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阅读教学应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中开展的!
一、“两性”之间的关系
第一,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目标时,不可能是单纯的语言文字教学。我们知道,语言文字都是存在于文本之中,依赖于一定的语境。要做到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就不能脱离语境。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作为语文能力之一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不仅是了解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情感共鸣。
第二,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脱离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即不能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性教育。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我们知道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来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其二,因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自成体系,所以人文性教育不能以简单说教、抽象说理、机械灌输的方式进行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阅读来理解文本自身的思想意义,通过感悟、熏陶来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产生影响。
二、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两性”统一?
首先,从语文阅读课程的目标看,三维目标既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维度的工具性目标,又包含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人文性目标。明确要求在语文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中,两者不能顾此失彼,否则偏废任何一个目标都将阻碍语文教育任务的全方位实现。
其次,从阅读教学内容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定的多套新教材存在一个显著的共同点:文本难度降低了,文体界限淡化了,随笔小品文的数量增加了等等。在语文教学的对话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倾听的一方,也是对话的参与者;不仅重视基本知识的习得,也将自己的感受、思想向对话的另一方倾诉、表达。
再者,从阅读教学中看,语文课程标准大力度地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避免对教科书的盲从与迷信,鼓励学生用独立的意识、批判性的思维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探索语文教学的丰富底蕴。无疑,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将会促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最后,从阅读教学评价标准看,课程标准规定评价机制必须将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相结合。批判一卷定终生的考试评价体制,要求评价内容不仅关注知识、技能的积累,同时还要慎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发展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小公民。
三、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两性”的统一!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防止将二者人为地割裂开来呢?在阅读教学中,掌握课文的重点字词、文章的写作技巧、文本的思想内容固然是教学的基本任务,然而,第一、二、三、四学段的目标都体现了学生学习品质的差异性。表现在: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不在于概括是否全面、正确,而应该注重让学生去体验和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体验和领会的过程比单纯地记住几句冷冰冰、硬邦邦的结论更重要。
要落实两性的有机统一,得在阅读教学中体现以下三点:
第一,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这些关系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
第二,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作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不要去刻意追求“标准答案”。
第三,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一般来说,教师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他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但绝对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师的讲解永远无法代替学生对作品直接的感知和具体的体验。
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是提高语文阅读效果的必然要求是语文教育本质回归。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性,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语文素养的形成,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阅读教学中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一、“两性”之间的关系
第一,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目标时,不可能是单纯的语言文字教学。我们知道,语言文字都是存在于文本之中,依赖于一定的语境。要做到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就不能脱离语境。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作为语文能力之一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不仅是了解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情感共鸣。
第二,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脱离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即不能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性教育。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我们知道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来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其二,因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自成体系,所以人文性教育不能以简单说教、抽象说理、机械灌输的方式进行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阅读来理解文本自身的思想意义,通过感悟、熏陶来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产生影响。
二、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两性”统一?
首先,从语文阅读课程的目标看,三维目标既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维度的工具性目标,又包含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人文性目标。明确要求在语文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中,两者不能顾此失彼,否则偏废任何一个目标都将阻碍语文教育任务的全方位实现。
其次,从阅读教学内容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定的多套新教材存在一个显著的共同点:文本难度降低了,文体界限淡化了,随笔小品文的数量增加了等等。在语文教学的对话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倾听的一方,也是对话的参与者;不仅重视基本知识的习得,也将自己的感受、思想向对话的另一方倾诉、表达。
再者,从阅读教学中看,语文课程标准大力度地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避免对教科书的盲从与迷信,鼓励学生用独立的意识、批判性的思维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探索语文教学的丰富底蕴。无疑,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将会促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最后,从阅读教学评价标准看,课程标准规定评价机制必须将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相结合。批判一卷定终生的考试评价体制,要求评价内容不仅关注知识、技能的积累,同时还要慎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发展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小公民。
三、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两性”的统一!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防止将二者人为地割裂开来呢?在阅读教学中,掌握课文的重点字词、文章的写作技巧、文本的思想内容固然是教学的基本任务,然而,第一、二、三、四学段的目标都体现了学生学习品质的差异性。表现在: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不在于概括是否全面、正确,而应该注重让学生去体验和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体验和领会的过程比单纯地记住几句冷冰冰、硬邦邦的结论更重要。
要落实两性的有机统一,得在阅读教学中体现以下三点:
第一,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这些关系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
第二,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作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不要去刻意追求“标准答案”。
第三,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一般来说,教师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他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但绝对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师的讲解永远无法代替学生对作品直接的感知和具体的体验。
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是提高语文阅读效果的必然要求是语文教育本质回归。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性,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语文素养的形成,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阅读教学中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