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题:语文 《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课文简介
这篇课文以树木为主线,积蓄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诱人的,赞美了小兴安岭既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又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二、错误记录
我在讲《美麗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学生很投入,气氛也很浓烈。我当时是这样让引导的:你认为小兴安岭的哪个季节最美或者最诱人,就请你给大家说说你的感受。当分析到春天时,我们班的韩秋艳同学说:“老师,我从描写冬天的这一段中‘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在枝头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这句话中,想到了松鼠很喜欢春天,不喜欢冬天。因为它在枝头散步时,总要看看春天是不是快来了。”其他同学立刻反驳道:“老师,她说的我不同意。”彭亚锋发言说“老师,我认为松鼠更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有很多果实都成熟了,松鼠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这个同学就是个小胖子,所以很好吃),所以我认为他更喜欢秋天。”刘洋立刻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松鼠更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到了,有很多小动物都会出来玩,小松鼠可以有很多好朋友,它们玩得会很开心。”刘宇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他们的看法,我认为松鼠也很喜欢冬天。因为在冬天,小松鼠可以不用干活,整天就是吃或睡,天好的时候还可以到枝头散步,多悠闲呀!”当时还有很多同学要发言。我一看本来是讲小兴安岭春天美丽的景色,结果演变成了讨论小松鼠喜欢哪个季节,于是我赶紧打断说:“对于松鼠到底喜欢哪个季节呢,我们先放一放,以后再讨论。我认为小松鼠在不同的时候会有不同的需求,小松鼠憋了一个冬天了,它最想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如果你在屋子里憋了十天,你最想干的是什么?(出去玩)所以我想小松鼠最盼望春天快点来,好赶紧出去玩。”听了我的解释,学生们都点头称是。然后,我又开始导入正题,接着讲课。
三、错误分析
我认为学生说得不能算是错误,应该说是跑题了。因为我的原意是让学生说一说春天的美景,而学生却转到讨论小松鼠喜欢哪个季节上去了,不合乎我的本意。
四、验证错误
1.和学生访谈
我找到了这几位同学,问他们当时为什么这么说。韩秋艳说:“春天阳光明媚,每个小动物都喜欢出来玩,看一看春天的美景。如果是冬天的话,闷在树洞里的小松鼠不能出去玩非常的寂寞,所以我觉得他非常的喜欢春天。”彭亚峰说“我说我觉得喜欢秋天,因为农民伯伯在春天里播下的种子已经变成了好吃的食物,小松鼠也肯定像咱们人一样很贪吃,所以在秋天里小松鼠可以找它最喜欢吃的小松果。”刘洋说“我当时想,小松鼠活泼好动,夏天有好多小动物都出来玩,如果别的小动物都不出来,小松鼠就交不到好多小伙伴。所以我觉得小松鼠喜欢夏天。”刘宇说“我觉得小松鼠在前面三个季节已经玩得很开心了,也很累了。在冬天里,小松鼠拿出它在秋天储存的食物,可以边吃边休息,还很悠闲。睡觉时还可以做很多的美梦。冬天小兴安岭的非常漂亮,天气好的时候,小松鼠可以出来赏雪景,不是很惬意么。所以我觉得小松鼠喜欢冬天。”
2.听取同事的意见
回到办公室,我又把这个问题说给同事听。徐老师说:“学生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学生自己就喜欢这个季节,他喜欢哪个季节,他认为小松鼠就喜欢哪个季节”。马老师说“有的学生为了突出自己的个性,别人说的他偏不说,他偏说别人不说的。”严老师说:“学生之所以这么说,跟他们的性格有关系。比如那个说喜欢冬天的小孩,他就喜欢呆着,喜欢玩。”康老师说:“我倒认为学生们说得很好,没有跑题。学生们说小松鼠喜欢哪个季节的都有,这正好说明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不光诱人,连小动物都喜欢呢!”听了这几位老师的话,我觉得说的都有道理,不过康老师说的我更同意。
3.引证文献
新大纲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这就是说,鼓励学生议论纷纷,对课文有多元的理解,用个性化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不用统一的标准化的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语文教学必须摆脱传统教学的桎梏,提倡课内课外一体化,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增长才干。
陶行知有过一段精辟的工具论:“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的技能,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在于以此为例子,让学生学到阅读本领,再去阅读更多感兴趣的读物,其目的绝不在于将课本读深读透。”可见,教师之教材的把握、处理,应倾其所能进行二度创作,即怎样“以此为例子”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对优秀文化的热爱,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五、分析与反思
通过查找资料,我了解到“课文”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平台,而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文”这个平台,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获得本领。
回过头来再想一想我说的这个例子,学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发言机会。在发言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认真听其他学生的发言,然后还要积极思考自己的立场与意见,并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力地去反驳别人。而我却没有倾听学生的想法,断然阻止了他们,还发表了一大堆自己认为正确的言论。孰不知,我失去了一次多好的锻炼学生听、说能力的机会。我只想到要让学生把课文分析透彻,而却忽视了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真是很惭愧。
还是上面那个例子,以前我的分析是学生说“跑题”了,现在再想一想,答案应当是否定的。学生在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不也正在说自己的感受吗,他们只有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才会说出那样独特的言论。学生感受到的我并没有感受到,看来在这一点上我不如学生。我真应该好好向学生学习学习。
由此,我感觉到自己对新课标了解得太少了,同时也太缺少理论知识了。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学习的,并把这些理论和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使学生能真正享受到新课改带来的实惠。
