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写作不容乐观,皆因教师“成人化”教学。要想学生写出属于自己的儿童作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教师蹲下身子,在儿童视野下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体验生活,多记日(周)记,多写片段,积累知识,多模仿,说(做)写结合。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鼓励他们创作,及时“发表”。
【关键词】
儿童作文 兴趣 策略
作文教学要以学生兴趣和需要为主,教师要善于导,明白思路比方法更重要。从生活入手,以儿童的思维理解生活和感受生活,体验文本,从说(做)到写,读写结合。学生在实践中才会想写、敢写、会写、乐写,写出属于自己的儿童作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多记日(周)记,多写片段
学生平时多练笔,多记日(周)记,则能熟能生巧,积累素材。 “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茅盾) 笔者平时要求学生多记日(周)记,多写片段,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在平时教学中,我要求每位学生每周至少写一个周记。作业少时,进行一些片断的训练,如:人物对话、动作、神态描写;突变的天气的描写;偶发事件的记录等。有时我还把自己作模特让学生边观察边写作。并告之写作方向,教些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米下锅”,然后才是“炊”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笔头熟了,打开了思路,寻找到了写作的方法,素材也能运用到作文中去,减轻了写作的难度,提高了写作的兴趣。
二、体验生活,力求写实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不少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老师要求字数,学生就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或是边写边数字数。为了克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作文教学时,笔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如:眼、手、口、鼻、舌),用自己的心去理解、去感受生活,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自己的事、人、景、物,使之情动而辞发,形成文,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因为发现题材,是最最重要的写作才能。古语曾云:“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学生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譬如我校有许多柚树,春花夏叶秋果冬绿,一年四季,学生都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柚树的花叶果绿,写出一篇篇与柚树有关的文章来。
三、积累知识,迁移运用
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除了没有用心去体验生活外,平时还很少或没有课外阅读,因而缺乏写作材料,无话可说。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多阅读文章,多写读书笔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破万卷”是指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如有神”助,才能左右逢源。但只靠多读也是不够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读之“耕”,就没有写之“获”。学生对所读之书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才能成为他们的写作的“源头活水”,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境界。并学会知识的迁移,灵活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吾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生,思如泉涌,滔滔不绝,则个性显矣。
四、倡导模仿,易于入手
“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吴增祺)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他们缺少经验,仿写就是一根拐杖。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仿写分整体模仿和局部模仿。整体模仿是从整体上模仿作文的方式。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能充分发挥课文的范例作用。真正理解了这种写法后,让学生按总分的构段方式,描写家乡“弯弯街”的集市。将写作兴趣与生活结合,让学生在仿中得趣,仿中得活,仿中得新,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
五、说(做)写结合,下笔成文
在作文教学中,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在于“说”在教学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造成说写脱节 。因此在写作时,可以让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根据作文要求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除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讲故事,培养学生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告之作文之法。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当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我还让学生现做现写,用纸卡丢三堆、弹弹子、跳绳、玩玩具……一切学生爱玩的东西,都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使之明白,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写进作文,生活处处皆作文。因为生活的当下,发生在眼前的事情最易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学生的兴奋点是现在进行时态。
六、多鼓励,少批评
“教育不在于交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第斯多惠)对初学者尤为重要,因此我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也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批要略,在好的句子上打勾、画线或画一个笑脸,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以成功培育成功。如果,教师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不仅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因为学生是没法明白是为自己写,还是在为老师写,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于己于生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七、鼓励创作,及时“发表”
俗话说:“乐此不疲。”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其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及时发表他们的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好的作品,张贴在学习园地里供其它学生学习,同时亦是对学生的一种表扬,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好的作品放在网上与其他网友交流,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大大提高他们作文创作的积极性。
学生写作不容乐观,皆因教师“成人化”教学。要想学生写出属于自己的儿童作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教师蹲下身子,在儿童视野下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体验生活,多记日(周)记,多写片段,积累知识,多模仿,说(做)写结合。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鼓励他们创作,及时“发表”。
【关键词】
儿童作文 兴趣 策略
作文教学要以学生兴趣和需要为主,教师要善于导,明白思路比方法更重要。从生活入手,以儿童的思维理解生活和感受生活,体验文本,从说(做)到写,读写结合。学生在实践中才会想写、敢写、会写、乐写,写出属于自己的儿童作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多记日(周)记,多写片段
学生平时多练笔,多记日(周)记,则能熟能生巧,积累素材。 “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茅盾) 笔者平时要求学生多记日(周)记,多写片段,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在平时教学中,我要求每位学生每周至少写一个周记。作业少时,进行一些片断的训练,如:人物对话、动作、神态描写;突变的天气的描写;偶发事件的记录等。有时我还把自己作模特让学生边观察边写作。并告之写作方向,教些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米下锅”,然后才是“炊”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笔头熟了,打开了思路,寻找到了写作的方法,素材也能运用到作文中去,减轻了写作的难度,提高了写作的兴趣。
二、体验生活,力求写实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不少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老师要求字数,学生就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或是边写边数字数。为了克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作文教学时,笔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如:眼、手、口、鼻、舌),用自己的心去理解、去感受生活,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自己的事、人、景、物,使之情动而辞发,形成文,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因为发现题材,是最最重要的写作才能。古语曾云:“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学生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譬如我校有许多柚树,春花夏叶秋果冬绿,一年四季,学生都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柚树的花叶果绿,写出一篇篇与柚树有关的文章来。
三、积累知识,迁移运用
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除了没有用心去体验生活外,平时还很少或没有课外阅读,因而缺乏写作材料,无话可说。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多阅读文章,多写读书笔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破万卷”是指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如有神”助,才能左右逢源。但只靠多读也是不够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读之“耕”,就没有写之“获”。学生对所读之书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才能成为他们的写作的“源头活水”,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境界。并学会知识的迁移,灵活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吾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生,思如泉涌,滔滔不绝,则个性显矣。
四、倡导模仿,易于入手
“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吴增祺)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他们缺少经验,仿写就是一根拐杖。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仿写分整体模仿和局部模仿。整体模仿是从整体上模仿作文的方式。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能充分发挥课文的范例作用。真正理解了这种写法后,让学生按总分的构段方式,描写家乡“弯弯街”的集市。将写作兴趣与生活结合,让学生在仿中得趣,仿中得活,仿中得新,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
五、说(做)写结合,下笔成文
在作文教学中,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在于“说”在教学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造成说写脱节 。因此在写作时,可以让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根据作文要求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除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讲故事,培养学生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告之作文之法。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当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我还让学生现做现写,用纸卡丢三堆、弹弹子、跳绳、玩玩具……一切学生爱玩的东西,都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使之明白,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写进作文,生活处处皆作文。因为生活的当下,发生在眼前的事情最易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学生的兴奋点是现在进行时态。
六、多鼓励,少批评
“教育不在于交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第斯多惠)对初学者尤为重要,因此我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也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批要略,在好的句子上打勾、画线或画一个笑脸,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以成功培育成功。如果,教师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不仅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因为学生是没法明白是为自己写,还是在为老师写,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于己于生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七、鼓励创作,及时“发表”
俗话说:“乐此不疲。”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其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及时发表他们的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好的作品,张贴在学习园地里供其它学生学习,同时亦是对学生的一种表扬,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好的作品放在网上与其他网友交流,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大大提高他们作文创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