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是革命的武器

来源 :学理论·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fever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和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理论都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从比较的视域解读马克思和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进而把握意识形态的性质和功能,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益隐蔽化和复杂化的今天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阿尔都塞;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8)18—08—05
  
   马克思和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产生的特色背景和时代根据有很大不同,理论和见解必定会打上各不相同的社会历史印迹,各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必有互补和互斥之处。进行马克思和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进而把握意识形态的性质和功能,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意识形态是“虚假意识”与意识形态真实与想象混杂的表象体系——意识形态概念的比较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界定为“虚假的观念体系”。马克思说:“人们迄今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他们按照自己关于神、关于模范人物等观念来建立自己的关系。他们头脑的产物就统治他们,他们这些创造者就屈从于自己的创造物。我们要把他们从幻想、观念、教条和想象的存在物中解放出来,使他们不再在这些东西的枷锁下呻吟喘息。”[1]不难看出,这里的“意识形态”的确是个贬义词,但这种贬义是特指的,并不是对一般意识形态而言的。因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任何一种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是反映的性质和形式不同罢了。意识形态作为一般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当然也是如此。所以,马克思把他所批判的意识形态说成是“虚假观念”,并不等同于故意用来骗人而编造出来的那些错误观念,而是指这种观念内容的虚假性。马克思认为,以前的意识形态尽管表现形式多样,但这些意识形态都主张观念统治世界,都从所想象、所设想的意识出发,而不是从现实的人及其实际活动出发,“以往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排除人类史”。 [2]
  马克思还从阶级根源和社会历史根源两个方面进一步揭示了“虚假的意识”形成的原因。阶级地位的不平等是虚假意识产生的根源,产生的阶级根源,“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3]阶级利益和人类利益的混淆,是虚假的意识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地位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抽象地讲,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4]一个阶级把自身的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并按照本阶级的需要和价值诉求有意识地隐蔽真相,用神秘的、扭曲的方式去反映现实世界,就产生了虚假的意识形态。
  在阿尔都塞看来,意识形态并不是一种幻觉,因为如果我们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幻觉,那么我们也就同时承认了在幻觉的背后存在着真实的世界。而在实际上,意识形态只是人们和他们实际生存状况关系的一种想象。那么为什么需要这种“想象”呢?马克思都认为,这种“想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自身生存状况中无处不在的物质异化。这种观点在阿尔都塞看来是错误的,产生错误的原因在于“我们在意识形态中发现的、通过对世界的想象性表述所反映出来的东西,是人们的生存条件,即他们的实在世界。”[5]
   对此,阿尔都塞辨识道,“意识形态反映的不是人类同自己生存条件的关系,而是他们体验这种关系的方式”,是这种方式呈现出来的复杂结果。即存在着两类关系:一是人类与自己生存条件的真实关系,二是人类对前一种关系的体验关系。而意识形态无疑属于后一种关系,这是一种“关系的关系,第二层的关系”。在以观念形式表现的意识形态中“既存在真实的关系,又存在‘体验的’和‘想象的’关系。”[6]但阿尔都塞认为,所有意识形态在其必然的想象性畸变中并未再现人们真实的生存状况,即他们的现实世界,“在意识形态中,真实关系不可避免地被包括到想象关系中去,这种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意志(保守的、顺从的、改良的或革命的),甚至一种希望或一种留恋,而不是对现实的描绘。”[7]通过意识形态的想象所反映的,其实是一系列使人与支配着自己的那些实际生活状况调和起来的情绪和态度,这意味着意识形态处在真实与虚幻相交织的特殊生活领域,从而对于意识形态的讨论就摆脱了真实与虚假二元对立的束缚。结构主义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理论框架,作为方法论的结构主义是开放性的,它不排斥发生过程或功能作用的研究。正是从结构——功能角度出发,阿尔都塞通过阐述意识形态发挥的具体社会职能,揭示出了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意识形态是人类依附于人类世界的表现,就是说,是人类对人类真实生存条件的真实关系和想象关系的多元决定的统一。”[8]
   由于这种多元决定关系,意识形态具有某种特殊的能动作用,使人们顺从和适应那个支配他们的生活的现实条件。可以看出,马克思主要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出发,认为以往旧的意识形态唯心主义地颠倒了二者的关系,以幻想的方式歪曲地反映社会现实,因而是“虚假的意识”。而阿尔都塞则从结构主义的结构——功能的角度出发,不仅仅把意识形态理解为社会意识形式,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状况的纯粹歪曲的反映,而认为在社会生活中,意识形态的主要效用在于使人们顺从和适应现实的生活条件,因而是对已存在的社会关系的体验和想象。想象得以产生的现实条件是真实的,意识形态表现为“真实和想象混杂”的表象体系。对意识形态表象背后所隐含的复杂关系的洞察,使阿尔都塞找到了推进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突破口。
  
