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3月26日零时,钱穆夫人胡美琦在台湾病逝,享年83岁。胡美琦曾说,两人之间并非浪漫的爱情,她因景仰钱穆的人格学养,愿意委身下嫁,照料不时为胃疾困扰的钱穆。而钱穆则把她当做一生的知己。
乱世别离
1949年春天,淮海战役结束不久,蒋介石即在南京宣告下野。此时,钱穆正在老家苏州养病。他早先以《先秦诸子系年》《国史大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文章著作引学人注目,是中国德高望重的学者,但胃病一直是钱穆的宿疾。不论如何名满天下,钱穆始终是一介书生,私人生活全靠夫人张一贯打理。张一贯和钱穆育有5个儿女,原在小学教书,为了丈夫能专心学林,她一手操办起家里大大小小的琐事,也牺牲了自己的事业。
在大西南逃难的那几年,母亲死了,小女儿出生了,钱穆都无法随侍在侧,全由妻子独自面对。抗日战争胜利后, 51岁的钱穆在友人建议下,回到老家乡居,在江南大学任文学院长,才得以与妻儿团聚。
但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内战愈炽,学生频频上街游行。闹事已成风潮,无法疏导,亦无法教导。钱穆向来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但此时青年人受到苏联革命刺激,对传统中国文化更心存仇疾,他感到自己身在“俄化”的狂风暴雨之中,内心充满了孤独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忧虑。为了自己的那份理想,他知道,不走不行了。
新亚相遇
钱穆南下,流亡至香港办学。此时的香港成为许多人的避风港,胡家风也携全家逃至香港。胡家风是江西世家又是政要,一家人南逃到香港时,却已是别无长物。
在香港,钱穆与友人创办了新亚书院。这是一所符合他心中理想的学校,他一直深信,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建立在民族意识的抬头以及对历史文化传统复兴的基础上。他写信回家要求3个儿子赴港就读,不料兄弟3人均认为父亲逃至香港是一种不爱国的行为,革命青年岂能走这条路?于是回信拒绝了父亲。
离家在外多年,连家人都不理解他了,钱穆将孤寂感深埋在心里。眼前他有更头疼的事:新亚书院的经费由上海商人支持,但时局动荡,学校经费濒临绝境,需要到处募款。一介书生,流寓香港,妻儿如居异世,眼下处境艰维,奔走乞援,完全是一幅山穷水尽的景象。
在一个宴席场合,胡家风认识了钱穆,两人相谈甚欢,得知钱穆办学,没多久便让五女儿胡美琦寄读。1950年,21岁的胡美琦入读新亚书院,她选修了中国文化史。在那个旧社会整个被打倒的迷惘时刻,这门课程使她对国家民族的前途燃起了信心,连带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乐观。此时的任课老师钱穆已56岁,望之虽严,亲之即温,他的精神面貌给年轻的胡美琦留下深刻印象。只在新亚念了一年,胡美琦便离开香港,跟随父亲迁往台湾安顿。
台北重逢
1950年冬天,钱穆到台北募款,受到蒋介石礼遇,并责成府内每月拨3000港元供钱穆临时之用,这解了钱穆的燃眉之急。
1952年春天,钱穆应台湾官方邀请演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主题。在一次讲演中,突然遭遇礼堂塌方,钱穆当场被击昏,但大幸未死。当时人在台中的胡美琦得知钱穆受伤,便来探望他。出院后,钱穆在台中就近休养,胡美琦则每天下班后便来探视,待到一同晚餐才离去。就这样两人在一起共处了4个月,这期间,钱穆发现胡美琦跟她的同辈人不一样,她对传统文化怀着一颗炽热的心,而且她的落落大方、单纯与天真、无微不至的照料,让患难中的钱穆精神振作,飘零的心有了稳定的力量。
