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才引进四大误区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happy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引进国际人才。一方面希望藉此能够真正引进一些国际最佳实践,打造更专业化的能力。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需要具备国际视野的专业化人才,进行国际并购中的交易筛选,与国外企业沟通,并担当管理国外企业的责任。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企业,在引入国际人才方面都有很好的意愿,却也付了不少学费。
  误区一:目标不明
  很多企业引进国际人才,并没有明确真正的业务需求是什么,希望通过人才打造什么样的能力?是希望他负责具体的某个部门,某些业务,还是主抓一些具体战略举措或转型举措的落地?是要对P&L负责呢,还只是主要担任顾问角色?这些问题在引进时并未想清楚。
  目标的明确至关重要,即使同样一个岗位,合适的人才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以首席战略官(CSO)举例,理论上来说,CSO的工作需要帮企业与各业务理清战略方向,推动变革以实施战略,同时确保重大决策的制定与战略一致。但既有战略思维,又深谙行业趋势,同时具备实施战略推动变革的超强领导力与执行力的全才非常难求,那么根据企业的战略及其在战略实施阶段的不同,具体合适的CSO人选可能会有很大不同。
  例如,如果企业的业务发展遇到重大瓶颈而战略亟需梳理,那么该人才的战略与创新思维能力应是侧重;如果战略已明确,且其中很大的成分是大举兼并并购,那么一个富有战略性并购与整合经验的人应该是首选;如果企业战略意味着重大的转型,那么推动变革的执行力与经验则应该成为侧重。
  很多中国企业想引进人才,就去找一个同行业对标的国际先进企业的对应岗位(如CSO),认为拿来就能发挥作用,这是个误区。擅长想事的人与擅长做事的人可能完全不一样。期望值设得不对,人才启用后双方都可能产生很大落差。我有一个客户曾经引进了一个国际人才,他根据当初的岗位描述找来了一个擅长经营的人才。人才到位以后,雄心勃勃地准备扛起业务责任,大大改善其P&L。但上岗后发现自己的工作其实更是一个顾问角色,这与他本人的爱好与擅长对不上,所以很快就离开了。因此,引进国际化人才的时候,岗位需求一定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现实中很多时候,企业可能没有想清楚,岗位说明书可能是从网上下载了一个了事。
  此外,企业引进国际化人才,更多时候是需要借助这个人来打造机构化的能力,能够把他的能力内化为组织的能力,成为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与DNA。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管人才怎么流动,只有机构化能力才是真正能够流传下去的东西。如何实现这个目的,很多企业在引进人才的时候并没有深入思考过。如果引进国际人才的目的是建立机构化能力,就要将此与他的考核明确挂钩。需要他建立起什么管理体系、什么流程;在他任职期间要带出什么样的队伍,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很多国际企业里,继任计划是非常普遍的考核指标,需要能够在一定时间培养出你的接班人。对于国际人才应该也有这样的要求,考察他能培养多大的队伍、能建立起一个什么样的体系、能培养几个接班人的人选等等。
  误区二:孤掌难鸣
  很多企业认为,引进了一个人才,他自然就能把国际最佳实践带进来,整套体系也能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曾经有一位企业的高管跟我探讨他们企业引进的国际人才,我问他是否允许这个人才来了以后带一个自己的小团队,他表示惊讶:“我们招他进来就是希望他能具备全套能力的,他还得再招一队人才能完成工作,我们岂不是招了个‘爷’来?”