  二、“意识形态没有历史”与意识形态“永恒存在”——意识形态存在问题的比较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了“意识形态没有历史”的观点。在这本书中,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进行了初步科学的解释,即意识形态是人们“实际活动”的“反射或回声”,“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失去了独立性的外观,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生存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9]从表面上看阿尔都塞是赞同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观点,但他不是仅仅止步于此,他利用结构主义的方法进一步阐释自己的观点,提出“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这显然并不意味着在意识形态中没有历史,而是意味着它没有自己的历史。尽管从形式上说,我希望捍卫的这个论点沿用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提法,但是它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那个实证论的、历史主义的论点有着根本的不同”,“因为一方面,我认为可以承认各种意识形态有它们自己的历史(尽管这个历史归根到底是由阶级斗争决定的);另一方面,我认为也可以承认意识形态一般没有历史,但这不是否定的意义上(它的历史在它的外部),而是在绝对肯定的意义上来说的”。
  以这个基本观点为基础,对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阿尔都塞提出了自己独特的阐释:“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想象的拼合物,是纯粹、空幻而无用的梦想,是从惟一完满而实在的现实的‘白昼残迹’中构成的东西——这个现实就是具体物质的个人物质地生产着自身存在的具体的历史。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没有历史的提法正是以这一点为基础的,因为它的历史在它之外,而在那里惟一存在的历史就是那些具体的个人等等的历史。因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这个论点是一个纯粹否定的论点,因为它同时意味着:一是意识形态是虚伪的东西,因为它是一个纯粹的梦……二是意识形态没有历史”。 [10]
   因此,从表面上看,马克思和阿尔都塞虽然都同意“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这一提法,但是从深层次上看,二人无论是在理论出发点,还是在理论目的(或重点)上都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强调的是实践唯物主义的批判的意识形态理论;而后者则强调的是一种结构主义的非批判性的意识形态观。
  其次,在意识形态存在的历史上两者是有较大差别的。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只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历史现象。“意识形态没有历史”是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基本认识,从这一点出发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只是阶级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马克思在其晚年笔记中主张,在原始社会是无所谓意识形态的,其含义是意识形态是一种历史现象,它的存在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历史角度看,意识形态将会随无产阶级革命以及共产主义实践而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将是作为人类文化发展共同载体——精神生产的出现。在存在的持久性上,阿尔都塞是持与马克思相反的观点。他认为“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被赋予了一种结构和功能,以至于变成了一种非历史的现实,即在历史上无所不在的现实,也就是说,这种结构和功能是永远不变的,它们以同样的形式出现在我们所谓历史的整个过程中,出现在《共产党宣言》所定义的阶级斗争的历史(即阶级社会的历史)中”。 [11]总之,阿尔都塞强调:意识形态没有历史,但却永恒存在!
   最后,马克思论述了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的具体社会存在的形式,即“观念的上层建筑”的上层思想。这是对其意识形态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文中,马克思就区分出了作为“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的国家机器和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一定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关系的综合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2]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所起的是“软国家机器”的作用。这种特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一,统治阶级用意识形态论证其进行阶级统治的自然性,使被统治的阶级认为只有顺从这种统治而别无他途;其二,统治阶级通过意识形态论证进行阶级统治的合理性,向统治阶级灌输只有这种统治才能带来安定和幸福的生活理念;其三,统治阶级通过意识形态表明其进行阶级统治的公正性,给被统治阶级以只有在这种统治中个人才能和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和发挥。“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软国家机器”的作用归根到底是通过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从而营造一种让被统治阶级安于现状的氛围,将维持现有统治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传达给每个社会成员。
  在这个问题上阿尔都塞同样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用结构主义的观点分析道,意识形态“是社会的历史生活的一种基本结构”, [13] “是具有独特逻辑和独特结构的表现——包括形象、神话、观念或概念。就具体形式来讲,包括宗教、伦理、哲学、艺术等等”。 [14]因此,它既是一种无意识的关系体系,又是一种无意识的客观结构。作为一种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在特定的社会中历史地存在,并作为历史而起作用。所以,阿尔都塞说,永远不会出现“无意识形态社会”,因为无论是作为关系体系而存在的意识形态,还是作为结构而存在的意识形态,都是现实社会稳定存在和正常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且即使人们认识了意识形态的本质,也不可能简单地将其消灭。意识形态“是社会的历史生活的一种基本结构。何况,只有承认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必然性,才能去影响意识形态,并把它改造成为用以审慎地影响历史的一个工具。”[15]
  
