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论《三国演义》中,最有天下格局的战略谋划,非“挟天子以令诸侯”莫属。正是曹操的谋士毛玠进献的这条大计,决定了当时中国北方的统一。但“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事,在当时的环境下,可不仅仅是摆在曹操一人眼前的胡萝卜,而是全天下诸侯共同的“机遇”。
比如,最早掌握东汉朝政大权的董卓,其实是最早近距离获取“机遇”的人选,可是董卓对朝政的掌控能力实在太差,既玩不转朝廷大臣,也搞不定地方诸侯,最后不但没能号令天下,反而招来了天下诸侯的反对。
还有李傕、郭汜,以及后来的杨奉、韩暹,他们都曾与汉献帝亲密接触,可是他们拿着皇帝这块招牌,只会给自己加官进爵、抢占地盘,完全不知道怎么好好利用。他们的脑回路在这种大事方面,经常性短路,根本不够用。
此外,当时天下诸侯之中,势力比较庞大的,要数袁氏兄弟——袁绍、袁术。这对活宝兄弟,在这件事上的反应,也是十分滑稽。
当袁术听说汉献帝一直被西北军阀挟持,昔日光鲜亮丽的帝王,几乎是一路要饭从长安跑回洛阳的,简直像个乞丐……此情此景,在“淮南王”袁术的脑袋里形成了一幅相当“喜感”的画面,这哥们脑门一抽:哎呀,皇帝都混成这样了?要不我来当吧?而且,称帝这个想法就像种子一样,在袁术的脑袋里生根发芽,并最终引发袁二公子“自绝于天下,一命呜呼”。
再来说袁绍。当他的谋士沮授听说汉献帝的遭遇后,立刻就去找袁绍,说的话跟毛玠差不多,甚至直接建议袁绍迎汉献帝,迁都至邺城:“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沮授这主意不但好,而且早——他比毛玠更早认识到汉献帝这块金字招牌的光亮度。
可是,袁绍对这事拿不定主意——事实上,袁绍几乎在所有的大事上都是举棋不定,于是又找人商量,结果他的手下郭图和淳于琼却说:“你把汉献帝弄过来,很尴尬啊。你说你听他的吧,你相当于弄了个爹来供着;你要不听他的,那你这不就是面子工程吗?而且别的诸侯没准会像打董卓一样打你!”本就脑容量不足的袁绍一听,立刻改主意了——不去!
其实,袁绍的心态,是当时大部分诸侯的心态。在乱世来临,拼实力、要实惠的关键时刻,谁会要个没什么用的“爹”来伺候着?而且一不小心,可能会招来其他诸侯的胖揍,这风险不值当!退一万步说,这些人来了不还得管饭吗?咱自家的饭都不太够吃!
于是,对于汉献帝的倒霉样,天下诸侯互相观望,谁也不肯动,这块天大的馅饼就砸到了曹操身上。
此时的曹操,论资排辈,他名义上是袁绍的小弟,是跟着袁绍出道混江湖的。这没办法,在那个看脸、看门第的年代,曹操只能给袁大哥当小弟——袁大哥站C位,曹小弟就站C旁位。只不过,曹操已经实际上控制了东汉十二州中的兖州,尽管比起老大袁绍和老二袁术来,还差一点,但也属于有身份证的独立诸侯了。
于是,曹操开始实施“吃馅饼”活动。但这个馅饼也不是那么好吃,此时的汉献帝控制在军阀韩暹、杨奉、李乐手里,曹操想取代這几个人没那么容易:往好了想,大家得坐下来分果子;往坏了想,没准得跟这帮人干一架。
这事说来也很讽刺,韩暹、杨奉、李乐这几个人属于黄巾军的白波系,他们都可以叫白波帅,而曹操的部队也大部分来源于黄巾军。汉献帝手下的各镇诸侯都在打算盘,谁也不搭理他这个皇帝,反而是当年造反的黄巾军,成了汉献帝最后的依靠!世事的讽刺,无过于此!
但不管怎么说,曹操想入主朝廷,必须得过白波帅这一关。此时,曹操迎来了这场博弈中毛玠之后的第二个贵人——董昭。
董昭,曾经是袁绍的手下,本来干得有声有色,可后来因为董昭弟弟董访跟着张邈干革命,袁绍便对董昭玩起了猜忌,迫使董昭借机“尿遁”而去,最后兜兜转转跟着张杨进了东汉朝廷。董昭也在董卓之乱中颠沛流离,对各路军阀实在失望透顶,唯独对曹操另眼相看,在这乱世之中,曹操成了他的绝对偶像。为此,董昭玩了一把“欢迎曹操”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他利用就近关系,强烈建议张杨结交曹操,于是有了张杨向朝廷举荐曹操,汉献帝从此知道了曹操这么一号人物。
第二步,董昭先以曹操的名义,给长安军阀写信,表达安抚和结交的意愿。而这一步看似闲棋,却让曹操后来的行动,不至于受到西北军阀的干扰。
第三步,董昭又以曹操的名义给本地军阀杨奉写信,什么“你是东汉大功臣,没有你,皇帝早完蛋了”“我(曹操)很仰慕你,不如咱俩做朋友”之类的话,对杨奉是又推又拍。于是,杨奉也开始举荐曹操,这一次曹操被东汉朝廷封为四镇将军之一——镇东将军。
这三步走,彻底为曹操入主东汉朝廷铺平了道路。而等到曹操到达洛阳,见到董昭之后,董昭又有了新主意:洛阳这地方久经战火,已经成了人类不宜居区域,咱迁都许昌,既能解决吃饭问题,也能让你更好地控制大汉政权!
这话简直说到了曹操的心坎里,于是,曹操不断给杨奉灌各种汤,既有心灵鸡汤,也有迷魂汤,最后杨奉迷迷糊糊地同意了曹操的迁都(鲁阳)大计。等到杨奉发现曹操迁都许昌而不是迁都鲁阳的时候,肠子都悔青了,但为时已晚,汉献帝已经被曹操控制了!后来杨奉发动军阀大战,想把汉献帝抢回来,结果却被曹操一顿胖揍。基本上,董昭一手自编自导完成了曹操入主朝廷的桥段!
天子牢牢被掌控在手中之后,曹操很想试试这把“王炸”牌的威力,便先给老领导袁绍扔了颗炸弹——曹操以朝廷的名义,给袁绍写了封信,大意是说:朝廷这么危难,老袁家四代三公,你老袁也是兵多将广,却对朝廷漠不关心,这个你老袁要好好反思。就这一通骂,袁绍也只能竖着耳朵乖乖听着。想必此时,袁绍才知道汉献帝不是“废牌”,而是“王炸”!
曹操训完袁绍后,给自己封官——大将军,给老领导袁绍封官——太尉。这样一来,袁绍立刻就不干了:曹操是小弟,他怎么能爬到我这个老领导头上呢?曹操一看,立刻又改封袁绍为大将军,自己则降格为车骑将军。这波操作直接就平复和稳定了袁绍那颗不平衡的心。
相比此前董卓的胡作非为、为所欲为,最后天怒人怨,曹操的操作绝对堪称完美,而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艺术所在。
一句话,“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但是个新概念,而且是个技术活,对智商的要求真的很高!在那个时代,也只有曹操这样的高智商玩得转!
总之,不管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都让曹操在政治立场上,始终站在制高点,为他此后征战天下,省了N多倍的力气。
(摘自《百家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