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感怀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在当今,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古人认为,一个普通的家庭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文人士大夫,则把"琴棋书画诗酒茶"当作精神追求的另一种境界。尽管人们都把茶的位置排列置于最后,在今天看来,茶最实惠、最实用,逐渐成为了老百姓养生、修身,提升心灵境界的有益保健品。
  回忆是个双刃剑,有时候会把早已忘却的痛楚经历,不经意中泛起、咀嚼。
  记得文革初期的炎夏,祖母每天早早地在一个包浆浑厚的瓦罐里,冲泡满茶水,等待着劳累的父亲从农田归来,那顾不上洗浴就抱起来茶罐一饮而尽的场景,深深地定格在我的心底。
  当年也曾经好奇地偷偷喝上了一口,只涩得舌头伸在外边半天。祖母笑着说:“咱们买不起茶叶。这是土茶,是去年霜后的桐树叶,既败火又止渴。”就这样,我心目中印象最深的茶叶,很久就生长在后院的那棵大桐树上。
  1977年初春,部队篮球队拉练到杭州的留下镇,跟随着老兵们,凭每人一张的珍贵特殊票证,可以在军人服务社买一份龙井茶。当时要用四块七毛钱买到二等龙井茶一斤,的确让我犹豫再三。要知道,那时候一个月的津贴费才七块钱啊!
  回到郑州驻地,宝贝似的捧在手上,专程请假送回给父亲。家里的紫砂壶已经被当年的红卫兵收去销毁了,父亲高兴得两眼放光,小心翼翼地将碧绿的叶条,放入印有“为人民服务”红字的白搪瓷缸里,亲自煮水冲泡后,双手递给在临潭当阿訇回来探亲的二爷手中。老人家自称一辈子爱茶若痴,听说是千里之外的龙井春茗,笑得合不上嘴。顾不上斯文,一杯饮毕,又加满水,放在煤火炉上煮泡,顿时,满屋飘香。接着,我惊呆地看着他不动声色地将第二杯一饮而尽,并且把泡过的茶叶一缕缕地全部吃掉。口里还禁不住念念有词:“好茶,好茶。挚感,挚感!”这一幕情景令我终身难忘。
  居住江南二十多年,几乎年年清明前后,都会与家人或朋友去杭州梅家坞品茶尝鲜。无论是晴空万里的艳阳树阴下,还是丝丝细雨的亭阁圆桌边,约几位挚友,抛却尘嚣,淡然静思。不远处是翠山碧树、茶园梯田。这时候,淡然地呼吸着大氧吧的泥土气息,坐对静观着面前普通玻璃杯,只见那娇嫩碧清的扁平龙井翠芽,被85度的山泉浇醒,或浮或沉、或上或下,翩翩起舞,犹如一幅大写意的山水画卷。接着,一袭久违的清香,钻进贪婪的鼻孔,润遍肌体。等第二杯入口,醇厚自舌尖到喉底,能把爱茶人彻底征服。龙井的魅力不仅限于在感官的享受,往往能够让人联想起尘世间的复杂人生。
  参悟,本身就在时时刻刻中。
  此时,闭上气,深深嗅觉这一年等一回清醇的豆香,谁都不愿讲话、分神。享受恩典,享受赐予,就在一思一念之中。
  突然想起了清代诗人龚翔麟的名句:“旋买龙井茶,来试虎跑泉。松下竹风炉,活火手自煎。老谦三味法,可惜无人传。”
  我在想;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无忧无惧的好时代,无需追逐名利、任性挥霍。更不应该只停留在独善其身、孤芳自赏最简单的平庸生活中,关注社稷、关注民族文化,用微薄之力做点善功,足以能体现出一个普通凡人的自身价值。
  茶是有生命的,而且是有灵性的。在中国,几乎人人都喝茶,而且,每个人、每个地区、每个民族的饮茶习惯和爱好皆不相同。无论是富豪新贵,还是布衣凡民,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中意的茶,都能够找到感受与参悟。
  我不是专业研究茶的学人,但是,我从茶中能够感悟到造物主的大能。任何微小物质的能量都不能低估,只是需要发现、珍视,与人分享。
  在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茶树。针对不同的人群,一片茶叶虽然只是一个媒介,一个生物、一个生命,她如同蜡烛,从发芽、生长、成熟,最后奉献给懂她、爱她的人们。而且,不仅仅是止渴,还能够治病,能够健身,能够怡情,能够以茶交友,的确神秘无比!