  这位高管对引进人才的期望值有一定代表性,他们期望把人引进之后就自动能把一摊事都管起来。但事实往往并不是这样的。
  首先,这个人来了以后,可能现有内部人员的能力与他需要完成任务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其次,越是国际最佳实践丰富的企业,往往越是具备系统而有序的管理流程与体系,专业化分工很明确,那里的高管要么站在很高的角度运筹帷幄,同时倚靠下属团队与流程进行日常执行;要么就是某一具体方面的专才。很多中国企业体系尚待建立,却希望引进一个人才就能把一整套事儿搞定了,这肯定是孤掌难鸣。
  再者,每个企业都有着自己的文化与行为方式,一个引进人才,特别是“老外”,初来乍到对于内部的资源如何调动、显性的与隐性的决策机制究竟是怎样的,并非一时半会即可搞明白。而且国际最佳实践如何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有效嫁接,真正能够生根发芽,这些都是问题。
  所以企业一定要考虑清楚需要给引进人才提供什么样的支持与空间,他至少要有一个跟他能力匹配的小团队,才可能作为一个组织的有机部分运转起来。如果引进一个人才却没有支持框架,人才就不能生根发芽,还可能枯萎下去。
  德国大众和上海一汽合资的SVw,采用了目前看来很有效的双高管制的管理模式。中国人的长项是深谙中国市场,德国人的长项更多是在技术与制造方面。所以在技术和制造方面的职能,一把手是德国人,副职是中国人;而市场与销售的职能正职为中国人,副职为德国人。这种配对管理制不一定是唯一最好的方法,但至少在svw还是做得很好的。
  最佳实践的“拿来”是要量体裁衣的。要知道这个企业的局限是什么,哪个地方需要做什么样的调整,什么事情在内部需要找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动用资源,这些对于一个外来的人来说,不会完全清楚。如果一个外来的人有一个熟知企业内部人和他配对,就比较容易嫁接。
  除了为引进人才考虑配套的人才与队伍,还需要考虑如何有配套的机制使其发挥最大作用。有的企业家认为现在内部的人能力也低,理念也差,与其想办法花功夫去改变内部人的理念,不如去招一些带着先进理念的人来。但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如果一个企业的机制体制没有调整,外面引进一个人才,他的先进理念很快也就被同化。
  误区三:重外不重内
  很多企业认为,如果我现在没有能力,那我去引进,引进人才就解决我的能力打造了。这是一种很急迫的心情,但从长远来讲,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需要两手抓。过于强调外部引进,会产生多重弊病。
  第一,有可能向内部员工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内部员工会认为升迁无望而失去工作热情,造成人才流失。第二,会造成内部员工与外来人才之间的矛盾,使得引进人才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与帮助,也难以发挥作用。如果引入人才阻挡了内部人的晋升通道,而且“外来和尚”很可能两天就走了,不一定换谁来了,有了这样的心态,内部人对引进人才的接受程度和配合就会差很多;第三,引进一个合适的国际化人才耗时耗力,很难满足企业发展的快速期与转型期所需要的人才规模。
  所以,好的人才引进重点还在于考虑如何由引来的火种建立起 一个有机、良性循环的机构化能力,变成企业的DNA。一旦人走了,企业还是可以不断去打造这种能力,这才是长久之计。
  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引进这样的人:对内部的人能产生一种鼓励和鞭策的效应,来了能够教会内部人很多东西,内部人就会愿意去向他学习、跟他配合。宝马中国区的老总是个在中国已经呆了20多年的中国通,他把对他直接汇报的岗位很快都本土化了。“如果我都是用德国人的话,中国人会觉得他往上走没什么前途。中国的员工能看到他往上走有前途,也愿意更好地去学习,更好地培养自己,更好地去成长,有更好的业绩表现。”利用引进人才做变革精英,用他来做一个火种,让星星之火燎原才是更要考虑的。
  平安集团一度有60%的高管都是引进的海外人才。这些人才的引进是为了培养本土人才,建立管理体系,确保运营标准与流程符合国际最佳实践。一系列的导师计划以及轮岗计划促使这些海外人才培养本土人才,相当一大批中高层经理被培养出来,可以胜任更重要的岗位。所以平安在引进国际人才的过程中储备了很多人才。
  不妨借鉴许多跨国公司借助外籍人才培养本土人才的经验。绝大多数跨国公司一开始都是派外籍人员来中国做管理,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把总部的最佳实践带来,建立体系,跟总部保持衔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人、当教练。所以公司对他们的考核里,有没有培养好接班人是很重要的一条。摩托罗拉公司外籍高管的雇佣合同里清晰地规定,其在中国任职的2~3年内必须寻找并培养一个本土的接班人。今天,摩托罗拉公司中层经理以上超过85%都是中国人,比许多外企都高。lBM要求所有的中高层外籍经理必须在其任期内做7~8个高潜力本土人才的“教练”,其中的3位则成为该外籍经理离任时的接班人选。
  误区四:拔苗助长
  有的企业在引进外来人才的同时也知道要与内部管理能力对接,但对接有些过急,没有分阶段和步骤。外来人才的作用也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发挥充分的作用。
  华润这家很优秀的国有企业,在大量引进职业经理人方面有很多成功经验。它从跨国公司挖走了相当一部分有西方生活和工作经历的中国人,这些人过去以后,大多慢慢适应得很好。它挖去的人,往往先放在职能部门,从职能部门去理解业务、体验文化,在对华润有更广泛、更全面的了解并证明自己以后,就可以具体去经营一项业务,对整个业务的业绩负责。同时,华润对内部人员的培养也是很花功夫的。它把中上层干部组织起来,理论结合实践,进行18个月领导力培训项目,董事长亲自当班主任。
  *****
  综上四条,都是中国企业引进国际化人才需要避免的误区。总而言之,需要把引入人才的重心放在构建机构化能力上,效用才是最大的。
