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对公开课示范作用的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公开课 示范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421
好的公开课起到的示范作用既是显性的,也是潜在的,所以无论是校领导还是职教本人都十分重视.而且常常是整个教研组联合起来进行集团作战,他们彼此分工,精心
设计,刻意包装,力求使公开课“尽善尽美”,然而,“精心设计”、“尽善尽美”的背后,
隐藏着令人担忧的浮躁,只有对新课标的曲解.走出预设的圈套,才能使我们的教研活动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第一,走出教案“精心设计”,抓住学生的闪光点;
笔者有幸看到一些公开课的教案,授课者的撰写可谓用心良苦:开头导入、中间进程、结语安排,可谓环环相连、丝丝入扣;甚至余第几分钟讲什么内容、何时归纳、有哪一个回答哪一个问题等都一一作了“精心设计”,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效,硬要将自己所授的内容纳入某种被认为权威的模式中,如果本着这种“精心设计”来上课,那就只能在课堂上上演“教案剧”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的火花难免被无情地浇灭.
说白了,教师的“精心设计”往往更多的是从教师“教”的层面考虑,因而,这样的设计更注重是否教得流畅,是否教得“成功”。而新课标则侧重于学生的“学”,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更注重学的效果和广度,教案如果框得太死,何来学生的自主?戴着旧理念的“镣铐”,跳新课标的“舞”,苦了授课者,害了学习者。
课例片断1:《勾股定理》教学,教师课前精心备课,课堂上就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上课,学生动手操作,教师“组织引导”千方百计让学生走进自己的“圈套”,其真实过程却出现太多的意想不到.
师: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画两个直角三角形,它们的两条直角分别是3cm、4cm;5cm、12cm。再量一下它们的斜边各是多少?
此时,学生议论纷纷,各报出自己量得的答案:5cm、13.1cm、4.9cm、12.9cm……
师:不对!量出不是5cm和13cm的同学再画一画,仔细量一量。(直到每一个学生都承认5cm 和13cm为止,教师硬是将自己的结果强加给学生)。
师:从这两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具体数据中,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
此时,教室一片沉静,学生不知从何想起,(勾股定理是这么容易被发现的吗?)教师陷入尴尬地步。忽然,有一个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这位教师眼睛一亮,赶忙叫他。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我发现5+4=32,12+13=52,我的结论是:在直角三角形中,较长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和等于较短的直角边的平方。(多好的发现!)
这位教师的脸刷一下变白了,怎么办?教师只好避而不谈。
师:请同学们分别计算一下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再与它们的斜边作一比较,看看有什么规律?(学生的创新想法就这样被扼杀了!)。
在老师的一再“启发”下,学生终于“发现”了勾股定理,……。
的确,教学过程的动态性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本身是充满着变数的,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种种“意想不到”是无法“设计”的。而这样的“意想不到”又常常是课堂教学中的闪光之处和亮点所在。教师如果一味地照“案”宣科,置那些“意想不到”于不顾,那么数学教学的真正魅力也就黯然失色了许多。
第二,走出情景的“精心设计”,还自然、贴切的导入;
新课标特别提倡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尽快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使数学课堂内容不再空洞、枯燥,从而拉近数学与我们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亲自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导入贵在自然,贵在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学生求知的热情、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教师的精心须在点子上,而不是玩花哨,其实,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得创设情景导入的,对于一些难以创设情景导入的教学内容,完全可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方式,也同样可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下面是一次教研活动中,陆老师的“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导入过程,可谓自然贴切,题情交融:
课例片断2:
老师:同学们,有谁能猜出老师的真实年龄?
由于是借班上课,老师的开场白让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
学生1:老师,您28岁!(部分学生在笑)
老师:谢谢你,让老师青春不老
学生2:老师,您40岁!(学生哄然大笑)
老师:谢谢你提醒老师该加强体育锻炼了.
学生3:老师,您35岁…….
老师:刚才有2位同学猜到老师的真实年龄,真有一双火眼金睛!不过,老师还希望大家有一个智慧的头脑.请看屏幕.
老師和咱们班的董阳的年龄之和是49岁,到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老师的年龄比董阳的年龄大11岁,你能通过计算求出老师和董阳的年龄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开始列方程或方程组来计算,甚至有个别同学开始问董阳的年龄………
课伊始,情已生,事实证明这样的设计师符合适度、适时原则的,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情之交互的作用,让学生的学习获得成效,较好地达到了“学乐俱得”的效应.
第三,正确审视电脑课件的作用,让课堂锦上添花
多媒体课件的引入,使我们的课堂热闹非凡,教学在 “一问一答一显示“中展开.短短45分钟的一堂课,其容量大得惊人.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如何呢?他们难有阅读、思考、反馈,或者正思考着,画面早已切换到下一个板块了.在这种“繁忙”的教学中,学生究竟能接受多少、理解多少、沉淀多少呢?数学课堂说到底是心与心的交流、思维与思维的撞击过程,这个交流过程应该是“惑、感、思、悟”的过程,这个交流的手段应该是语言文字、数学符号和多媒体的共同参与,多媒体的介入是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形象性、可视性,合理扩展教学容量,是为了使黑板上所不能动的效果(如图形的评议、旋转、翻折等),能够更形象迪演示出来,无论如何,只应起辅助作用,我们让多媒体去锦上添花,而不是喧宾夺主.
新课标理论下的课堂已由表演走向对话,由预设走向生成,这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从心底去克服形式主义,让数学公开课走出“精心设计”,洋溢着火热的数学思考,布够着数学结构,充满着朴素的数学原理,流淌着自然的数学技术.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经过一次次的教研活动,让公开课不断的升华与沉淀,我们完全有信心和理由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讲数学课堂演绎为动人而美丽的故事.
