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从社会历史维度看,它不仅仅是“趋重直译”,或者“质派译法”,还是彦琮对历史的反思和借鉴,包括隋王朝的政治诉求。
关键词: 彦琮 翻译 反思和借鉴 政治诉求
佛经译论,必及彦琮,彦琮译论,必提《辩正论》。彦琮译论和《辩正论》,学者多有论及,如梁启超、钱钟书、陈福康、傅惠生、黄小芃和张淼等,他们都是从翻译的各个角度通过字面意义解读,绝无从历史社会角度解读。社会历史研究方法有深刻的中国哲学基础,它来自古代的重实行、重功利、重伦理的哲学传统,如“诗言志,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①。社会历史研究方法透过作品本身而试图窥见它所“反映”的社会历史背景,并凭借这种背景而最终解释作品本身,因此,作家、作者必须放到其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事件等周遭世态中考察。
一、《辩证论》之辩正
隋释彦琮,通梵文,精翻译,著有我国首篇翻译专论。这篇专论大多写为《辩正论》,有的写为《辩证论》,彦琮所著究竟是《辩正论》还是《辩证论》呢?从使用数量看,《辩正论》占优。从彦琮还著有《辩教论》、《辩圣论》看,应是《辩正论》。罗新璋所著的《翻译论集》中有《辩正论》全文。其文开篇:“琮久参传译,妙体梵文。此土群师,皆宗鸟迹。至于音字话训,罕得相符。乃著《辩正论》,以垂翻译之式。”[1]表明了行文的目的,为最直接的证据。辩正和辩证有何区别呢?辩证:①辨析考证:反复辩证。也作辨证②。合乎辩证法的:辩证关系、辩证的统一。辩正:①辨明是非﹐改正谬误。也作辨正[2]。因此,彦琮所著乃《辩正论》是也。
二、彦琮是隋王朝的佛教代言人
彦琮佛学高深,知识渊博,通梵语,精翻译,后世唯玄奘可与之媲美。彦琮“才华学问一时无双,实为玄匠”[3],此评价中肯之极。彦琮历经北齐、北周、隋三朝,每个朝代佛教和政治的关系都十分密切。彦琮公元557年生于北齐,年少天才,聪慧异常。十岁出家,法号道江。两年后,即能诵讲《法华经》等重要佛典。十四岁,应皇命,进宣德殿讲《仁王经》。年少的彦琮可谓誉满僧俗二众,朝野内外。公元577年,北齐被北周所灭,周武帝在北齐推行北周的灭佛政策,数万寺庙被毁,彦琮同其他数百万的僧、尼被迫还俗,彦琮正是他在那时改的名字。彦琮因学识出众,受到周武帝的赏识。“沙门彦琮及周武平齐,寻蒙延人。共谈玄籍,深会帝心。敕预通道观学士,时年二十有一”[4]。周武帝“自缵道书,号《无上秘要》。于时预沾纶综,特蒙收采。至宣帝在位,每酿必累日通宵。谈论之际,因润以正法。时渐融泰,颇怀嘉赏。授礼部等官,并不就。与朝士王邵、辛德源、陆开明、唐怡等,情同琴瑟,号为‘文外玄友’”[4]。公元581年,隋朝建立,通道观被废弃,彦琮于该年正月重新落发出家,受到了隋朝统治者的赏识。《佛祖历代通载》记载:““后魏以赵郡沙门法果,为沙门统。供施之不足,又官品之。遂授辅国宜城子忠信侯,寻进公爵曰安城。封官自果始也。梁以惠超为寿光殿学士。后周选僧道中学问优赡者,充通道观学士,仍改服色。隋以彦琮为翻经馆学士。”[5]此后,彦琮几乎参与了隋王朝的所有重要佛教活动。
彦琮参加了隋朝推崇佛教的大辩论,北周时期武帝曾尊儒灭佛、道,隋朝建国后,推崇佛教,彦琮作《辨教论》和《通极论》提供学理和舆论支持。公元592年,受杨广之请,主持新建于都城长安的日严寺。日严寺建于平陈之后,大量遴选召请江南高僧居于日严寺。彦琮才学冠绝当时,主持日严寺,融合南北佛教义理,自是上佳人选。彦琮在世时参与了隋朝的主要的佛经翻译活动。公元592年,彦琮受隋文帝诏令,入大兴善寺,掌管佛经翻译。彦琮精通梵语,使其能够参与五大译场的译经活动,并胜任多个角色,如:制序、笔受、复勘,虽非译主,却代表朝廷掌管译场。值得一提的是,“有王舍城沙门,远来谒帝,事如后传。将还本国,请《舍利瑞图经》及《国家祥瑞录》,勅又令琮翻隋为梵,合成十卷,赐诸西域”[4]。译汉入梵,世所罕见,足见彦琮其才。公元601年至604年,短短四年,文帝在全国大规模建设舍利塔百余座,彦琮受命参与部分安放舍利活动,并详细记录安放舍利时出现的种种瑞应征兆。
