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作为一种全新的预防损伤的评估系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和利用。文章对功能性动作筛选测试应用于小学垒球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潜在风险因素评估进行了研究,为预防小学垒球运动员在开展垒球运动过程中的损伤,提高身体动作的质量,发挥机体功能的最大效率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垒球;运动损伤;分析研究
投掷垒球是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三年级以上的主要教材,又是广州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项目之一。垒球运动员经过长期的高强度训练后,有可能会出现慢性劳损、功能受限等问题,将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作为一种全新的预防损伤的评估系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和利用。它作为一种低成本,易操作,测试内容丰富,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测试方法,已经引起了教练员和康复医师的关注。本文通过功能性筛查对小学垒球专项的学生进行身体基本模式评估,根据所得的评分结果,分析垒球专项学生存在哪些潜在的损伤因素,以便及时预防和纠正动作,保证以最佳的身体状态,参加广州市小学生垒球比赛。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多所小学田径队垒球专项的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学生组成投掷组为研究对象,共21人。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件、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了比较充足的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2. 测量法
本文以投掷组21名学生为测量对象;主要采用FMS测试工具(包括一个刻度横板、一个刻度横杆、两个刻度和一条橡皮筋)对三个年级的垒球专项学生进行深蹲、跨栏架、弓箭步蹲、肩部灵活性、直膝抬腿、躯干稳定性俯卧撑、旋转稳定性七项内容进行筛查,并根据受试者的筛查情况进行评分。为了保证评分结果的有效性,用录像机记录了筛查的全过程,由不同的评分者进行二次评分,受试者的最終得分为两次评分结果的平均分。
3. 数理统计法
运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测试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所得数据绘制成表格,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4. 逻辑分析法
采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思维方式,对现在关于功能性动作筛查文献及小学垒球专项学生的筛查评分结果进行分析、推理和总结,以得到最终研究结果。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投掷组学生动作筛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的总人数为21人,根据表1可以看出三个年级的学生平均训练年限都在一年以上,表明大多数垒球专项学生都经历了长时间、系统的专业训练。
(二)深蹲筛查的结果与分析
结果表明,三个年级的学生对深蹲动作掌握较好,各关节的活动度比较正常,胸椎灵活性好。根据表2数据并结合垒球的运动特点,可以得知,垒球运动员深蹲筛查得分较高,由于垒球运动需要快速奔跑的能力以及全身的爆发力,所以运动员的下肢力量比较充足,下蹲动作比较稳定,上肢肩关节长期投掷垒球,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柔韧性,所以下蹲的整体动作得分相对较高。
(三)跨栏步筛查的结果与分析
根据表3跨栏步的筛查结果显示,跨栏步筛查动作中没有出现疼痛者;测试者得分1分的人数的有3人,占总人数的14%;得2分的有5人,占总人数的24%;得3分的有13人,占总人数的62%。两侧得分相同的有13人,占总人数的62%;左侧支撑比右侧支撑分数高的有6人,占总人数的29%;右侧支撑比左侧支撑分数高的有2人,占总人数的9%。
表4的数据表明,部分受试者身体两侧力量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左侧腿支撑的稳定性要优于右侧腿,这与运动员用右手投掷或左手投掷有关。以右手投掷为例,在投掷瞬间身体需要向左转动,为了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左腿的大腿内收肌群、臀部肌群等需要发力收缩起制动的作用,所以在支撑稳定性方面会优于右腿,反之同理。
(四)直线弓箭步蹲筛查的结果与分析
根据表5直线弓箭步蹲筛查的结果显示,在进行直线弓箭步蹲时没有受试者出现疼痛,得1分的仅有1人,占总人数的5%;得2分的有3人,占总人数的14%;得3分的有17人,占总人数的81%。