  三、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与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意识形态功能的比较
  
  马克思提出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是扮演“阶级社会的维护意识”这一观点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揭露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不可避免的阶级性特征,并因此具有虚伪性或虚假性。而阿尔都塞的出发点更注重从物质性特征出发,用来阐述他的关于意识形态在现实社会(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扮演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角色。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马克思的阐述比较注重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进行批判,而阿尔都塞的解释则是一种描述性的或非批判性。从这个层面上讲,阿尔都塞的提法与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而存在的相关论述较为接近。就此观点阿尔都塞曾经讲过,“意识形态绝不单单是一种观念体系,同时也是一种以现实存在表现出来的特殊的非强制国家机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本质恰恰在于成功地掩盖起自己的统治意图,让被统治者真的相信统治不是奴役而是合法的民主和自由”。[16]然而,他又说,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意识形态存在的物质基础。“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如教堂、工会和学校等)”,是人们表达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机器,尽管这种表达既有真实的东西也有想象的成分,但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却得以生活在与现实的关系之中。从这些点点滴滴的差别中,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判断性特色与非判断性特色就非常清楚了。这是两者之间意识形态理论差异的根源。
   阿尔都塞并不完全赞同马克思这些关于意识形态作用的观点。虽然他同意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既是统治阶级的维护意识也是统治阶级的一种自我意识,即统治阶级(资产阶级)并不是不知道自己所深信的所谓“真理”实际上只不过是带有虚妄性的意识形态,但他们仍然会深信不疑。而要破除这些虚妄性是要靠实践这一手段的,马克思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而这一观点恰恰超越了阿尔都塞的理解。因为在阿尔都塞看来,任何一种以实践(社会实践)为中介的认识观点固然有效,但都必然是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产物,实践领域中只产生意识形态式的实践观点。所以,阿尔都塞拒绝承认实践在破除意识形态的弊端(即虚伪性或虚假性)方面所能承担的角色。这一观点对我们深入理解实践本身带来了不小的理论启示,但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失落与失望。因为由此出发的结果是,人们似乎永远都要被淹没在意识形态而无法从中解脱出来。
  