三、《辩正论》是隋朝译场的制度建设和工作纲领
佛典翻译译场到了隋朝开始进入成熟期。隋朝结束了自东汉末以降历时四百年的分裂割据,统一天下。公元582年隋文帝在长安大兴善寺设立译场,相对于过去由皇室成员资助或官方参与的官译,大兴善寺的译场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译场。大兴善寺实际上是管理全国佛教事业的行政机构,隋文帝效仿北齐的僧官制度,借助僧官管理全国的僧尼事务。大兴善寺的译场有国家制度保障,同时也受到朝廷派出的僧官的监管。隋朝的译场在程序上更严密,“彦琼重对梵本,再审覆勘,整理文义”[4]。隋朝的译场更专业化,之前的译场讲译同施,人员众多,译经效率低下,隋朝译场把讲经和辩论从译场剥离,人员大量精简,能进入译场的几乎都是专家,分工细致,组织严密,程序紧凑,优质高效。隋朝政治一统,经济发展,朝廷有精力、财力、人力加强思想建设,602年彦琮参与编纂《众经目录》,展示了隋朝译场译经活动的选择性、计划性的特征。
《辩正论》由彦琮所著,出现在隋朝开国之时,在隋王朝大力弘扬佛教、大规模推进佛经翻译的背景下,其政治意义不言而喻。朝廷通过《辩正论》,以及僧官制度,向译场派出监护人员,加强对国家译场的管理,《辩正论》中的“八备”说可视为隋朝佛教译场人员的挑选标准。隋朝统一后,南方有很多名僧也参加译场,南北文风的差异肯定会影响具有集体合译传统的译场译经,统一翻译风格、方法、标准自然迫在眉睫。“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1],这就是译场的工作纲领和质量标准。
四、历史的反思和借鉴
《辩正论》开篇引用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的论述,之后盛赞道安:“余观道安法师,独禀神慧。高振天才,领袖先贤,开通后学。修经录则法藏逾阐,理众仪则僧宝弥盛。世称印手菩萨,岂虚也哉!详梵典之难易,诠译人之得失,可谓洞入幽微,能究深隐。”[1]之后,纵论历代佛经翻译,推出了彦琮自己的翻译标准原则:“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梁启超认为“此旨要趋重直译也。”[6]彦琮的翻译标准来自对历史的反思和借鉴,“汉纵守本,犹敢遥议。魏虽在昔,终欲悬讨。或繁或简,理容未适。时野时华,例颇不定。晋宋尚于谈说,争坏其淳。秦凉重于文才,尤从其质”[1]。彦琮将佛经翻译史分成三个时期:汉、魏、晋宋和秦凉。魏以后按地理位置二分为晋宋和秦凉,褒后者而贬前者,这是彦琮反思佛经翻译史的重点,因为离隋朝越近的历史越有反思和借鉴的价值。彦琮的标准有对秦凉翻译的借鉴,但不止如此,它也包含对北魏以后佛教弘扬的批判。陈寅恪先生曾说:“奉凉诸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北)魏、(北)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锦延一脉。”②“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中的“理”和“源”同指佛理,彦琮认为这是佛经翻译的最终目的和最高要求。然而,隋朝之前北方佛教重形式而轻佛理,功利性强和神学色彩浓厚。北魏一朝,少数民族拓跋氏文化教育落后,且北方局势不稳,连年征战,民不聊生,无暇也无力发展文化教育,为加强统治,统治者往往求助于宗教但流于形式[7]。 五、隋王朝的政治诉求
《辩正论》不仅仅是佛经翻译理论的总结,“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也不仅仅是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它更隐含了隋王朝的政治诉求。
