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锦99块(杜)中西块1978年投入开发,1984年实施点状注水开发,由于井况问题井区停产,采出程度仅为4.28%,技术人员通过重构地下地质体系,认清水淹状况,找出注水不见效原因,并针对有利用位置,部署二次开发井网,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经验。
[关键词]水淹规律 ,二次开发,注水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8-0183-01
前言
锦99块中西块位于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的西南部。开发目的层为杜家台油层,断块含油面积0.37km2,地质储量78.3×104t。于1978年投入开发,1984年实施注水开发,注水后没未见到明显注水效果,2002年区块全面停产。技术人员为实现老区开次开发,重点开展重构地下地质体系,水淹规律研究,为下步调整提供依据。
1油藏基本情况
锦99块中西块断层比较发育,总的构造形态为北东走向的狭长条带状不完整的背斜构造。构造平面共组合5条断层,主要断层2条,为北东方向与东西方向,断距大,延伸长,对油层分布及油气聚集起着控制作用。处于一个复杂的构造背景下,断层比较发育,总的构造形态为北东走向的狭长条带状不完整的背斜构造。储层物性总体较好,杜Ⅰ组平均孔隙度为18.0%,平均渗透率为363.6mD;杜Ⅱ组平均孔隙度为17.2%,平均渗透率为330.1mD,属于中孔中渗型。原油性质较好,20℃原油密度为0.9414g/cm3,原油粘度74.4mPa.s,凝固點-15.5℃以下,含蜡5.62%,原始气油比4.3m3/t,饱和压力3.7MPa,属低饱和油藏。
2区块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井区井况问题严重,井网欠完善
统计井区11口油水井,其中套变井6口,井下落物有2口,由于井况问题报废3口,目前井区内无油井正常生产。
2)区块采出程度低
区块地质储量为78.3万吨,井区累产油3.35万吨,采出程度4.28%,按区块标定采收率26.9%计算,井区仍有17.7万吨可采储量未采出。
3)区块产能情况不落实
区块1984年实施点状注水开发,到2002年区块停产,油井一直处于低速低产阶段,注水未见效,由于油井停产多年,无法实施复产措施,产能情况无法落实。
3重构地下地质体系
3.1井震联合,落实区块构造特征
利用锦7-50-34井VSP测井资料,结合三维地震及地层对比,对井区构造进行了重新落实,区块被2条正断层切割的四级断块,内部发育两条区域断层,构造高点位于锦2-18-504附近,油藏高点埋深1200m。
3.2依据录井、测井资料,落实区块沉积、储层及油层发育情况
该块杜家台油层为一扇三角洲沉积环境。砂体主要呈北东~南西向扇状展布;从西向东发育有3~4个北东~南西向小型不规则扇形朵叶体,彼此之间,或由薄层砂微相连接,或呈砂坝舌叶相邻关系。
物源主要来自北东向,杜家台油层砂体厚度平面上变化较快,杜Ⅰ组发育稳定,砂体厚度在20-30m左右;杜Ⅱ组砂体厚度在15-20m,受剥蚀影响,杜Ⅱ组局部发育较薄或不发育。
油层厚度受构造及剥蚀面双重因素控制,油层连通情况较差,连通系数仅为65%,油层最厚位于锦2-19-04井附近,可达48m,向两侧及南部油层逐渐变薄。
4水淹规律研究
4.1纵向水淹规律研究
井区内有2口注水井,从吸水剖面来看,均存在单层突进的现象,东部的锦2-18-504井注水量较少,累注水5.39万方,吸水剖面显示只有杜Ⅰ2小层吸水,其它小层未水淹。而西部的锦2-19-504井累注水25.78万方,吸水剖面显示只有杜Ⅰ3小层吸水,其它小层未水淹。
4.2平面水淹规律研究
区块1984年实施点状注水,井区内油井未见到明显注水效果,油井均处为低产低含水生产,区块注水未见效。分析注水不见效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井区内2口注水井,注水量较少,尤其是东部的锦2-18-504井,累注水只有5.39万方;二是井区注采井网不规则,注采井距较大,油水井间最大距离达到400m以上,最小也在170m;三是井区内小断层的存在也是注水不见效的一个原因;四是受沉积相控制,2口注水井不在一个沉积相带上,主力生产油井均位于东部砂体上,而西部吵体只有1口油井。
因此平面上,东部砂体注水量较少,只在注水井附近水淹,其它部位油层未水淹。西部砂体水淹较为严重,但从油井生产情况来,注水有一定的波积,但还未波积到油井附近。
5井位部署
根据以下研究,充分考虑沉积相带控制,缩小注采井距,新井井距为100m,在油层厚度大于30m范围内部署,规划部署新井10口,形成3注7采井网。平均单井控制储量4.2万吨,设计单井日产油5t,建产能1.5万吨。
6结论及建议
1、通过重构地下地质体系,对区块构造、沉积、储层及油层进行重新认识,为区块二次开发提供了保障。
