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享受经济繁荣所带来的成果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维持生态平衡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话题。从小的方面来说,对于每个城市,正确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合理恰当的维持生态平衡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尤为重要。我国目前在生态建设方面的仍在起步阶段,而上海作为我国的一线城市,是我国经济建设中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如何运用生态足迹方法进行生态健设,在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以上海市为例,研究生态足迹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态足迹;城市规划;上海市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世界经济已经达到了相当繁榮的地步,与此相对比的是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突出。因此,发展生态文明城市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各国城市建设的主题。事实证明,城市目前的发展状态并不能决定城市发展的长远的趋势,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加强发展生态建设,城市才能长远的发展下去,市民的生活才能达到一种和谐稳定健康的状态。而生态足迹方法的提出为城市寻找最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发展生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套严密可行的理论基础,为世界各国建立生态型城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一、生态足迹相关介绍
1.1、生态足迹的概念和意义
生态足迹的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提出的,从城市的层面来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们对有限的城市空间如何布局产生了一系列的思考,它是通过比较城市的自身生态需求和生态承载能力,根据自身情况来判断城市的生态化水平,进而为城市的建设和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1.2、运用生态足迹方法的步骤
我们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简要说明如何运用生态足迹相关理论和方法。假设我们可以将一个人的资源消耗量换算为生产资源载体的量,排放的温室气体的量换算为吸收这些温室气体需要的绿色植物的量。显然我们无法计算每个城市每个市民的资源消耗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但是可以计算这个城市每个阶段粮食的产量、耕地的面积、绿色植物覆盖面积等等指标,然后对各个指标进行综合比较,进而粗略的得出这个城市该阶段的资源消耗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从而我们可以比较这两个结果,然后对下阶段城市规划提出建议。因此,生态足迹理论的应用步骤大体可以概括为:寻找合理的换算对象,对各个对象进行检测,综合分析比较,得出结果,提出下阶段的规划建议。
1.3、生态足迹相关简单的测算法则
上面介绍到生态足迹理论可以定量测定某个地区即时的生态生产能力和生态生产能力。由上面可以得出生态足迹简单的测算方法。下面,以某个城市为例简单介绍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
设:该城市生物生产总量(包括:耕地、绿色植物、和化石燃料用地等面积)为M,该城市的生态产品需求量(包括:粮食、燃料等等)为N。如果某阶段测得M>N,则说明产量大于需求量,那么这个城市该阶段的生态状态处于正常状态;如果该阶段测得M 二、以上海市为例分析生态足迹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2.1、目前上海市生态建设情况
上海市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城市,其经济繁华程度甚至超过了首都北京。上海市的繁荣决定了建设过程中资源消耗量是巨大的,然后上海市的占地面积只有6000多平方公里,生产资源的能力相当有限,而巨大的资源需求量又是保证城市稳步发展的必须因素。为了缓解这种巨大的资源需求量和有限的资源生产量之间的矛盾,上海市早在2003年久制定了20年时间建设成生态型的大都市的计划,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上海市来说,实现这个目标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因此,要想快速建设成为生态型国际大都市,就必须科学正确地分析当前上海市的生态现状,并科学系统的为长远的生态建设制定可行的方案。
2.2、上海市生态足迹相关数据
首先我们要选取相关指标,然后对指标进行分析。我们把市民需要的食物、然料等生活必需品和电、煤气等等能源作为我们研究分析的指标。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同时又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上海市的消费水平呈现可比较大的波动。为了减小不确定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更为客观准确地分析生态足迹在上海市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我们研究了1980年到2003年之前的相关数据。
结果如下:上海市各年份人均生态足迹:1980年1.3198;1985年1.5296;1990年2.3436;1995年2.7299;2000年2.8739;2001年2.8445;2002年2.9377;2003年2.8688.
另外,我们还对上海市各年份的生态赤字的情况做了简要的研究并统计了相关数据,研究结果如下:上海市各年份人均生态赤字:1980年-1.1100;1985年-1.3335;1990年-2.1607;1995年-2.5603;2000年-2.7037;2001年-2.6708;2002年-2.7680;2003年-2.7007.