“若令梵师独断,则微言罕革。笔人参制,则余辞必混”[1]。佛经翻译一直秉承着合作翻译的传统,由梵僧口译,汉人笔受,经多道工序而成。隋之前的很多译场,大多由梵僧担任译主,到了隋朝之前,中国僧人逐渐有了通晓梵文的,能口译梵语为汉语的,梵僧也有通晓汉语的,但这种情况仍然没有本质的改变,隋朝的五大译场的译主都是外国僧人。隋朝统一天下之后,加强了对佛教活动和佛经翻译的管理,佛经翻译这样一件重要的事情,完全由梵僧主导,自是朝廷和华僧不乐见的。要改变这一切,将佛经翻译掌握在自己手中,由汉僧学习梵语乃唯一之途径。“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是统一梵汉译师的方法和风格及避免发生争论的标准。
“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1]。这是道安的五失本之二,谈的是文质问题,在这里道安主张的是“言少事约,删削复重,事事显炳,焕然易观也。而从约必有所遗,于天竺辞及腾,每大简焉”[8]。然而道安的翻译实践和他的佛经翻译理论背道而驰。“且《婆须蜜经》及昙摩难提口诵《增一阿含》并《幻纲经》,使佛念为译人。念西学通内外,才辩多奇。常疑西域言繁质,谓此土好华,每存莹饰,文句减其繁长。安公、赵郎之所疾,穷校考定,务存典骨。既方俗不同,许其五失胡本,出此之外,毫不可差。“五失”如安公《大品序》所载。余既预众末,聊记卷后,使知释赵为法之至”[8]。道安主张“案本而传”,其实际上是“好质”的,这得到了彦琮的继承。道安的弟子高僧慧远提出了“厥中”论,修正了道安的观点,他说:“以此考彼,殆兼先典。后来贤哲,若能参通晋胡,善译方言,幸复详其大归,以裁厥中焉。”[8]彦琮考察了历代译经之得失,名家译论之优劣,为何忽略了慧远、僧祐等人的“文质兼顾”的观点呢?这正是出于政治考量,反映了隋王朝的政治诉求。那隋王朝的政治诉求是什么呢?
隋王朝统一了全国,但没有在思想上实现政权的中央化,在骨子里它还是一个地区化的政权,这和它获得政权的方式有关,隋王朝统治者并没有对南北方的政治势力一视同仁,对南方仍然持提防态度,对佛学的态度亦然。当时的佛学有“南统”和“北统”之分,隋朝在结束南北政权对峙之后,虽然敕令南方名僧入朝共兴佛教,但没有给南方僧人以相同的政治地位,“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继承的就是北朝的质朴文风,宣扬隋朝译经风格以“北统”为正,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政治隐喻。
翻译理论是翻译活动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它映射了其得以产生的宏大历史背景,社会历史角度的翻译讨论,对于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不失为一种有益的补充和探索。
注释:
①出自《尚书.尧典》.
②出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参考文献:
[1]彦琮.辩正论[A].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4-47.
[2]http://www.ourdict.cn/.
[3]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3.
[4]释道宣.续高僧传[M].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436;437.
[5]释道宣.佛祖历代通载[M].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729.
[6]梁启超.翻译文体之讨论[A].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7-62.
[7]蒋述卓.北朝质朴文风与佛教[J]文艺理论研究,1983(2):78-83.
