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口语偏误不同于其他偏误,特别关注语音发音泥淆问题、同义近义词汇选择混用问题以及语法结构、语序混乱方面的问题。本文以第十五届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中的主题演讲环节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比赛中各位选手的表现进行筛选和分析,整理出他们在运用汉语进行交际时出现偏误的原因主要在于语音的混淆与词汇的误用。其次对选手出现偏误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偏误;汉语桥;口语偏误
1 “汉语桥”主题演讲环节介绍
1.1比赛环节简介及“主题演讲”环节赛制
第十五届汉语桥大学生中文比赛主要由“过桥”比赛、复赛、半决赛和总决赛四个部分组成。其中“过桥”比赛将所有的参赛选手分为五组,分别是亚洲组36人、美洲组23人、欧洲组42人、非洲组31人与大洋洲组14人。首先,“过桥”比赛的赛制分为两轮。其中第一轮为主题演讲和评委提问,第二轮则是才艺展示,而此次笔者所关注的重点就在“过桥”比赛的主题演讲环节。根据赛制可知主题演讲环节限制时间为90秒,选手须在时间内完成演讲,主题不限,随后回答评委的相关提问。
1.2“主题演讲”环节选手演讲内容分析
在主题演讲中,参赛者可以自己选择主题,也可以根据比赛团队提供的主题发表演讲。既定题目如下:《我送给汉语桥的礼物》、《我和汉语的故事》、《我的中国梦》、《梦想点亮未来》、《打开汉语这扇门》、《汉语成就梦想》,一共六个题目供选手自由选择。在这里笔者也对选手的选题进行了统计:
2 主题演讲环节中选手的口语偏误及其原因分析
2.1偏误分析概况
偏误分析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中期以来,偏误分析逐渐复苏,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受到广泛关注。现今部分学者仍然使用偏误分析来分析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并解释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语言偏误的原因。本章研究选手的口语偏误类型并分析原因,选手的语料偏误来自于“汉语桥”主题演讲环节的视频语料库。
2.2口语偏误类型分析
在本文中,首先笔者通过反复观看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主题演讲环节,记录选手比赛过程中出现的偏误情况。再根据这146份口语语料的内容分门别类的归纳为:语音、词汇、语法及语用这四方面出现的偏误。
2.2.1声母混淆与声调错误
汉语语音掌握程度因人而异,加上母语发音习惯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其对汉语语音的掌握不够准确,从而出现偏误的情况也是不尽相同。例如:
①“我来自巴基斯坦的一个小村庄。chuǎng[zhuāng ]”
“传说中魔鬼有直zí [zhí]线行走的习惯”
例句①zhi、chi、shi这组声母基本上是所有汉语习得者语音学习的难点,很容易与zi、ci、si相互混淆。两组声母舌位相近,选手一不注意就会发生平翘舌不分的情况。
2.2.2词义理解偏差
词义理解错误形成的词义偏误,词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词的语法意义、词的色彩意义。而词义偏误顾名思义就是选手在使用相关词汇时没有准确地掌握词的意义。例如:
②“因为汉语桥让我们来自世界各地热爱汉语的人走到了一起,我祝愿汉语桥区的美满成功![圆满]”
在例句②中,很明显选手没能将美满和圆满两个近义词的词汇意义分开,两者都有美好圆满,使人满意的意思。“美满”指人们的生活美好,如家庭美满;“圆满”多指会议、会谈进行顺利,或者问题的答复、陈述的理由使人满意,如谈判圆满结束。所以在此处应该把“美满”改为“圆满”更为妥帖。
2.2.3遗漏、误加、误用和错位
鲁健骥先生在《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中把语法偏误分为四类:遗漏、误加、误用和错位偏误。
“遗漏”是指在词语或句中缺少了某些该用的成分,在笔者收集的这146份语料中最突出的遗漏问题就体现在关联词的遗漏。例如:
③“虽然我的专业是土木工程,(但是)我更喜欢汉语。”
“我最喜欢的是川菜,因为(川菜)是辣味的。”
在例句③中,选手在句首使用了“虽然”开头,按照中文口语习惯,后面必定要跟上“但是”一起构成“虽然……但是”的转折句型。但令人遗憾的是选手往往很容易遗漏那个带有虚词意味的“搭档”。此外,在第二句中,选手则是遗漏了主语“川菜”。
2.3口语偏误原因分析
2.3.1因母语负迁移而产生的混淆与错误
