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价昂贵的间谍王子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xw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6年2月22日,在外面疯了一周的洛茨一家返回开罗。抵达家门口时,洛茨发现马路对面停着4辆汽车,坐在车里的人正准备下车。
  “这儿怎么啦?”当他们从车上下来时,洛茨笑着问道:“是不是我们的邻居今天请客?”洛茨话音未落,头上便重重地挨了一下,扑倒在地上,朦胧中洛茨听到妻子瓦尔特劳德尖叫一声。6名大汉把他围在中央,咔嚓一声,他被戴上手铐拖走了。
  埃及安全机关检察长萨米尔·纳吉亲自审问洛茨。洛茨先是威胁要打电话给德国使馆,接着又搬出几位埃及将军充当救兵,没料到这一切全没奏效。纳吉微微一笑,说:“这无济于事。洛茨先生,你的这一套这次不管用了。我们完全了解你所说的这些人以及你的其他一些朋友,对你的审讯将会表明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你的活动,看看他们究竟是你的积极的同伙呢,或者只是你的阴谋的牺牲品。你很聪明,但是,我们的情报机构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反间谍机构,你想想看,你还能骗我们多久呢?”
  洛茨苦苦回忆着,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纰漏。他很清楚,尽管埃及安全机关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如果没有确凿证据,它也不敢把一个阔绰的外国人打个半死,并把他的全家逮捕起来。但究竟是什么地方出错了呢?洛茨苦苦思索,但就是摸不着头绪。直到埃及秘密警察从他家里浴室中取出微型电台,洛茨才知道再也无法抵赖了。
  审讯室里,两道强烈的光线照着洛茨,令他很不舒服。哈桑·阿勒什把两沓厚厚的文件夹摊到了洛茨面前:“您认得这个吗?别忙,您不妨先慢慢看看。”整整齐齐展现在洛茨面前的是洛茨拍发给摩萨德总部的电报原文,其中有些是前几年的电报。洛茨这才知道,埃及情况机构也不是吃干饭的,为了这一天,它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现在你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吧,洛茨先生。”阿勒什说,“我们收录您的电报几乎有3年时间了。这个文件夹里收藏的是收到的电报,另一个夹子里是您的电报。这您大概一眼就会认得的。由于我们已经掌握了密码,因此我们的专家正在紧张地工作,把所有的电文都译出来。正如您看到的,我们本来并不需要您的帮助,电报的内容将会告诉我们您的所有活动。”
  事已至此,洛茨明白,只能表现出合作,他才可能免于一死。
  洛茨开始供认。他说自己出生于德国的曼海姆,长大后当过兵,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曾经是隆美尔非洲军团里的一员,在埃及当过俘虏,后来移居澳大利亚,先是当卡车司机,后来成了养马人……他还咬定,所有活动都是他一人干的,他的妻子瓦尔特劳德对此毫无所知。在问到为什么替以色列卖命时,洛茨一口咬定,自己是出于金钱动机才为犹太人服务的:“我之所以为他们做事,目的就是赚钱。我从未想过为几句动听的口号去冒险,这种时代早已过去了。现在的社会风气是看你口袋里有多少钱,而不是看你荣获了哪些勋章。”
  审讯人员说:“我们知道您确实得了不少钱,但是,除了钱的因素以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促使您替他们干事呢?比方说,他们威胁过您,如果您不干,他们就把您的真实历史公之于众?”
  所谓真实历史就是洛茨担任“冲锋队中队长”的“历史”,这是老纳粹分子雷斯强加给他的,洛茨一直对此缄口不言,这对隐藏他的犹太人身份极有好处。此时审讯人员旧事重提,洛茨依然否认以色列知道他的纳粹身份。然而他越是否认,这件事就越显得是真实。审讯人员告诉他:“您要跟我们说实话,这对您有好处。其实您不说我们也知道。”
  被捕12天后,埃及安全机关问洛茨夫妇是否同意接受电视台的采访,说这样有利于改善他们的公众形象,对最终从轻判决是有好处的。洛茨自然不相信这些鬼话,然而,洛茨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不借此机会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呢?以色列情报机构每天都收看埃及的所有电视节目,自己完全可以通过一两句话来暗示他们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他答应了埃及人的要求。