关键词;公开课 示范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421
好的公开课起到的示范作用既是显性的,也是潜在的,所以无论是校领导还是职教本人都十分重视.而且常常是整个教研组联合起来进行集团作战,他们彼此分工,精心
设计,刻意包装,力求使公开课“尽善尽美”,然而,“精心设计”、“尽善尽美”的背后,
隐藏着令人担忧的浮躁,只有对新课标的曲解.走出预设的圈套,才能使我们的教研活动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第一,走出教案“精心设计”,抓住学生的闪光点;
笔者有幸看到一些公开课的教案,授课者的撰写可谓用心良苦:开头导入、中间进程、结语安排,可谓环环相连、丝丝入扣;甚至余第几分钟讲什么内容、何时归纳、有哪一个回答哪一个问题等都一一作了“精心设计”,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效,硬要将自己所授的内容纳入某种被认为权威的模式中,如果本着这种“精心设计”来上课,那就只能在课堂上上演“教案剧”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的火花难免被无情地浇灭.
说白了,教师的“精心设计”往往更多的是从教师“教”的层面考虑,因而,这样的设计更注重是否教得流畅,是否教得“成功”。而新课标则侧重于学生的“学”,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更注重学的效果和广度,教案如果框得太死,何来学生的自主?戴着旧理念的“镣铐”,跳新课标的“舞”,苦了授课者,害了学习者。
课例片断1:《勾股定理》教学,教师课前精心备课,课堂上就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上课,学生动手操作,教师“组织引导”千方百计让学生走进自己的“圈套”,其真实过程却出现太多的意想不到.
师: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画两个直角三角形,它们的两条直角分别是3cm、4cm;5cm、12cm。再量一下它们的斜边各是多少?
此时,学生议论纷纷,各报出自己量得的答案:5cm、13.1cm、4.9cm、12.9cm……
师:不对!量出不是5cm和13cm的同学再画一画,仔细量一量。(直到每一个学生都承认5cm 和13cm为止,教师硬是将自己的结果强加给学生)。
师:从这两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具体数据中,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
此时,教室一片沉静,学生不知从何想起,(勾股定理是这么容易被发现的吗?)教师陷入尴尬地步。忽然,有一个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这位教师眼睛一亮,赶忙叫他。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我发现5+4=32,12+13=52,我的结论是:在直角三角形中,较长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和等于较短的直角边的平方。(多好的发现!)
这位教师的脸刷一下变白了,怎么办?教师只好避而不谈。
师:请同学们分别计算一下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再与它们的斜边作一比较,看看有什么规律?(学生的创新想法就这样被扼杀了!)。
在老师的一再“启发”下,学生终于“发现”了勾股定理,……。
的确,教学过程的动态性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本身是充满着变数的,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种种“意想不到”是无法“设计”的。而这样的“意想不到”又常常是课堂教学中的闪光之处和亮点所在。教师如果一味地照“案”宣科,置那些“意想不到”于不顾,那么数学教学的真正魅力也就黯然失色了许多。
第二,走出情景的“精心设计”,还自然、贴切的导入;
新课标特别提倡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尽快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使数学课堂内容不再空洞、枯燥,从而拉近数学与我们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亲自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导入贵在自然,贵在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学生求知的热情、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教师的精心须在点子上,而不是玩花哨,其实,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得创设情景导入的,对于一些难以创设情景导入的教学内容,完全可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方式,也同样可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下面是一次教研活动中,陆老师的“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导入过程,可谓自然贴切,题情交融:
课例片断2:
老师:同学们,有谁能猜出老师的真实年龄?
由于是借班上课,老师的开场白让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
学生1:老师,您28岁!(部分学生在笑)
老师:谢谢你,让老师青春不老
学生2:老师,您40岁!(学生哄然大笑)
老师:谢谢你提醒老师该加强体育锻炼了.
学生3:老师,您35岁…….
老师:刚才有2位同学猜到老师的真实年龄,真有一双火眼金睛!不过,老师还希望大家有一个智慧的头脑.请看屏幕.
老師和咱们班的董阳的年龄之和是49岁,到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老师的年龄比董阳的年龄大11岁,你能通过计算求出老师和董阳的年龄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开始列方程或方程组来计算,甚至有个别同学开始问董阳的年龄………
课伊始,情已生,事实证明这样的设计师符合适度、适时原则的,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情之交互的作用,让学生的学习获得成效,较好地达到了“学乐俱得”的效应.
第三,正确审视电脑课件的作用,让课堂锦上添花
多媒体课件的引入,使我们的课堂热闹非凡,教学在 “一问一答一显示“中展开.短短45分钟的一堂课,其容量大得惊人.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如何呢?他们难有阅读、思考、反馈,或者正思考着,画面早已切换到下一个板块了.在这种“繁忙”的教学中,学生究竟能接受多少、理解多少、沉淀多少呢?数学课堂说到底是心与心的交流、思维与思维的撞击过程,这个交流过程应该是“惑、感、思、悟”的过程,这个交流的手段应该是语言文字、数学符号和多媒体的共同参与,多媒体的介入是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形象性、可视性,合理扩展教学容量,是为了使黑板上所不能动的效果(如图形的评议、旋转、翻折等),能够更形象迪演示出来,无论如何,只应起辅助作用,我们让多媒体去锦上添花,而不是喧宾夺主.
新课标理论下的课堂已由表演走向对话,由预设走向生成,这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从心底去克服形式主义,让数学公开课走出“精心设计”,洋溢着火热的数学思考,布够着数学结构,充满着朴素的数学原理,流淌着自然的数学技术.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经过一次次的教研活动,让公开课不断的升华与沉淀,我们完全有信心和理由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讲数学课堂演绎为动人而美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