一、课文简介
这篇课文以树木为主线,积蓄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诱人的,赞美了小兴安岭既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又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二、错误记录
我在讲《美麗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学生很投入,气氛也很浓烈。我当时是这样让引导的:你认为小兴安岭的哪个季节最美或者最诱人,就请你给大家说说你的感受。当分析到春天时,我们班的韩秋艳同学说:“老师,我从描写冬天的这一段中‘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在枝头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这句话中,想到了松鼠很喜欢春天,不喜欢冬天。因为它在枝头散步时,总要看看春天是不是快来了。”其他同学立刻反驳道:“老师,她说的我不同意。”彭亚锋发言说“老师,我认为松鼠更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有很多果实都成熟了,松鼠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这个同学就是个小胖子,所以很好吃),所以我认为他更喜欢秋天。”刘洋立刻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松鼠更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到了,有很多小动物都会出来玩,小松鼠可以有很多好朋友,它们玩得会很开心。”刘宇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他们的看法,我认为松鼠也很喜欢冬天。因为在冬天,小松鼠可以不用干活,整天就是吃或睡,天好的时候还可以到枝头散步,多悠闲呀!”当时还有很多同学要发言。我一看本来是讲小兴安岭春天美丽的景色,结果演变成了讨论小松鼠喜欢哪个季节,于是我赶紧打断说:“对于松鼠到底喜欢哪个季节呢,我们先放一放,以后再讨论。我认为小松鼠在不同的时候会有不同的需求,小松鼠憋了一个冬天了,它最想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如果你在屋子里憋了十天,你最想干的是什么?(出去玩)所以我想小松鼠最盼望春天快点来,好赶紧出去玩。”听了我的解释,学生们都点头称是。然后,我又开始导入正题,接着讲课。
三、错误分析
我认为学生说得不能算是错误,应该说是跑题了。因为我的原意是让学生说一说春天的美景,而学生却转到讨论小松鼠喜欢哪个季节上去了,不合乎我的本意。
四、验证错误
1.和学生访谈
我找到了这几位同学,问他们当时为什么这么说。韩秋艳说:“春天阳光明媚,每个小动物都喜欢出来玩,看一看春天的美景。如果是冬天的话,闷在树洞里的小松鼠不能出去玩非常的寂寞,所以我觉得他非常的喜欢春天。”彭亚峰说“我说我觉得喜欢秋天,因为农民伯伯在春天里播下的种子已经变成了好吃的食物,小松鼠也肯定像咱们人一样很贪吃,所以在秋天里小松鼠可以找它最喜欢吃的小松果。”刘洋说“我当时想,小松鼠活泼好动,夏天有好多小动物都出来玩,如果别的小动物都不出来,小松鼠就交不到好多小伙伴。所以我觉得小松鼠喜欢夏天。”刘宇说“我觉得小松鼠在前面三个季节已经玩得很开心了,也很累了。在冬天里,小松鼠拿出它在秋天储存的食物,可以边吃边休息,还很悠闲。睡觉时还可以做很多的美梦。冬天小兴安岭的非常漂亮,天气好的时候,小松鼠可以出来赏雪景,不是很惬意么。所以我觉得小松鼠喜欢冬天。”
2.听取同事的意见
回到办公室,我又把这个问题说给同事听。徐老师说:“学生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学生自己就喜欢这个季节,他喜欢哪个季节,他认为小松鼠就喜欢哪个季节”。马老师说“有的学生为了突出自己的个性,别人说的他偏不说,他偏说别人不说的。”严老师说:“学生之所以这么说,跟他们的性格有关系。比如那个说喜欢冬天的小孩,他就喜欢呆着,喜欢玩。”康老师说:“我倒认为学生们说得很好,没有跑题。学生们说小松鼠喜欢哪个季节的都有,这正好说明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不光诱人,连小动物都喜欢呢!”听了这几位老师的话,我觉得说的都有道理,不过康老师说的我更同意。
3.引证文献
新大纲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这就是说,鼓励学生议论纷纷,对课文有多元的理解,用个性化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不用统一的标准化的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语文教学必须摆脱传统教学的桎梏,提倡课内课外一体化,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增长才干。
陶行知有过一段精辟的工具论:“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的技能,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在于以此为例子,让学生学到阅读本领,再去阅读更多感兴趣的读物,其目的绝不在于将课本读深读透。”可见,教师之教材的把握、处理,应倾其所能进行二度创作,即怎样“以此为例子”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对优秀文化的热爱,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五、分析与反思
通过查找资料,我了解到“课文”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平台,而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文”这个平台,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获得本领。
回过头来再想一想我说的这个例子,学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发言机会。在发言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认真听其他学生的发言,然后还要积极思考自己的立场与意见,并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力地去反驳别人。而我却没有倾听学生的想法,断然阻止了他们,还发表了一大堆自己认为正确的言论。孰不知,我失去了一次多好的锻炼学生听、说能力的机会。我只想到要让学生把课文分析透彻,而却忽视了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真是很惭愧。
还是上面那个例子,以前我的分析是学生说“跑题”了,现在再想一想,答案应当是否定的。学生在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不也正在说自己的感受吗,他们只有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才会说出那样独特的言论。学生感受到的我并没有感受到,看来在这一点上我不如学生。我真应该好好向学生学习学习。
由此,我感觉到自己对新课标了解得太少了,同时也太缺少理论知识了。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学习的,并把这些理论和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使学生能真正享受到新课改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