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可知,读、听、说写在数学教学中也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读是基础,听是起点,说是主线,写是运用。本论文从这几个角度出发,一方面阐述了读、听、说写在数学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写出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从各个层面去训练学生这几项能力。
关键词:读、听、说、写
一直以来,大多老师都认为读、写、听、说是文科学习的专利,对于数学这门课来说完全没有思考的必要,实则不然,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可知,读、听、说、写在数学教学中也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主题: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要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谈论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对于很多的数学概念和定理,让学生一方面在论证的过程中加以理解,一方面也要在读中体会其内含和外延,以达到事半功倍之功效。全面推进数学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思考者,必须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必须在课堂上先抓好学生学习中的“读、听、说、写”这些环节。
一、数学教学中的“读”
首先是学习中读教材,课本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依据。无论你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不能脱离教材,它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质量、数学学科特点等众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读教材包括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课前读教材属于了解教材内容,发现疑难问题;课堂读教材则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有关知识点;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及时安排学生读教材。在课堂上教师更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把编者有意的留白让学生在读中思考,思考中完善,对教材中的分析思路,探究思考题让学生细心阅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我在教学中常把重点知识如:计算法则、概念定理等让学生一遍遍如读课文那样进行诵读和记忆,有时还把很多知识改用顺口溜等易记的形式让学生记忆,这样学生不但在学的过程中能理解它而且能熟练背诵,以加强学生的数学表述能力。新课学完后也要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己细细体会教材,寻找自己还存在的问题,并在课堂上及时提出,当下解决。课后读教材是对前面两个环节的深化和拓展,达到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以达到熟能生巧之功效。
其次是解题时读题,学生每做一题,读题都是关键,简单的题看起来一目了然,容易读,但对于一些阅读量大的生活应用问题,学生常常苦于无处下手,这时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本人在教学中常分这样几步:一是初读,弄清本题讲了一件什么事,面临怎样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二是再读,找出题中与这件事有关的数据条件,如果数据复杂繁多,就列出相关的表格,让数据条理化。第三次读,就要结合经验寻找突破口梳理解题思路。我常常教给学生的一句话是:题老师,题就是你的老师,多读自然就有收获。
第三是考前复习中的读,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假如有一天考试,上午考数学,下午考语文,在当天的早读课上,只能听到学生读语文的声音,而很少有学生复习数学,阅读数学书。很显然,这是学生不懂得阅读数学课本的重要性造成的,所以每次考试前我都会让学生阅读教材,读知识点,看例题,温习习题中的易错题,让学生明白考题千变万化都是来源于教材,要理清知识思路,以不变应万变。
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运用课本,重视“读”在数学学习中的功效,帮助学生消化课本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教师讲的听懂了,教师布置的作业会做了,也并不能算是当天的学习任务就完成了,还必须吃透课本,才能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完整、更深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复习时,应以课本为主,不能舍本逐末,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所以说,读是整个训练的基础。
二、数学教学中的听
数学学习中的“听”,主要指听课,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听课不仅指听老师上课,而且包括听同学的发言。
听老师上课:主要是听老师上课的思路,即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既要听老师讲解、分析、发挥时的每一句话,更要抓住重点,听好关键性的步骤,概括性的叙述。特别是自己读教材时发现或产生的疑难问题。为了培养学生听的良好习惯,我常把一些例题不进行板书,而是有意只进行口述,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并记下相关数据,再进行分析解答,经过一年左右的训练,学生的听课质量自然就上了一个台阶。
听同学发言: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仅是听老师上课,也包括听同学的发言。同学间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鸣,从中可以了解其他同学学习数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加之老师适时的点拨和评价,有利于自己开阔思路、激发思考、澄清思维、引起反思。学会倾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群体凝聚力。
听是吸收,是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前提。学生通过听觉接收信息,然后进行思维加工、理解、储存。所以,听是整个训练的起点。
三、数学教学中的“说”
班上常有这样几类学生,一种是让他做题他绝对有把握,可是让他把自己的思路给大家说一说他就表达不清楚;另一种是老说自己听不懂,可你要问他哪一点不懂,他半天也说不明白。