钱穆不知道,同时多灾多难的,还有自己老家的发妻。在苏州,51岁的张一贯突然脑溢血中风,导致半身不遂,并失去了教职,陷入孤独封闭的状态。
一生知己
1954年,胡美琦从台湾飞来香港和钱穆共患难。这一年胡美琦25岁,而钱穆己经到了花甲之年。自从胡美琦来港之后,钱穆的处境悄悄发生了转变。新亚书院的经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同时学校身份也获得了港府的肯定,规模有所扩建。
而此时的大陆,革命声浪一波高过一波,气氛愈来愈严峻。钱穆知道,自己是回不去了。1956年,钱穆事业和健康上的困顿逐渐得到纾缓,他决定,要给胡美琦一个交代。这一年两人终成眷属。
老夫少妻的婚事,还是需要说明的。钱穆写信给自己的高徒余英时说:穆之婚事,实非得已。以垂老之年,而饮食居处,迄少安顿,精力有限,甚何能久。惟美琦以盛年作此牺牲,私心甚望其能继续治学,勿专为家庭琐务毁耳。
事实上,胡美琦是钱穆的知己。她对钱穆笃爱情深、精心看顾,起居饮食等方面关心备至。钱穆毕生守护中华文化,她则毕生守护他。
1966年,“文革”开始,大陆逃港者涌至,香港社会治安日益混乱。1967年钱穆夫妇移居台北。也就在这一年,钱穆彻底与老家妻儿断了音讯。
1978年,张一贯撒手人寰。故去前,她甚至不知道钱穆是否仍然在世。1980年,85岁的钱穆终于和儿女们重新取得联系。他们通了几封信即匆匆约在香港见面。这一面,他们等了32年。
1990年钱穆去世,胡美琦为他在家乡四处奔波,寻找归葬的墓地,他生前曾说希望晚年能在这里安度余生。于是,胡美琦几经周折将他安葬在太湖西山湖滨的山坡上,因为这里的景色很像他们当年在香港沙田家中楼廊远眺的景象。
安葬钱穆后,胡美琦继承他的遗志,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与夫君共创的“素书楼文教基金会”中,在两岸推广传统文化,出版《钱宾四先生全集》,直到22年后完全焚尽自己生命最后的热度。(摘自《看历史》)
乱世别离
1949年春天,淮海战役结束不久,蒋介石即在南京宣告下野。此时,钱穆正在老家苏州养病。他早先以《先秦诸子系年》《国史大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文章著作引学人注目,是中国德高望重的学者,但胃病一直是钱穆的宿疾。不论如何名满天下,钱穆始终是一介书生,私人生活全靠夫人张一贯打理。张一贯和钱穆育有5个儿女,原在小学教书,为了丈夫能专心学林,她一手操办起家里大大小小的琐事,也牺牲了自己的事业。
在大西南逃难的那几年,母亲死了,小女儿出生了,钱穆都无法随侍在侧,全由妻子独自面对。抗日战争胜利后, 51岁的钱穆在友人建议下,回到老家乡居,在江南大学任文学院长,才得以与妻儿团聚。
但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内战愈炽,学生频频上街游行。闹事已成风潮,无法疏导,亦无法教导。钱穆向来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但此时青年人受到苏联革命刺激,对传统中国文化更心存仇疾,他感到自己身在“俄化”的狂风暴雨之中,内心充满了孤独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忧虑。为了自己的那份理想,他知道,不走不行了。
新亚相遇
钱穆南下,流亡至香港办学。此时的香港成为许多人的避风港,胡家风也携全家逃至香港。胡家风是江西世家又是政要,一家人南逃到香港时,却已是别无长物。
在香港,钱穆与友人创办了新亚书院。这是一所符合他心中理想的学校,他一直深信,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建立在民族意识的抬头以及对历史文化传统复兴的基础上。他写信回家要求3个儿子赴港就读,不料兄弟3人均认为父亲逃至香港是一种不爱国的行为,革命青年岂能走这条路?于是回信拒绝了父亲。
