴位埋线疗法、针刺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系统地回顾了近十几年来针刺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关键词】中医治疗;萎缩性鼻炎;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42-01
萎缩性鼻炎(atrophic rhinitis)是一种发展缓慢的鼻腔慢性炎性疾病,其特点为鼻粘膜萎缩,鼻腔异常宽大,嗅觉障碍,鼻腔内有大量黄绿色脓痂,严重者鼻甲的骨膜和骨质也发生萎缩。本病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多发于20~30岁。[1]萎缩性鼻炎与中医学的“鼻槁”相似,又名“鼻槁腊”。中医治疗萎缩性鼻炎是中医的一大优势,笔者总结了近十几年来中医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概况,现综述如下。
1中医认识
鼻槁一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寒热病》说:“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至宋代,对鼻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药开始有较具体的论述。如《太平圣惠方·卷第三十七》云:“鼻干无涕者,由肺脏壅滞,内有积热,攻于上焦之所致也。凡肺气通于鼻,主于涕,若其脏挟于风热,则津液不通,皮毛枯燥,两颊时赤,头痛鼻干,故令无涕也”。[2]
中医学认为萎缩性鼻炎主要病机是肺热伤津,或脏腑虚损,鼻失濡养,或气滞血瘀所致。[3]肺开窍于鼻,燥热之邪外袭伤肺,津液受灼,肺气失宣,无以上输濡养于鼻窍;或病后失养,久咳肺阴不足,津液不能上乘,鼻窍失养;或肾阴亏虚,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或气机不畅,气滞血淤等致鼻窍失养,黏膜萎缩。
2临床治疗
2.1中药治疗 田霜[4]随机将 32 例萎缩性鼻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 16 例采用百合固金汤治疗,配合局部用复方薄荷油滴鼻液滴鼻;对照组 16 例采用复方薄荷油滴鼻液滴鼻治疗。结果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87.5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50.0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合固金汤治疗萎缩性鼻炎疗效良好。徐惠玲[5]对42例鼻槁患者运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方药组成:知母12g,黄柏12g,山药12g,茯苓12g,熟地12g,牡丹皮12g。山茱萸9g,泽泻12g。肺阴虚加麦冬12g。天花粉12g,玉竹15g。肾阴虚加墨旱莲30g,北沙参20g,石斛30g。2d 1剂,水煎服,每日3次, 15d为1个疗程。结果:显效31例,占74%;有效9例,占21%;未愈2例,占5%,总有效率95%。结论:知柏地黄丸治疗鼻槁有较好疗效。
2.2中西医结合治疗 蔡纪堂[6]将萎缩性鼻炎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每逢单次用胎盘组织液4ml,双侧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ml合鱼腥草注射液2ml交替使用,向每侧下鼻甲黏膜注射药液2ml,每隔日注射1次,并嘱病人每日3~4次滴用复方薄荷滴鼻液,注射6次为1疗程,治疗1~3疗程判定疗效,随访1年。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与外用药物相结合,具体方法是: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AD胶丸及补中益气丸,每日3~4次滴用复方薄荷滴鼻液,每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4疗程判定疗效,并随访1年。经治疗后结果显示:治疗组32例病人中治愈15例,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20例病人中治愈1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5%。
2.3穴位埋线治疗 王燕如等[7]取迎香穴埋线,将3-0羊肠线取直部分剪成1cm长,放入无菌盘内备用。选准穴位,常规消毒,将羊肠线插入11号腰穿针内,对准穴位,快速通过皮下直达骨膜表面,行针。待患者有胀麻感时,将腰穿针稍提起离开骨膜面,再将羊肠线用针心轻轻推出,埋于穴位深部。用无菌棉棒按压针孔,拔出腰穿针,继续按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每3周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组(n=34)采用迎香穴埋线治疗,3周1次,5次为1疗程。对照组(n=45)用中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38.24%);好转20例(58.82%);无效1例(2.94%),总有效率为97.06%。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迎香穴埋线治疗萎缩性鼻炎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4针刺治疗 杨骏[8]等采用鼻三针穴组,即印堂、左右上迎香穴共三个穴点。配穴:头痛者加太阳、合谷;头晕者加百会、足三里。患者采用仰卧位或仰靠坐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选用28号左右略粗毫针,由印堂亢直刺达鼻根,双上迎香由下向上亦刺向鼻根部,针刺强度至整个鼻部强烈酸胀感,病人可忍受为度,每次针刺留针30~ 40min,每5min行针1次。隔d1次,l5次为l疗程。针刺期间嘱患者每天自行用滴药滴鼻3~4次。治疗达2个疗程以上者治后统计治疗效果。23例病人近期治疗效果显示,显效者占7例,占30.43% ,有效者10例,占43.48%;无效6例,占26.09%;总有效率达73.91%。
