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自己“天罡星”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作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在帐篷里唱这首筷子兄弟《父亲》的指导员金涛,眼睛湿润了。他说,这首歌原想在自己的婚礼上唱给父亲听,但在驻训场上唱这首歌,是想表达对远方父亲的思念。
  乡音亲情
  采访1985年出生的指导员金涛,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一口纯正的东北口音,他在辽宁鞍山长大,尽管后来在南京、西安、广州、上海、汕头等地上学和工作,但乡音难改、亲情难舍。金涛说,张学良、吕正操都是辽宁鞍山人。我记得张学良在90多岁接受媒体采访时,依然讲自己的家乡话,那一刻,我对老人家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不改乡音的金涛觉得,无论自己身在何方,都要用这种方式去铭记养育他的黑土地。
  在那块热土上,留下了他儿时太多的记忆。走过孩提时代,他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次与爸爸、妈妈散步时灾难的突然降临,一块玻璃从路边居民楼上坠落。听到高空打碎玻璃的声音,周围的人都本能地躲闪,而金涛的爸爸、妈妈却同时用自己的身体迅速把他挡在了下面。尽管碎片是在他们附近坠地,没有伤到他们,但那惊险的一幕却永远留在了金涛的记忆中,他说碎玻璃的锋利可致命,但他的父母却把危险留给了自己,这件事让他感受到父母之爱,也让他学会了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责任感。
  全副武装、腰身挺拔的金涛站在我的面前,不仅是他1.83米的身材高大,更主要的是他的精气神儿,他的手型总是保持着站军姿的样子贴在裤缝上,他的发型是绝对标准的“锅盖头”。就为了这军姿,他说自己甚至养成了不枕枕头的睡觉习惯。
  坚强的背后,我也看到过金涛的泪水,泪水中饱含着他对2010年病逝的爷爷的思念。在金涛的钱包里,我看到了他珍藏着爷爷的照片。在读军校和工作的7年里,他与爷爷见过不到10次面,而且每次都是来去匆匆。爷爷用同仁堂“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店训告诫他,做人做事要无愧对天。金涛说,他一生的愧疚就是对亲人的照顾是那样的少,但每当他看到身边比自己还小的战友默默承受亲人离世的痛苦却仍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的那种敬业,看到每天一起摸爬滚打的兄弟们苦中作乐的那种执著,他说,哪怕自己能做的就是给他们一句话的鼓励、一个眼神的安慰,抑或是一个拥抱的温暖,他都会倾心尽力。
  战友情深
  在驻训的宿营地,金涛给我讲述了他的兵黄浩的事情。去年在贵阳驻训,黄浩的奶奶病逝了。今年在青海驻训,他的爷爷又病逝了。但驻训到了最关键的阶段,黄浩没对任何人提及,他只是希望在驻训结束时,能以优异的成绩告慰爷爷、奶奶的在天之灵。
  本想在当兵8年的艰苦训练中实现自己的心愿,那就是作为一名号手,亲手发射一枚导弹,检验自己刻苦训练的成果,也能在烈焰升空之际,让自己的军旅生涯划上圆满的句号。事与愿违,抽点结果,连备份弹都没抽到。在抽点仪式结束后,面对自己心爱的发射车,在没有人的车库里,黄浩以标准的军姿,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
  金涛说,看到黄浩转向自己的发射车敬军礼的那一刹那,他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在实弹发射的那一天,我选择了黄浩所在的阵地。当烈焰腾空的那一刻,我们一起向烈焰划过的长空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那个军礼与那个阵地上的全体官兵让我终生难忘。我没见过金涛抽烟,但看到战友递过来的仅有的几根红双喜,他说,“这烟要抽!”