这反映的问题就是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差,也就是不会说。不会说,一方面是学生对数学语言不够熟练,数学语言讲究字斟句酌,多一个或少一个字意义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平时的训练一定要跟上,上几何时常要把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几何语言三者相结合,像英译汉,汉译英那样进行训练,把一个定理,一个概念从这三个角度去说,能说出就自然能理解。上代数课时,那些法则概念一定要让学生去归纳,去总结并能给自己的总结和归纳再举很多相关的例题进行说明,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和学生交流,然后老师再抽查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说,并让大家补充完善。对于大部分学生可以解决的知识点和习题,老师一定要学会放手,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根据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展示自己给大家讲题,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维线路图一点点展示出来,这对学生的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样做,一方面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知道他知识的障碍在何处,可以立即处理所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讲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乐趣。同时老师也要鼓励有问题的学生主动讲出自己在哪个环节上还存在问题,并组织引导学生集体解决这些问题。
说是表达,是思维的外壳。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来反映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理解程度。因此,说是整个训练的主线。
四、数学教学中的“写”
写是运用,是在听说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一种反馈。
写的训练,一方面是写好作业,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一方面我要求学生能把课堂上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记录,我一直让学生坚持记笔记,把所有的知识点归纳在一起,把一些典型题,易错题也记录下来,并写上分析,做上着重号,常常取出来温习巩固,做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另一方面在分析题时常教给学生画各种示意图,列表格,把自己读到的条件进行归纳整理,并积极联想学过的知识,看所给的条件与哪些知识有联系,并在纸上写出来,针对问题再一一进行整理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复习时要让学生能对在一个单元进行梳理和小结,并能联系所学知识,写出系统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表。
综上所述,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方面,这种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我们务必要抓紧、抓实、抓细,常抓不懈。一个科目的知识有缺陷,只影响一科的成绩,而能力上的缺陷,则要影响每一门学科的成绩。所以,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必须加强这种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以后学习和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读、听、说、写
一直以来,大多老师都认为读、写、听、说是文科学习的专利,对于数学这门课来说完全没有思考的必要,实则不然,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可知,读、听、说、写在数学教学中也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主题: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要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谈论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对于很多的数学概念和定理,让学生一方面在论证的过程中加以理解,一方面也要在读中体会其内含和外延,以达到事半功倍之功效。全面推进数学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思考者,必须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必须在课堂上先抓好学生学习中的“读、听、说、写”这些环节。
一、数学教学中的“读”
首先是学习中读教材,课本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依据。无论你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不能脱离教材,它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质量、数学学科特点等众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读教材包括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课前读教材属于了解教材内容,发现疑难问题;课堂读教材则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有关知识点;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及时安排学生读教材。在课堂上教师更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把编者有意的留白让学生在读中思考,思考中完善,对教材中的分析思路,探究思考题让学生细心阅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我在教学中常把重点知识如:计算法则、概念定理等让学生一遍遍如读课文那样进行诵读和记忆,有时还把很多知识改用顺口溜等易记的形式让学生记忆,这样学生不但在学的过程中能理解它而且能熟练背诵,以加强学生的数学表述能力。新课学完后也要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己细细体会教材,寻找自己还存在的问题,并在课堂上及时提出,当下解决。课后读教材是对前面两个环节的深化和拓展,达到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以达到熟能生巧之功效。
其次是解题时读题,学生每做一题,读题都是关键,简单的题看起来一目了然,容易读,但对于一些阅读量大的生活应用问题,学生常常苦于无处下手,这时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本人在教学中常分这样几步:一是初读,弄清本题讲了一件什么事,面临怎样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二是再读,找出题中与这件事有关的数据条件,如果数据复杂繁多,就列出相关的表格,让数据条理化。第三次读,就要结合经验寻找突破口梳理解题思路。我常常教给学生的一句话是:题老师,题就是你的老师,多读自然就有收获。
