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游戏群体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long0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游戏群体是指由儿童因为游戏的关系组成的群体,儿童在这个群体中可以自己决定怎么玩游戏、和谁玩游戏。自然群体游戏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自然游戏群体形成需要的条件
  自然游戏群体由于是儿童自发组织的,进行游戏的活动,因此它具有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儿童在自然群体游戏中,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要玩的游戏,同时儿童可以自由组成游戏的群体进行游戏。自然游戏群体的发展形成,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1.游戏材料的提供。在自然游戏群体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就是游戏的材料。游戏材料可以让儿童进行各种有意思的游戏。颜色鲜艳、造型优美、形象逼真是游戏材料的特征,这些特征吸引着儿童的注意力,也非常符合儿童的思维特征,使用游戏材料就能使儿童在自然游戏群体中进行不断探索,以此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这样不仅激发了儿童的想象力,而且也使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认识了很多朋友,实现了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初步培养。
  2.儿童的兴趣。儿童能够自发地组成自然游戏群体,源自于它们的对于游戏活动的兴趣,兴趣能使儿童更好地进行游戏。具有不同思维的儿童因共同的游戏兴趣聚集到了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自然的游戏群体,这样的游戏群体使儿童在玩的过程中收获到更多的东西。
  因此,自然游戏群体的形成需要这两个条件,儿童在自然游戏群体中能够收获很多有益的东西,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自然游戏群体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自然游戏群体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使儿童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培养了自己的各项能力。
  1.有助于儿童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个体与个体之间一般可以形成两种人际交往关系,即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垂直关系是指儿童与家长、教师之间建立的人际关系;水平关系是指儿童与同龄的儿童之间建立的人际关系,这两种关系都能使儿童学习到有用的技能和经验。儿童在自然游戏群体中建立的人际关系是水平关系,即平等互补的同伴关系。自然游戏群体中儿童的年龄相差不大,他们可以在游戏中建立平等互补的同伴关系,这样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进而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年纪相差不大的儿童具有类似的生理和心理,因此他们在相处时,关系是平等的,同时群体中年纪较大的儿童也可以引导年纪较小的儿童与他们进行游戏,他们也可以帮助年纪较小的儿童学习相关的知识,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互补关系。这种平等互补的关系,使得儿童开始产生与人交往的想法,进而在交往中培养了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例如,儿童玩的老鹰抓小鸡游戏,这就需要儿童根据兴趣自发的组成自然游戏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年纪较大、体能稍好的儿童可以担任老鹰的角色,体能较弱、年纪较小的儿童可以担任小鸡的角色,这样就体现了儿童在游戏中形成的平等互补的同伴关系,体能较好、年纪较大的儿童在游戏中可以发挥出老鹰角色凶狠的要求,体能较弱、年纪较小的儿童可以发挥出小鸡角色弱小的特色。儿童在这种有趣的游戏中形成的平等互补的同伴关系促进了其社会性的发展,使其在游戏中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
  2.有助于儿童改善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
  现如今,许多儿童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由于没有兄弟姐妹,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将关注的重心全部转移到了他们的身上,家长的溺爱导致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他们缺乏与同龄儿童进行分享、合作、互相帮助的经历,因此儿童需要在自然游戏群体中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意识,以及互相帮助、互相合作、与他人分享的意识。儿童在自然群体游戏中,为了使游戏顺利地玩下去,儿童就会与其他的儿童进行合作,对于群体中年纪较大儿童的游戏要求,他们也会认真听取、执行,这样儿童经过群体游戏的锻炼,会逐渐改变以往的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儿童在游戏中会充分与他人进行交流,分担责任,注重合作。例如:儿童在玩跳皮筋的游戏时,需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儿童来抻皮筋,然后其他的儿童进行接下来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让那几个儿童一直抻着皮筋,因此其他儿童在进行完自己的游戏后,要去替换抻皮筋的小朋友,让他们也参与到这个游戏中。这个游戏就体现了儿童的团队协作能力,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有效改善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促进了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自然游戏群体是儿童自发的、按照自己的游戏兴趣组成的群体,这个群体有助于儿童在游戏中形成一种平等互补的同伴关系,以此来促进儿童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儿童在游戏中有效的改善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
  结束语
  自然游戏群体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家长和教师要重视自然群体游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给儿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参与到自然游戏群体中,促进儿童的成长。
  【作者单位:常州市钟楼区西新桥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人体彩绘、汽车彩绘的不断升温,“彩绘”一词也开始席卷于我们的校园。幼儿本身就具有爱画的天性,而彩绘教学能让他们在最自由的游戏活动中,借最佳的绘画形式表现、舒展自己内在的愿望和情感;同時,也能获得教育意义上的功效。因此,笔者对此开展了研究,探索彩绘教学方法、丰富材料内容、建立评价体系等,为幼儿提供全面发展的空间,切实提高彩绘活动质量。  一、明确过程性评价意义  在研究初期,笔者查阅了很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以挖掘、延伸教材的“空白”为立足点,以着重引领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性、情味感、独特感为方向,以创设情境的形式探究有效课堂的优化策略。  一、多媒体再现情境快乐练笔  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转移,往往东张西望,抓不住事物的特点。情境的出示,在教师语言的支配下,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这样,客观的情境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心理,而且能调动儿童的情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噪声性聋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18只白化雄性豚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单纯噪声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噪声+葛根素组每日腹腔注射葛根素150 mg/kg,
在一次农村教师的培训中,当地一教师在执教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六年级上册 《科学》 教材中的《多种多样的植物》一课时,将教学重点放在“认识”各种各样的植物上。使用电子课件把教材上给出的所有植物介绍了一遍,将网上找到的植物资料配图习读,教师还多补充了一些学生较为陌生的植物,以引起学生兴趣。这看起来是信息量很大的一堂科学课,然而却不能达到用分类的方法体现生物多样性的教学目的。   小学科学教师不能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