  荒漠戈壁,黄沙漫天,他们风餐露宿,每天就着风沙吃盒饭;大雨如注,他们常常浑身湿透;骄阳似火,他们顶着烈日坚守在阵地上;蚊虫叮咬,野狼夜袭,都没有让他们退缩过。在导弹升空的那一刻,他们的一切付出、一切忍耐、一切的一切,都包含在了划过天际的白色弹道里,因为火箭兵心中最神圣的就是千人一弹的发射成功,这是军人的尊严,也是军人的荣耀,更是守护国家安全的利剑。
  金涛说得最多的就是他的兵。他说职位带来的不是威严,威信来自行动,行动胜过说教,而比行动更重要的是,他要让自己的兵有思想,而思想需要正确的引导,更需要自身知识的储备和积累。所以,在他的嘴里,东西方战略文化、热点问题、焦点问题,都不再是回避的问题,而是围绕这些战略问题进行深度解读。小小指导员带着一群80后、90后的年轻人也在思考大棋局。他把中菲黄岩岛这一热点问题带进了阵地文化,他用一个棋盘就把这个问题讲得清清楚楚。
  金涛把三十六天罡星也作为一种阵地文化,他自己选择的是“天罡星”,他告诉我,“天罡星”就是北极星。每个战士也都有自己的星位,并做成了腰牌,还系上了红绸。在漆黑的夜晚,他们汇聚成颗颗耀眼的星星,守望着祖国的夜空。天边这些闪亮的星星,把清冷的夜空装点成了一个星光璀璨的月夜,这美丽不仅属于他们,也属于整个宇宙。
  金涛的座右铭是:“军官的最高荣誉不是凯旋时的载誉而归,而是把他的士兵都活着从战场上带回来”,“生命的质量不在于呼吸的次数,而在于那些每每回想起来就注定会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的日子。我们会将一起摸爬滚打、共同奋斗的兄弟铭记在心,会将这段热血燃烧、激情澎湃的青春岁月铭记在心。无论,我们身在何方。”
  军营追梦
  选择考军校,对于深爱金涛的父母有些难以接受。他说,尽管父亲是亲自送他走进解放军理工大学的校园,但他明白在军营长大成材,依旧要靠独立和自立。走进军校,不仅是军旅生涯的开始,更是站在了人生新的起点上。
  金涛自己坚定执著地选择了军校,这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
  1997年,在他读小学的时候,他随学校组织的夏令营去了朝鲜平壤21天,他还记得当年自己跳的《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的舞蹈,一向不苟言笑、正襟危坐的他,在边跳边唱的瞬间,让我看到了他身上当年那孩子般的快乐神情。
  金涛说,当时虽然朝韩相互憎恨,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理念,那就是不管谁统一了谁,朝鲜半岛都是要统一的。这个理念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更让金涛难以忘怀的还有入朝参战的志愿军将士们浴血奋战的那个展厅,保家卫国,这是血性男儿的梦想和追求,寻梦军营、报效国家的愿望就这样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生了根。   2000年,读初二的金涛,在辽宁省小作家协会的组织下,他又去了15天的莫斯科。他说记忆中的克里姆林宫像童话一般,站在莫斯科红场,他能想象得出,苏联红军在红场阅兵后直接奔赴前线的场景。
  金涛对国家、荣誉和责任的深层次理解,源于2007年他与美国西点军校学员的交流。他从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一系列现代战争中发现,美军提出的作战理念,会在未来几年内实践,战后还在不断总结和完善这些理论,而且它会把自己最先进的武器和作战理念通过各种媒体向全世界公开,这些他都是在美国防部网站看到的,当时他不理解美军为什么这么自信,但后来他渐渐明白他们的自信源自他们保持着领先世界任何一支军队15至20年的绝对优势,同时,这也是一种战略威慑,他们想吓倒对手,让对手放弃抵抗意志,打乱对手的发展步伐,让其盲目跟随其后,或忙于思考如何应对。
  从小学去朝鲜到中学去俄罗斯再到大学与美国军人的面对面交流,在比较中,金涛学会了思考,也在思考中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我看到金涛作为“四会”教员比武的讲稿——《感悟中国震撼,坚定理想信念——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举旗人》,他在课中解开的是对世界而言中国的发展之“谜”。他讲述了为什么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如此充满了勃勃生机,以及今天的中国为什么能够如此自信、独领风骚,并把“中国奇迹”、“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模式”、“中国震撼”等字眼光耀全球。
  他在讲稿的结尾处写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应该且能够做什么?一百七十年来,中国社会从未像现在这样,认清自己的路向。所以我们不能止步于抱怨,尽管抱怨本身无可厚非;我们也不能沉溺于低俗,尽管低俗是最起码的权利,我们理应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为了成就更好的中国。我们在一起,就像一滴水融入另一滴水,就像一束光簇拥着另一束光。因为我们知道,唯有点亮自己,才有个体美好前程;唯有簇拥在一起,才能照亮国家的未来。”
  在我的眼里,27岁的指导员金涛很深刻,他说自己的行动力就是凝聚力;在我的眼前,他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也有细腻丰富的情感。黄浩说,指导员知道我们所有人的心愿,他为了我们每个人的愿望而努力。我相信,因为金涛在军营追寻着自己儿时的梦想,所以,他最懂得梦想成真的快乐。
  祝愿金涛永远是他的战友们心中那颗最亮的北极星——照亮自己前行的路,也为他的兵指明前进的方向。
  (责任编辑 束华静)
其他文献
