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精准扶贫”的视角下,通过对江苏省淮安市盱眙、涟水、淮安区多个贫困乡镇开展了调研工作,探讨现代农业背景下还存在培训工作“表面化”,培训意愿较低;培训方式“传统化”,培训时间不合理;培訓机构“功利化”,培训后期保障不足;培训制度“缺位化”,制约培训工作的开展等诸多问题。为进一步统筹规划,提高农民培训质量,加大扶贫力度,应精准培训对象、精准职业教育、精准机构职责,精准管理制度从而更好地为扶贫工作服务。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民;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6C-0007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从淮安的情况来看,近年来在全省率先开展“阳光扶贫”试点,开发建立“阳光扶贫”系统,健全精准扶贫脱贫、阳光透明监管机制,全面推进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扶贫资金精准使用、扶贫项目精准实施、扶贫政策精准落地、扶贫责任精准压实,探索深化“两个精准”新路子。但总体来看,缺乏技能、难以就业仍是致贫、返贫的重要根源,如何发挥职业教育在扶贫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深入地调研。
一、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现状及问题
淮安市围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农业创业培训。“十二五”期间,抢抓部省级实施农民培训工程机遇,向上争取农民教育培训经费1.01亿元,大规模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累计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农业创业培训7.39万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24.5%。在培训种类上,参加稻麦、蔬菜、畜禽、水产等专业技能型培训的人员占84.6%;参加植保、农资、农机服务、动物防疫等社会服务型培训的人员占13.1%;参加家庭农场主、合作经纪组织培训等生产经营型培训人员占2.3%。
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采访等手段对淮安市几个贫困乡镇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部分学员进行调查,总结在培训工作的现状及存在一些问题。
(一)培训工作“表面化”,培训意愿较低
经调研显示, 81.12%的管理者(包括村干部、农委工作人员、培训老师)认为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不强。并且63.2%的农民也表示不想参加这类培训工作,导致农民缺乏培训意愿的原因主要包括:供需不吻合、教学培训设施陈旧、文化程度低导致接受能力有限,培训内容与地方产业、与农民需要不相吻合等等。
(二)培训方式“传统化”,培训时间不合理
从培训时间来看,91.23%的培训是在五到七天,周期较短,并且以一些相关专业的教授开展类似填鸭式教学为主,学员难以较好地学习吸收;从培训内容上看,偏重于理论指导性方面,较少解决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从培训形式上看,主要是在课堂上通过PPT或黑板来进行授课,较少采取如田间教学、技能训练等方式,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1]
(三)培训机构“功利化”,培训后期保障不足
当前农民职业培训主要是依赖政府下达任务,并且政府给予大量的财政补贴。而培训机构为了增加培训人数,不在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等方面下功夫,反而采取诸如发礼品、带“考察”等形式取得农民的好感,让培训资金没有用到实处。另外培训机构的主要工作侧重于提供前期的技术指导环节,而后期技术保障、产品销售以及项目管理经营等农民明显具有劣势的环节上却显得尤为不足,阻碍了农民将所学的技能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影响培训效益。调研中发现有73.35%的农民希望在培训后期得到老师的指导,而仅仅有13.36%的农民在遇到困难后主动联系得到培训机构的后期技术服务。[2]
(四)培训制度“缺位化”,制约培训工作的开展
现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认证制度不够完善,对于农民在培训中资格认证标准不规范、考核不严谨,对于一些技能证书的发放存在走过场现象。同时,还缺失后续反馈跟踪机制,在完成新型职业农民相关培训之后,是否把培训内容应用到实际生产经营中,是否在培训指导下真正提升生产力,是否能够有效解决学员的实际问题等,因此,培训制度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培训工作的开展。
二、基于精准扶贫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一)精准培育对象,激发农民农业生产动力
基于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不强的现实问题,必须进行精确瞄准和锁定,识别并遴选出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有经验有劳动力的“老农”、 目前在城市就业但有乡愁想创业的“新农”、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且有学历能创新的“知农”,促使他们顺利实现由“身份型”向“职业型”转变。[3]政府应该以乡镇为单位,深入开展调研工作,精准剖析农民贫困的真正缘由,对有意愿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贫困农户进行数据采集,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和统计工作,在全县乃至全省建立大数据,精选培育对象,并且要根据不同层次和年龄贫困农民的学历水平、兴趣爱好、学习需求等特征进行分类培训,按需施教。
(二)精准职业教育,完善农民培训体系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应肩负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职责。通过完善农民培训体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在职业教育中,农民培育课程设置要遵循实践性、操作性、技能性的原则,不仅重视农业科技教育,也要加强农业法律和政策、农场经营管理、创业教育等。