  四、意识形态与“真正的实证科学”观与 “意识形态问题式”、“科学问题式”、“科学与哲学”观——意识形态与科学的比较
  
  在马克思那里,科学与意识形态是有区别的。自然科学和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虽然都具有理论化、系统化的特点,但他们所反映的客观对象是不同的。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界诸事物、诸现象的运动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是人对自然界认识、利用与改造的产物。如果说它反映了某种关系的话,除了反映自然现象的内在联系外,从人的角度来说,它只不过反映了“人对自然现象的关系”,并不反映人们的社会关系,当然不能把它说成是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则是人们关于社会的观念形态的理论化、系统化,依赖于社会生活过程的发展与变化,集中反映了社会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因此,意识形态的本质在于它是“现实的社会关系”的“表现和征兆”,是“人的现实关系的抽象”。[17]在阶级社会中是人的阶级关系的理论反映。显然,自然科学与意识形态是不能等同的,把二者等同就是把自然界与社会等同。
  同时,马克思对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始终是在一种历史的视域中审视的,意识形态和科学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马克思指出,“只要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就是说,只要它把资本主义制度不是看作历史上过渡的发展阶段,而是看作社会生产的绝对最后的形式,那就只有在阶级斗争处于潜伏状态或只是在个别的现象上表现出来的时候,它还能够是科学。”[18]古典政治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尽管在总体上由于其唯心主义性质而具有伪科学性的一面,但也并不能否认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内部的规律,具有局部的科学性成分。只有当社会矛盾充分暴露,统治阶级日益走向保守和反动,古典政治经济学所维护的、过时的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之虚假性才充分地暴露出来。也正是基于这种观点,马克思立足于科学的实践观,直面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以科学的精神探究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中逻辑地提出自己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从而实现了对旧意识形态理论的超越。
  阿尔都塞是围绕“科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来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解决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意识形态功能的关系问题的,“科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是阿尔都塞思想的核心所在。在阿尔都塞“理论实践”范畴统摄下,科学也是一种理论生产的“问题式”,阿尔都塞认为,任何科学理论的产生,都是与前科学即意识形态实现了“认识论的断裂”的结果,是“问题式”即基本结构彻底转换、改变的产物。“科学(科学是对现实的认识)就其含义而言是同意识形态的决裂,科学建立在另一个基地之上,科学是以新问题为出发点而形成起来的,科学就现实提出的问题不同于意识形态的问题,或者也可以说,科学以不同于意识形态的方式确定自己的对象。”[19]科学是在抛弃意识形态问题式的前提下才形成的,新的科学的产生意味着认识上发生了质的飞跃和革命。
   阿尔都塞主要从哲学认识论角度来界定科学性的。科学不只是一定的理论体系,同时是一种经受不断变化的科学实践活动,科学本质上是反经验主义的。经验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主体和认识对象——客体之间存在着基本的串通关系,主体可以透过表面的东西,达到对实在的认识。与此相反,阿尔都塞认为,在实在客体与思维客体之间存在着完全的分离,思维客体即科学的认识对象,是科学对其进行加工、运作的东西。所以,科学应该提供的最终认识结果与客观客体是相对立。科学中要紧的东西是构成一门科学的概念如何为了发展这门科学而被展开,科学是不断变化的历史实践。
   阿尔都塞虽然用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来说明马克思早期的思想和成熟时期的思想,但这种对立不是绝对的,而是“辩证”的。科学和意识形态不能截然分开,他说:“纯粹的理论实践是不存在的,任何科学在其历史过程中不可能由于上帝的恩典而永远不受唯心主义的威胁和玷污,即不受包括它的各种意识形态的威胁和玷污。”[20]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在断裂中丧失之后并不会彻底消亡,它还会以种种形式伴随科学的发展,科学只有清醒地、持之以恒地与意识形态斗争,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
   在马克思那里,科学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自然科学、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都在科学范畴之内,但与意识形态相对立的层面,马克思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21]与唯心主义从观念出发虚构历史不同,唯物史观客观、辩证地阐释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历史科学。阿尔都塞则认为科学认识的本质是一个生产过程,以意识形态问题式和科学的问题式的对立,说明两种理论形态的差别,即前者只限于论证自己的现实先决条件的合理性,后者则就真正的现实问题提问并给予答复。前期阿尔都塞强调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历史科学的科学性,后期则强调其意识形态性和政治性,这是一个关键的视角转换。
  
  参考文献:
  [1][3][4][9][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98、100、73、6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0.
  [5][10][11] 陈越.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54、350-351、351.
  [6][7][8][13][15][19][20] 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商务印书馆,1984:203、203、203、201、201、58、143.
  [12][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106.
  [14] 衣俊卿.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479.
  [16] 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161.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20.
  
  Ideology is the Weapon of Revolution
  ——Comparatively Research on the Marx and the Althusser Ideology Theory
  Abstract: Both the Marx and Althusser put forward his own original views to the ideology theory.Unscrambling the ideology theory of the Marx and Althusser from the view of comparision,and hold the property and function of the ideology, it has the realistic meaning to persist in the leading status of the artery ideology in the conflict increasingly concealment and complicated of ideology.
  Key words:Marx; Althusser;ideology
  