直线弓箭步蹲筛查得满分的人相对较多,仅有少数受试者由于身体不稳定等问题未能得满分。此项筛查身体左右差异不大,表明左右腿下肢力量及股四头肌伸展性较均衡。(见表6)
(五)肩部灵活性筛查的结果分析(见表7)
对肩部灵活性筛查中表现出疼痛的受试者,进行肩部排除性检查。受试者将出现疼痛的那侧的手掌放在对肩上,保持手掌与肩的接触,然后尽可能高地上抬肘部。在排查中出现疼痛的有3人,筛查结果呈阳性( )。由于投掷垒球专项的运动员要长期高强度、反复地进行练习投掷垒球,肩部长期磨损且得不到积极性的恢复,在损伤时多伴有炎症的发生。
左肩灵活性要优于右肩。一方面这与投掷垒球大多数学生都是以右手投掷,右臂的肌肉力量围度要优于左臂,且在日常训练中没有注意肩部柔韧性的训练,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右肩的灵活性;另一方面长期使用右臂投掷垒球,右臂的内收、内旋肌较强,外展、外旋肌相对较弱,这也是易造成肩关节损伤的因素之一。(见表8)
(六)直膝抬腿筛查的结果分析
由表9的数据可以看出,受试者的大腿后侧链柔韧性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屈髋的能力。
根据表10筛查结果显示,有8人左侧与右侧腿得分出现差异,占总人数的38%。表明受试者两侧腿的柔韧性及伸髋、屈髋的能力相差不大。垒球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比较重视各肌肉群的力量练习,容易忽视肌肉群的伸展性。
(七)躯干俯卧撑筛查的结果与分析(见表11) 在进行躯干稳定性俯卧撑后,我们进行了躯干稳定性俯卧撑伸展排查。这个动作从俯卧撑开始,手臂伸直撑起上体,脊柱达到充分的伸展的状态。根据4位受试者得筛查反应均表现为阳性( )。此筛查结果表明,垒球专项学生还需要加强核心部位的力量及对核心部位的反射稳定性,使身体肌肉在激活原动力之前,先激活身体的稳定肌。
(八)旋转稳定性筛查的结果与分析(见表12)
此筛查并没有发现两侧得分有差异的受试者。从总体上可以得出,垒球运动员的身体上、下肢协调性配合和身体的控制能力较好。
(九)FMS功能性动作筛查总评
根据功能性动作筛查结果总评表得出受试者总体平均分为16.48分,仅仅比FMS的及格线多出2.48分。这表明投掷组学生基本功能动作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肌肉不能发挥出良好的功能,长期下去会对关节产生压力,导致动作的高效性减弱,运动损伤风险升高。
三、针对小学垒球专项的学生的训练建议
根据FMS筛查结果显示,垒球专项学生最主要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为肩关节和腰部,这主要是由于学生长期超负荷投球,肩关节周围的小肌群、肌腱反复磨损得不到良好的恢复造成的。所以,建议垒球专项学生应多加强肩关节周围小肌肉群的功能性力量训练,以及肩部灵活性的训练和身体核心力量的训练。
(一)肩部功能性力量训练
肩部功能性力量训练主要针对包裹肩关节的肩袖肌群(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进行不同方位神经刺激的训练,增加肩关节小肌肉群的肌力量及肌耐力。
动作一:身体保持直立,收紧腹部,大臂紧贴身体肋部,大、小臂折叠90度,双手握住弹力带的两端,大臂保持不动,小臂向外旋转。
动作二:采用四足跪姿准备,上体趴在瑜伽球上,脊柱保持直立,两手自然下垂于上体两侧,手持哑铃,手心向前,虎口朝外,两臂同时进行侧平举。
动作三:采用四足跪姿准备,上体趴在瑜伽球上,脊柱保持直立,两手自然下垂于上体两侧,手持哑铃,手心向内,虎口朝上,两臂向前延30度角平举。
(二)核心肌群的练习
动作一:单膝跪地扭转单膝跪地扭转主要练到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及腹横肌,它与投手的单侧动力链投球动作,有相似的姿势及发力肌群,可以更好地训练到投手所需要的目标肌群,从而有利于提高投手功能性训练的专项性。
动作二:双膝屈曲躯干稳定旋转身体仰卧于垫上,屈膝、屈髋,保持大腿与地面垂直,小腿与地面平行,两臂自然张开,放于身体两侧。上体躯干保持不动,下肢依次向左右摆动,要求上体躯干不能产生较大的位移且速度要慢,下肢不能着地。可根据练习者自身能力,增加或减少难度。减少难度可以通过控制左右摆动的幅度来控制;增加难度可以在两膝之间夹泡沫轴。
动作三:平板支撑。平板支撑既可以作为核心肌群激活的练习,也可以作为增强核心肌群力量的练习。
四、结论与建议
FMS功能性动作筛选测试对小学垒球运动损伤的预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实际调查及一些文献资料显示,小学垒球运动员损伤的主要部位出现于肩部、腰部,这与功能性动作筛查所得出的结果一致。小学垒球运动员功能性筛查动作的低分主要是由于肌肉力量不平衡、肌肉柔韧性差、动作发力顺序错误、关节活动受限等造成的。功能性动作筛查得分低分将会影响动作完成的质量,增加运动的风险。
在平常训练中,教练及运动员要注重各项身体素质的均衡发展,加强灵活性及核心稳定性的练习。在训练中,应更多地关注动作的模式,动作的质量,而不是动作的数量以及强度。应让学生让身体两侧肌肉力量较为均衡地发展以及核心稳定肌群得到训练。每年定期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针对出现的问题,调整训练计划,以纠正练习为主。
参考文献
[1]黎涌明,资薇,陈小平.功能性动作测试(FMS)应用现状[J].中国体育科技,2013(06).