[8]释僧祐.出三藏记集[M].苏晋仁,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266,375,380.
关键词: 彦琮 翻译 反思和借鉴 政治诉求
佛经译论,必及彦琮,彦琮译论,必提《辩正论》。彦琮译论和《辩正论》,学者多有论及,如梁启超、钱钟书、陈福康、傅惠生、黄小芃和张淼等,他们都是从翻译的各个角度通过字面意义解读,绝无从历史社会角度解读。社会历史研究方法有深刻的中国哲学基础,它来自古代的重实行、重功利、重伦理的哲学传统,如“诗言志,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①。社会历史研究方法透过作品本身而试图窥见它所“反映”的社会历史背景,并凭借这种背景而最终解释作品本身,因此,作家、作者必须放到其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事件等周遭世态中考察。
一、《辩证论》之辩正
隋释彦琮,通梵文,精翻译,著有我国首篇翻译专论。这篇专论大多写为《辩正论》,有的写为《辩证论》,彦琮所著究竟是《辩正论》还是《辩证论》呢?从使用数量看,《辩正论》占优。从彦琮还著有《辩教论》、《辩圣论》看,应是《辩正论》。罗新璋所著的《翻译论集》中有《辩正论》全文。其文开篇:“琮久参传译,妙体梵文。此土群师,皆宗鸟迹。至于音字话训,罕得相符。乃著《辩正论》,以垂翻译之式。”[1]表明了行文的目的,为最直接的证据。辩正和辩证有何区别呢?辩证:①辨析考证:反复辩证。也作辨证②。合乎辩证法的:辩证关系、辩证的统一。辩正:①辨明是非﹐改正谬误。也作辨正[2]。因此,彦琮所著乃《辩正论》是也。
二、彦琮是隋王朝的佛教代言人
彦琮佛学高深,知识渊博,通梵语,精翻译,后世唯玄奘可与之媲美。彦琮“才华学问一时无双,实为玄匠”[3],此评价中肯之极。彦琮历经北齐、北周、隋三朝,每个朝代佛教和政治的关系都十分密切。彦琮公元557年生于北齐,年少天才,聪慧异常。十岁出家,法号道江。两年后,即能诵讲《法华经》等重要佛典。十四岁,应皇命,进宣德殿讲《仁王经》。年少的彦琮可谓誉满僧俗二众,朝野内外。公元577年,北齐被北周所灭,周武帝在北齐推行北周的灭佛政策,数万寺庙被毁,彦琮同其他数百万的僧、尼被迫还俗,彦琮正是他在那时改的名字。彦琮因学识出众,受到周武帝的赏识。“沙门彦琮及周武平齐,寻蒙延人。共谈玄籍,深会帝心。敕预通道观学士,时年二十有一”[4]。周武帝“自缵道书,号《无上秘要》。于时预沾纶综,特蒙收采。至宣帝在位,每酿必累日通宵。谈论之际,因润以正法。时渐融泰,颇怀嘉赏。授礼部等官,并不就。与朝士王邵、辛德源、陆开明、唐怡等,情同琴瑟,号为‘文外玄友’”[4]。公元581年,隋朝建立,通道观被废弃,彦琮于该年正月重新落发出家,受到了隋朝统治者的赏识。《佛祖历代通载》记载:““后魏以赵郡沙门法果,为沙门统。供施之不足,又官品之。遂授辅国宜城子忠信侯,寻进公爵曰安城。封官自果始也。梁以惠超为寿光殿学士。后周选僧道中学问优赡者,充通道观学士,仍改服色。隋以彦琮为翻经馆学士。”[5]此后,彦琮几乎参与了隋王朝的所有重要佛教活动。
彦琮参加了隋朝推崇佛教的大辩论,北周时期武帝曾尊儒灭佛、道,隋朝建国后,推崇佛教,彦琮作《辨教论》和《通极论》提供学理和舆论支持。公元592年,受杨广之请,主持新建于都城长安的日严寺。日严寺建于平陈之后,大量遴选召请江南高僧居于日严寺。彦琮才学冠绝当时,主持日严寺,融合南北佛教义理,自是上佳人选。彦琮在世时参与了隋朝的主要的佛经翻译活动。公元592年,彦琮受隋文帝诏令,入大兴善寺,掌管佛经翻译。彦琮精通梵语,使其能够参与五大译场的译经活动,并胜任多个角色,如:制序、笔受、复勘,虽非译主,却代表朝廷掌管译场。值得一提的是,“有王舍城沙门,远来谒帝,事如后传。将还本国,请《舍利瑞图经》及《国家祥瑞录》,勅又令琮翻隋为梵,合成十卷,赐诸西域”[4]。译汉入梵,世所罕见,足见彦琮其才。公元601年至604年,短短四年,文帝在全国大规模建设舍利塔百余座,彦琮受命参与部分安放舍利活动,并详细记录安放舍利时出现的种种瑞应征兆。
三、《辩正论》是隋朝译场的制度建设和工作纲领
