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三招写“味道”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153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坡味道
  许多年来,苏东坡是眉山人心中的代表人物,整个眉山到处都有苏东坡的影子。东坡不仅仅是一个人名了,也是一个地名(眉山市确有一个东坡区);其味道也不仅仅是苏东坡一个人的味道,而是一个地域的味道了。
  虽然眉山的朋友让我领略到不少大饱口福的“东坡美食”,但我认为这还不完全是我心目中的东坡味道,或者说,这只是一个地方——苏东坡故里的味道,而不是一个人——苏东坡的味道。那么,苏东坡的味道是什么呢?
  我想到了一种抽象的、意念中的味道。人们常说某某的文章有味道,某某的画有味道,到底是个什么味道,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苏东坡是大文人,文化的味道在眉山城里随处都可以嗅到。你跟着“明月”“婵娟”“天上宫阙”这样的店招走,感觉是在苏词中穿梭。店铺不管经营的是什么,墙上挂的字画都少不了苏东坡,音量很低的背景音乐一定有用苏词谱写的曲子;大大小小的书店或书摊上,与苏东坡有关的图书总是摆在显眼的位置,一翻开,就有纸张油墨特有的香味夹杂着东坡的气息扑鼻而来……
  当然还有花木的味道。这味道伴我在三苏祠流连了很长的时间。祠三面环水,荷叶铺满一个个回环的池塘,开出了星星点点的荷花。这花在眉山叫瑞莲,相传苏轼兄弟双双进士及第那天,池塘里开放了很多并蒂莲,被视为祥瑞之花。今天,也还有学子在此与瑞莲合影,希望能沾染香气、灵气而有助于学业有成。桂树也与别处的不同,树龄少则几十年,多则百年乃至数百年,尤以古井旁的一株丹桂最为珍贵,七百多年了,如今到了花期依旧会开出橙红色的花来。恰如东坡先生诗云:“月缺霜浓细蕊干,此花元属玉堂仙。”三苏祠有“三分水二分竹”一说,竹子断然是少不了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嘛。苏东坡一生植竹无数,写竹无数,画竹也无数,这些竹好像一下子都回到了三苏祠,成了修长的灵物,遮掩着一条条竹径通向幽微,通向主人营造的意境与心境。此外,还有一株荔枝,不知是不是从岭南移栽来的,也是东坡先生钟爱之物。花木寄托着先生的精神和情怀,见证了先生的际遇,弥漫在空气中的芬芳,自然也就有了先生的味道。
  此外,还有酒的味道,茶的味道……
  但说到底,东坡味道最终还是要落脚到人。这些年,有不少人想把苏东坡这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神化,但好像都没成功,因为他的人性、人情、人间烟火太浓重了。苏东坡身上有十足的人气,这人气是人间真气,千年不散,流布至今,传送着“千古一人”的人生况味。
  东坡味道中,当然也少不了美食的味道。抽象味道与具象味道的融合,构成了东坡味道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结合,这个味道就完满了。别以为苏东坡是美食家就顿顿大鱼大肉、海味山珍。其实,在生活窘迫时,也就一碟白萝卜、一盆白水菜、一碗白米饭凑合着果腹,但凑合也是有味道的,被他乐呵呵地称之为“三白饭”。“三白饭”已经成为今天一些人养生减肥的宝典,成了餐桌上的“新宠”。
  三苏祠里供奉着苏东坡的一位始祖,是苏氏家谱可以考证的第一人,是唐代有名的文学家,苏轼是他的第十代孙。由此看来,家学渊源对后世有着难以抗拒的遗传作用。更为有趣的是,这位始祖居然就叫——“苏、味、道”!
  这太巧合了,巧合得让人觉得苏东坡没有千古不散的独特而美妙的味道都不行,也巧合得让我不作一篇“味道”的文章也不行。
  这就是余味吧。余味,难以忘怀。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日,有删减)
  技法提炼
   一、写物与写人结合,写出本意“味道”
   味道来自食材采集及其加工、烹调,当然与人事相关。如果孤立地写“舌尖上的味道”,难免浅薄“寡味”。文章也写到了“东坡肘子”“东坡泡菜”等名菜,但没有以“美食家”的语言描写味觉之美,而是采用多种手法将写物与写人结合着写,以揭示味道之独特。一是物因人“出”,地因人“亮”;二是溯源说事,触及内心。作者述说苏轼这些往事,看似闲笔,实则揭示“东坡味道”的缘起背景,让读者知其本意原味,也为后文的展开做好必要的铺垫。
   二、多觉与文化结合,彰显意念“味道”
   令人“大饱口福”的味道是其“表”,多觉感受给人以人品浸染才是其“里”——抽象的文化味道。作者写店招中的苏词、墙上挂的苏轼字画、书店或书摊上摆的与苏东坡有关的图书……这些描写都已经由味觉转向视觉、听觉和内心感受,让读者进一步品尝独特的“苏轼”味道——既有清新隽永的文化气息,又有人生的美好追求。至于所写“花木的味道”更是由味觉引发的视觉与嗅觉的巧妙结合。作者为什么在三苏祠流连很长时间?因为这里彰显的东坡意念“味道”最为浓重:叙述典故“瑞莲”,透出的是苏轼兄弟的“香气、灵气”;描写七百多年树龄的丹桂如今依旧开花并引苏诗“此花元属玉堂仙”,咏叹的是如桂花般不与名树百花爭奇斗艳、宁静低调的品格;描写三苏祠的竹子,赞赏竹子是能“通向幽微”的“修长的灵物”,将竹之坚强韧劲与苏轼的“意境与心境”融通合一;最后描写荔枝也非闲笔,是在赞美苏轼遭遇坎坷际遇时淡泊向上的情怀;最后,以“弥漫在空气中的芬芳”比喻苏轼“抽象、意念”的文化味道,给读者一种崇尚美的熏陶。
   三、怀古与说今结合,倡导时代“味道”
   作者以“但说到底”转折文笔,引古说今。当下,忽视挖掘苏轼“家学渊源”的强大精神遗传作用,过度开发苏轼的“具象味道”,不善传承其“抽象味道”“人间真气”却通过“神化”以营利,过度追求所谓“美食”而奢侈显摆……这都使“东坡味道”变了味,于是文章由东坡之“真味”说到“变味”再抒写“难以忘怀”的“余味”,倡导当代应有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完满”味道,引领传承优秀文化的正确方向,给读者留下广阔的体味空间,有“言已尽而味无穷”之妙。