人物简介  康建,女,1927年生,江苏如皋人。1944年进入新四军抗大五分校学习,随即参加新四军。战争期间一直从事地方工作,参加过渡江战役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她做过女派出所长,当过法院院长,她长期工作在司法战线。  我参加革命完全是被“逼上梁山”的。1944年不仅我的家被日本鬼子烧掉了,就连我们的学校盐垦中学也被烧掉了,所以我无路可走,只有参加革命,我还记得当时我们盐垦中学的校长是孙伟民。
期刊
今后农村谁来种田?怎样种田?眼下,围绕这一“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理论界的不少有识之士在积极探索。2013年9月以来,江苏省启东市老促会在对种田大户朱锦荣的调查访问中,也在积极寻找这方面的答案。  朱锦荣从小在家务农,早年虽然从事过商贩,但喝惯了农村的水,闻惯了泥土香,最终还是在农村留了下来。特别是当他看到农村从事种田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很少看到年轻人的身影,剩下的不是老弱病残者,就是妇女和小孩,
期刊
2014年3月26日,我一接到“周克玉将军不幸于昨天逝世”的北京来电,就禁不住失声痛哭起来。他的病逝让我感到失去亲人般的痛楚。他慈爱的笑容,他的谆谆教诲,又一次浮现在我眼前。  如果把我十八年来的成长写成一本书,那么,每一页无不渗透着周爷爷的关怀和期望。请让我随手翻开其中的几页,来简述这段催人泪下的故事吧!  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将我一手带大的祖母去世了,两个多月后,母亲又不幸逝世。面对一贫如洗的
期刊
他有一颗能焐热百姓的心,他把群众当亲人,他是老区群众心中的“温暖使者”,他为大家好事实事办了一箩筐。2013年11月10日,他因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离开了这片深爱的老区热土。  他就是大丰市南阳镇老促会原理事长马加明。  “老马年底咋没来”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缘未到伤心时。南阳镇祥西村九组村民祁东红至今都难接受“老马没了”的现实。一提起镇老促会原理事长马加明,没几句话,这个44岁的刚毅汉子就
期刊
管带邓世昌精心管训  屈指数来,当年被大清光绪皇帝称为甲午海战“第一勋”的“致远”舰,已在茫茫海底沉睡了120年。  “致远”舰是1885年底从英国订购的。尽管吨位不大,只有2300吨,但轮机马力达5500匹,时速18海里,设各型舰炮23门,鱼雷发射管4具,且于舰艏下暗藏“冲角”,最突出的是整体呈楼船型,双桅、单烟囱,艏楼甲板上设有一座装甲司令塔,在艉楼甲板上还有一个备用指挥台。在当时,“致远”舰
期刊
2014年4月11日,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办公厅主任王雪非,镇江市委书记杨省世,句容市委书记尹卫东和省委督导组组长佘义和等陪同下来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现场教学基地——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瞻仰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参观新四军廉政建设史实展。  在新四军廉政建设史实展中,一幅幅照片和图表、一件件实物和模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生动记录了叶挺、项英、刘少奇、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照
期刊
本刊讯 这是一部作者周晓寒讲述其父周利人传奇人生的长篇纪实文学。全书犹如一卷历史画册,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从民国初期到日军入侵,从硝烟岁月到建设年代,从政治运动到改革开放时期的传奇经历。  周利人多次面临生死险境,如在高敬亭事件中险被误杀,孤身一人深入天长敌占区,盐城临危受命抗击日军,在长江漂流700里奇迹生还,建设钢铁厂时重伤昏迷7天7夜,文革时死里逃生……情节曲折感人,处处洋溢着人性温暖。  该
期刊
今年下半年,我们党将隆重召开十八大。这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和宽广视野,科学分析了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团结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
期刊
浙江省武义县是革命老区县。红色读物《铁军》杂志在这里受到人们欢迎,把她当作铁军精神的好“播音”、传统教育的好教材、道德教育的好帮手、理想教育的好向导,订阅数量逐年增长。2014年,订阅《铁军》400多份。  县林业局长林济岳亲自抓订阅和用刊,局连续两年分别订阅《铁军》20份。县自来水公司和小水电公司也分别年年订阅20份。源口水库连续五年都订阅10份。明招小学、邵宅小学订阅到班级,每期与学生直接见面
期刊
张云逸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在他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他的光辉业绩,学习他的思想风范。  对人民军队建设卓有建树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张云逸同志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对我军建军治军和指挥作战的理论卓有建树,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云逸同志长期担任军队高级领导职务,十分注重建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