其他文献
编者按:在由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联想控股、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共同举办的“2011中国管理·全球论坛”上,徐少春、许嘉璐、龙永图、拉姆查兰、柳传志、施正荣等政界、企业界的领袖,呈现了一场关于“未来中国的王道”与“企业转型的正道”的讨论。在全球经济面临转型的当下,这场讨论的意义尤为迫切而重大。
期刊
稻盛和夫先生相信,存在着一种“伟大之物”的意志,正是这种“伟大之物”,促成了基本粒子组合成原子、高分子,进而组合成了高等生命;正是依靠了这种“伟大之物”的睿智和指引,他才成功开发出了各色各样的新产品,才在人生道路上顺利地走到了今天。  对于神论体系被打破后的我们,应该是不会去思考这类问题的,管他生命是从哪里来的,管他驱动事物运动背后的终极力量是什么,与我何干呢?但是我们却期盼着成功。随着技术的进步
期刊
10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祭出了“限娱令”,无数火爆的相亲节目和选秀节目受到冲击,全国广电系统唏嘘不已。这本不算一件大事,娱乐节目需要‘‘限”,就意味着其发展势头无法控制,需要通过行政手段来直接干预。那么,这类节目为什么会这样“火”呢?  我们以时下比较火爆的两个节目——江苏电视台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和湖南电视台的“快乐女(男)声”为例,来分析其商业模式。两个节目的操作模式相似,都是利用电视台的
期刊
在研究循环经济时,至少有四位国外学者是我长期关注的,他们有着独特的理解和系统的探索,并且出版了有影响的著作。首先是美国的麦克唐纳(McDonoughWilliam)和德国的布朗嘉特(Braungart MichaeI),他们用摇篮经济指代循环经济,联手研究出版了《从摇篮到摇篮》;第三位是瑞士的施塔尔(Walter R.Stahel),他用绩效经济指代循环经济,研究出版了《绩效经济》,后由我主持翻译
期刊
新商业文明的本质是“王道”  中国企业在过去30多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管理的价值和作用不断凸显,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未来,中国企业群体应如何抓住世界大变革和中国崛起的机遇,成为影Ⅱ向全球的力量?中国企业未来30年的路怎么走,什么是中国企业转型的正道?  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的油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一传世佳作引发我们的反思和回顾。近30年,人类欲望无限绽放,科学技术的
期刊
2009年1月15日,美国航空1549号航班遭遇“双鸟撞击”,驾驶员最后将飞机迫降到了严寒的哈德逊河。当机体慢慢沉没时,所有155位机载人员都被带到了安全地区。这就是纽约市长引以为豪的“哈德逊河上的奇迹”。  这仅仅是一种侥幸吗?  这个“奇迹”的关键在于,与通常大恐慌中的情形不同,1549号航班的全体乘务员及乘客及时地获得了完整的信息,由此迅速而机智地做出了反应。而那些“响应者”——渡船船长们—
期刊
我们为什么不幸福?  金盛华:缺失价值感和安全感当今中国社会抱怨很多,有人将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种:太看重位子,总想着票子,倒腾着房子,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眷顾着孩子。  总体而言,中国人活得尤其累,这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幸福研究的权威专家、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学教授英格尔·哈特最新发布的研究结果,在52个国家进行的持续性调查(平均为1 7年)中,幸福指数在40个国家中有所增长,只在1 2个国家中出现
期刊
“云是我们很早就在走的一条路,只不过没取这个洋气的名字。”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华东区总经理邢波说。  东软是中国最大的软件公司,年收入60多亿元,拥有2万名员工。东软的软件业务有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为各种各样的行业(医疗、社保、金融、电信等)提供IT解决方案,二是为国际各大制造业厂商如家电、手机、汽车等领域的生产商提供嵌入式软件。  从响应速度上看,东软的灵活和高效在软件外包行业堪称
期刊
短短几年,云计算已从其诞生之初跃入了一个新阶段。不仅在美国,全球各地的公司,例如NASDAQ、3M、中远集团和印度未来集团,都已完成这一新技术的调查,并转入应用阶段。单就保健行业而言,云服务可以通过节省时间来挽救生命:它能帮助企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发新药品,诊断肿瘤和确定传染疾病的新一轮爆发,节省数月的时间。在其他行业,云计算和相关服务正在用于精简庞杂的政府数据中心、构建全球物流平台、检查桥体安全
期刊
云计算在中国以新概念提及是在2008年。2009年开始,云计算开始慢慢吸引IDC、电信等平台运营玩家的介入,这使得应用开发的基础渐渐成熟。而云计算与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结盟,最终使得云计算的商业性应用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也使得SaaS有了腾云飞翔的机缘。  碎片化应用成为云计算结合SaaS后,深入商业运营与管理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些应用能以一种非常容易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