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幼儿园教学方式的转变思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terw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世纪末以来,“计算机”(Computer)和“全球化”(Globalization)成了改变世界运作方式的两个关键词。如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开始占据人们的视野,成为引领未来社会变革的动力源之一。最前沿的思考有利于保证我们的教育在担负人类精神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任务上,能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对此,面对即将到来(或者已经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培养具有独特个性和创造力、能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的人,应该是当代教育者的追求。随着信息时代的颠覆性变革,现在和未来的时代必然与科技进行更深度的融合,而这也对基础教育的创新提出了新的时代挑战。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的“人工智能思维”,当代的幼儿们急需掌握人工智能思维和原理。在学习人工智能思维的过程中,他们能够懂得人工智能的运行方式,从而明确自己和人工智能的区别,培养出与人工智能协作的能力。这些都是以后最关键的能力。“人工智能思维”是未来人人都要了解、懂得的学习方式。让幼儿从小具有人工智能思维,是眼前刻不容缓的事情。学会把人工智能当做人类思考的另一种方式,锻炼自己成为具有创造力和协作能力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不会被人工智能时代淘汰,反倒能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来帮我们“做事”。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我们的幼儿只要拥有了“人工智能思维”,就相当于站在了人工智能的肩膀上,这将成为他们以后成功的保障!他们会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特长来改变世界!
  人工智能是什么?所谓人工智能,本质就是互联网发展产生的大量数据基于互联网进行的最高每秒十万亿次的运算。因此,与人工智能比记忆力、运算能力等没有意义,就好比人和车比运动速度。人工智能也和车一样,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人工智能没有的是人类的创造力。因此,未来人类要学习要发展的应该是人工智能所做不到的,比如创新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未来应该是人类和人工智能交互协作的时代,人工智能将把人类从重复性的、低创造力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在人工智能协作下,我们将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深度学习、体验与创造,享受美好生活。
  目前,我们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2017年7月,国务院第四次颁布了有关人工智能的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的发展定为未来十几年的重大战略,还特别指出要将教育、等领域作为重点试点领域。如何让幼儿园的教育与人工智能相融合,为幼儿带来更科学的经验积累与探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杰瑞·卡普在《人工智能时代》一书中指出,未来人类的工作将会需要和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展现同理心、制造美的物品,启发年轻人和激发有目标感的活动,需要人类独有的技能参与其中的任务。可以预见,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知识传输的特有角色将逐步被取代,教师将向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创造力、个性化等角色发展。因此,教师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改善教学生态等方向进行转型。
  二、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教师不再充当知识传输者的角色,教学是要带领幼儿体验智慧,发展幼兒思维能力,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教育将从知识教育走向智慧教育、情感教育。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幼儿化被动为主动,主动进行经验的实践,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得到了增强。教师从知识数据库出发通过本人或学生传递知识,将“以幼儿为中心”和“以实践为根本”的新教学模式取代“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根本”的缘由模式。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劳动力需要改变,要求教师成为善于解决问题的解决者,并形成良好的教师与幼儿园、教师与数据库、幼儿与数据库等多元互动的教学生态。
  三、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教育更多注重的是知识的积累,而不是个性化发展。靠记忆和模仿的教育培养不出个性化、创新型人才,这样的教育模式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下将被加速淘汰。未来,不再需要单纯的记忆、计算等低阶思维能力,这些依靠人工智能瞬息就可做到。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将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深度学习,在体验式学习中获得知识的迁移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同理心,从而得到个性化发展。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得不进行转变。教师在进行活动开展时借助于人工智能的支撑,能够教学目标。如:开展中班社会领域活动《火中逃生》,该年龄阶段的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其主要通过体验式学习实现经验提升。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火灾真实场景的营造,通过增强人工智能,现实技术利用AR体感技术则能让幼儿“身临”火灾发生的场景之中,了解在不同情境下使用与之对应的电话号码,遇到火灾时能够正确处理,懂得在火灾中如何逃生并掌握自救的方法,从而萌发初步的自救意识。
