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即语言感受力。它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又包含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信息,甚至能听出言外之意,读出文外之韵,得到的不是抽象的声音刺激或文字符号,而是对语言文字信息的真切而具体的感受。培养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十多年教学生活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 注重朗读,体验语感
学生的情感活动能否与作者和课文中的艺术形象获得和谐共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文的感情朗读对语感的激活作用。
朗读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后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要提高朗读的质量,体验语感,就要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熟读精思,最后达到有真情实感地读,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写到小女孩多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幻景,指导这部分朗读时,本人就注意了这一点的体现,特别是当学生读到“擦燃整把火柴”这段时,我说:“为了留住奶奶,她毫无顾忌地擦燃整把火柴,开始敢吗?她怕吗?后来呢?”让学生进行对比,学生体会到小女孩开始很怕,要读出那种犹豫、惊恐的心情,可最后不仅敢了,而且什么也不顾了,要读出那种对奶奶的渴望,那种满怀期待的渴望。这样直接讲解、点拨、矫正、提升式的引导,让情感融于书声,溢于朗读,培养了语感,有效地学习了语言。
二、 形象还原,激发语感
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感主要应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而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础。形象再现,即阅读时脑海里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见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因此,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以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为例,我在带领学生初读整首古诗,释词译句后,引导学生想象意境,体验情感:诗人抓住了西湖“水光”与“天色”在晴天和雨天时的不同景象进行形象地描绘。“好”和“奇”是对这种景象的概括。诗人又将“西湖”比作“西施”是十分贴切的,读后一幅诱人的西湖美景展现在眼前。这样,把语感的培养寓于训练之中,使学生在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的真切感受中,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情和思想情操的陶冶。
三、 结合语境,把握语感
文章的语言形式多种多样,但不管形式如何,它都以固有的规律,把词和词组合成有机整体。基于此,联系上下文,充分利用语境功能(确定、选择、补足、生成四种功能)来准确把握语言文字,从而训练语感,是一条科学有效的途径。在教学中,老师要带领学生融入语境,丰富语境,点拨语境,巩固语境。例如《少年闰土》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表面意思很容易理解,但要理解其实际意义,就得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品词析句才行。文章开头描写了“我”印象中的少年闰土月下“看瓜刺猹”那英武机敏的形象。其次写到:当闰土要来“我”家时,“我”很高兴,因为他和“我”仿佛年纪,接着着重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捡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新鲜稀奇的事,和闰土的生活相比,“我”才产生了只看到“四角的天空”这样的悲叹。“天空”是一望无际、广阔高远的,给人一种心胸开阔,自由舒展的感受。而此句的“天空”一词,前面用了三个方位词加以修饰限制,使得这天空是有形的,是被可怕的高墙围住的很小的一块。这里的“高墙”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指封建制度、封建规矩,他们生活在封建家庭里,生活在高墙之中,不能接触到外面广阔的世界,如井底之蛙。我们联系上文体会到,在此有“我”对闰土的赞美,对高墙外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自己生活环境的厌恶和不满。这看似简单明白的一句话,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味,要挖掘语言文字深层意义,只有把具体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才能实现,从而更好地感受这些语言。
四、 生活补充,引发语感
训练学生语感,应引导他们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同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不是单从语言文字去研究,而是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去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越多,了解就越深切。”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人物的神态,推测人物的内心,让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完整站立起来。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老师提出 “焦急”、“耐心”这两个词语,诱发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首先让学生展开联想,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生活。如到火车站接亲人,你提早等待在车站,可是未到时间或火车晚点了,这时你的心情当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坚持等候,这又表现出很有耐心,由此点拨引导,学生即能顿悟到此处的“焦急”是表现了老奶奶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灵车;“耐心”表现了她送别总理的诚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这就准确地反映了老奶奶对周总理热爱和怀念的感情。
五、 积累运用,丰富语感
儿童外部语言的出现和丰富,关键在于大脑内部的储存和积累一个语言库存的多少。语言感受能力的强弱与语言材料积累的多少密切相关。语感能力的提高是在反复、大量感受优秀语言材料的过程中实现的,积累语言的主要途径是大量阅读,特别是“熟读成诵”,它能使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一篇文章中包含有重要材料和非重要材料,阅读理解的重要任务就是能从比较中选出最重要、最本质的部分,并把它加以集中,挑出文章之筋骨,吸取语言之精华,以此形成敏锐的语感。
