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偏离:您的孩子有过吗?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lin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产造成的心理偏离
  
  小钰5岁,平时在人前,看不出什么来,似乎一切正常。可是,熟悉这个孩子的人都说,这孩子啊,不知怎么,总是感到有些不太对劲儿。
  举个例子,有一次,爷爷过生日,全家人在一起吃饭,本来什么都好好的,只是爸爸对爷爷说了句“那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心眼小”。爸爸说的是别人,可小钰听到了,就认为爸爸是在说自己,把手里的筷子甩到了地上。小钰妈刚责备了他一句,他竟然把碗也扔到了桌子中间。
  小钰的家长,不知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孩子。
  虽然,小钰妈常为小钰的表现暗自伤心,却仍然十分疼爱他。
  小钰能来到他们中间,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怀孕时,小钰妈曾经染上重感冒,医生建议,干脆把这个孩子流产掉算了,不然,孩子也极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小钰妈认为,这是她和小钰爸的第一个孩子,只要自己不吃药,挺过去,也就是了。然而,一件事不顺,诸事都不顺。怀孕6个月时,小钰妈在客厅里做卫生,本以为小心些,也算是个锻炼,但是,却出现了意外情况,擦桌子时,一个不留神,脚下一滑,腹部撞到桌子角上。当时,大家都以为孩子保不住了,没想到,小钰竟然没事。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小钰妈认定,这孩子有福气,所以,虽然在生小钰时难产,差点要了小钰妈的命,但小钰妈却更加爱护这个得来不易的小生命了。
  可是,她万万没想到,小钰如今的性格竟然这么古怪,这么神经质。
  小钰妈有时也会有这样的念头闪过:是不是那时把他流产掉,就不会这么让人心烦呢?可是,她马上又开始责备自己:你是个母亲,怎么可以有这样恶毒的想法?!
  
  许多资料已经证实,母亲在孕期患传染病、中毒、营养不良、腹部撞伤,以及孩子出生时窒息、严重缺氧、难产或产伤,均会影响孩子的精神及神经发育。有人做过统计,母亲孕期伴有并发症或难产的儿童,出现神经质倾向者占16.7%,有行为问题的占18.4%。可见,从怀孕期起,就应重视胎儿发育和围产期保健。
  
  家庭环境造成的心理偏离
  
  从少阳懂事时起,就生活在父母的争吵中。
  小小年纪的他,不明白父母每天都在争吵什么。可是,他知道,也许像幼儿园里的一些小朋友一样,爸爸妈妈要不在一起了,而不会像大多数小朋友那样,爸爸妈妈和自己,一家人相亲相爱。
  少阳的爸爸是个工人,妈妈是小学老师。本来,这样的家庭,应该是和和美美的。可少阳爸爸喜欢喝酒、赌钱,每天下了班,就出去了,很晚才满脸通红地回来。少阳妈妈责备他,他就破口大骂起来,也不管已经是午夜,还是凌晨。最近,少阳妈妈终于忍不住,私下里问少阳,如果只能有爸爸或者妈妈,少阳愿意要谁?少阳意识到了什么,哭了,说两个都想要。妈妈也哭了,拍了拍他的头,少阳的泪水就更忍不住了。
  那天晚上,爸爸和妈妈又大吵了一架。
  第二天,爸爸竟然也问少阳同样的问题。少阳没说什么,爸爸叹了口气,抚摸了一下少阳的肩。在少阳的记忆里,这是爸爸唯一的一次,对自己亲昵的表示。
  少阳本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现在,他在家里就越来越内向了。而且,经常在睡觉的时候惊醒,受不了,就跑到客厅里,睡到沙发上。然而,到了幼儿园,少阳似乎又变了个人,有时,一件小事,就能激怒他,和小朋友大打出手。
  幼儿园老师找到少阳家长,通报了少阳的情况。
  少阳爸妈也说不出个根由来。
  他们只是说这个孩子变了。但是,他们也不知道,少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父母的素质、彼此的关系、教养方法,均能对幼儿心理发育产生影响。父母之间不和睦或离异,或对孩子失去应有的爱抚,容易使幼儿情绪抑郁、性格古怪、心理反常。过分溺爱容易使孩子形成骄傲、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自理生活的能力也很差;对幼儿过于粗暴、简单,易使孩子形成胆小怯懦、恐惧心理,也易使其形成说谎、粗暴、无理的性格。
  