佛典翻译译场到了隋朝开始进入成熟期。隋朝结束了自东汉末以降历时四百年的分裂割据,统一天下。公元582年隋文帝在长安大兴善寺设立译场,相对于过去由皇室成员资助或官方参与的官译,大兴善寺的译场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译场。大兴善寺实际上是管理全国佛教事业的行政机构,隋文帝效仿北齐的僧官制度,借助僧官管理全国的僧尼事务。大兴善寺的译场有国家制度保障,同时也受到朝廷派出的僧官的监管。隋朝的译场在程序上更严密,“彦琼重对梵本,再审覆勘,整理文义”[4]。隋朝的译场更专业化,之前的译场讲译同施,人员众多,译经效率低下,隋朝译场把讲经和辩论从译场剥离,人员大量精简,能进入译场的几乎都是专家,分工细致,组织严密,程序紧凑,优质高效。隋朝政治一统,经济发展,朝廷有精力、财力、人力加强思想建设,602年彦琮参与编纂《众经目录》,展示了隋朝译场译经活动的选择性、计划性的特征。
《辩正论》由彦琮所著,出现在隋朝开国之时,在隋王朝大力弘扬佛教、大规模推进佛经翻译的背景下,其政治意义不言而喻。朝廷通过《辩正论》,以及僧官制度,向译场派出监护人员,加强对国家译场的管理,《辩正论》中的“八备”说可视为隋朝佛教译场人员的挑选标准。隋朝统一后,南方有很多名僧也参加译场,南北文风的差异肯定会影响具有集体合译传统的译场译经,统一翻译风格、方法、标准自然迫在眉睫。“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1],这就是译场的工作纲领和质量标准。
四、历史的反思和借鉴
《辩正论》开篇引用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的论述,之后盛赞道安:“余观道安法师,独禀神慧。高振天才,领袖先贤,开通后学。修经录则法藏逾阐,理众仪则僧宝弥盛。世称印手菩萨,岂虚也哉!详梵典之难易,诠译人之得失,可谓洞入幽微,能究深隐。”[1]之后,纵论历代佛经翻译,推出了彦琮自己的翻译标准原则:“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梁启超认为“此旨要趋重直译也。”[6]彦琮的翻译标准来自对历史的反思和借鉴,“汉纵守本,犹敢遥议。魏虽在昔,终欲悬讨。或繁或简,理容未适。时野时华,例颇不定。晋宋尚于谈说,争坏其淳。秦凉重于文才,尤从其质”[1]。彦琮将佛经翻译史分成三个时期:汉、魏、晋宋和秦凉。魏以后按地理位置二分为晋宋和秦凉,褒后者而贬前者,这是彦琮反思佛经翻译史的重点,因为离隋朝越近的历史越有反思和借鉴的价值。彦琮的标准有对秦凉翻译的借鉴,但不止如此,它也包含对北魏以后佛教弘扬的批判。陈寅恪先生曾说:“奉凉诸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北)魏、(北)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锦延一脉。”②“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中的“理”和“源”同指佛理,彦琮认为这是佛经翻译的最终目的和最高要求。然而,隋朝之前北方佛教重形式而轻佛理,功利性强和神学色彩浓厚。北魏一朝,少数民族拓跋氏文化教育落后,且北方局势不稳,连年征战,民不聊生,无暇也无力发展文化教育,为加强统治,统治者往往求助于宗教但流于形式[7]。 五、隋王朝的政治诉求
《辩正论》不仅仅是佛经翻译理论的总结,“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也不仅仅是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它更隐含了隋王朝的政治诉求。
