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两天,记者听到了一个新段子:在杭州读书,你以为买个好的学区房,选一个好的班级就够了吗?远远不够!你还要给自己的孩子挑选一个好的座位!记者进校调查发现,很多学霸并不坐在网传的“学霸座位区”,反而坐在最后一排。
学霸沒有坐在传说中的“黄金座位”, 反而坐在最后一排, 这样的情景似乎有悖于公众的认知。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老师安排座位主要是综合考虑孩子的身高、视力、性别等。有些学霸比较高,就只能委屈一下坐在最后面;二是因为考虑到学习因素,自控力和学习习惯都很好的学霸们也常常会被老师“放心”地安排到后面。
从学生本身的感觉角度评判,确实存在听课效果相对较好的座位。斯坦福大学曾进行过一场著名的“座位”研究。参与研究的510名学生,被要求从同一间教室的110个座位中,选择最心仪的位置。选择前,学生们被告知座位之间没有任何差异,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黑板、清楚地听到讲课内容。结果,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中间靠前的位置,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黄金座位”。在这个区域,既能避免离老师太近经常吃粉笔灰甚至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又能确保看和听的效果,无疑成了学霸们的首选。
座位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影响不宜夸大,甚至很多时候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学习本身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成绩的好坏与位置并无必然联系。从根本上讲,好成绩来源于良好的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与自身不懈的努力,这些基本上与座位无关。只要学得专注并得法,坐在哪里都可以成为学霸。学霸们喜欢选择中间靠前区域固然是个不争的事实,但并不是位置成就了学霸,而是学霸们成就了所谓的“学霸区”。
道理虽然大家都懂,但很多家长依然热衷于“抢C位”。每逢开学,常有家长悄悄找到老师,以孩子的注意力、视力等问题,或直接或委婉地要求安排中间座位。通常情况下,老师排座位大多在身高原则基础上,根据视力、听力、性别、个性等综合权衡。一旦掺杂家长们的请求,就变得复杂起来,这令老师们颇为头疼,纷纷感叹排座位是个“技术活”。
面对新的形势,老师们不能抱怨回避,应该理解家长们的良苦用心。站在教育的角度看,座位确实不只是物理意义上的座位,一句“教室里的任何一个位置都能成就学霸”,并不能缓解家长的焦虑。换言之,老师在座位问题上应该主动求变,一方面积极探索圆桌式、会议式、小组合作式、组合式等新的编排方式;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勤于走动,让教室四面都成讲台与黑板,打消学生和家长挑选座位的念头。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随着教育条件的改善,很多学校开始推行小班化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小班化教室里的每一个座位都是适合孩子的位置。教室里并不存在所谓的“黄金座位”,但家长们的教育焦虑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文章来源:凤凰网,有删减)
·点评·
这是一篇很有借鉴意义的时评文。
一、关注热点来评论。文章标题点明话题,用问句来引发读者的关注和思考,围绕家长热衷于“抢C位”的现象,分析问题,并有独特见解。
二、构思精巧且严谨。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行文,先谈及关于“学霸座位区”的新段子和进校调查的结果,接着分析学霸反而坐在最后一排的原因,再引用斯坦福大学的“座位”研究指出学霸们喜欢选择中间靠前区域,进而论述是学霸们成就了所谓的“学霸区”,然后再分析很多家长依然热衷于“抢C位”的现象,提出老师在座位问题上应该主动求变,最后表明观点——教室里不存在“黄金座位”,也提醒老师们,家长的教育焦虑是不容回避的问题。结构层次清晰,脉络清楚。
三、思辨性强且深刻。文章对“学霸座位区”、家长热衷于“抢C位”的心态和老师要主动求变的论述,有极强的逻辑思辨色彩,思考问题全面深刻。(广西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 张 丽)
学霸沒有坐在传说中的“黄金座位”, 反而坐在最后一排, 这样的情景似乎有悖于公众的认知。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老师安排座位主要是综合考虑孩子的身高、视力、性别等。有些学霸比较高,就只能委屈一下坐在最后面;二是因为考虑到学习因素,自控力和学习习惯都很好的学霸们也常常会被老师“放心”地安排到后面。
从学生本身的感觉角度评判,确实存在听课效果相对较好的座位。斯坦福大学曾进行过一场著名的“座位”研究。参与研究的510名学生,被要求从同一间教室的110个座位中,选择最心仪的位置。选择前,学生们被告知座位之间没有任何差异,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黑板、清楚地听到讲课内容。结果,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中间靠前的位置,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黄金座位”。在这个区域,既能避免离老师太近经常吃粉笔灰甚至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又能确保看和听的效果,无疑成了学霸们的首选。
座位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影响不宜夸大,甚至很多时候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学习本身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成绩的好坏与位置并无必然联系。从根本上讲,好成绩来源于良好的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与自身不懈的努力,这些基本上与座位无关。只要学得专注并得法,坐在哪里都可以成为学霸。学霸们喜欢选择中间靠前区域固然是个不争的事实,但并不是位置成就了学霸,而是学霸们成就了所谓的“学霸区”。
道理虽然大家都懂,但很多家长依然热衷于“抢C位”。每逢开学,常有家长悄悄找到老师,以孩子的注意力、视力等问题,或直接或委婉地要求安排中间座位。通常情况下,老师排座位大多在身高原则基础上,根据视力、听力、性别、个性等综合权衡。一旦掺杂家长们的请求,就变得复杂起来,这令老师们颇为头疼,纷纷感叹排座位是个“技术活”。
面对新的形势,老师们不能抱怨回避,应该理解家长们的良苦用心。站在教育的角度看,座位确实不只是物理意义上的座位,一句“教室里的任何一个位置都能成就学霸”,并不能缓解家长的焦虑。换言之,老师在座位问题上应该主动求变,一方面积极探索圆桌式、会议式、小组合作式、组合式等新的编排方式;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勤于走动,让教室四面都成讲台与黑板,打消学生和家长挑选座位的念头。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随着教育条件的改善,很多学校开始推行小班化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小班化教室里的每一个座位都是适合孩子的位置。教室里并不存在所谓的“黄金座位”,但家长们的教育焦虑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文章来源:凤凰网,有删减)
·点评·
这是一篇很有借鉴意义的时评文。
一、关注热点来评论。文章标题点明话题,用问句来引发读者的关注和思考,围绕家长热衷于“抢C位”的现象,分析问题,并有独特见解。
二、构思精巧且严谨。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行文,先谈及关于“学霸座位区”的新段子和进校调查的结果,接着分析学霸反而坐在最后一排的原因,再引用斯坦福大学的“座位”研究指出学霸们喜欢选择中间靠前区域,进而论述是学霸们成就了所谓的“学霸区”,然后再分析很多家长依然热衷于“抢C位”的现象,提出老师在座位问题上应该主动求变,最后表明观点——教室里不存在“黄金座位”,也提醒老师们,家长的教育焦虑是不容回避的问题。结构层次清晰,脉络清楚。
三、思辨性强且深刻。文章对“学霸座位区”、家长热衷于“抢C位”的心态和老师要主动求变的论述,有极强的逻辑思辨色彩,思考问题全面深刻。(广西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 张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