[2]顾德明等.运动解剖学图谱[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垒球;运动损伤;分析研究
投掷垒球是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三年级以上的主要教材,又是广州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项目之一。垒球运动员经过长期的高强度训练后,有可能会出现慢性劳损、功能受限等问题,将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作为一种全新的预防损伤的评估系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和利用。它作为一种低成本,易操作,测试内容丰富,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测试方法,已经引起了教练员和康复医师的关注。本文通过功能性筛查对小学垒球专项的学生进行身体基本模式评估,根据所得的评分结果,分析垒球专项学生存在哪些潜在的损伤因素,以便及时预防和纠正动作,保证以最佳的身体状态,参加广州市小学生垒球比赛。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多所小学田径队垒球专项的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学生组成投掷组为研究对象,共21人。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件、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了比较充足的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2. 测量法
本文以投掷组21名学生为测量对象;主要采用FMS测试工具(包括一个刻度横板、一个刻度横杆、两个刻度和一条橡皮筋)对三个年级的垒球专项学生进行深蹲、跨栏架、弓箭步蹲、肩部灵活性、直膝抬腿、躯干稳定性俯卧撑、旋转稳定性七项内容进行筛查,并根据受试者的筛查情况进行评分。为了保证评分结果的有效性,用录像机记录了筛查的全过程,由不同的评分者进行二次评分,受试者的最終得分为两次评分结果的平均分。
3. 数理统计法
运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测试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所得数据绘制成表格,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4. 逻辑分析法
采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思维方式,对现在关于功能性动作筛查文献及小学垒球专项学生的筛查评分结果进行分析、推理和总结,以得到最终研究结果。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投掷组学生动作筛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的总人数为21人,根据表1可以看出三个年级的学生平均训练年限都在一年以上,表明大多数垒球专项学生都经历了长时间、系统的专业训练。
(二)深蹲筛查的结果与分析
结果表明,三个年级的学生对深蹲动作掌握较好,各关节的活动度比较正常,胸椎灵活性好。根据表2数据并结合垒球的运动特点,可以得知,垒球运动员深蹲筛查得分较高,由于垒球运动需要快速奔跑的能力以及全身的爆发力,所以运动员的下肢力量比较充足,下蹲动作比较稳定,上肢肩关节长期投掷垒球,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柔韧性,所以下蹲的整体动作得分相对较高。
(三)跨栏步筛查的结果与分析
根据表3跨栏步的筛查结果显示,跨栏步筛查动作中没有出现疼痛者;测试者得分1分的人数的有3人,占总人数的14%;得2分的有5人,占总人数的24%;得3分的有13人,占总人数的62%。两侧得分相同的有13人,占总人数的62%;左侧支撑比右侧支撑分数高的有6人,占总人数的29%;右侧支撑比左侧支撑分数高的有2人,占总人数的9%。
表4的数据表明,部分受试者身体两侧力量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左侧腿支撑的稳定性要优于右侧腿,这与运动员用右手投掷或左手投掷有关。以右手投掷为例,在投掷瞬间身体需要向左转动,为了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左腿的大腿内收肌群、臀部肌群等需要发力收缩起制动的作用,所以在支撑稳定性方面会优于右腿,反之同理。
(四)直线弓箭步蹲筛查的结果与分析
根据表5直线弓箭步蹲筛查的结果显示,在进行直线弓箭步蹲时没有受试者出现疼痛,得1分的仅有1人,占总人数的5%;得2分的有3人,占总人数的14%;得3分的有17人,占总人数的81%。
直线弓箭步蹲筛查得满分的人相对较多,仅有少数受试者由于身体不稳定等问题未能得满分。此项筛查身体左右差异不大,表明左右腿下肢力量及股四头肌伸展性较均衡。(见表6)
(五)肩部灵活性筛查的结果分析(见表7)