2.3、研究结果和产生原因的分析
上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了,上海市在改革开放后到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的水平总体上在不断提高,并且略低于全球人均生态足迹水平。另外,对近年来上海市人均生态赤字的研究表明了人均生态赤字也在不断升高。上海市在改革开放以来到2000年人均生态足迹水平上升幅度较大,可能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科技建设都仍然处于起步状态,经济水平仍然比较落后,由于技术的落后,人民和生物的生产能力也相对落后,所以人均生态足迹的水平比较高。进入了新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民生产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生态足迹水平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三、总结
通过以上海市为例研究分析了生态足迹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出,生态足迹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在如今社会经济已经达到了相当繁荣的水平、人民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一个城市要长久平稳发展,市民生活要健康和谐稳定,就必须在城市经济建设的同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而生态足迹作为城市、国家乃至全世界生态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和依据,在城市的生态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像上海市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任何一个城市只要经济在发展、市民生活水平在提高就必须进行生态建设,以缓解需求量不断增大和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有限之间的突出矛盾。各个城市要正确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上海市为例,探讨了生态足迹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分析计算了上海市近年来生态足迹水平,并针对研究结果做了简要的分析,对其他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熊鸿斌,李远东,谷良平.生态足迹在城市规划环评中的应用[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
[2]王天明,王晓春,国庆喜,孙龙.哈尔滨市绿地景观格局与过程的连通性和完整性[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04)
[3]宇鹏,周敬宣.生态足迹动态变化效应的分解分析[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10)
[4]徐凌,马书明,张树深.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关键词:生态足迹;城市规划;上海市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世界经济已经达到了相当繁榮的地步,与此相对比的是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突出。因此,发展生态文明城市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各国城市建设的主题。事实证明,城市目前的发展状态并不能决定城市发展的长远的趋势,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加强发展生态建设,城市才能长远的发展下去,市民的生活才能达到一种和谐稳定健康的状态。而生态足迹方法的提出为城市寻找最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发展生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套严密可行的理论基础,为世界各国建立生态型城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一、生态足迹相关介绍
1.1、生态足迹的概念和意义
生态足迹的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提出的,从城市的层面来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们对有限的城市空间如何布局产生了一系列的思考,它是通过比较城市的自身生态需求和生态承载能力,根据自身情况来判断城市的生态化水平,进而为城市的建设和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1.2、运用生态足迹方法的步骤
我们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简要说明如何运用生态足迹相关理论和方法。假设我们可以将一个人的资源消耗量换算为生产资源载体的量,排放的温室气体的量换算为吸收这些温室气体需要的绿色植物的量。显然我们无法计算每个城市每个市民的资源消耗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但是可以计算这个城市每个阶段粮食的产量、耕地的面积、绿色植物覆盖面积等等指标,然后对各个指标进行综合比较,进而粗略的得出这个城市该阶段的资源消耗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从而我们可以比较这两个结果,然后对下阶段城市规划提出建议。因此,生态足迹理论的应用步骤大体可以概括为:寻找合理的换算对象,对各个对象进行检测,综合分析比较,得出结果,提出下阶段的规划建议。
1.3、生态足迹相关简单的测算法则
上面介绍到生态足迹理论可以定量测定某个地区即时的生态生产能力和生态生产能力。由上面可以得出生态足迹简单的测算方法。下面,以某个城市为例简单介绍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
设:该城市生物生产总量(包括:耕地、绿色植物、和化石燃料用地等面积)为M,该城市的生态产品需求量(包括:粮食、燃料等等)为N。如果某阶段测得M>N,则说明产量大于需求量,那么这个城市该阶段的生态状态处于正常状态;如果该阶段测得M
2.1、目前上海市生态建设情况
上海市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城市,其经济繁华程度甚至超过了首都北京。上海市的繁荣决定了建设过程中资源消耗量是巨大的,然后上海市的占地面积只有6000多平方公里,生产资源的能力相当有限,而巨大的资源需求量又是保证城市稳步发展的必须因素。为了缓解这种巨大的资源需求量和有限的资源生产量之间的矛盾,上海市早在2003年久制定了20年时间建设成生态型的大都市的计划,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上海市来说,实现这个目标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因此,要想快速建设成为生态型国际大都市,就必须科学正确地分析当前上海市的生态现状,并科学系统的为长远的生态建设制定可行的方案。
2.2、上海市生态足迹相关数据
首先我们要选取相关指标,然后对指标进行分析。我们把市民需要的食物、然料等生活必需品和电、煤气等等能源作为我们研究分析的指标。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同时又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上海市的消费水平呈现可比较大的波动。为了减小不确定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更为客观准确地分析生态足迹在上海市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我们研究了1980年到2003年之前的相关数据。
结果如下:上海市各年份人均生态足迹:1980年1.3198;1985年1.5296;1990年2.3436;1995年2.7299;2000年2.8739;2001年2.8445;2002年2.9377;2003年2.8688.
另外,我们还对上海市各年份的生态赤字的情况做了简要的研究并统计了相关数据,研究结果如下:上海市各年份人均生态赤字:1980年-1.1100;1985年-1.3335;1990年-2.1607;1995年-2.5603;2000年-2.7037;2001年-2.6708;2002年-2.7680;2003年-2.7007.
2.3、研究结果和产生原因的分析
上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了,上海市在改革开放后到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的水平总体上在不断提高,并且略低于全球人均生态足迹水平。另外,对近年来上海市人均生态赤字的研究表明了人均生态赤字也在不断升高。上海市在改革开放以来到2000年人均生态足迹水平上升幅度较大,可能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科技建设都仍然处于起步状态,经济水平仍然比较落后,由于技术的落后,人民和生物的生产能力也相对落后,所以人均生态足迹的水平比较高。进入了新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民生产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生态足迹水平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三、总结
通过以上海市为例研究分析了生态足迹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出,生态足迹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在如今社会经济已经达到了相当繁荣的水平、人民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一个城市要长久平稳发展,市民生活要健康和谐稳定,就必须在城市经济建设的同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而生态足迹作为城市、国家乃至全世界生态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和依据,在城市的生态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像上海市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任何一个城市只要经济在发展、市民生活水平在提高就必须进行生态建设,以缓解需求量不断增大和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有限之间的突出矛盾。各个城市要正确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上海市为例,探讨了生态足迹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分析计算了上海市近年来生态足迹水平,并针对研究结果做了简要的分析,对其他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熊鸿斌,李远东,谷良平.生态足迹在城市规划环评中的应用[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
[2]王天明,王晓春,国庆喜,孙龙.哈尔滨市绿地景观格局与过程的连通性和完整性[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04)
[3]宇鹏,周敬宣.生态足迹动态变化效应的分解分析[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10)
[4]徐凌,马书明,张树深.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