偏误分析理论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产生偏误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母语干扰的影响。因为二语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仍使用母语的规则和习惯来进行表达和交际,所以如果母语的规则和习惯与目的语所学相差无几,那么可能会事半功倍。反之,母语将会对二语的习得产生负面影响,我们称之为母语负迁移。
例如前文中提到选手在声母平翘舌音上出现了混淆现象,这极大可能是因为选手来自于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所以在拼音与字母上由于母语的负迁移作用而让习得者在发音过程中产生混淆。此外人类所用的语言,可以分为声调语言同非声调语言,而汉语属于声调语言。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调值为55、35、214、51,例子中出现声调错误的选手就来自于非声调语言国家阿富汗,这也表明声调错误同样是因为母语负迁移造成。
2.3.2目的语知识泛化造成的偏差
目的语知识泛化指的是二语习得者把自身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推类的办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造成偏误。例如:
“在此,祝汉语桥十五周年生日快乐,祝汉语桥有越来越多的十五年,越来越多的人学汉语,越来越多人参加汉语桥,恭喜恭喜。”
我们从这个例子当中不难看出,该选手的本意是想对汉语桥十五周岁的生日表示可喜可贺之意,因为这个选手受到了目的语——汉语的影响,恭喜原指应酬语,表示问候或祝贺,但这个规则与习惯放在这种情景当中显然不适用,所以放在演讲结束部分并不合适。这就是因为习得者受目的语知识泛化的影响把“恭喜”的使用规则自行类推,从而产生的偏误。
参考文献:
[1]闫嘉畅.汉语国际教育视角下的“汉语桥”节目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2018
[2]李楠楠.浅谈“汉语桥”比赛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以第十三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为例[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喻坤.“汉语桥”比赛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石弘婕.“汉语桥”比赛中选手语言文化习得情况研究——以第十一届、十二届总决赛为例[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秦若曦.试析“汉语桥”选手副语言的运用及其對教学的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关键词】偏误;汉语桥;口语偏误
1 “汉语桥”主题演讲环节介绍
1.1比赛环节简介及“主题演讲”环节赛制
第十五届汉语桥大学生中文比赛主要由“过桥”比赛、复赛、半决赛和总决赛四个部分组成。其中“过桥”比赛将所有的参赛选手分为五组,分别是亚洲组36人、美洲组23人、欧洲组42人、非洲组31人与大洋洲组14人。首先,“过桥”比赛的赛制分为两轮。其中第一轮为主题演讲和评委提问,第二轮则是才艺展示,而此次笔者所关注的重点就在“过桥”比赛的主题演讲环节。根据赛制可知主题演讲环节限制时间为90秒,选手须在时间内完成演讲,主题不限,随后回答评委的相关提问。
1.2“主题演讲”环节选手演讲内容分析
在主题演讲中,参赛者可以自己选择主题,也可以根据比赛团队提供的主题发表演讲。既定题目如下:《我送给汉语桥的礼物》、《我和汉语的故事》、《我的中国梦》、《梦想点亮未来》、《打开汉语这扇门》、《汉语成就梦想》,一共六个题目供选手自由选择。在这里笔者也对选手的选题进行了统计:
2 主题演讲环节中选手的口语偏误及其原因分析
2.1偏误分析概况
偏误分析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中期以来,偏误分析逐渐复苏,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受到广泛关注。现今部分学者仍然使用偏误分析来分析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并解释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语言偏误的原因。本章研究选手的口语偏误类型并分析原因,选手的语料偏误来自于“汉语桥”主题演讲环节的视频语料库。
2.2口语偏误类型分析
在本文中,首先笔者通过反复观看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主题演讲环节,记录选手比赛过程中出现的偏误情况。再根据这146份口语语料的内容分门别类的归纳为:语音、词汇、语法及语用这四方面出现的偏误。
2.2.1声母混淆与声调错误
