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aob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不断的更新,高效课堂成为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老师教的不累,学生学的轻松。在这个背景指向下,如何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真正的提高教学质量便是大家需要探究、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高效 教学 情境 兴趣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特别是对一些有听力残疾的特殊学生来说,知识、技能、情感的培养,首先是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的。为此,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便成了我们所要努力的方向。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针对聋校的语文课,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探讨一下。
   一、优化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的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耳聋学生来说,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精心设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结构与思路。清晰的教学思路,优化的教学结构,可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更顺利的完成本堂课的学习。设计课堂问题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准确的针对性,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要适合耳聋学生特点和学习能力,由浅入深,环环紧扣。
   如《荷花》一课,我将问题这样设置:
   a.课文中抓住荷花的哪些部分来具体描写荷花的?
   b.荷叶是什么样的?通过对荷叶的描写可以看出荷叶有什么特点?
   c.荷花有哪几种姿态?看到这一池姿态不一的荷花,你有什么感受?
   d.看着这样美的荷花,“我”会产生怎样的幻觉呢?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学生就较容易掌握到本文的重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效益
   新的教学理念,倡导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充分调动聋生各种感官,从而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更深刻的去体验、去领会所学内容。例如我在讲《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要学生体会杨梅很酸,将牙齿都酸倒了,由于地区原因,并不容易买到杨梅,无法让学生去亲自品尝杨梅的味道。单靠想象,学生并不能很好的感受到杨梅的酸。于是,课前我准备了一些酸涩的青杏子。课上,为了让学生感受那酸酸的味道,我将青杏子拿了出来,学生还没有品尝,我已经看到他们那嘴角微动,酸涩的表情了。我说如果给你们吃一大堆这样的青杏子,想一想会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然理解了把牙齿都酸倒了是一个什么程度了。这样创设情境,就很好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打造高效课堂
   耳聋学生由于听力障碍,导致课堂上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由“听”和“看”变成了单一的“看”。如何针对他们的特殊性,将“看”发挥到淋漓尽致,从而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提高聋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呢?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提高效率的法宝。日常教学要提高效率和质量,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才能引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喜欢学习。恰到好处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则是激发聋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例如,《精彩的马戏》这篇课文,对于猴子爬竿、黑熊踩木球、山羊走钢丝的表演,虽然课文用生动的文字进行了描述,但是耳聋学生还是无法从字面上去感受马戏的精彩,这也让他们失去了对课文学习的兴趣。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的去观察猴子爬杆、黑熊踩木球、山羊走钢丝,他们就能真切的感受到这场马戏的精彩,也会因此对课文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打好了高效学习的基础。
   2.科学运用多媒体课件,轻松突破学习难点
   聋生由于语言、思维的局限性,使得很多信息无法用单一的讲解和想象来获得。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最充分、最有效的传达出所要传输的信息。科学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将会帮助学生轻松的突破学习中的难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打造高效课堂
   1.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增强学生的知识掌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去理解文本的内容,感悟文本中表达的情感,更大范围内掌握文本中的知识体系。耳聋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拿出一篇课文,不知道怎样着手去自主学习。所以每堂课上,我都会针对所学课文内容向他们提出几个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自由学习、互相探讨,从而更好的掌握文本内容,并发现文本中更多的知识体系。例如我在讲《趵突泉》一课时,我首先提出问题“大泉眼和小泉眼分别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自主学习,相互讨论。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这个问题,还从文本中了解了大泉眼和小泉眼的特点、作者是怎样来赞美小泉的美丽的,这就是他们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他们将这一收获反馈给我,很高兴的和我分享他们在学习中的收获,并积极地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当中。
   2.提供学生自由质疑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以往语文课的教学模式是老师问,学生答。这样的教学好像使课堂上的时间更加有效的被利用起来了。而事实上,学生呆板的跟着老师走,机械的学习并没有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自由质疑的机会,才会使学生真正的投入到学习之中,这才真正的提高了我们的教学质量。耳聋学生的思维本来就很单一,放开思路为他们提供自由质疑的机会,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他们学习能力、开阔思维的过程。
  总之,打造高效课堂,加大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除了要优化教学方法,恰当选择教学手段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希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能继续探索,打造一个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盲校教学文萃》;中国盲文书社1997年7月出版
  [2]《现代特殊教育》(月刊);总编辑:顾冠华;2004年第7—8期
  [3]《特殊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中心 主办;1995年第4期(总第16期)
其他文献
摘 要:质疑是学生进步的前提,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质疑,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肯定,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二、鼓励反思,将偏差问题引向深入阅读; 三、激励想象,将阅读拓展延伸。质疑能力对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读书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 质疑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质疑是对话的重要构成。一切探究皆从问题开始,阅读创新其实可以把精力放
摘 要: 开卷考试是近年来政史学科评价制度的一种尝试和考试突破,开放性命题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考察学生对课文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又考察学生联系社会和自身实际能力。现在实行开卷考试,把学生从繁重的识记中一下子给解放出来了。而这种形式的考试无疑是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 初中政史 开卷     初中阶段,学生要学的科目特别多,列为中
面对六七岁的儿童,怎样科学地进行写话教学,从面为整个作文教学起好步,开好局呢?《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写话目标中,明确地把“对写话有兴趣”摆在首位。由此可见,低年级写话,重在培养兴趣。如何进一步培养写话的兴趣,提高写话的质量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丰富儿童的生活  生活是写话的源泉,奥妙无穷的大自然和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为学生写话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自
本文探讨了乡村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提出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通过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对乡村文化分类分层实施保护,注重提高农民文化保护的自主意识,实现
期刊
文字—语音转化功能的运用令这个世界变得更加便捷,然而这种系统真正用在残疾人辅助系统上的却很少。如今这种现状要改变了,来自乌克兰的一组大学生团队发明了一种新型电子手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不断发展,市场所需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将直接关系到中国实现建成创新型国家的伟大目标。当代大学生作为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群,必须不断提高创新素质修养以适应社会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提高进行深刻剖析,揭示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代大学生提高创新素质的策略。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创新素质 提高策略
本文从剪力墙结构的基本概念说起,结合笔者的具体工作实践,就剪力墙结构设计方面进行分析。
概述地籍信息系统(Cadastral Information System,CIS)是一种服务土地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本文所述地籍信息系统主要是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笔者就以盐城市为例,简述地籍信息系统的发展和应用。
摘 要: “讨论式”教学法使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都能得到很大改进,能克服应试教育模式的一些弊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讨论式”教学法中,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样能极大激发学生提问的主动性,真正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政治 讨论式     新课改下,政治课教学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广大教师逐渐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即采取一味“满堂灌”和单纯“注
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教师成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是以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了由传承式教学向创新式教学的转变,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的转变,由教师教的过程向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转变。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