  如何挑选适合自己身体及口味的茶,甚至在不同季节喝什么茶,需要学习一定的基础知识。
  春季喝绿茶,明目清心,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在初冬季节,喝红茶或许是个明智的选择,暖胃御寒很有必要。
  京津人爱好花茶,沏一杯满屋飘香、绕梁半日。西北部地区的人喜欢八宝盖碗,一直流传着“一刮金,二刮银,三次刮得油脂尽”,可谓是十足的养生茶。广东、福建人把乌龙茶当做一日三餐的必修课,“宁愿无美食,不缺中意茶”。云南的普洱已经在全世界华人中达到了“家喻户皆晓,人人爱享用”的境地。
  我们没有必要像日本人对待茶道那样,沐浴、更衣、焚香、挂画,毕恭毕敬地把茶神化、崇拜。本来就应该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饮自己中意的茶、喜欢的茶,这才是最务实的茶道。
  我喜欢郑板桥撰写的对联:“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这种意境追求的是文人画家以茶为友所寻找的精神愉悦,然而,这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理想世界。
  我也附庸风雅,请海上103岁的老诗人、书法家周退密题写一幅七言楹联:“喜延明月常开户,独试新炉自煮茶”挂于书房。看书、写字疲倦时,望联生情,陶冶心境,慰藉自我。
  将苦涩泡去,品出甘甜;将烦恼滤掉,留给自己快乐。茶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疗治当今浮躁社会的清心补品,是感恩的参照物,更是不可多得的良友挚朋。
其他文献
你记得——你出现在我门上的  窗口前的那个夜晚?  那时你在我房子的黑暗中起身  那时你像一只大鸟,疲倦子越过海洋、  平原和森林,在我的床上颓然倒下。  你记得——你问候的话语,拯救的话语吗  你记得——我那欢迎的话语  我那爱情的话语吗?  不,你记不得了,  没有人记得现在,没有人……  现在是夜晚,  你出现,你到来,你颓然倒在我的床上  我是你的仆人,是你谦恭的卫士  如你顺从我的爱情而
期刊
第一章  1  如果你有记忆的话,你会记得,母亲当时吃野草的情景的。母亲抱着你一路要饭吃,从甘肃的定西走到陕西凤山县的时候,她那年轻的生命已经饿成了一条紧绷的线,一触即断。母亲把你放在路旁,几乎是扑向了一片翠绿的青草地,如果你有明晰的思維的话,你可能会像母亲一样感到蹊跷:这凤山县,这雍山里,野草怎么依旧自豪地生长在路旁,怎么没有被人吃掉?在定西,即使到了暮春时节,也是光秃秃的一片,可怜的黄土,波浪
期刊
江南的雨真多。  多得让人常常会在无意中抱怨,甚至厌恶这轻而易举得到的天水。  春天,和风习习,这可是万象更新的好日子。终于可以扔掉笨重的冬装了,我对自己说。  人们或踏青郊游,或驱车赏花,游弋在无垠田野。时间似乎被忘却了。  只是几片轻薄浮云的天,怎么突然会下起大雨来?这就是江南。  雨可不管你是否尽兴,也顾不上你是否来得及躲避。刚才的阳光灿烂溜走了,雨,会不紧不慢地下上几个小时,甚至一天。  
期刊
