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03302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尤其是自信心问题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缺乏自信却是当前困绕中学生的一个突出问题,它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不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新课改的实施。在机遇、挑战、困难、失败与人类总是如影随形的今天,大力推进和实施新课改,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以应对各种竞争与挑战,毋容置疑,自信必须成为今日的中学生必备的心理品质之一。培养良好的自信心可以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积极的内在驱动力,充分挖掘其潜能,使自己达到最佳成功效果。本文拟就新课改下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信心问题作粗浅探讨。
  
  一、认清缺乏自信的危害
  
  自信作为一种健康的心理品质,是指个体相信自己的精力和能力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要培养自信,首先要认清缺乏自信的危害,对危害的认识越深、愈清,就越能坚定培养自信的自觉性、必要性。学生由于知识、年龄、阅历所限,对危害的认识很难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而对于自信心缺乏的危害,当前的教材中几乎没有涉及,为此,教师有必要补充一些材料,从现实和理论两方面出发,使学生对缺乏自信的危害形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进而强化学生的信念。从现实方面,教师举例一定要典型、有代表性和说服力。教师不妨举下面的例子一试。世界著名游泳好手弗洛伦斯·查德维克从卡得林那岛游向加利福尼亚海岸,准备创造新的世界记录。当她快游到目的地时,已在水中浸泡16小时,寒冷、全身乏力的她抬头远眺,但见雾海茫茫,根本看不到海岸线的影子,于是怀疑自己能否坚持下去(其实当时她离目的地只有一英里),她要求随行的救护人员把她拉上了小艇,最后前功尽弃。她后来对记者说,是大雾让她感到绝望,阻止她去夺取胜利。举完例子后,教师可设问:阻止她夺取胜利的是大雾还是缺乏自信?答案当然是后者。通过该例子,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缺乏自信的人很难取得事业的成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从理论上引导学生,使学生认识到缺乏自信是心理偏差的一种表现,它使学生对自己作出过低评价,使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发挥,在行为中表现出不思进取、缺乏斗志和恒心,将自身特有的潜质、亮点无情地扼杀,成为成功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教师通过举例子、讲道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自信作为一种健康的心理品质既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发展,而缺乏自信的学生在消极的依赖心理支配下,难以适应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很难调动各种有利因素把未来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解决好,也很难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健康的心理品质,缺乏自信必然会阻碍自己的健康成长。
  
  二、分析缺乏自信的原因
  
  “下药”要“对症”。要树立信心,必须分析缺乏自信的原因。中学生缺乏自信的原因可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来自中学生自身的原因。这是中学生缺乏自信的内因,指学生不能正确审视自己,对自身的强项和特长、劣势和短处缺乏全面客观的评价,找不到“闪光点”,从而在其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不能正确把握自己,表现出动摇性、盲目性、妥协性,使自身的优势和强项被禁锢、被埋没,难以充分发挥,在挫折与失败面前老是感到“技不如人”,有自卑和压抑之感。二是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原因。这是中学生缺乏自信的外因,指来自父母、老师、同学、亲友的一次又一次的责备、埋怨、白眼、轻视,使学生在自卑与迷惑的支配下很难对当前与未来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我应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还行吗。在外来压力下,学生感到迷惘、困惑,以致于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相信自己。内外两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使学生缺乏自信,其中,内因是第一位的,外因通过内因来影响学生个体。
  
  三、制定适宜的学习和生活目标
  
  自信源自成功的喜悦体验,而成功的喜悦体验与学生制定的目标密切相关,因而制定目标合适与否直接影响着自信心的确立。针对学生敏感脆弱、缺乏耐挫力的特点,在学生制定目标时,教师必须加强指导,使制定的目标一是要适中,即如果目标过低,学生轻松实现目标,体会不到完成任务的喜悦,成就感小,也影响着自信增强的效果;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目标定得太大,就易受挫,从而使自卑感增强。因此,要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凡事不应常怀奢望,要知足常乐。可将较高的目标分解为一个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通过每个小目标的成功实现来激励自己,增强自信心。二是目标必须切实可行,即学生制定的目标不应是脱离实际、虚无缥缈的,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它必须紧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需要学生借助一些不易获得的外部条件,而是依靠学生现有能力和条件就可以实现。
  
  四、通过实践来增强信心
  
  自信不是天生的,它要靠后天的培养。每个学生内心都存在着自信的倾向,把这种倾向作为资源开发出来就是自信心的培养,培养的途径就是实践。教师可指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实践。
  第一,正确认识自己,找出强项优势。每个学生个体身上都内在地潜存着双重因素:强项和短处、优势和缺点,根据表现方式、所起作用的不同,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充分挖掘出比他人高明、与众不同的地方,得出强项、优势并加以“发扬光大”,使自身的发展建立在强项、兴趣、特长的基础上,从而强化学生个体的自信心。为此,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建立个人荣誉册”、“寻找闪光点”等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增强信心。
  第二,不断调整自我,创造成功记录。面对挫折,教师应教育学生一要勇于承认不足,但又不能在“承认”这一层面上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更重要的是要及时调整自己,积极付诸行动,克服弱点,弥补不足,教师可通过对贝多芬等伟人的成功经历分析指出他们超出常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及时调整自己,以积极的方式迅速投入到对问题的解决中,而不总是在失败的阴影中叹息、彷徨、等待;二是要求学生降低标准,先易后难,通过调整取得成功来加强自信。“失败是成功之母”乃千年古训,其实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来说,“成功也是成功之母”。教师可指出成功与自信之间存在这样的反馈机制:成功→自信→更大成功→更大自信……即成功激发自信,自信孕育着更大的成功。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往往会摧毁一个人的一生,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激起一个人潜在的巨大的信心,使他走向新的成功。在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创造成功记录,哪怕是极小的成功,也会给学生以巨大的进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独特的、杰出的、有价值的,使信心从成功中激发、巩固和加强。
  第三,从比较发展中体验进步、提升信心。 一是要求学生比较所选择的对象要合适,不可盲目攀比。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现状,使学生能通过与水平、能力、条件和自己相当的人的横向比较中,找出自己的强项、优势,形成个体积极的自我意象,具有自我成就感,并不断向更高、更美、更远大的方向努力,从而巩固强化自信心。二是引导学生从自身纵向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及时总结,发现自己的进步,哪怕比以前仅仅前进了一点点,也是一种成功。让学生从自身发展中汲取力量,体验进步,从可量化的知识学习扩张到不可量化的兴趣、爱好、意志、信念等方面,使自己愈加自信,并不断有意识地把这种信心进一步提升。
  第四,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和鼓励。学生在前进的过程中,当面临某种活动或情况,感到信心不足、心情紧张时,不妨从以下三方面去尝试:一是进行深呼吸,尽快缓解紧张心情,使自己处于平静状态,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二是要不断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我一定能成功!”三是要正确面对现实,不去想成功或失败的后果,而是抱着豁出去、闯一闯的心情去从事你的活动,从而减轻思想负担,增强信心,使自己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用行动证明“没有失败者,只有放弃者”,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必胜信念。
  
