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突出情感教育,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建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 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情感教育;人生观;价值观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教育中更是如此。笔者认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向,语文教学平台也是重要阵地之一,在许多职业教育学生中都存在这样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在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专业技能。殊不知,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中,求职者的道德品行已经成为他们竞聘的软实力,而这正是很多企业所需要的。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新课讲授时,着重介绍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经历。
介绍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经历,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很好地了解了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以后,才能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才能让他们认识到这些文章之所以经久不衰的原因,才能让学生不仅仅学到作品的毛皮,还触摸到作品的脉络。譬如在讲授白居易的《长恨歌》时,笔者首先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整个李唐王朝的发展史,从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的贞观之治,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再到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落。其中着重介绍了唐玄宗本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难得的艺术家皇帝,他既是一位雄韬大略的政治家,也是一位精通音律的艺术家,他作曲的《霓裳羽衣曲》至今都被尊为精品,获得后人的高度的评价。《长恨歌》虽说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二人的爱情故事,但是故事后面却系着整个李唐王朝的时代命运,到底如何来评价这部作品、评判唐玄宗本人呢?通过教师的介绍,一位有血有肉的唐玄宗呈现在大家面前,他时而在与朝臣们讨论国事,时而在与梨园弟子推敲音律,以《长恨歌》说开去,每个学生心中都会有一个不同的唐玄宗。但如果离开了作者生平和作品产生背景的介绍,学生在理解人物,尤其是历史人物时难免会以偏概全,这样就达不到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和文章的能力。
第二,结合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不同的作家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秉性,所要表达的情感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气概;张若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开阔意境;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慷慨之美;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壮之情……这些有的是作者的理想,有的是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感慨,其中都饱含着浓浓的情感,这对正在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学们来说,是他们人生路上的指路灯。
第三,作品讲授要联系生活实际。
好的作品不会随着时代的流逝而远离我们的生活,它们永远都是有血有肉、富有生活气息的,它们永远带着时代的呼吸,时光的流逝丝毫不会抹去它们的魅力。人们虽生活的时代不同,环境也不尽相同,但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却都是一致的,做人做学问的道理也是一致的。《中庸》虽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中“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名言对今天个人的进学求知、修养品德仍具有指导作用,是我们治学为人的座右铭。再如唐代作家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其所表达的思念之情已不仅仅限于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中,而扩大到对宇宙人生的无限思考中。
第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无论中职还是高职学生,都需要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使其终身受益。
每位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在学校里,同学们时时生活在一起,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会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甚至埋怨父母,这时候教师的正确引导尤为重要。在中职语文教材中就选取了老舍和罗曼·加里的同题散文《我的母亲》,老舍先生笔下的母亲具有东方女性的典型品德,法国作家罗曼·加里笔下的母亲则独具西方女性特点,无论东方、西方,母亲爱子女的天性是一致的。笔者以“我的母亲”为切入点,请同学们自由发言,介绍自己的母亲,同学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回忆母亲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付出的爱,有的同学越说越哽咽,想到母亲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自己又怎么回报她呢?这时候,老师引导同学们结合现今学习的情况,指导他们如何将对父母的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不自卑,不怨天尤人,自强、自立、自信,让他们对父母多一份感恩,对家庭多一份理解,对未来多一份责任。
多年的教学经历让笔者深深地感受到,关注受教育者的情感变化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他们的感情需要,呵护他们健康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也是我们肩上沉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张艺.大学语文教育的若干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4(8).
关键词: 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情感教育;人生观;价值观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教育中更是如此。笔者认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向,语文教学平台也是重要阵地之一,在许多职业教育学生中都存在这样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在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专业技能。殊不知,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中,求职者的道德品行已经成为他们竞聘的软实力,而这正是很多企业所需要的。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新课讲授时,着重介绍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经历。
介绍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经历,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很好地了解了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以后,才能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才能让他们认识到这些文章之所以经久不衰的原因,才能让学生不仅仅学到作品的毛皮,还触摸到作品的脉络。譬如在讲授白居易的《长恨歌》时,笔者首先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整个李唐王朝的发展史,从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的贞观之治,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再到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落。其中着重介绍了唐玄宗本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难得的艺术家皇帝,他既是一位雄韬大略的政治家,也是一位精通音律的艺术家,他作曲的《霓裳羽衣曲》至今都被尊为精品,获得后人的高度的评价。《长恨歌》虽说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二人的爱情故事,但是故事后面却系着整个李唐王朝的时代命运,到底如何来评价这部作品、评判唐玄宗本人呢?通过教师的介绍,一位有血有肉的唐玄宗呈现在大家面前,他时而在与朝臣们讨论国事,时而在与梨园弟子推敲音律,以《长恨歌》说开去,每个学生心中都会有一个不同的唐玄宗。但如果离开了作者生平和作品产生背景的介绍,学生在理解人物,尤其是历史人物时难免会以偏概全,这样就达不到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和文章的能力。
第二,结合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不同的作家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秉性,所要表达的情感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气概;张若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开阔意境;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慷慨之美;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壮之情……这些有的是作者的理想,有的是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感慨,其中都饱含着浓浓的情感,这对正在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学们来说,是他们人生路上的指路灯。
第三,作品讲授要联系生活实际。
好的作品不会随着时代的流逝而远离我们的生活,它们永远都是有血有肉、富有生活气息的,它们永远带着时代的呼吸,时光的流逝丝毫不会抹去它们的魅力。人们虽生活的时代不同,环境也不尽相同,但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却都是一致的,做人做学问的道理也是一致的。《中庸》虽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中“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名言对今天个人的进学求知、修养品德仍具有指导作用,是我们治学为人的座右铭。再如唐代作家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其所表达的思念之情已不仅仅限于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中,而扩大到对宇宙人生的无限思考中。
第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无论中职还是高职学生,都需要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使其终身受益。
每位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在学校里,同学们时时生活在一起,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会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甚至埋怨父母,这时候教师的正确引导尤为重要。在中职语文教材中就选取了老舍和罗曼·加里的同题散文《我的母亲》,老舍先生笔下的母亲具有东方女性的典型品德,法国作家罗曼·加里笔下的母亲则独具西方女性特点,无论东方、西方,母亲爱子女的天性是一致的。笔者以“我的母亲”为切入点,请同学们自由发言,介绍自己的母亲,同学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回忆母亲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付出的爱,有的同学越说越哽咽,想到母亲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自己又怎么回报她呢?这时候,老师引导同学们结合现今学习的情况,指导他们如何将对父母的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不自卑,不怨天尤人,自强、自立、自信,让他们对父母多一份感恩,对家庭多一份理解,对未来多一份责任。
多年的教学经历让笔者深深地感受到,关注受教育者的情感变化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他们的感情需要,呵护他们健康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也是我们肩上沉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张艺.大学语文教育的若干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