或许是因为其伶牙俐齿的叙事和活灵活现的声口太过深入人心,马小淘小说内在的一面多少有点被掩映了。但倘仔细翻检她近来的创作,就会发现,她那些看似风格近似、题材也称不上宽阔的作品大都角度别致,观察细微,她敏锐地捕捉到在一个价值离散的消费社会里人们重建可以信赖的自我感觉的必要和艰难,所以她总能由一个不起眼的入笔慢慢让读者有一种如锤击一般的切身之感,像《章某某》里的身份焦虑、《毛坯夫妻》里的房产纠结、《春夕
期刊
“佛渡有缘人。”  ——题记  涨起港 双屿港 佛渡水道  这些名词携带历史的光亮  引领我来到兄弟般的岛屿  房前屋后就是活水码头  潮水应该不会流错地方  传说中观音大士在此停留、过渡  原生态的村落也仍在山岙里活着  岙前,是已被围垦起来的海灣  落潮的滩涂海草茂盛、生机盎然  民间的渔港 海边的夜晚  比星空更加疏散 寂静  电力的廊道 在空中  闪烁着独特的私语  往事可否藏起了它命定的
期刊
1  蝉鸣四起的夏季,汗流浃背的酷暑,炽热炎炎的烈日。每年的五六月毕业季,总是搭配着热烈张扬的红色。连绵不断绵延不绝,有万千情绪的释放,也有韶颜稚齿的青春。  走在熟悉的林荫道上,看见许多同学都穿着学士服在拍照。他们青春洋溢,言笑晏晏。最后的校园时光,是他们最好的时光,于我也是。  每一个热烈张扬的五月六月,有人在为未来而雀跃,有人在为别离而感伤,此去怕是经年,即使良辰美景,如同虚设,风情万种,更
期刊
2015年夏,我前往库车县采访援疆教师。帕蒂古丽正在库车,边搜集素材,边创作小说:《最后的王》。古丽陪我去见了最后的“王后”。古丽与王后的关系像姐妹。凭门票入“王宫”,王后居住在景点里。我见识了“王宫生活”。昔日的王宫和当下的景点并置、混搭,在《最后的王》这部小说里,时不时见识这类两个不融、不搭的物事并置的现象,既是内容,也是形式,创造出滑稽的文学效果。  我见识了王妃的日常生活,因为是在景点之中
期刊
百年后,村人多择山林而归。蒋葭浦村无山,先贤买下了与村相距六七公里的半座长岭墩山。  平日,长岭墩是冷清的,除了村里派人植树、护林,和偶尔有人祭拜先人、修缮坟茔外,鲜有人往。只有等到清明前后,长岭墩才热闹起来。许多老人生前虽是儿女的累赘,但等他们双眼一闭,儿女们办丧事、祭拜、上坟,绝不马虎。上辈人说,一年之中,只有此时阴宅之门才向世人敞开。先人通过那扇幽微之门,接收来自尘世的惦记和孝敬。  沿着半
期刊
作为一个川妹子,游览被世人誉为“童话世界”的四川九寨沟,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九寨沟离我的老家也就几小时的车程,年少时,我固执地以为风景就在身边,迟迟没有踏上这片“人间盛景”,领略她圣洁的山水和旖旎的自然风光。随着我前往宁波工作十来年,我离老家远了,离我的九寨梦想也渐行渐远。有一天,当我的女儿已然长大,她的个头超过我时,我发现一个颇为尴尬的问题摆在面前,女儿不会说宁波话,也不会说四川话,她变成了
期刊
1、阿舅  消息是姐夫带来的。  姐夫从洛村打电话给我:有件重要的事,要当面给阿舅说。  姐夫嘴里的阿舅,指的就是我。洛村人称呼亲戚,爱随自家孩子的辈分,某亲戚来了,明明在辈分上和大人是平辈,但孩子该叫姑父,大人也叫姑父,孩子该叫阿舅,大人也叫,算是尊称了。打小生长在杨庄的我,有好几年不适应这个叫法,不过叫的时间一长,也就适应了。  我:啥大事?电话里不好说?  姐夫:这事电话里说不清,今个我要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