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东增资3.48亿元后,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渤海财险)偿付能力仍在低位徘徊。
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显示,渤海财险披露了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渤海财险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3.75%,仅过监管100%的及格线,风险综合评级为C级。业绩方面,渤海财险表现同样不佳。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8.66亿元,净利润-1.48亿元。其中,渤海财险二季度亏损超1.5亿元。
连续两季度偿付能力不达标
这已是渤海财险连续两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C级。此前一季度报告显示,渤海财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6.62%,同比下降6.32%,偿付能力评级由B级降到C级。
根据监管要求,风险综合评级衡量保险公司总体偿付能力风险(包括可资本化风险和难以资本化风险)的大小,不得低于B类。这意味着,渤海财险已连续两个季度被列为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
报告同时显示,2021年4月,渤海财险收到天津银保监局下发的《金融监管警示书》,提示该公司2018年末和2019年末再保后未决赔款准备金均出现不利发展,准备金计提存在较大风险,对该公司提出监管要求,并要求渤海财险向监管部门上报分析报告与整改方案。
对此渤海财险回应称,公司成立了准备金提取不足整改领导小组,推进实施和完成监管要求的整改工作,也已经聘请了独立的精算评估机构对准备金评估结果进行审核,后续将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加强理赔管理,强化基础数据管理,提高准备金评估工作质量。
对于连续两个季度评级为 C,渤海财险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20%以下,接近100%的监管红线。2021年二季度,渤海财险增资已到位,偿付能力充足率重新提升至120%以上。2021年二季度末,渤海财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由上季度末接近监管红线的102.62%回升至123.75%。
股东增资“补血”3.48亿元
渤海财险在报告中所提及增资,上月已获得监管批准。
6月9日,天津银保监局批准渤海财险增加注册资本金约3.48亿元。增资后,渤海财险的注册资本金从16.25亿元变更为19.73亿元。
此次增资最早在今年1月份提出,据此前增资公告显示,拟增资的3.6亿元由其第一大股东天津市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46亿元,持股比例不变,为40.62%;原股东之一的天津渤海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出资2.14亿元,升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6.06%;第二大股东澳大利亚保险集团由于未参与此次增资,其持股比例由16.92%下降至13.93%,退居第三;其他国有股东的持股比例亦相应下降。
《金融理财》注意到,渤海财险此次增资无新增股东。官网信息显示,该公司于2005年10月开业,由天津的国有骨干企业发起设立,是首家总部设在天津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从股东结构来看,2012年引入的澳大利亚保险集团有限公司为外,其余股东均为国资背景。
事实上,渤海财险在发展过程中曾进行过两次引战混改的尝试。
2016年底,民营上市企业美锦能源拟斥资不超过6亿元入股渤海财险。但在2018年7月,增资项目终止,美锦能源表示:“由于近來市场环境、监管环境发生变化,双方对自身发展战略、产业布局进行了调整,经协商,终止此次增资事宜”。
2019年末,渤海财险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不超过10亿元的增资项目,对应持股比例不超过29.74%, 然而经过一年的挂牌,四次延后增资截止日,仍未有合适的战略投资者。
车险业务亏损包袱较重
渤海财险成立至今已有16年,但遗憾的是至今仍未进入盈利期。其中,车险业务占比渤海财险过高是其亏损的直接原因。
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渤海财险累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8.66亿元,净利润-1.48亿元。其中,渤海财险二季度亏损超1.5亿元。
历年财报数据显示,2016年到2018年,其净利润分别亏损1829万元、1.94亿元、1.12亿元,2019年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2.83亿元,2020年实现了0.07亿元的微幅盈利。
作为主力业务的车险,一直在渤海财险的经营中维持较高比重。2013年以来,该公司车险业务占比超八成,有的年份甚至超九成。2013年至2019年,渤海财险车险对保费收入的贡献占比分别为84.84%、87.37%、86.73%、90.35%、91.27%、88.6%、88%。
2020年财报数据显示,渤海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居前5位的险种中,除了工程保险承保盈利94.46万之外,车险、责任险、企财险、意外伤害险等均承保亏损。其中,车险承保亏损1.46亿元。
近年来渤海财险已开始调整战略布局,发力非车险业务。
早在渤海财险2020年工作会议上,渤海财险公开表示,在车险条线强调采用机构差异化管理策略和机构车险预算调节机制,运用数据驱动加强管控,调整车型结构、改善业务品质,并做好安排部署。非车险方面,渤海财险则表示要抓创新,拓服务,利用产品引擎系统,大力推进碎片化非车险组合产品,通过场景化、个性化、碎片化的承保及销售方案的设计,协助机构拓展中小企业保险业务等。
在今年的一季度非车险条线工作会议上,渤海财险分管非车险部的总经理助理毛明光指出,做好非车险是最大的政绩,不做非车险是最大的失职。车险综合改革前后三年,是行业非车险转型发展的窗口期。毛明光强调,“公司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要大力推进非车险发展,努力提高非车险业务规模占比。”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非车险业务对产品设计、精算、技术应用的要求较高,在现实经营中多数中小财险公司专业水平有待提升。与此同时,经营非车险业务对险企提出了更高的资本要求。而就渤海财险现状而言,增资虽已到位,但偿付能力充足率仅超及格线23%,仍处于行业较低水平。由此来看,渤海财险能否凭借非车险业务成功转型,还有待市场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