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途径的创新思考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途径创新研究,需要深刻认识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新的内涵和意义。积极探索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新途径、新方式,能有效提高高校后勤党组织的创新力、凝聚力、战斗力,促进高校后勤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创新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创新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对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行改革创新;就是顺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趋势,不断创造出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新理念、新途径、新方式、新内容以提升高校后勤广大党员的学习能力,提升高校后勤党组织的创新力、凝聚力、战斗力,从而适应学习型高校、学习型政党的发展和要求。
  一、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新的意义
  1.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创新有利于增强高校后勤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随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这就要求广大高校后勤党员、后勤职工和后勤党组织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以新的举措应对新的挑战,以新的思维解决新的问题。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创新就是要将学习成为一种常态,使党员职工在思想上一直保持创新的生命力,在精神上一直保持创新的锐气,在组织建设上,不断保持创新的活力与动力,从而实现在学习工作中增强高校后勤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以适应变化发展的高校后勤服务实际,更好地满足高校发展、广大师生员工的需求。
  2.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创新有利于提高和完善高校后勤党组织成员的综合素质
  在学习型高校后勤中,党员职工通过学习充实了自己,加强了技术,满足了自身内在的需要,同时党员职工也能在获得了更多的物质和精神的资料后创造出更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创新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从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途径等各方面满足和符合后勤党员、后勤职工的心理需求和实际需要。后勤党员、后勤职工若能自觉接受学习和践行学习了,高校后勤党组织成员的综合素质和各项服务能力也就能提高了。
  二、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新的方式和途径
  1.创新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学习理念
  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在观念上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用新的学习理念来解放思想。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設的核心应该是倡导“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全过程学习、团队学习”理念,即倡导高校后勤党组织的全体领导干部和普通员工都要以学习为己任,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全员学习理念;倡导崇尚学习,坚持学习,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常态的工作责任和精神追求的终身学习理念;倡导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的全过程学习理念;倡导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团结互动的精神家园和战斗堡垒式的团队学习理念。
  2.创新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学习内容
  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该科学规划学习内容,优化后勤党员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后勤党员、后勤职工的创新能力。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内容除了传统的政治理论学习外,更多的应该是加强岗位业务知识学习,结合岗位实际,不断钻研业务技术,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扩大知识面,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同时,还应加强当代社会新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对当代经济、文化。科技等各领域的新知识的学习。
  3.创新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学习方式
  创新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学习方式,就是对高校后勤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造和升级,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选择符合组织和个人实际的学习方式。一方面,是沿袭“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有重点有目标的学习先进的理念与经验,拓宽眼界,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站在时代潮流和知识发展的前沿,不断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另一方面,要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后勤管理人员,结合工作实际搞科研,用科研指导实践,使学习、科研真正成为一种工作任务,工作需求。另外,要将“学习活动”与“活动学习”相结合,打破说教式、填鸭式的简单灌输模式,多用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努力使学习活动生动活泼,喜闻乐见。
  4.创新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学习载体
  创新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学习载体,就是要对高校后勤过时的学习载体在形式上进行大胆革新,策划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立体的学习载体。一方面,应坚持高校后勤传统的常规的,行之有效的学习载体,如培训载体,班组载体,创新载体,活动载体等等,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另一方面,要结合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优势和浓厚学习氛围优势,充分运用学校主渠道空间,促进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与创建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的共同进步、协调发展;再一方面,是健全学习网络,鼓励和支持后勤党员职工积极参加网络学习,在职教育,技能培训等,充分发挥高校党校主阵地作用,加强与各专业师生党支部的共建活动,以拓宽学习渠道,增强知识面。
  5.创新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学习保障
  创新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学习保障,需要创新高校后勤党组织学习的工作制度和长效机制。一是工作制度,就是高校后勤党组织应建立、健全一套严格合理的学习制度和考评制度,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各党组织负责人要负责本部门各项制度的实施、监督和反馈,做到有规必依、违规必究,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确保每项制度落到实处,切实发挥制度的优势和功效;确保学习行为顺利开展,学习任务顺利完成,取得实效。二是长效机制,就是高校后勤党组织要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保障机制。要通过奖励先进、鞭策落后的激励机制,激励大家奋发向上、争先创优,促使大家通过学习超越自我,赶超他人。通过各种检查、学习、群众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等措施,拓宽监督渠道,严格监督管理,形成内外结合、上下结合的监督体系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监督机制,为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的良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强化领导责任制,增加经费投入等保障机制,为学习者提供便利条件,确保创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其他文献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工作岗位;对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8-0079-01  一、深入厘定会计岗位典型实务,切实创设仿真职业情境  会计专业教材一直在改革,但从会计实务工作的角度看,我们的教材还更多地停留在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层面,距离会计实务工作还有一大段距离。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会计实务工作确实存在差异,但这不是把
教育是立国之本。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可以有效填补公办教育的不足,但是现阶段我国民办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制度尚不健全。本研究对美日发达国家在开办私立高等学校中积累的经验和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高等学校美日模式 民办教育启示  一、前言  现阶段民办教育在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很多规章制度、教学设施和教学模式都很不成熟。同时,
《轧钢工艺学》课程建设按照“重基础、宽领域、应用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更新、优化教学内容,加大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性教学,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革新,加强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设备,实现了培养熟悉现代冶金和金属材料学科现状,掌握现代金属材料轧制工程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课程建设目标。  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师资队伍
四川省高职院校数量众多,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日益重要。但各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仍存在问题,导致预案的实效性不强。根据对川内多所高职院校应急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