对肩部灵活性筛查中表现出疼痛的受试者,进行肩部排除性检查。受试者将出现疼痛的那侧的手掌放在对肩上,保持手掌与肩的接触,然后尽可能高地上抬肘部。在排查中出现疼痛的有3人,筛查结果呈阳性( )。由于投掷垒球专项的运动员要长期高强度、反复地进行练习投掷垒球,肩部长期磨损且得不到积极性的恢复,在损伤时多伴有炎症的发生。
左肩灵活性要优于右肩。一方面这与投掷垒球大多数学生都是以右手投掷,右臂的肌肉力量围度要优于左臂,且在日常训练中没有注意肩部柔韧性的训练,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右肩的灵活性;另一方面长期使用右臂投掷垒球,右臂的内收、内旋肌较强,外展、外旋肌相对较弱,这也是易造成肩关节损伤的因素之一。(见表8)
(六)直膝抬腿筛查的结果分析
由表9的数据可以看出,受试者的大腿后侧链柔韧性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屈髋的能力。
根据表10筛查结果显示,有8人左侧与右侧腿得分出现差异,占总人数的38%。表明受试者两侧腿的柔韧性及伸髋、屈髋的能力相差不大。垒球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比较重视各肌肉群的力量练习,容易忽视肌肉群的伸展性。
(七)躯干俯卧撑筛查的结果与分析(见表11) 在进行躯干稳定性俯卧撑后,我们进行了躯干稳定性俯卧撑伸展排查。这个动作从俯卧撑开始,手臂伸直撑起上体,脊柱达到充分的伸展的状态。根据4位受试者得筛查反应均表现为阳性( )。此筛查结果表明,垒球专项学生还需要加强核心部位的力量及对核心部位的反射稳定性,使身体肌肉在激活原动力之前,先激活身体的稳定肌。
(八)旋转稳定性筛查的结果与分析(见表12)
此筛查并没有发现两侧得分有差异的受试者。从总体上可以得出,垒球运动员的身体上、下肢协调性配合和身体的控制能力较好。
(九)FMS功能性动作筛查总评
根据功能性动作筛查结果总评表得出受试者总体平均分为16.48分,仅仅比FMS的及格线多出2.48分。这表明投掷组学生基本功能动作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肌肉不能发挥出良好的功能,长期下去会对关节产生压力,导致动作的高效性减弱,运动损伤风险升高。
三、针对小学垒球专项的学生的训练建议
根据FMS筛查结果显示,垒球专项学生最主要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为肩关节和腰部,这主要是由于学生长期超负荷投球,肩关节周围的小肌群、肌腱反复磨损得不到良好的恢复造成的。所以,建议垒球专项学生应多加强肩关节周围小肌肉群的功能性力量训练,以及肩部灵活性的训练和身体核心力量的训练。
(一)肩部功能性力量训练
肩部功能性力量训练主要针对包裹肩关节的肩袖肌群(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进行不同方位神经刺激的训练,增加肩关节小肌肉群的肌力量及肌耐力。
动作一:身体保持直立,收紧腹部,大臂紧贴身体肋部,大、小臂折叠90度,双手握住弹力带的两端,大臂保持不动,小臂向外旋转。
动作二:采用四足跪姿准备,上体趴在瑜伽球上,脊柱保持直立,两手自然下垂于上体两侧,手持哑铃,手心向前,虎口朝外,两臂同时进行侧平举。
动作三:采用四足跪姿准备,上体趴在瑜伽球上,脊柱保持直立,两手自然下垂于上体两侧,手持哑铃,手心向内,虎口朝上,两臂向前延30度角平举。
(二)核心肌群的练习
动作一:单膝跪地扭转单膝跪地扭转主要练到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及腹横肌,它与投手的单侧动力链投球动作,有相似的姿势及发力肌群,可以更好地训练到投手所需要的目标肌群,从而有利于提高投手功能性训练的专项性。
动作二:双膝屈曲躯干稳定旋转身体仰卧于垫上,屈膝、屈髋,保持大腿与地面垂直,小腿与地面平行,两臂自然张开,放于身体两侧。上体躯干保持不动,下肢依次向左右摆动,要求上体躯干不能产生较大的位移且速度要慢,下肢不能着地。可根据练习者自身能力,增加或减少难度。减少难度可以通过控制左右摆动的幅度来控制;增加难度可以在两膝之间夹泡沫轴。
动作三:平板支撑。平板支撑既可以作为核心肌群激活的练习,也可以作为增强核心肌群力量的练习。
四、结论与建议
FMS功能性动作筛选测试对小学垒球运动损伤的预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实际调查及一些文献资料显示,小学垒球运动员损伤的主要部位出现于肩部、腰部,这与功能性动作筛查所得出的结果一致。小学垒球运动员功能性筛查动作的低分主要是由于肌肉力量不平衡、肌肉柔韧性差、动作发力顺序错误、关节活动受限等造成的。功能性动作筛查得分低分将会影响动作完成的质量,增加运动的风险。
在平常训练中,教练及运动员要注重各项身体素质的均衡发展,加强灵活性及核心稳定性的练习。在训练中,应更多地关注动作的模式,动作的质量,而不是动作的数量以及强度。应让学生让身体两侧肌肉力量较为均衡地发展以及核心稳定肌群得到训练。每年定期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针对出现的问题,调整训练计划,以纠正练习为主。
参考文献
[1]黎涌明,资薇,陈小平.功能性动作测试(FMS)应用现状[J].中国体育科技,2013(06).
[2]顾德明等.运动解剖学图谱[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