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各种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言语交际能力的基础。因此,应该把“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增强对字、词、句到篇的理解,让他们在阅读中不断丰富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达到应有的目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 想象
语文教学应包括培养阅读能力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两大任务。而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
阅读教学中,可以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激活文字,身临其境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生动的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鉴赏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长沙》上阕的景物描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我们需要由景入情,我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边听朗读带边想象: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观江水,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长空,雄鹰展翅高飞;俯察水底,鱼儿轻快畅游。好一幅美妙的湘江秋景图!不得不让人发出感慨:万类霜天竞自由。至此,将我们的情感融入到了作者的情感之中,体会到景物宏大壮阔、生机勃勃的特点,进而体会到作者宽广的胸襟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架桥铺路,感悟内涵
课文的作者与学生相比,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等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桥铺路,让学生走近作者,与课文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荷花淀》中第二段描写:“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这一段文字介绍了白洋淀的芦苇席,似乎与一、三段关于月夜水生嫂的描写毫无关系,但作者不会在这里写没有意义的语段,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只有架桥牵引,我问学生:一、三两段的内容集中描写了什么?第二段又描写了什么?这样的三段文字放在一起有何作用?学生会说一、三段描写了优美的自然景物,第二段描写了丰富的物产,放在一起是为了烘托人物美,只有在这样景色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才能孕育出这样勤劳勇敢的人民。到此还不够深入,再想,如果有人破坏这份美好,怎么办?坚决回击。为下文水生等人抗日甚至农村青年妇女也参加抗日做了铺垫。这种描写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做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象,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象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边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象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妙词。”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放飞思绪,“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象的双翼,“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当然,由于生活经历、认知水平、体验角度、欣赏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由于读得真切,心有所思,这时他们便会萌生倾吐、与人交流的冲动,他们渴望自己的感悟体验得到同伴的认可,他们也想听到别人的真知灼见。这时,教师适时地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学习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及时间。“他们入景入境地朗读,他们入情入理地解说,他们学会了聆听,学会了表达,学会了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不断地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通过这种合作与沟通,他们看到了文本的多侧面,思考的多途径,从而对知识与方法产生新的洞察与领悟。”同时,通过品读和交流,能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文学作品蕴藏着的灵性与思想,感受那充满魅力、充满人性的语言美,在心灵上受到震撼,在人格上得到熏陶,从而产生巨大的人文价值,并内化为一个人的情感。何时能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日。
参考文献:
[1]科林伍德.艺术原理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3]S·阿瑞提.创造的秘密
(责编 覃亮生)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 想象
语文教学应包括培养阅读能力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两大任务。而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
阅读教学中,可以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激活文字,身临其境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生动的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鉴赏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长沙》上阕的景物描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我们需要由景入情,我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边听朗读带边想象: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观江水,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长空,雄鹰展翅高飞;俯察水底,鱼儿轻快畅游。好一幅美妙的湘江秋景图!不得不让人发出感慨:万类霜天竞自由。至此,将我们的情感融入到了作者的情感之中,体会到景物宏大壮阔、生机勃勃的特点,进而体会到作者宽广的胸襟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架桥铺路,感悟内涵
课文的作者与学生相比,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等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桥铺路,让学生走近作者,与课文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荷花淀》中第二段描写:“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这一段文字介绍了白洋淀的芦苇席,似乎与一、三段关于月夜水生嫂的描写毫无关系,但作者不会在这里写没有意义的语段,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只有架桥牵引,我问学生:一、三两段的内容集中描写了什么?第二段又描写了什么?这样的三段文字放在一起有何作用?学生会说一、三段描写了优美的自然景物,第二段描写了丰富的物产,放在一起是为了烘托人物美,只有在这样景色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才能孕育出这样勤劳勇敢的人民。到此还不够深入,再想,如果有人破坏这份美好,怎么办?坚决回击。为下文水生等人抗日甚至农村青年妇女也参加抗日做了铺垫。这种描写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做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象,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象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边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象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妙词。”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放飞思绪,“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象的双翼,“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当然,由于生活经历、认知水平、体验角度、欣赏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由于读得真切,心有所思,这时他们便会萌生倾吐、与人交流的冲动,他们渴望自己的感悟体验得到同伴的认可,他们也想听到别人的真知灼见。这时,教师适时地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学习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及时间。“他们入景入境地朗读,他们入情入理地解说,他们学会了聆听,学会了表达,学会了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不断地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通过这种合作与沟通,他们看到了文本的多侧面,思考的多途径,从而对知识与方法产生新的洞察与领悟。”同时,通过品读和交流,能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文学作品蕴藏着的灵性与思想,感受那充满魅力、充满人性的语言美,在心灵上受到震撼,在人格上得到熏陶,从而产生巨大的人文价值,并内化为一个人的情感。何时能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日。
参考文献:
[1]科林伍德.艺术原理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3]S·阿瑞提.创造的秘密
(责编 覃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