  五、善于利用外部有利因素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外部因素影响着自信心的形成。首先,学校作为学生受教育的基地,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场所。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赖以进步的支撑点。如成绩好的可以在文化考试中成为“学习标兵”,有艺术专长的可以在文艺汇演中成为“文艺骨干”,体育好的可以在运动会上一展英姿,成为“运动健将”。教师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学校设立的各种奖项,让学生从学校的激励机制中体验荣誉感、成就感,使自己的信心通过专项、特长的不断发展而得到巩固和加强。
  其次,对于家庭来说,父母的积极期待会对子女的兴趣、努力程度、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自己的闪光点“暴露”在父母面前,让父母对自己寄予厚望,通过沟通使父母把这种信息及时传递给自己,使学生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努力为之奋斗。教师应经常加强督促学生与父母沟通,把家庭作为增强自信的一个重要因素。
  再次,社会也为增强学生自信提供了有力的帮助。针对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的特点,教师可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了解、接触社会,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时传递社会信息,让学生明白社会上竞争的激烈与残酷,使学生从小体验竞争的压力,培养顽强的斗志和毅力,并通过竞争压力,把学生心中内在的自信激活,把它作为实现目标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桥梁”,使学生在新课改的实施中真正成为一个自信的、具有健康心理品质的人,由此最终实现学生个体充分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电邮:[email protected]
  编辑/何 妍 舒 娟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自闭症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尽管针对其三大核心症状国内外研究者给出了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但在个案具体教育训练中训练者往往由于儿童的特殊性而难以实施,训练者在综合各训练方法基础上明析和构建整体思路是个案训练成效的关键与先决条件。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整体思路      自闭症是由严重的多种障碍所组成的,到目前为止,有关自闭症的概念还只是描述性的,1991年美国教育部门给出了以下定义:
“发展性取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取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积极的成长,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取向集中体现为:培育求上心态、发展自主意识、塑造健全人格。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班级是进行德育的基层单位。班主任工作是进行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途径。”如果学校是一座大厦的话,那么班主任就是顶梁的柱、承重的墙、垫基的石。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下大力气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校的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在学校德育工作基本思路的指引下进行的。我校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提出了学校德育工作
如果说教师是迷恋学生生命成长的人,是体验学生生命成长快乐的人,但是现实是:教师的激情是充沛的,但也有可能是短暂的,它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干扰而消磨耗散。理性是做什么的?是用来保护激情,给激情指明方向的。如果一个教师的灵魂不健全或者萎靡不振,那么,期望他能全身心地关注学生灵魂的成长是不太可能的,那些不能在课堂中真实地展现他们自己灵魂的教师和那些对学生缺乏移情能力的教师,将不可能对学生的需要作出恰当的
那节语文课,剩下一些时间让学生做作业。我发现坐在第一排的杨遥没把作业本拿出来,刚想问他怎么了,同桌林鹃抢着说:“老师,他在数学课上做语文作业,被数学老师收走了……”  我就把杨遥叫到了教室外说:“老师要表扬你,也要批评你!如果你是想抓紧时间做语文作业的,这让老师为你感到高兴,但是,在数学课上做,这就不对了,数学老师当然会生气,换成我也要收你的作业本的。不过,事情已经发生,我们一同想想,没有作业本,
关键词:快乐;引导    知道孩子为什么不快乐吗    和所有妈妈一样,我一直希望女儿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也一直以为我做了很多事情可以让我的女儿健康快乐地成长。虽然我付出了很多,虽然我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有很大的压力,但我以为值得。直到有一天,女儿很认真地告诉我:“妈妈,我不快乐。”  我当时觉得很震惊:“我为你做了那么多,我那么辛苦地工作,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你还不快乐吗?”愤怒之后,我渐渐冷静下
基于Beam Liu Tesche方程(以下简称BLT方程),采用离散化方法来求解双导传输线的频域和时域终端响应。对于离散化的双导线模型,应用Agrawal模型分布源,首先获得了BLT方程在频域
标量乘运算是椭圆曲线密码的关键运算。为有效提高椭圆曲线密码标量乘法的运算效率,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带符号整数拆分形式标量乘快速算法。首先通过对标量进行带符号的整数拆
从四份ITU-R P.系列建议书中归纳出一种预测55 GHz以内微波雨衰的实用方法。简化了雨衰A0.01的计算步骤;计算了10 GHz以内的关于极化的系数;给出了部分重点地区的降雨率和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