其他文献
前不久,阿里和腾讯先后宣布打造“人工智能+医疗”应用系统,包括2.0版本的“ET医疗大脑”和“救命的AI”。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智能诊所等也备受关注。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结合医疗场景的需求,利用深度学习和算法将海量的数据模块化,迅速演算出量化结果,使疾病诊断更加精准,能够减轻临床医生的负担,减少误诊、漏诊。不久的將来,患者用上可穿戴设备,在家打开人工
期刊
雪洋洋洒洒,潇潇洒洒,飘下来,落在天地之间,落在这个村庄。雪显示着天的慷慨和大气。村庄沉浸在雪的世界,先是茫然,再慢慢变得安静,最后瘦小了。风被山梁遮挡,不可名状的细微的声音被雪浥住,小河潺潺的流水声音被覆盖。雪给这个村庄带来更深邃的宁静。雪,让人影从山梁上的小路退出,回到家园;让小鸟从天空退出,回到暖巢;让牲口从外圈里退出,回到内圈。雪让宁静从人的头发渗到肌肤,从肌肤渗到骨肉,再到心灵的深处;让
期刊
【导语】   我们生活中的日常所見比比皆是,但是在日复一日中,这些日常所见的美常常被我们忽略,今天,我们和蔡雨玲、胡宝林两位作家一起,重新了解这些日常所见,感受其蕴含的不寻常的、独特的美和含义。   有四个年轻的旅行者,分别叫做“每个人”“某个人”“任何人”和“没有人”。他们一起,去寻找传说中神奇的仙果。   “每个人”心智平平,他希望更加聪明;“某个人”双目失明,希望重见光明;“任何人”有点瘸跛
期刊
阅读指要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物或者环境的某一特征、某一局部、某一“细枝末节”所作的细致、具体、深入的描写。细节描写因其“细”“末”,在文中所占比重不大,自然是描写的辅助手段,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作家刘真认为:“一篇小说,没有细节,就不成其为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节决定一篇作品的成败。”确实,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特征、表现生活环境以及推进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一篇文章只有具备
期刊
从母亲手上接过绣花针,到拜师学艺,再到创新突破,一路走来,姚建萍不断追求自己的刺绣艺术理想,其间收获很多,也放弃了很多,转眼间已过了40个年头。姚建萍在苏绣上有如今的成就,離不开妈妈的引导与支持——“妈妈是我第一个偶像,也是我第一个老师,她不仅传授我刺绣基本功,还教我踏实做人、静心做事,让我一生难忘,受益无穷。”   40年来,兴趣变成了使命,苏绣融入了生活,姚建萍也从一名普通的绣娘成长为一位著名
期刊
文化传承第一靠人。19世纪末到现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使得技术日益成为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一个教授的讲演通过视频传播,可以很快让更多的人看到。但我总觉得,视频只能听到声音、看到动作,而感受不到讲话人的情感。文化传承是要用“情”的,中华民族的教育重在“情”。也许有人会说,有书在就有文化在。可是,今天有多少人去读《论语》《孟子》《尚书》《周易》等等?读的人真懂了吗?而且书上记载的文化,每倒一道手就要丢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武侠小说泰斗金庸(查良镛)于2018年10月30日驾鹤西去,享年94岁。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著武侠小说15部,可概括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他的小说销量保守估计是3亿册,仅次于《圣经》和《毛选》,盗版书更是不计其数。邓小平、华罗庚、杨振宁、蒋经国、莫言、钱学森、贾平凹、三毛……都是“金庸迷”,其作品流行的程
期刊
我们搬家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下来。   …………   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待了二十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摘一棵大
期刊
金庸先生在回答“人生应如何度过”的问题时,仅有八个字——“大鬧一场,悄然离去”。这一“闹”字令我想起神话传说中的“哪吒闹海”。   翻阅“哪吒闹海”,不难发现,哪吒敢闹海,在于自己有能力,更在于自己敢于露出英雄本色。   其实,真正的“闹”是什么?是卷涌翻浪过后,还可时时令人回想起当时的“惊险”与“雄浑”。在人生的汪洋大海中,虽不乏卷涌翻浪之人,但这些人总是昙花一现,成为匆匆的过客,说及会“闹”的
期刊
“我们活过的瞬间,前后皆是暗夜”,费尔南多·佩索阿在上世纪就写下了这句意味悠长的诗句。其实,想想,每个人的生命在时间的长河里是那么的短促,那么的渺小。那么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怎样才能彰显生命的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像金庸老先生所说的“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闹,不是广义的胡闹,而是在自己的领域里有所成就。   “天眼之父”南仁東携带三百多张卫星遥感图跋涉于大山之中,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闹”出最大的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