离家在外多年,连家人都不理解他了,钱穆将孤寂感深埋在心里。眼前他有更头疼的事:新亚书院的经费由上海商人支持,但时局动荡,学校经费濒临绝境,需要到处募款。一介书生,流寓香港,妻儿如居异世,眼下处境艰维,奔走乞援,完全是一幅山穷水尽的景象。
在一个宴席场合,胡家风认识了钱穆,两人相谈甚欢,得知钱穆办学,没多久便让五女儿胡美琦寄读。1950年,21岁的胡美琦入读新亚书院,她选修了中国文化史。在那个旧社会整个被打倒的迷惘时刻,这门课程使她对国家民族的前途燃起了信心,连带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乐观。此时的任课老师钱穆已56岁,望之虽严,亲之即温,他的精神面貌给年轻的胡美琦留下深刻印象。只在新亚念了一年,胡美琦便离开香港,跟随父亲迁往台湾安顿。
台北重逢
1950年冬天,钱穆到台北募款,受到蒋介石礼遇,并责成府内每月拨3000港元供钱穆临时之用,这解了钱穆的燃眉之急。
1952年春天,钱穆应台湾官方邀请演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主题。在一次讲演中,突然遭遇礼堂塌方,钱穆当场被击昏,但大幸未死。当时人在台中的胡美琦得知钱穆受伤,便来探望他。出院后,钱穆在台中就近休养,胡美琦则每天下班后便来探视,待到一同晚餐才离去。就这样两人在一起共处了4个月,这期间,钱穆发现胡美琦跟她的同辈人不一样,她对传统文化怀着一颗炽热的心,而且她的落落大方、单纯与天真、无微不至的照料,让患难中的钱穆精神振作,飘零的心有了稳定的力量。
钱穆不知道,同时多灾多难的,还有自己老家的发妻。在苏州,51岁的张一贯突然脑溢血中风,导致半身不遂,并失去了教职,陷入孤独封闭的状态。
一生知己
1954年,胡美琦从台湾飞来香港和钱穆共患难。这一年胡美琦25岁,而钱穆己经到了花甲之年。自从胡美琦来港之后,钱穆的处境悄悄发生了转变。新亚书院的经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同时学校身份也获得了港府的肯定,规模有所扩建。
而此时的大陆,革命声浪一波高过一波,气氛愈来愈严峻。钱穆知道,自己是回不去了。1956年,钱穆事业和健康上的困顿逐渐得到纾缓,他决定,要给胡美琦一个交代。这一年两人终成眷属。
老夫少妻的婚事,还是需要说明的。钱穆写信给自己的高徒余英时说:穆之婚事,实非得已。以垂老之年,而饮食居处,迄少安顿,精力有限,甚何能久。惟美琦以盛年作此牺牲,私心甚望其能继续治学,勿专为家庭琐务毁耳。
事实上,胡美琦是钱穆的知己。她对钱穆笃爱情深、精心看顾,起居饮食等方面关心备至。钱穆毕生守护中华文化,她则毕生守护他。
1966年,“文革”开始,大陆逃港者涌至,香港社会治安日益混乱。1967年钱穆夫妇移居台北。也就在这一年,钱穆彻底与老家妻儿断了音讯。
1978年,张一贯撒手人寰。故去前,她甚至不知道钱穆是否仍然在世。1980年,85岁的钱穆终于和儿女们重新取得联系。他们通了几封信即匆匆约在香港见面。这一面,他们等了32年。
1990年钱穆去世,胡美琦为他在家乡四处奔波,寻找归葬的墓地,他生前曾说希望晚年能在这里安度余生。于是,胡美琦几经周折将他安葬在太湖西山湖滨的山坡上,因为这里的景色很像他们当年在香港沙田家中楼廊远眺的景象。
安葬钱穆后,胡美琦继承他的遗志,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与夫君共创的“素书楼文教基金会”中,在两岸推广传统文化,出版《钱宾四先生全集》,直到22年后完全焚尽自己生命最后的热度。(摘自《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