2、通过沉积相研究,搞清区块水淹规律及剩余油分布状况,为二次开发井网部署提供依据。
3、该项研究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经验。
[关键词]水淹规律 ,二次开发,注水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8-0183-01
前言
锦99块中西块位于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的西南部。开发目的层为杜家台油层,断块含油面积0.37km2,地质储量78.3×104t。于1978年投入开发,1984年实施注水开发,注水后没未见到明显注水效果,2002年区块全面停产。技术人员为实现老区开次开发,重点开展重构地下地质体系,水淹规律研究,为下步调整提供依据。
1油藏基本情况
锦99块中西块断层比较发育,总的构造形态为北东走向的狭长条带状不完整的背斜构造。构造平面共组合5条断层,主要断层2条,为北东方向与东西方向,断距大,延伸长,对油层分布及油气聚集起着控制作用。处于一个复杂的构造背景下,断层比较发育,总的构造形态为北东走向的狭长条带状不完整的背斜构造。储层物性总体较好,杜Ⅰ组平均孔隙度为18.0%,平均渗透率为363.6mD;杜Ⅱ组平均孔隙度为17.2%,平均渗透率为330.1mD,属于中孔中渗型。原油性质较好,20℃原油密度为0.9414g/cm3,原油粘度74.4mPa.s,凝固點-15.5℃以下,含蜡5.62%,原始气油比4.3m3/t,饱和压力3.7MPa,属低饱和油藏。
2区块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井区井况问题严重,井网欠完善
统计井区11口油水井,其中套变井6口,井下落物有2口,由于井况问题报废3口,目前井区内无油井正常生产。
2)区块采出程度低
区块地质储量为78.3万吨,井区累产油3.35万吨,采出程度4.28%,按区块标定采收率26.9%计算,井区仍有17.7万吨可采储量未采出。
3)区块产能情况不落实
区块1984年实施点状注水开发,到2002年区块停产,油井一直处于低速低产阶段,注水未见效,由于油井停产多年,无法实施复产措施,产能情况无法落实。
3重构地下地质体系
3.1井震联合,落实区块构造特征
利用锦7-50-34井VSP测井资料,结合三维地震及地层对比,对井区构造进行了重新落实,区块被2条正断层切割的四级断块,内部发育两条区域断层,构造高点位于锦2-18-504附近,油藏高点埋深1200m。
3.2依据录井、测井资料,落实区块沉积、储层及油层发育情况
该块杜家台油层为一扇三角洲沉积环境。砂体主要呈北东~南西向扇状展布;从西向东发育有3~4个北东~南西向小型不规则扇形朵叶体,彼此之间,或由薄层砂微相连接,或呈砂坝舌叶相邻关系。
物源主要来自北东向,杜家台油层砂体厚度平面上变化较快,杜Ⅰ组发育稳定,砂体厚度在20-30m左右;杜Ⅱ组砂体厚度在15-20m,受剥蚀影响,杜Ⅱ组局部发育较薄或不发育。
油层厚度受构造及剥蚀面双重因素控制,油层连通情况较差,连通系数仅为65%,油层最厚位于锦2-19-04井附近,可达48m,向两侧及南部油层逐渐变薄。
4水淹规律研究
4.1纵向水淹规律研究
井区内有2口注水井,从吸水剖面来看,均存在单层突进的现象,东部的锦2-18-504井注水量较少,累注水5.39万方,吸水剖面显示只有杜Ⅰ2小层吸水,其它小层未水淹。而西部的锦2-19-504井累注水25.78万方,吸水剖面显示只有杜Ⅰ3小层吸水,其它小层未水淹。
4.2平面水淹规律研究
区块1984年实施点状注水,井区内油井未见到明显注水效果,油井均处为低产低含水生产,区块注水未见效。分析注水不见效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井区内2口注水井,注水量较少,尤其是东部的锦2-18-504井,累注水只有5.39万方;二是井区注采井网不规则,注采井距较大,油水井间最大距离达到400m以上,最小也在170m;三是井区内小断层的存在也是注水不见效的一个原因;四是受沉积相控制,2口注水井不在一个沉积相带上,主力生产油井均位于东部砂体上,而西部吵体只有1口油井。
因此平面上,东部砂体注水量较少,只在注水井附近水淹,其它部位油层未水淹。西部砂体水淹较为严重,但从油井生产情况来,注水有一定的波积,但还未波积到油井附近。
5井位部署
根据以下研究,充分考虑沉积相带控制,缩小注采井距,新井井距为100m,在油层厚度大于30m范围内部署,规划部署新井10口,形成3注7采井网。平均单井控制储量4.2万吨,设计单井日产油5t,建产能1.5万吨。
6结论及建议
1、通过重构地下地质体系,对区块构造、沉积、储层及油层进行重新认识,为区块二次开发提供了保障。
2、通过沉积相研究,搞清区块水淹规律及剩余油分布状况,为二次开发井网部署提供依据。
3、该项研究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