  记者向洛茨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他的经历、他在埃及的生活、他的间谍活动情况。洛茨承认自己当了间谍,是个见财如命的德国人,但瓦尔特劳德丝毫不了解自己的间谍活动情况。洛茨说:“对于我所做的事情,我当然十分后悔。直到现在我才明白,由于自己利欲熏心而给埃及造成了严重损失。我需要在此声明的是,在我被捕期间始终受到了良好的对待。”洛茨还说:“如果以色列今后还派间谍来的话,它应当去找自己的公民,而不要再收买德国人或其他外国人了。同时,我也真诚地劝那些想为以色列干事的外国人赶快放弃这个念头,不要再重蹈我的覆辙。”这就向他的上司发出了重要信息:我的假德国人身份迄今还未暴露。这一点果然被精明的以色列情报机构捕捉到了。
  1965年7月27日,埃及法庭对洛茨夫妇进行了公开审讯,宣布了他的10大罪状,包括为敌国从事间谍活动、非法窝藏炸弹等等。法庭出示了大量证据。来自国防部的证人证明,洛茨的情报绝大部分涉及到军事、政治事务的机密情报,95%的情报是正确的,对埃及国家安全的危害非常严重。
  8月21日,法庭对洛茨间谍案进行判决。审判长说:“洛茨先生,本庭经过调查,认为你犯有不断为以色列从事间谍和破坏活动、敌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罪行。根据你所犯的罪行,理应判处你死刑,但考虑到你在辩护时减刑的要求,决定判处终身苦役,并罚款33万西德马克。此判决将报请共和国总统最后批准。”瓦尔特劳德也被判处3年苦役,并罚款1万西德马克。
  “我想不会这么长,”洛茨在与妻子分手时,平静地说道,“2年或者3年吧。家里人会设法救我们出去的。”洛茨想,只要妻子的刑期一满,他无论如何也要设法逃出囚笼。
  1967年6月5日早晨,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尽管埃及电台不断地宣布埃军节节胜利,以军一败涂地的消息,但狱中的洛茨却根本不信,他认为以色列军队不可能遭受突然袭击。集结在西奈的庞大的埃及军队未被以色列发现,这也是不可想像的。
  当天晚上,从监狱中可以听见以色列飞机在附近投下炸弹的爆炸声。洛茨分析以空军的攻击对象很可能是赫勒万军工厂,并为自己曾向总部精确地提供过一些重要军事目标而感到满意。果然,几天后便传来了截然不同的消息:埃及军队一败涂地,以军不仅占领了西奈半岛,并且越过苏伊士运河,向开罗逼近。   1967年11月初的一天早晨,洛茨被叫到监狱副官的办公室。曾为他辩护过的德国人克拉尔·乌班告诉他一个好消息:经过多方努力,埃及人原则上已经同意释放洛茨夫妇,当然,目标的最终实现还需要一点时间。
  1968年1月14日,洛茨被叫到监狱医院,监狱管理处的主治医师卡马勒·阿森姆大夫问了问洛茨的姓名,然后就在医生鉴定表上写下了诊断结果:近期得了癌症,并患有严重的心脏瓣膜病,最多只能活3个月,因此,从医学角度考虑建议予以释放。
  2月3日,洛茨再次被叫到了副官办公室。监狱副官不自然地笑着说道:“您好,先生。首先衷心地祝贺您获得自由并将于今晚乘飞机回德国。您自由了。”
  这是洛茨3年来无论是踱步于牢房、还是在睡梦中,最盼望听到的一句话。
  在开罗机场,沃尔夫冈·洛茨与瓦尔特劳德在一名秘密警察的看押下,等候从卡拉奇飞往德国的不定期的汉莎航空公司的班机。这时,新任德国领事巴尔特勒斯博士也来了。他是担心埃及政府在最后一秒钟又改变主意,而这种情况在他短暂任期内已多次发生。领事压低嗓门告诉洛茨,他们的释放实际上是以色列政府与埃及政府背地交易的结果。“6天战争”之后,以色列政府表示:在埃及人没有释放在押的10名以色列人(其中包括洛茨和瓦尔特劳德)之前,拒绝释放包括9名埃及将军在内的5000名埃及战俘。洛茨听后大吃一惊,几乎不也相信自己竟有如此之高的身价,但领事先生却保证这是事实。
  事实也正是如此。“6天战争”结束后,当以色列开始同埃及进行交换俘虏问题谈判时,以色列摩萨德局长梅厄·阿米特坚持要将洛茨夫妇列入被交换俘虏之列。但是,以色列政界领导人却不愿公开承认洛茨是以色列间谍,直到阿米特以辞职相威胁,艾希科尔总理才被迫做出让步,这才使得洛茨夫妇得以逃出囹圄。
  回到以色列后,洛茨夫妇在特拉维夫附近的一个乡村里定居下来,洛茨的妻子瓦尔特劳德取得了以色列国籍。他们在那里过着幸福、舒适和安静的生活。但是到了后来,洛茨夫妇对在以色列的生活感到厌倦,因而移居(前)西德,并尝试做一个商人。与其间谍生涯不同,在这个陌生的领域洛茨并没有取得成功。失望之余,他举家迁往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从此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回忆在埃及的那些紧张、冒险的岁月自然成了他们闲暇的消遣。
  (摘自东方出版社《大卫的铁拳》 编者:高金虎)
其他文献
不上锁的手纸  澳大利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十分优裕,所有的公共厕所均免费使用,并免费提供手纸,这在其他发达国家也不多见。过去,手纸都是摆放在厕所里随便取用,后来由于外来移民增多,成分良莠不齐,不少人上完厕所后顺手牵羊,将手纸带走。此种行为引起了澳大利亚人的强烈不满,甚至在不少厕所内贴上了“X国人请不要拿走公用的手纸!”现在,有的厕所手纸已放在带锁的盒子里,只能抽出使用,不能成卷