第三是考前复习中的读,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假如有一天考试,上午考数学,下午考语文,在当天的早读课上,只能听到学生读语文的声音,而很少有学生复习数学,阅读数学书。很显然,这是学生不懂得阅读数学课本的重要性造成的,所以每次考试前我都会让学生阅读教材,读知识点,看例题,温习习题中的易错题,让学生明白考题千变万化都是来源于教材,要理清知识思路,以不变应万变。
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运用课本,重视“读”在数学学习中的功效,帮助学生消化课本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教师讲的听懂了,教师布置的作业会做了,也并不能算是当天的学习任务就完成了,还必须吃透课本,才能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完整、更深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复习时,应以课本为主,不能舍本逐末,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所以说,读是整个训练的基础。
二、数学教学中的听
数学学习中的“听”,主要指听课,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听课不仅指听老师上课,而且包括听同学的发言。
听老师上课:主要是听老师上课的思路,即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既要听老师讲解、分析、发挥时的每一句话,更要抓住重点,听好关键性的步骤,概括性的叙述。特别是自己读教材时发现或产生的疑难问题。为了培养学生听的良好习惯,我常把一些例题不进行板书,而是有意只进行口述,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并记下相关数据,再进行分析解答,经过一年左右的训练,学生的听课质量自然就上了一个台阶。
听同学发言: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仅是听老师上课,也包括听同学的发言。同学间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鸣,从中可以了解其他同学学习数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加之老师适时的点拨和评价,有利于自己开阔思路、激发思考、澄清思维、引起反思。学会倾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群体凝聚力。
听是吸收,是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前提。学生通过听觉接收信息,然后进行思维加工、理解、储存。所以,听是整个训练的起点。
三、数学教学中的“说”
班上常有这样几类学生,一种是让他做题他绝对有把握,可是让他把自己的思路给大家说一说他就表达不清楚;另一种是老说自己听不懂,可你要问他哪一点不懂,他半天也说不明白。
这反映的问题就是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差,也就是不会说。不会说,一方面是学生对数学语言不够熟练,数学语言讲究字斟句酌,多一个或少一个字意义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平时的训练一定要跟上,上几何时常要把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几何语言三者相结合,像英译汉,汉译英那样进行训练,把一个定理,一个概念从这三个角度去说,能说出就自然能理解。上代数课时,那些法则概念一定要让学生去归纳,去总结并能给自己的总结和归纳再举很多相关的例题进行说明,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和学生交流,然后老师再抽查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说,并让大家补充完善。对于大部分学生可以解决的知识点和习题,老师一定要学会放手,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根据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展示自己给大家讲题,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维线路图一点点展示出来,这对学生的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样做,一方面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知道他知识的障碍在何处,可以立即处理所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讲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乐趣。同时老师也要鼓励有问题的学生主动讲出自己在哪个环节上还存在问题,并组织引导学生集体解决这些问题。
说是表达,是思维的外壳。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来反映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理解程度。因此,说是整个训练的主线。
四、数学教学中的“写”
写是运用,是在听说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一种反馈。
写的训练,一方面是写好作业,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一方面我要求学生能把课堂上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记录,我一直让学生坚持记笔记,把所有的知识点归纳在一起,把一些典型题,易错题也记录下来,并写上分析,做上着重号,常常取出来温习巩固,做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另一方面在分析题时常教给学生画各种示意图,列表格,把自己读到的条件进行归纳整理,并积极联想学过的知识,看所给的条件与哪些知识有联系,并在纸上写出来,针对问题再一一进行整理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复习时要让学生能对在一个单元进行梳理和小结,并能联系所学知识,写出系统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表。
综上所述,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方面,这种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我们务必要抓紧、抓实、抓细,常抓不懈。一个科目的知识有缺陷,只影响一科的成绩,而能力上的缺陷,则要影响每一门学科的成绩。所以,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必须加强这种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以后学习和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