3 讨论
自古以来中医对于鼻槁的认识以及治疗历史悠久,有一定的特长和优势。目前,中医学对萎缩性鼻炎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且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具有疗效明显、副作用少、适用人群广等优势。随着临床研究与日俱增。不但可以预防发作、控制和缓解症状,而且有很好的远期疗效,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例如中医药的滥用等。在用中医药治疗鼻槁时,需辨别区分鼻槁的证型,以便于在治疗时更加准确,并结合不同的治法,加强治疗效果。此外还须知本病不易根治,应坚持治疗,同时应禁食辛辣、肥甘厚味等食物,调节好生活起居习惯。
参考文献:
[1] 王正敏.现代耳鼻喉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0:639.
[2] 胡连生.中医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183.
[3] 熊大经.实用中医耳鼻咽喉口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5.
[4] 田霜.百合固金汤治疗萎缩性鼻炎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1):22-23.
[5] 徐惠玲.知柏地黄丸治疗鼻槁42例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7(08):37.
[6] 蔡纪堂.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鼻炎52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4(08):91-92.
[7] 王燕如.迎香穴埋线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研究[j].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2002(01):34-35.
[8] 杨骏. 深刺鼻三针为主治疗萎缩性鼻炎23例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8(04):250-251.
【关键词】中医治疗;萎缩性鼻炎;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42-01
萎缩性鼻炎(atrophic rhinitis)是一种发展缓慢的鼻腔慢性炎性疾病,其特点为鼻粘膜萎缩,鼻腔异常宽大,嗅觉障碍,鼻腔内有大量黄绿色脓痂,严重者鼻甲的骨膜和骨质也发生萎缩。本病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多发于20~30岁。[1]萎缩性鼻炎与中医学的“鼻槁”相似,又名“鼻槁腊”。中医治疗萎缩性鼻炎是中医的一大优势,笔者总结了近十几年来中医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概况,现综述如下。
1中医认识
鼻槁一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寒热病》说:“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至宋代,对鼻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药开始有较具体的论述。如《太平圣惠方·卷第三十七》云:“鼻干无涕者,由肺脏壅滞,内有积热,攻于上焦之所致也。凡肺气通于鼻,主于涕,若其脏挟于风热,则津液不通,皮毛枯燥,两颊时赤,头痛鼻干,故令无涕也”。[2]
中医学认为萎缩性鼻炎主要病机是肺热伤津,或脏腑虚损,鼻失濡养,或气滞血瘀所致。[3]肺开窍于鼻,燥热之邪外袭伤肺,津液受灼,肺气失宣,无以上输濡养于鼻窍;或病后失养,久咳肺阴不足,津液不能上乘,鼻窍失养;或肾阴亏虚,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或气机不畅,气滞血淤等致鼻窍失养,黏膜萎缩。
2临床治疗
2.1中药治疗 田霜[4]随机将 32 例萎缩性鼻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 16 例采用百合固金汤治疗,配合局部用复方薄荷油滴鼻液滴鼻;对照组 16 例采用复方薄荷油滴鼻液滴鼻治疗。结果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87.5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50.0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合固金汤治疗萎缩性鼻炎疗效良好。徐惠玲[5]对42例鼻槁患者运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方药组成:知母12g,黄柏12g,山药12g,茯苓12g,熟地12g,牡丹皮12g。山茱萸9g,泽泻12g。肺阴虚加麦冬12g。天花粉12g,玉竹15g。肾阴虚加墨旱莲30g,北沙参20g,石斛30g。2d 1剂,水煎服,每日3次, 15d为1个疗程。结果:显效31例,占74%;有效9例,占21%;未愈2例,占5%,总有效率95%。结论:知柏地黄丸治疗鼻槁有较好疗效。