同时应注意创新培训方式,改变以往的传统的培训方式,培训组织形式必须方便农民,推进培训师资进乡村,现场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农民急需的技术、信息及时送进农村;培训方式必须适合农民特点,综合运用课堂教学、生产实践指导、科研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教学手段;重视发挥“互联网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的作用。[4]针对农民的现实情况和特点,开发和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如网络课堂、微课等和手机客户端如微信、飞信、短信等,将现实课堂和虚拟课堂衔接整合;培训时间必须契合农业生产特点,选择农闲时间点,以种植前或病虫防治前开展培训最好,控制培训时间,到农民家中、田间地头和农业培训基地等进行现场教学和指导。[5]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民;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6C-0007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从淮安的情况来看,近年来在全省率先开展“阳光扶贫”试点,开发建立“阳光扶贫”系统,健全精准扶贫脱贫、阳光透明监管机制,全面推进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扶贫资金精准使用、扶贫项目精准实施、扶贫政策精准落地、扶贫责任精准压实,探索深化“两个精准”新路子。但总体来看,缺乏技能、难以就业仍是致贫、返贫的重要根源,如何发挥职业教育在扶贫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深入地调研。
一、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现状及问题
淮安市围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农业创业培训。“十二五”期间,抢抓部省级实施农民培训工程机遇,向上争取农民教育培训经费1.01亿元,大规模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累计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农业创业培训7.39万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24.5%。在培训种类上,参加稻麦、蔬菜、畜禽、水产等专业技能型培训的人员占84.6%;参加植保、农资、农机服务、动物防疫等社会服务型培训的人员占13.1%;参加家庭农场主、合作经纪组织培训等生产经营型培训人员占2.3%。
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采访等手段对淮安市几个贫困乡镇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部分学员进行调查,总结在培训工作的现状及存在一些问题。
(一)培训工作“表面化”,培训意愿较低
经调研显示, 81.12%的管理者(包括村干部、农委工作人员、培训老师)认为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不强。并且63.2%的农民也表示不想参加这类培训工作,导致农民缺乏培训意愿的原因主要包括:供需不吻合、教学培训设施陈旧、文化程度低导致接受能力有限,培训内容与地方产业、与农民需要不相吻合等等。
(二)培训方式“传统化”,培训时间不合理
从培训时间来看,91.23%的培训是在五到七天,周期较短,并且以一些相关专业的教授开展类似填鸭式教学为主,学员难以较好地学习吸收;从培训内容上看,偏重于理论指导性方面,较少解决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从培训形式上看,主要是在课堂上通过PPT或黑板来进行授课,较少采取如田间教学、技能训练等方式,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1]
(三)培训机构“功利化”,培训后期保障不足
当前农民职业培训主要是依赖政府下达任务,并且政府给予大量的财政补贴。而培训机构为了增加培训人数,不在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等方面下功夫,反而采取诸如发礼品、带“考察”等形式取得农民的好感,让培训资金没有用到实处。另外培训机构的主要工作侧重于提供前期的技术指导环节,而后期技术保障、产品销售以及项目管理经营等农民明显具有劣势的环节上却显得尤为不足,阻碍了农民将所学的技能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影响培训效益。调研中发现有73.35%的农民希望在培训后期得到老师的指导,而仅仅有13.36%的农民在遇到困难后主动联系得到培训机构的后期技术服务。[2]
(四)培训制度“缺位化”,制约培训工作的开展
现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认证制度不够完善,对于农民在培训中资格认证标准不规范、考核不严谨,对于一些技能证书的发放存在走过场现象。同时,还缺失后续反馈跟踪机制,在完成新型职业农民相关培训之后,是否把培训内容应用到实际生产经营中,是否在培训指导下真正提升生产力,是否能够有效解决学员的实际问题等,因此,培训制度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培训工作的开展。
二、基于精准扶贫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一)精准培育对象,激发农民农业生产动力
基于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不强的现实问题,必须进行精确瞄准和锁定,识别并遴选出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有经验有劳动力的“老农”、 目前在城市就业但有乡愁想创业的“新农”、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且有学历能创新的“知农”,促使他们顺利实现由“身份型”向“职业型”转变。[3]政府应该以乡镇为单位,深入开展调研工作,精准剖析农民贫困的真正缘由,对有意愿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贫困农户进行数据采集,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和统计工作,在全县乃至全省建立大数据,精选培育对象,并且要根据不同层次和年龄贫困农民的学历水平、兴趣爱好、学习需求等特征进行分类培训,按需施教。
(二)精准职业教育,完善农民培训体系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应肩负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职责。通过完善农民培训体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在职业教育中,农民培育课程设置要遵循实践性、操作性、技能性的原则,不仅重视农业科技教育,也要加强农业法律和政策、农场经营管理、创业教育等。
同时应注意创新培训方式,改变以往的传统的培训方式,培训组织形式必须方便农民,推进培训师资进乡村,现场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农民急需的技术、信息及时送进农村;培训方式必须适合农民特点,综合运用课堂教学、生产实践指导、科研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教学手段;重视发挥“互联网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的作用。[4]针对农民的现实情况和特点,开发和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如网络课堂、微课等和手机客户端如微信、飞信、短信等,将现实课堂和虚拟课堂衔接整合;培训时间必须契合农业生产特点,选择农闲时间点,以种植前或病虫防治前开展培训最好,控制培训时间,到农民家中、田间地头和农业培训基地等进行现场教学和指导。[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