同时也要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如在学习《赤壁之战》后,我有意识地激励学生课后阅读《三国演义》,这样学生课内外阅读得到加强,提高了学生语文积累。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只有重视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并施之科学有效的语言训练方法,才能使阅读教学有声有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十多年教学生活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 注重朗读,体验语感
学生的情感活动能否与作者和课文中的艺术形象获得和谐共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文的感情朗读对语感的激活作用。
朗读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后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要提高朗读的质量,体验语感,就要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熟读精思,最后达到有真情实感地读,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写到小女孩多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幻景,指导这部分朗读时,本人就注意了这一点的体现,特别是当学生读到“擦燃整把火柴”这段时,我说:“为了留住奶奶,她毫无顾忌地擦燃整把火柴,开始敢吗?她怕吗?后来呢?”让学生进行对比,学生体会到小女孩开始很怕,要读出那种犹豫、惊恐的心情,可最后不仅敢了,而且什么也不顾了,要读出那种对奶奶的渴望,那种满怀期待的渴望。这样直接讲解、点拨、矫正、提升式的引导,让情感融于书声,溢于朗读,培养了语感,有效地学习了语言。
二、 形象还原,激发语感
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感主要应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而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础。形象再现,即阅读时脑海里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见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因此,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以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为例,我在带领学生初读整首古诗,释词译句后,引导学生想象意境,体验情感:诗人抓住了西湖“水光”与“天色”在晴天和雨天时的不同景象进行形象地描绘。“好”和“奇”是对这种景象的概括。诗人又将“西湖”比作“西施”是十分贴切的,读后一幅诱人的西湖美景展现在眼前。这样,把语感的培养寓于训练之中,使学生在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的真切感受中,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情和思想情操的陶冶。
三、 结合语境,把握语感
文章的语言形式多种多样,但不管形式如何,它都以固有的规律,把词和词组合成有机整体。基于此,联系上下文,充分利用语境功能(确定、选择、补足、生成四种功能)来准确把握语言文字,从而训练语感,是一条科学有效的途径。在教学中,老师要带领学生融入语境,丰富语境,点拨语境,巩固语境。例如《少年闰土》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表面意思很容易理解,但要理解其实际意义,就得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品词析句才行。文章开头描写了“我”印象中的少年闰土月下“看瓜刺猹”那英武机敏的形象。其次写到:当闰土要来“我”家时,“我”很高兴,因为他和“我”仿佛年纪,接着着重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捡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新鲜稀奇的事,和闰土的生活相比,“我”才产生了只看到“四角的天空”这样的悲叹。“天空”是一望无际、广阔高远的,给人一种心胸开阔,自由舒展的感受。而此句的“天空”一词,前面用了三个方位词加以修饰限制,使得这天空是有形的,是被可怕的高墙围住的很小的一块。这里的“高墙”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指封建制度、封建规矩,他们生活在封建家庭里,生活在高墙之中,不能接触到外面广阔的世界,如井底之蛙。我们联系上文体会到,在此有“我”对闰土的赞美,对高墙外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自己生活环境的厌恶和不满。这看似简单明白的一句话,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味,要挖掘语言文字深层意义,只有把具体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才能实现,从而更好地感受这些语言。
四、 生活补充,引发语感
训练学生语感,应引导他们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同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不是单从语言文字去研究,而是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去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越多,了解就越深切。”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人物的神态,推测人物的内心,让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完整站立起来。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老师提出 “焦急”、“耐心”这两个词语,诱发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首先让学生展开联想,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生活。如到火车站接亲人,你提早等待在车站,可是未到时间或火车晚点了,这时你的心情当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坚持等候,这又表现出很有耐心,由此点拨引导,学生即能顿悟到此处的“焦急”是表现了老奶奶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灵车;“耐心”表现了她送别总理的诚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这就准确地反映了老奶奶对周总理热爱和怀念的感情。
五、 积累运用,丰富语感
儿童外部语言的出现和丰富,关键在于大脑内部的储存和积累一个语言库存的多少。语言感受能力的强弱与语言材料积累的多少密切相关。语感能力的提高是在反复、大量感受优秀语言材料的过程中实现的,积累语言的主要途径是大量阅读,特别是“熟读成诵”,它能使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一篇文章中包含有重要材料和非重要材料,阅读理解的重要任务就是能从比较中选出最重要、最本质的部分,并把它加以集中,挑出文章之筋骨,吸取语言之精华,以此形成敏锐的语感。
同时也要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如在学习《赤壁之战》后,我有意识地激励学生课后阅读《三国演义》,这样学生课内外阅读得到加强,提高了学生语文积累。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只有重视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并施之科学有效的语言训练方法,才能使阅读教学有声有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