汉语语音掌握程度因人而异,加上母语发音习惯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其对汉语语音的掌握不够准确,从而出现偏误的情况也是不尽相同。例如:
①“我来自巴基斯坦的一个小村庄。chuǎng[zhuāng ]”
“传说中魔鬼有直zí [zhí]线行走的习惯”
例句①zhi、chi、shi这组声母基本上是所有汉语习得者语音学习的难点,很容易与zi、ci、si相互混淆。两组声母舌位相近,选手一不注意就会发生平翘舌不分的情况。
2.2.2词义理解偏差
词义理解错误形成的词义偏误,词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词的语法意义、词的色彩意义。而词义偏误顾名思义就是选手在使用相关词汇时没有准确地掌握词的意义。例如:
②“因为汉语桥让我们来自世界各地热爱汉语的人走到了一起,我祝愿汉语桥区的美满成功![圆满]”
在例句②中,很明显选手没能将美满和圆满两个近义词的词汇意义分开,两者都有美好圆满,使人满意的意思。“美满”指人们的生活美好,如家庭美满;“圆满”多指会议、会谈进行顺利,或者问题的答复、陈述的理由使人满意,如谈判圆满结束。所以在此处应该把“美满”改为“圆满”更为妥帖。
2.2.3遗漏、误加、误用和错位
鲁健骥先生在《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中把语法偏误分为四类:遗漏、误加、误用和错位偏误。
“遗漏”是指在词语或句中缺少了某些该用的成分,在笔者收集的这146份语料中最突出的遗漏问题就体现在关联词的遗漏。例如:
③“虽然我的专业是土木工程,(但是)我更喜欢汉语。”
“我最喜欢的是川菜,因为(川菜)是辣味的。”
在例句③中,选手在句首使用了“虽然”开头,按照中文口语习惯,后面必定要跟上“但是”一起构成“虽然……但是”的转折句型。但令人遗憾的是选手往往很容易遗漏那个带有虚词意味的“搭档”。此外,在第二句中,选手则是遗漏了主语“川菜”。
2.3口语偏误原因分析
2.3.1因母语负迁移而产生的混淆与错误
偏误分析理论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产生偏误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母语干扰的影响。因为二语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仍使用母语的规则和习惯来进行表达和交际,所以如果母语的规则和习惯与目的语所学相差无几,那么可能会事半功倍。反之,母语将会对二语的习得产生负面影响,我们称之为母语负迁移。
例如前文中提到选手在声母平翘舌音上出现了混淆现象,这极大可能是因为选手来自于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所以在拼音与字母上由于母语的负迁移作用而让习得者在发音过程中产生混淆。此外人类所用的语言,可以分为声调语言同非声调语言,而汉语属于声调语言。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调值为55、35、214、51,例子中出现声调错误的选手就来自于非声调语言国家阿富汗,这也表明声调错误同样是因为母语负迁移造成。
2.3.2目的语知识泛化造成的偏差
目的语知识泛化指的是二语习得者把自身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推类的办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造成偏误。例如:
“在此,祝汉语桥十五周年生日快乐,祝汉语桥有越来越多的十五年,越来越多的人学汉语,越来越多人参加汉语桥,恭喜恭喜。”
我们从这个例子当中不难看出,该选手的本意是想对汉语桥十五周岁的生日表示可喜可贺之意,因为这个选手受到了目的语——汉语的影响,恭喜原指应酬语,表示问候或祝贺,但这个规则与习惯放在这种情景当中显然不适用,所以放在演讲结束部分并不合适。这就是因为习得者受目的语知识泛化的影响把“恭喜”的使用规则自行类推,从而产生的偏误。
参考文献:
[1]闫嘉畅.汉语国际教育视角下的“汉语桥”节目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2018
[2]李楠楠.浅谈“汉语桥”比赛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以第十三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为例[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喻坤.“汉语桥”比赛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石弘婕.“汉语桥”比赛中选手语言文化习得情况研究——以第十一届、十二届总决赛为例[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秦若曦.试析“汉语桥”选手副语言的运用及其對教学的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