  (责任编辑/王丽君)
其他文献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很多活动结束后都会开展相应的分享,比如个别化学习、区角活动、来园的自主游戏和户外运动或游戏等。这类非集体教学性质的分享活動被认为是一种让幼儿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因此越来越受到认可和重视。然而由于这类活动非常强调幼儿的“自主”,致使很多老师在分享环节都“心里没底”,感觉自己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由于他们并不知道该如何有质量地分享,因此分享环节容易出现一些问
期刊
一些老师思考问题时受“二分法”影响,容易做出非对即错、非真即假的判断。从本案例来说,我认为能否设置“嘗”的环节不应是思考的重点,而应跳出“二分世界”,根据幼儿的发展方式和特点做“恰到好处”的教育。  片面考虑“尝”给幼儿带来的安全隐患,而让幼儿失去“尝”的机会,可能会让幼儿对自己探索世界的方式产生怀疑,得不偿失。再者说,若按此逻辑,“闻”这个环节也不可为,很多化学液体直接闻也会对身体产生影响,甚至
期刊
在规范化办园的时代背景下,幼儿园管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推进制度化管理,包括制度的制定、组织实施和完善。制度化管理对幼儿园来说非常重要,以制度作为教职工行为的准绳,能够提升幼儿园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稳定性,从而促进幼儿园办园效能的提升。但是,如果单纯讲制度、抓制度,只从制度本身去考虑,不从管理的根本动因上去思考幼儿园管理,不深入挖掘“人”这个根本因素,那么制度化管理必然达不
期刊
张雪门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这份课程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展开,也从生活中结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可见,课程与幼儿生活是分不开的,我们应该把幼儿置于课程的中心,从幼儿的生活出发生成课程,在“做”中发现幼儿的兴趣和疑惑,从而让他们在生活化课程中,得到更多新的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我们一线教师的课程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不再仅是原来的“拷贝者”,而是
期刊
谈话是发展幼儿口头语言能力的重要形式,通过谈话能促进幼儿的倾听能力、围绕话题谈话以及与他人谈话的技巧和策略的提升。  在游戏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游戏中幼儿间的谈话常有不规范、不完整的语言甚至是不正确的词汇或句式出现。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有的幼儿会说“拿来啊!”“不要!”“我的!”等交流语言。面对这种现象,教师会认为幼儿语言发展不理想,表达过于简单或者意思不清楚,通常会要求幼儿使用规范语言与对
期刊
我于1989年幼师毕业后到幼儿园工作,至今已有31个年头。回顾过去的30余年,我几乎经历了学前教育在中国幼儿园的所有变革,尤其经历了幼儿教师不同阶段的成长之路。  入职初期,我身边的同事很多是从工厂、宾馆、公交公司等单位转行而来,幼师、中师毕业的幼儿园老师还很少,也因此,我们一入职就受到单位的重视,成为幼儿园的业务骨干。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颁布实施,我也在那一年接下了第一个观摩任
期刊
学前教育阶段是培养儿童情绪认知的关键期,幼儿情绪教育是幼儿园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班级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自由表达、真实表达情绪情感的机会和环境,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丰富情绪认知与情绪体验,在此基础上发展情绪调节的能力。由此,我们有了每周五下午离园前的“吐槽大会”。  吐槽大会  顾名思义,“吐槽大会”是小朋友们聚在一起,谈论生活中让他们十分困扰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同伴之间共同
期刊
摘要:学风是治学之本,高校学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当前许多独立学院都在纷纷探讨学风建设的新模式,本文拟以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为例,剖析独立学院存在的学风问题,提出以湖湘文化教育促进独立学院学风建设。  关键词:湖湘文化;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科技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4—108—02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治学之
期刊
摘要:解构主义缘起于法国,德里达是其领先人物。我国人文学者中也曾出现一种消解逻辑的理论,有的学者将其称为逻辑解构主义,认为是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应用。本文试图通过对德里达的解构与逻辑学家奎因对综合/分析这一二元对立的解构的比较,澄清逻辑解构主义并不是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应用,逻辑是不可能被解构的。相反,逻辑力度极大地影响着解构的力量,并引申出概念的辩证本性是解构能够进行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解构;德里达
期刊
摘要:本文的研究對象为二轮摩托车运营司机,他们是市场经济下的社会性弱势群体,主要由下岗工人和进城的农民工等组成。二轮摩托车非法运营是一个重大而严肃的问题,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已是迫在眉睫。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规,妥善引导这一群体积极、有效地参加和谐社会的建设已是刻不容缓。否则,可能会给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不堪设想的隐患和后果。  关键词:和谐社会;弱势群体;“摩的”   中图分类号:C91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