“若令梵师独断,则微言罕革。笔人参制,则余辞必混”[1]。佛经翻译一直秉承着合作翻译的传统,由梵僧口译,汉人笔受,经多道工序而成。隋之前的很多译场,大多由梵僧担任译主,到了隋朝之前,中国僧人逐渐有了通晓梵文的,能口译梵语为汉语的,梵僧也有通晓汉语的,但这种情况仍然没有本质的改变,隋朝的五大译场的译主都是外国僧人。隋朝统一天下之后,加强了对佛教活动和佛经翻译的管理,佛经翻译这样一件重要的事情,完全由梵僧主导,自是朝廷和华僧不乐见的。要改变这一切,将佛经翻译掌握在自己手中,由汉僧学习梵语乃唯一之途径。“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是统一梵汉译师的方法和风格及避免发生争论的标准。
“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1]。这是道安的五失本之二,谈的是文质问题,在这里道安主张的是“言少事约,删削复重,事事显炳,焕然易观也。而从约必有所遗,于天竺辞及腾,每大简焉”[8]。然而道安的翻译实践和他的佛经翻译理论背道而驰。“且《婆须蜜经》及昙摩难提口诵《增一阿含》并《幻纲经》,使佛念为译人。念西学通内外,才辩多奇。常疑西域言繁质,谓此土好华,每存莹饰,文句减其繁长。安公、赵郎之所疾,穷校考定,务存典骨。既方俗不同,许其五失胡本,出此之外,毫不可差。“五失”如安公《大品序》所载。余既预众末,聊记卷后,使知释赵为法之至”[8]。道安主张“案本而传”,其实际上是“好质”的,这得到了彦琮的继承。道安的弟子高僧慧远提出了“厥中”论,修正了道安的观点,他说:“以此考彼,殆兼先典。后来贤哲,若能参通晋胡,善译方言,幸复详其大归,以裁厥中焉。”[8]彦琮考察了历代译经之得失,名家译论之优劣,为何忽略了慧远、僧祐等人的“文质兼顾”的观点呢?这正是出于政治考量,反映了隋王朝的政治诉求。那隋王朝的政治诉求是什么呢?
隋王朝统一了全国,但没有在思想上实现政权的中央化,在骨子里它还是一个地区化的政权,这和它获得政权的方式有关,隋王朝统治者并没有对南北方的政治势力一视同仁,对南方仍然持提防态度,对佛学的态度亦然。当时的佛学有“南统”和“北统”之分,隋朝在结束南北政权对峙之后,虽然敕令南方名僧入朝共兴佛教,但没有给南方僧人以相同的政治地位,“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继承的就是北朝的质朴文风,宣扬隋朝译经风格以“北统”为正,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政治隐喻。
翻译理论是翻译活动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它映射了其得以产生的宏大历史背景,社会历史角度的翻译讨论,对于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不失为一种有益的补充和探索。
注释:
①出自《尚书.尧典》.
②出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参考文献:
[1]彦琮.辩正论[A].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4-47.
[2]http://www.ourdict.cn/.
[3]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3.
[4]释道宣.续高僧传[M].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436;437.
[5]释道宣.佛祖历代通载[M].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729.
[6]梁启超.翻译文体之讨论[A].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7-62.
[7]蒋述卓.北朝质朴文风与佛教[J]文艺理论研究,1983(2):78-83.
[8]释僧祐.出三藏记集[M].苏晋仁,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266,37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