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80后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他们出身各异、地域不同,扬名在体育、音乐、文学、娱乐、经济等各界。他们有一些共通的品质:冒险、创新、叛逆、决断。专家眼中的80后远远不止这些简单的词汇所能表达。
关键词一:开端的一代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在接受《华人世界》采访时认为,80后这一代出现了不少佼佼者,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是时势造英雄,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是有影响力的80年代。
很多70年代、60、50年代的“社会精英”已经出现“疲软”状态,他们在80后面前变得会越来越微不足道。所以说80年代是开端的年代,是创业经济的一代。
关键词二:过渡的一代
顾晓鸣教授同时也认为开端的一代也是过渡的一代。
因为从国际化的眼光来看,这些受人关注的80后还没有形成完全的核心竞争力,有想法但核心思想少,克隆多原创少。多数80后的人受高考体制的影响,个性被压抑,成长的年代适逢社会转型期,外受各种东西的影响,显得浮躁、急功近利,所以80后这一代多数还是受压抑的一代,平庸的、浑浑噩噩的一代。
关键词三:出人才的一代
但顾晓鸣教授还认为,这些80后有成长的机会和阶段,如果再注重向前辈学习,和时代一起成长,当他们到40岁时,他们中会有在全世界具有独创性、人格完整的优秀人才。而有着民族意识、社会责任心的80后中可能会出现领袖级人物,甚至还可能会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前提是只要他们不自我膨胀,好好学习,否则一切会成过眼烟云。
顾晓鸣还举韩寒为例,认为韩寒身上有一股锐气,但他本身也是一个“玩主”。如果他有强烈的民族意识、良好的社会责任心和自我修养,他可以成为鲁迅。否则,不好学习的韩寒将来只会发展成一个有才华的小丑。
关键词四:挑战、建设的一代
去年的“超级女声”运用独特的商业模式,体现了消费时代的年轻人对传统权威藐视的力量,而今年涌现在大众眼中的80后企业家所建立的商业模式,已经开始主动占据市场地位。有专家评论,如果说超级女声是一种对传统的挑战和突破的姿态,那80后的年轻企业家则已是占据、建设的姿态。
有评论家认为,他们中很多人精神营养主要取源于国外或者受过国外的教育,具有国际背景,他们不停留在对国外的简单模仿上;他们毫不隐晦地表达真实的想法,但出发点不是为了反叛社会,是对责任和话语权的争夺。更多的80后会在下一个5-10年成为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
关键词五:悬空的一代
有人指责80后一代是“垮掉的一代”,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在接受有关媒体记者采访时认为,这种评价很不理智,并认为80年代出生的人可以说是“悬空的一代”。
夏学銮教授认为,80年代人的主要群体特征是积极率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充满朝气和活力,生长在一个主流价值观不断变化的环境里,理想和信念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他们只是相对缺乏传统价值观的教育。而且他们还处在一个青春期的过程,社会角色比较混乱,心理上已经断乳但是还没有完全融入社会,处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悬空状态。
夏学銮对80后表示了充分的信心,他说:“我对他们一直很有信心,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阅历的丰富,他们会逐渐克服自己的缺点,成为社会的中坚和栋梁。”
关键词六:“尿不湿”的一代
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曾在公开场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80后这一代青年人可称为“尿不湿一代”。据其阐述,中国文化正在趋向年轻化,新生代成为了文化的象征。姚明、李宇春等上世纪80后的年轻人一出生就用上了“尿不湿”,因此张颐武将这一代人称为“尿不湿一代”。
他还认为“尿不湿一代”逐渐被采用有其象征意义,它说明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富裕一代人的出现和中国的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其实是异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对“尿不湿”的寓意,张颐武这样解释: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尿不湿”开始在中国普及。“尿不湿”属于一次性消费,用完即扔,在孩子使用“尿不湿”的3个小时里,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是完全放心的。这就使得父母和婴儿的交流减少了,少了长辈的训导和帮助,孩子们的性格自由发展。
关键词一:开端的一代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在接受《华人世界》采访时认为,80后这一代出现了不少佼佼者,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是时势造英雄,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是有影响力的80年代。
很多70年代、60、50年代的“社会精英”已经出现“疲软”状态,他们在80后面前变得会越来越微不足道。所以说80年代是开端的年代,是创业经济的一代。
关键词二:过渡的一代
顾晓鸣教授同时也认为开端的一代也是过渡的一代。
因为从国际化的眼光来看,这些受人关注的80后还没有形成完全的核心竞争力,有想法但核心思想少,克隆多原创少。多数80后的人受高考体制的影响,个性被压抑,成长的年代适逢社会转型期,外受各种东西的影响,显得浮躁、急功近利,所以80后这一代多数还是受压抑的一代,平庸的、浑浑噩噩的一代。
关键词三:出人才的一代
但顾晓鸣教授还认为,这些80后有成长的机会和阶段,如果再注重向前辈学习,和时代一起成长,当他们到40岁时,他们中会有在全世界具有独创性、人格完整的优秀人才。而有着民族意识、社会责任心的80后中可能会出现领袖级人物,甚至还可能会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前提是只要他们不自我膨胀,好好学习,否则一切会成过眼烟云。
顾晓鸣还举韩寒为例,认为韩寒身上有一股锐气,但他本身也是一个“玩主”。如果他有强烈的民族意识、良好的社会责任心和自我修养,他可以成为鲁迅。否则,不好学习的韩寒将来只会发展成一个有才华的小丑。
关键词四:挑战、建设的一代
去年的“超级女声”运用独特的商业模式,体现了消费时代的年轻人对传统权威藐视的力量,而今年涌现在大众眼中的80后企业家所建立的商业模式,已经开始主动占据市场地位。有专家评论,如果说超级女声是一种对传统的挑战和突破的姿态,那80后的年轻企业家则已是占据、建设的姿态。
有评论家认为,他们中很多人精神营养主要取源于国外或者受过国外的教育,具有国际背景,他们不停留在对国外的简单模仿上;他们毫不隐晦地表达真实的想法,但出发点不是为了反叛社会,是对责任和话语权的争夺。更多的80后会在下一个5-10年成为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
关键词五:悬空的一代
有人指责80后一代是“垮掉的一代”,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在接受有关媒体记者采访时认为,这种评价很不理智,并认为80年代出生的人可以说是“悬空的一代”。
夏学銮教授认为,80年代人的主要群体特征是积极率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充满朝气和活力,生长在一个主流价值观不断变化的环境里,理想和信念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他们只是相对缺乏传统价值观的教育。而且他们还处在一个青春期的过程,社会角色比较混乱,心理上已经断乳但是还没有完全融入社会,处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悬空状态。
夏学銮对80后表示了充分的信心,他说:“我对他们一直很有信心,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阅历的丰富,他们会逐渐克服自己的缺点,成为社会的中坚和栋梁。”
关键词六:“尿不湿”的一代
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曾在公开场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80后这一代青年人可称为“尿不湿一代”。据其阐述,中国文化正在趋向年轻化,新生代成为了文化的象征。姚明、李宇春等上世纪80后的年轻人一出生就用上了“尿不湿”,因此张颐武将这一代人称为“尿不湿一代”。
他还认为“尿不湿一代”逐渐被采用有其象征意义,它说明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富裕一代人的出现和中国的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其实是异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对“尿不湿”的寓意,张颐武这样解释: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尿不湿”开始在中国普及。“尿不湿”属于一次性消费,用完即扔,在孩子使用“尿不湿”的3个小时里,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是完全放心的。这就使得父母和婴儿的交流减少了,少了长辈的训导和帮助,孩子们的性格自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