  温情提示:防止心理偏离的方法
  注意观察孩子的心理情况。当孩子出现心理偏离时,家长应先从自己的言行、教育方式、家庭环境中寻找根源。轻度的偏离,只要注意改变教育方式,就可很快奏效。对有明显的心理偏离,学习困难,或有行为问题的孩子,宜及早让儿童心理专科医生给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注意形象化的教育。通过现实事例,培养孩子与同伴的友好合作和社交能力,让孩子学习谦让、懂礼貌、为别人着想等优良品质。游戏在孩子的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孩子通过进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不断扩大知识面,掌握必要的生活和学习的技能。游戏还可以调节和治疗儿童情绪失调的行为问题,克服胆怯、粗暴、不合群、自私等不良心理,并促进儿童想像力、创造性、耐心和持久性、灵活性以及交往能力的发展。
  及时到幼儿园生活。幼儿园是儿童早期社会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孩子在这个集体中,通过各种游戏、体力和智力活动,不仅有利于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对于良好的个性形成是很重要的。调查发现,公办或民办幼儿园的儿童,显得活泼、开朗、易合群、守纪律、讲礼貌,对比之下,家居的孩子显得过分害羞、怕见生人,难以适应陌生环境。
  重视孩子的学前文化教育。学前文化教育有利于启迪和满足幼儿的求知欲,也是对孩子萌芽期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学前文化教育中,不要单纯让孩子死记、硬背,要善于帮助孩子理解,并注意耐心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还要培养孩子从小爱思考、爱观察的习惯。同时,通过听故事、讲故事以及各种文化课,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德、智、体的全面提高。
  关心孩子的健康情况。人的身体和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一方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时,另一方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对孩子身体和精神状况都不可忽视。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解释是:“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还包括了身体、心理的完好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因此,对于孩子健康的完整概念应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力保持良好的状态。
其他文献
评 析:  兵兵的行为属于“自慰”,其主要表现为孩子通过玩弄、摩擦自己的生殖器以达到产生快感的目的,此种行为多见于男孩,女孩子也并不少见。婴幼儿“自慰”行为的发生往往有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孩子最初触摸性器官与触摸身体的其他部位一样,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性器官具有丰富的神经末梢,触摸之往往会产生舒服的感觉,从而形成“自慰”的习惯。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如果像场景一中的妈妈那样斥责、打骂孩子,容
期刊
开讲专家:  桑标,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获上海市第七届曙光学者、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承担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著有《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著作。    关心孩子的成长,目光不能只停留在孩子身上。对家长而言,只有把
期刊
儿子5岁。在他这个年龄,正是想像力大炽的时候。他非常喜欢绘画,可是,对音乐却不是很有兴趣。老公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我们这两个当家长的,身上加在一起也没10个音乐细胞,儿子继承了我们的基因,当然不会对音乐感兴趣——他的潜台词是,如果儿子对音乐感兴趣,反而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我对老公的态度感到失望。正因为儿子不具备这种兴趣,那才正是我们需要着力培养的地方。我一直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以恰当的方式,为孩子
期刊
故 事:  6岁的睿睿成绩挺好,邻居们常常夸奖他,睿睿家长觉得脸上很有光,所以,在家里什么事都由着他,遇到一些小矛盾,他们也宁肯委屈自己,不会委屈孩子。有时候睿睿乘电梯时横冲直撞,不懂说“对不起”、“谢谢”,不跟人打招呼……睿睿家长虽觉得孩子没礼貌,但这些都是小事,而且男孩子嘛,大大咧咧没关系。  然而,上星期发生的事,却让他们倍感难堪。他们带睿睿参加一个正式晚宴,别人还没入席,睿睿已经一屁股坐到
期刊
镜头一(2005-1-11):让他捕捉赞许  今天的课是观察糖葫芦:糖葫芦是什么颜色的?糖葫芦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孩子们开始画糖葫芦。  3岁的洪晓,很内向,平时几乎不大理别人。他的绘画技能不那么娴熟,线条也有点笨拙,神情却特别专注。我装做随意地对配班老师说(洪晓能听到):“今天洪晓画得可认真了!”然后,又转了一圈,装做不经意地走到他桌子前,对他使了一个眼神,边笑边用力地点点头。他向我微笑了一
期刊
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是没办法想像植物生长的过程的。就像我正上幼儿园的女儿,她始终认为,所有的蔬菜、水果都生长在超市里的货架上,所有的肉都长在冷冻箱里……当然,她也从老师或我的教育中明白,事实上并非如此,但事实是怎样的,她却又从没有真切地见过。本来,我想带她到农村走一圈,让她有个感性认识。然而,由于时间上的关系,却从来都不曾成行。  我想到了让她自己种植一些植物。  那天,当我把一把白菜籽和一个装满
期刊
有个孩子,3岁前以爷爷奶奶带为主,两个老人很宠孩子,家里条件很好,孩子从小要什么都满足。有时候不给,孩子一闹东西就到手。孩子3岁后以妈妈带为主,他还是用对付爷爷奶奶的方法对付妈妈。妈妈再打,他也要坚持到最后答应他的条件,妈妈又是讲道理,又是打,却没有任何用处。问题就是妈妈的态度不坚决,讲完了、打完了,最后还是满足了孩子的要求……所以说,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家教艺术。  只有拥有了惩罚
期刊
在草原上,您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如同白云般的羊群,缓缓地在草原上移动。牧人远远地跟在后面,似乎不关自己的事。当牧人发现,草场并不是自己所选的草场时,他才会限制羊群的走动,或慢或快,但动作也依然漫不经心。  韩国的家庭教育,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  朋友金玉英是韩国人,在大学时,我们是睡在上下铺的姐妹。所以,当她邀我到韩国一游时,我几乎毫不迟疑地就答应了。由此,也见识了韩国家长放牧孩子的场景。  那天,
期刊
刘先生对5岁的儿子明明管教严格,生气时甚至还动过几次手。明明觉得自己很委屈,因为爸爸不听他解释,他刚要说话,就已经被骂了,但他又不敢发牢骚。所以,渐渐对爸爸有了点儿敌意。  后来,明明的爷爷奶奶搬过来一起住,明明上下幼儿园就都由奶奶接送。爷爷奶奶十分宠爱明明,明明也开始变得调皮、贪玩。每次刘先生想教训明明时,明明就往爷爷身后一躲,爷爷立刻“挺身而出”,刘先生一点办法也没有。  一个周末,刘先生带明
期刊
儿子6岁的时候,我们一家有机会在美国呆了一年。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尤其是儿子上学的经历,使我对美国的教育有了亲身的体会,我认为那是一个能营造出儿童天堂的教育体系。  美国的住处附近有一间公立学校,附设有幼儿班。在填了一些表格之后,儿子马上被安排到班上去。一位老师带我们去熟悉校园:这里是吃午饭的地方,这里是爸爸妈妈来接送的地方,这里是玩的地方……儿子不断地点头,这些地方显然都是他很需要了解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