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_0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在课堂地点和教学方式的特殊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本文探讨了如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旨在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学 信息技术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即时性较强,所以教师应因时治学,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新课程标准》的开展,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分析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的同时,笔者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从事相关研究的教师提供积极有益的帮助。
  一、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
  1.教师的教学观念大相径庭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能够很好地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并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在无形中提高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墨守成规,秉持传统的教学观念,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传统教学模式并非一无是处,它具有严謹有序的优点,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教育的发展。
  2.学生不重视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很多学生认为,信息技术就是玩电脑,掌握一些基本的电脑操作就可以了,且信息技术不需要考试,所以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学习信息技术,学好考试科目才是重中之重。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面对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现状,中学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正在慢慢提升,由最初的不设分数,到开始很多省市中考信息技术设置了10分至30分,这是教育部门开始重视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体现。中学信息技术不只是简单地操作电脑,要是一个庞大的知识技术体系,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重视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
  二、在中学信息技术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司马光曾说过:“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学习一门学科至关重要,学生只有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才会有探究知识的热情,从而增加知识储备。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应留给学生一些自由操作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浏览自己感兴趣的网页。在正式授课时,教师再统一控制电脑进行教学。对于一个操作的教学,在讲解了一种操作方式后,教师可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创新另一种操作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教师做好引导教学,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复杂性、逻辑性和系统性,仅靠学生的自主探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如在教学Excel表格的计算公式时,如果单靠学生自主探究,他们是很难完全掌握这些知识的。因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总结一些简单的数据计算公式,如求和、求平均值、求最大值、求最小值等,对于一些难度较强的计算公式,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完善,并演示操作。如对于COUNT、IF函数内容等,教师可以一份学生成绩表为例,进行COUNTIF函数的操作,选中成绩区域,输入函数,计算出成绩。演示结束后,教师可以点名,让学生操作函数计算。
  3.安排实践性强的作业,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学习中学信息技术仅靠课堂上的知识讲解和演示操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作业,可以从题库中随机给学生分配题目,让学生操作,提醒学生操作的时候注意保存,完成作业后及时提交,由系统批改,得出分数。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学信息技术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不仅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还需要教师的悉心教导,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苏仰娜,孙方,李海峰.移动学习环境下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与构建——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10).
  [2]杨晓宏,杨方琦.基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卓越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2).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继述中学)
其他文献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它蕴含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勤劳勇敢等优良品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利用民间游戏、传统节日等,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和民族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理解人们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友好相处。但是,靠幼儿园进行节日文化教育和传承,力度是不够的,需要家长的理解、支持与协助。为此,传春幼儿园热情邀请
摘要: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常识和现象,提高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在化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  关键词:化学学习 环境保护 环保教育  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近些年来,化学物质污染事件频频爆出,如2006年湖南岳阳砷污染事件、2011年宁夏多维泰瑞制药公司硫化氢外溢事件等。环境污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虽然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他们的孩子留在了农村,成为留守学生。留守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他们无法享受父母的关爱和帮助。因此关爱留守学生,呵护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压在农村教育工作者身上的重担。这要求农村教育工作者必须倾情育人,做好留守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  一、留守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  留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教育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体育教育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但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所以体育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探讨了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体育 游戏 运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普及,教育观念和方法也在发生变化,体育教师也应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行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摘要: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文感,立足实际,优选有效策略,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增强学生阅读欣赏、理解和感知能力,实现文感的提升和深化。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文感培养  所谓文感,顾名思义,即对文本的感知能力。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过于偏重知识传授,从而忽略了学生的文感培养,导致学生难以真正入其境,体其情,悟其理,品其味,得其趣。因此,
摘要: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不可估量。作为教学一线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主动接受新事物,严于律己,积极投身于信息化技术的各项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优化整合。  关键词:青年教师 信息化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不可估量,它不仅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改变,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传统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多媒体
摘要:本文通过总结高铁建设的利弊,列举了高铁建设中对水土资源的保护与对珍稀动物资源的保护实例,并实地考察了怀化到衡阳铁路建设过程中对植物资源的保护,说明在建设高铁的同时,可以实施相应的措施保护环境,保护绿水青山。  关键词:高铁 绿色 环保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高铁正式开通。这十年来,中国高铁的里程从零增长到2.3万千米。但是,当人们享受着高铁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
摘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此,小学英语教师要构建“乐学课堂”,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感受到英语这门学科的魅力。本文阐述了小学英语“乐学课堂”构建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 乐学课堂 构建策略  要想构建以突显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必须高度关注如何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快乐学习”理念的渗透和“乐学课堂”的构建要落实到学科的教学改革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设计教学,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下面,笔者结合两堂同课异构的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我是共和国的公民》第一课时的听课所得,简单地谈谈自己的思考。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我是共和国的公民》一课涉及的权利、义务等知识点枯燥、乏味、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消化和接收,学习兴趣不高。怎样使抽象
摘要:高中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时期,教师应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高中生 心理健康 教育策略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  当前,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很多高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问题。高中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还有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