  对于人工智能的支持,增强现实技术的特征主要在于虚实结合与过程性体验,对幼儿园教学的独特性则是能呈现不同的情境,让幼儿可以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实现其经验的提升。如在健康领域中增强运动的趣味性;在语言领域中构建语言环境;在科学领域中,将宇宙等事物直接呈现出来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将幼儿园教育中无法直接呈现给幼儿的课程知识,通过技术手段以三维场景真实地呈现给幼儿,既能开拓幼儿的视野又能启发幼儿的心智。增强现实技术对于幼儿园教学的意义应该是普遍的,其核心价值在于提升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因此,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不仅顺应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潮流,也有利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人工智能已时不可待,孩子们在真实环境中获取世界未来发展信息,体验和探索人工智能的神秘世界,激活孩子心中创新思维的火花,为适应将来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有一首民谣讲到:“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铁蹄;坏了一只铁蹄,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这则民谣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注重细节。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事物、环节或情节。细节往往因其“小”,而容易被人忽视;往往因其“细”,而令人不屑一顾。在执教《平行与垂直》一课时,我深深感到:细节,折射出教师的教学思想,反映着教师的教
期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错误层出不穷。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学生出错未必全然是一件坏事情,学习过程中的各类生成性问题都可以成为教学的资源,错题也不例外。在教学中,充分利用错误资源,使学生了解自己知识盲点,灵活掌握运用知识,理解算理。让“错误”因此而美丽。  一、整合错题资源,创设教学契机  学生是学习主体,因为客观和主观原因的共
期刊
摘要:差异性材料是指在种类、结构、操作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异的材料,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投放差异性材料,可以丰富活动的层次,使活动更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本文在论述差异性材料价值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实践经验,探讨了具体的教育导引策略,提出教师要选择多种材料,区别材料投放的先后顺序,以及有效指导幼儿的探究活动。  关键词:幼儿;科学探究;差异性材料  科学是幼儿学习与发展五大领域之一,科学探究活动是认识
期刊
一、《学记》中的教育智慧和启迪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当代教育现状中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让孩子自由发展,对孩子少加管教,孩子就会有创造力,就会聪明。这中教育思想影响下,对孩子教育少,孩子自制力差,造成孩子对游戏痴迷,学习成绩下降。所以,我们要对孩子进行教育。因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一真理
期刊
德国哲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说:“父亲虽不能代表自然界,却代表著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境界的世界,科学技术的世界,法律秩序的世界,阅读和冒险的世界。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由此可见,父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婴幼儿有着自身独特的年龄阶段特征和心理特征,好奇,好问
期刊
我园正在开展“运用摄影日记提升幼儿表达和表现生活能力”的研究,而基于专题活动的摄影日记是实践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  所谓摄影日记,是指用照相机把生活中感兴趣、有意义的镜头拍成照片,并按照一定的线索进行编排,再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摄影日记也是幼儿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用相机记录生活,与人交流分享的一种方式。而基于专题活动的摄影日记是指以围绕某一专题,以集体或是小组的形式展开的摄影日记。  
期刊
摘要:关于幼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属于教学者较为关注的重点问题,不过很少对家庭教育展开探究。本文以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现状作为切入点,对家长进行幼小衔接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庭教育;智力因素  在孩子成长经历中,幼小衔接属于家长一定要面临的问题,对家长而言也是一种挑战。家庭教育对于孩子而言,具有独特性。家长想要孩子在幼小衔接时收获更好的教育成果,就需要展开教育工作,从而为孩子提供更好
期刊
每一个春节都是孩子们最期盼的,每一个假期都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但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却成为每一个孩子生命中永远难忘的一段经历: 不能和小朋友在外面玩,新学期也不能开学,出门要戴口罩等等,这给很多幼小的孩子们内心留下了深深的阴影。尤其是一些家长们也开始感到焦虑,一方面,由于疫情的原因,造成误工误产;另一方面,孩子们不上幼儿园了,家长在家如何教育幼儿成了家长们的一大难题。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800名男性进行30多年的跟踪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成就最大与最小的人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是否有自信心,有进取心,有坚持心,有不屈不饶、不自卑等良好的意志性格。我国曾对l15名在市级的各类竞赛中获奖的同学进行过一次详细的调查,发现他们中间智力超群者并不多,家庭的物质文化条件也并不优越,然而,大多数人兴趣广泛,知识面宽,意志坚强,有正确的学习动机,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自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难是师生共知的。学生往往不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阅读和写作之间有着内在联系,两者是可以沟通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阅读和写作是一种对应关系,是吸收和释放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语文教學中应注意阅读与作文的融会贯通,相互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