2.2中西医结合治疗 蔡纪堂[6]将萎缩性鼻炎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每逢单次用胎盘组织液4ml,双侧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ml合鱼腥草注射液2ml交替使用,向每侧下鼻甲黏膜注射药液2ml,每隔日注射1次,并嘱病人每日3~4次滴用复方薄荷滴鼻液,注射6次为1疗程,治疗1~3疗程判定疗效,随访1年。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与外用药物相结合,具体方法是: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AD胶丸及补中益气丸,每日3~4次滴用复方薄荷滴鼻液,每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4疗程判定疗效,并随访1年。经治疗后结果显示:治疗组32例病人中治愈15例,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20例病人中治愈1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5%。
2.3穴位埋线治疗 王燕如等[7]取迎香穴埋线,将3-0羊肠线取直部分剪成1cm长,放入无菌盘内备用。选准穴位,常规消毒,将羊肠线插入11号腰穿针内,对准穴位,快速通过皮下直达骨膜表面,行针。待患者有胀麻感时,将腰穿针稍提起离开骨膜面,再将羊肠线用针心轻轻推出,埋于穴位深部。用无菌棉棒按压针孔,拔出腰穿针,继续按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每3周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组(n=34)采用迎香穴埋线治疗,3周1次,5次为1疗程。对照组(n=45)用中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38.24%);好转20例(58.82%);无效1例(2.94%),总有效率为97.06%。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迎香穴埋线治疗萎缩性鼻炎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4针刺治疗 杨骏[8]等采用鼻三针穴组,即印堂、左右上迎香穴共三个穴点。配穴:头痛者加太阳、合谷;头晕者加百会、足三里。患者采用仰卧位或仰靠坐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选用28号左右略粗毫针,由印堂亢直刺达鼻根,双上迎香由下向上亦刺向鼻根部,针刺强度至整个鼻部强烈酸胀感,病人可忍受为度,每次针刺留针30~ 40min,每5min行针1次。隔d1次,l5次为l疗程。针刺期间嘱患者每天自行用滴药滴鼻3~4次。治疗达2个疗程以上者治后统计治疗效果。23例病人近期治疗效果显示,显效者占7例,占30.43% ,有效者10例,占43.48%;无效6例,占26.09%;总有效率达73.91%。
3 讨论
自古以来中医对于鼻槁的认识以及治疗历史悠久,有一定的特长和优势。目前,中医学对萎缩性鼻炎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且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具有疗效明显、副作用少、适用人群广等优势。随着临床研究与日俱增。不但可以预防发作、控制和缓解症状,而且有很好的远期疗效,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例如中医药的滥用等。在用中医药治疗鼻槁时,需辨别区分鼻槁的证型,以便于在治疗时更加准确,并结合不同的治法,加强治疗效果。此外还须知本病不易根治,应坚持治疗,同时应禁食辛辣、肥甘厚味等食物,调节好生活起居习惯。
参考文献:
[1] 王正敏.现代耳鼻喉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0:639.
[2] 胡连生.中医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183.
[3] 熊大经.实用中医耳鼻咽喉口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5.
[4] 田霜.百合固金汤治疗萎缩性鼻炎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1):22-23.
[5] 徐惠玲.知柏地黄丸治疗鼻槁42例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7(08):37.
[6] 蔡纪堂.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鼻炎52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4(08):91-92.
[7] 王燕如.迎香穴埋线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研究[j].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2002(01):34-35.
[8] 杨骏. 深刺鼻三针为主治疗萎缩性鼻炎23例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8(04):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