期刊
耳边常会掠过游客为我们这些年轻佛子发出的声声感叹,“为什么这么想不开呢!外面的世界多美好啊!不去尽情地享受,岂不浪费了这大好时光!”每当此时,我只会对着他微微一笑,不发一语而过。因为,他们怎么也不会理解青年僧伽的想法的。滚滚红尘、涛涛欲浪,确实是令人迷恋。然而,这些感观的欲乐享受乃是短暂的。从自己的一生而回看之,来时路所感受的辛酸往往总比拥有欢欣的笑颜的时刻多得多。再看身边终日忙碌的人们,到底为谁
期刊
亲情不是不在,而是隐藏在角落里,当它破土而出的时候,很快就会长成参天大树。只要亲情在前面,幸福就会在后面,紧紧相随。  他是个淘气包,一直都是。  他小我2岁,但5岁那年他的身高体重就超过了我,以至于出门别人总误会他是我哥哥,而不是弟弟。  也许因为这些,在家里,原本就被父母溺爱的他更是无法无天,动不动就对我施行欺压打敲之酷刑,而且一般都挑父母不在的档口。  我个子没他高,拳头没他硬,总是吃亏的主
期刊
(引言)“脚踏两条船,身穿救生衣,随时准备弃船而逃。”这是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仙芝为“裸官”群体画的一张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岐山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裸官”为何人人喊打  所谓“裸官”,是指那些将妻儿和财产转移至国(境)外,自己留在国内的官员。  2011年,监察部部长马馼曾透露,我国将首
期刊
威尔第(1813~1901年)是所有歌剧作曲家中最受欢迎的,他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小村庄。当他还是一个小男孩时,就非常喜欢音乐。他的父母买了架钢琴给他,这在19世纪的意大利是奢侈品。10岁时,威尔第住到他原来村庄附近的城镇布塞托,在那里学习音乐并且上学。在9年中的每一个周日,他都光着脚丫步行3公里为他的村庄弹奏教堂的管风琴,而他将鞋子保存起来。一个富有的音乐赞助商把威尔第带到他的家乡米兰,并资助他在
期刊
2007年6月,是我和妻第六次飞往美国。从上海到旧金山,飞越太平洋,总共10500千米,飞行12小时。我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的时候是下午5时50分,但是到达美国旧金山的时候反而是当天中午11时55分。这是由于时差所造成的。旧金山时间滞后于上海时间16小时。所以,那天对于我来说特别漫长,不是24小时,却是“24加16”——40小时!  在这一天,我拥有两个下午,也拥有两个晚上。  中国古代流传着“夸父
期刊
朋友的妻子罹患重疾,时日无多。他们在一起的岁月并不情投意合,但朋友仍然陷入痛苦,他说不想看到她受罪,和爱没有太大关系。  我说我们没有造化像高僧大德那样修炼到对痛苦不再知觉,既然不能,就接受下来,然后忍耐过去,可以睡觉、沉思、痛哭、看书、听音乐、喝粥、吃面条儿。总之,不用泄气,也不必恐惧,时间这把无敌之斧,会替你披荆斩棘,让你重上正轨,重返安详,重拾愉悦。  相信时间,也是相信自己。  朋友含泪点
期刊
2012年初,由世界奢侈品协会(以下简称:世奢会)发布的一份排行榜令这个名头响亮的组织引起意想不到的关注。  在这个“全球奢侈品牌100强”榜单中有许多二线品牌。网友由此对世奢会注册信息、运营模式提出质疑。  5月中,网友“花总丢了金箍棒”(以下称“花总”)发现世奢会“美国总部”官网域名的注册地是中国,注册人也是中国人。他怀疑国际组织世奢会是只存在于中国的一个“山寨组织”。  随后,更多疑点浮出水
期刊
“罗宾汉情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体现,最著名并广为流传的就是《水浒传》中的绿林好汉们。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故事比比皆是,反映了草根阶层对贪官污吏的憎恨,对自由平等的向往。  有这样一种社会心态,可以从以下不同事件中呈现出来。  2012年5月4日,有网友在“天涯论坛”发帖称“石桥铺惊现‘我爸是李刚’,‘奥迪哥’暴打‘摩的仔’被围”。重庆市涪陵区新闻办公室抓住网友质疑的重点“渝G·FF×××奥
期刊
王元化(1920~2008年),著名学者,与钱钟书在学界素有“北钱南王”的之誉。妻子张可是余秋雨先生的老师。  张可的家世,在苏州可谓声名显赫。  张可的爷爷张一鹏是光绪举人,因爱其才华,袁世凯送他到日本政法大学官费留学,与汪精卫、胡汉民同学。回国后历任地方、省检察厅长,北洋政府代司法总长。  张可的父亲张伟如,是张一鹏的次子,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归国后任河海工科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农校教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