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中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同时也是中学物理教育改革的方向。在诸多的素质教育中必须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本文就此谈谈寓德育教育于物理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物理教学 爱国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个性品质
一、结合教材,结合当前形势,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物理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我们可以结合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在力学方面。(1)在浮力的认识和应用方面,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早200多年。6岁的曹冲称大象;宋和尚怀丙打捞铁牛所显示的智慧并不比阿基米德鉴别王冠逊色。公元前2世纪的《淮南子》上书记载的升空灯笼,就是现代热气球的原理,比欧洲人发现早得多。(2)在杠杆的原理和应用方面,《墨经》一书中不仅有两处专门记载杠杆原理,而且对杠杆的平衡条件说得很全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3)在水流能和风能的利用方面,1700多年前,古代劳动人民已经利用风车做功。
2.在光学方面。《墨经》堪称世界上第一部光学著作,内有关于光的直径、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成像的记载。在殷墟甲骨卜辞中记载的日食,发生在公元前1千多年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可靠的日食记录,比巴比仑最早的日食记录大约早600年。
3.在电磁学方面。(1)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中已记载有“顿牟掇芥,磁石引针”(就是说顿牟经过擦可以吸起铁针,顿牟是琥珀的古称之一)。(2)在磁方面,除了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外,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有磁针的方向“常偏东,不全南”的记载,说明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清楚地、准确地论述地磁倾角的科学家,比西方传说哥伦布发现地磁倾角(1492)早400多年。
再如,我国近代著名的力学家、火箭专家钱学森,他所涉及的学术领域十分广泛,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尤其是对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中国的导弹之父”。而“神州五号”、“神州六号”飞行的圆满成功将会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通过对我国历史上有关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和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的事实,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责任感;树立了为民富国强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二、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1.世界的物质性。通过观察、实验,表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使学生认识力的物质性。通过电场、磁场表现的物质属性(如力、能量)来认识物质加一种形态场的物质性。在讲述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时,即可介绍物质是可以无限分割的。
2.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形式是多样的。各种运动形式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分子热运动、电磁运动、光的运动及原子内部的运动等都是物质运动的物定形式,是绝对的,而机械运动的描述则是相对的。动量守恒定律反映了在物体动量转移过程中,系统总的动量保持不变,它表明运动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自然界中物质运动不变的普遍规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说明了自然界中各种起作用的能,如机械能、热能、光能、化学能等可以按一定的量度关系互相转化,而在转化过程中总的能量保持不变,并且这种转化是无限的、永恒的、永不停止的。
3.对立统一规律。原子是带有正负电荷粒子的统一体;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力学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永远是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一种性质的力,它们既对立又统一;电磁波的形成,是变化电场与变化磁场对立统一的结果;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反映了力、质量、加速度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对立统一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对立统一是物质运动的属性,事物发展的原因就是内部矛盾的结果。
4.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变化总是量变开始,量变一定会引质变的。物态变化过程,说明温度的变化是数量变化,当变化到熔点或沸点时,引起物质发生物理性质的变化;透镜成像,从放大到缩小,从倒立到正立,从实像到虚像的转化关系,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性质;弹性体在受外力作用超过弹性限度时发生永久性形变;竖直上抛物体达到最高位置后,变为向下的自由落体运动等都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例证。
此外,通过教学还要使学生逐步认识到:(1)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过程,如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从光的微粒说、波动说、电磁说到光子说,都是通过实践、分析研究发展起来的,但认识至今并未完结,仍有待不断深化。(2)真理的相对性。如物理定律都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科学结论,是客观真理,但又是相对真理。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盖
[关键词]物理教学 爱国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个性品质
一、结合教材,结合当前形势,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物理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我们可以结合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在力学方面。(1)在浮力的认识和应用方面,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早200多年。6岁的曹冲称大象;宋和尚怀丙打捞铁牛所显示的智慧并不比阿基米德鉴别王冠逊色。公元前2世纪的《淮南子》上书记载的升空灯笼,就是现代热气球的原理,比欧洲人发现早得多。(2)在杠杆的原理和应用方面,《墨经》一书中不仅有两处专门记载杠杆原理,而且对杠杆的平衡条件说得很全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3)在水流能和风能的利用方面,1700多年前,古代劳动人民已经利用风车做功。
2.在光学方面。《墨经》堪称世界上第一部光学著作,内有关于光的直径、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成像的记载。在殷墟甲骨卜辞中记载的日食,发生在公元前1千多年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可靠的日食记录,比巴比仑最早的日食记录大约早600年。
3.在电磁学方面。(1)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中已记载有“顿牟掇芥,磁石引针”(就是说顿牟经过擦可以吸起铁针,顿牟是琥珀的古称之一)。(2)在磁方面,除了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外,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有磁针的方向“常偏东,不全南”的记载,说明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清楚地、准确地论述地磁倾角的科学家,比西方传说哥伦布发现地磁倾角(1492)早400多年。
再如,我国近代著名的力学家、火箭专家钱学森,他所涉及的学术领域十分广泛,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尤其是对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中国的导弹之父”。而“神州五号”、“神州六号”飞行的圆满成功将会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通过对我国历史上有关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和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的事实,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责任感;树立了为民富国强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二、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1.世界的物质性。通过观察、实验,表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使学生认识力的物质性。通过电场、磁场表现的物质属性(如力、能量)来认识物质加一种形态场的物质性。在讲述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时,即可介绍物质是可以无限分割的。
2.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形式是多样的。各种运动形式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分子热运动、电磁运动、光的运动及原子内部的运动等都是物质运动的物定形式,是绝对的,而机械运动的描述则是相对的。动量守恒定律反映了在物体动量转移过程中,系统总的动量保持不变,它表明运动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自然界中物质运动不变的普遍规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说明了自然界中各种起作用的能,如机械能、热能、光能、化学能等可以按一定的量度关系互相转化,而在转化过程中总的能量保持不变,并且这种转化是无限的、永恒的、永不停止的。
3.对立统一规律。原子是带有正负电荷粒子的统一体;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力学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永远是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一种性质的力,它们既对立又统一;电磁波的形成,是变化电场与变化磁场对立统一的结果;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反映了力、质量、加速度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对立统一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对立统一是物质运动的属性,事物发展的原因就是内部矛盾的结果。
4.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变化总是量变开始,量变一定会引质变的。物态变化过程,说明温度的变化是数量变化,当变化到熔点或沸点时,引起物质发生物理性质的变化;透镜成像,从放大到缩小,从倒立到正立,从实像到虚像的转化关系,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性质;弹性体在受外力作用超过弹性限度时发生永久性形变;竖直上抛物体达到最高位置后,变为向下的自由落体运动等都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例证。
此外,通过教学还要使学生逐步认识到:(1)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过程,如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从光的微粒说、波动说、电磁说到光子说,都是通过实践、分析研究发展起来的,但认识至今并未完结,仍有待不断深化。(2)真理的相对性。如物理定律都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科学结论,是客观真理,但又是相对真理。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