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885年,VonMonakow率先提出神经机能联系不能这个术语,以后人们从脑血流、脑代谢、电生理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人们对其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文章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85年,VonMonakow率先提出神经机能联系不能这个术语,以后人们从脑血流、脑代谢、电生理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人们对其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文章从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定义、分类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其他文献
夹层动脉瘤是血液进入血管壁夹层内使血管壁间发生剥离,或在动脉壁内出现自发性血肿所致,血管造影可表现为双腔征、线珠征、线征、完全闭塞、动脉瘤样扩张、造影剂滞留、内膜瓣和假性动脉瘤等.常规MRI序列可以观察到壁间血肿、内膜瓣和环形强化等,增强3D SPGR序列在有些病例中可以观察到双腔征.
用低值易得的稻草作为生物吸附剂对活性红和中性黄两种偶氮染料进行吸附处理研究,考察了吸附剂粒径、初始染料浓度、吸附时间、溶液初始pH等因素对染料吸附的影响。结果显示,
血脑屏障机体维持中枢神经内环境稳定的结构基础,在创伤性脑水肿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血脑屏障在创伤性脑水肿形成中的变化及其机制的研究有新的进展。
一氧化氮与缺血缺氧性神经元凋亡有着密切联系.缺血性脑损伤时,一氧化氮的过量合成可介导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氧化应激、直接损伤DNA影响基因表达及线粒体功能和能量代谢、细
白细胞介素-8(IL-8)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在炎症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中,有明显的炎症细胞参与。IL-8可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文章就IL-8的来源、生物学作用、机制及其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以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目前,通常采用大鼠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制作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以研究慢性脑缺血时的组织病理、生化和行为学改变以及药物干预实验等.文章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临床少见,但预后凶险.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治疗研究的深入,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文章简要介绍了CVST的临床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溶栓疗法的研究进展.
中枢多巴胺受体在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中起重要作用。不同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的神经保护作用不同。目前,对多巴胺D1、D2受体与脑缺血的关系研究较多。D1受体拮抗剂和D2受体激动
在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存在凋讯和坏死两种不同的细胞死亡机制。而p53及其下游靶基因在细胞死亡特别是诱导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p53基因是多种病理情况细胞信号传导的关键调控点,与其靶
根据电泳后凝胶的扫描结果,可净低密度指蛋白(LDL)分为两种亚型,主峰颗粒直径≥25.5nm为A型,〈25.5nm为B型。两类脂蛋白的形成、化学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目前已有超速离心、凝胶电泳、高效凝胶达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