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广西正式拉开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序幕,上级要求我们这一届高三的老师,也就是明年秋季学期教高一的老师都要进行新课改培训,一开始不以为然,认为那也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没什么新意。通过阅读了培训的内容和看了专家的视频讲座,受益非浅,新课程的教学模式一改过去陈旧的教学方式,让我有再做新老师的感觉。新课程的“新”,从源头上来讲,首先要有新的理念。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是行动的修正器,新课改下的教师应真正从思想上树立符合课改的理念,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及学科素养尤其是理性精神如质疑、批判、反思等优秀思维品质作为教学过程中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理念落实到实处,就是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由于新课程教学中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营造宽松、鼓励上进的教学气氛能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多一种机会、多一份感悟、多一些信心去参与探究活动,使学生在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的教学氛围中,基础差的学生能获得成功,品尝成功的欢愉;而优生则赢得更多思考的时间,获得巧妙的创新解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奋力一跳,桃子摘到”,感受努力的价值,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抛弃者”与“奴役者”,从而信心大增,激发了创新潜能,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专家提出的271模式相当不错。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或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会的。271追求“动态”转化:课堂上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优秀学生资源,又要给优秀学生提供“自助餐”,保证他们学的更好;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促进中间学生的向上“分化”,把其中的20%转化为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的比重,而把原本10%的后进生向着70%的群体推进。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这将会使我有一个全新的教学体验。
新课程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课堂的本质是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学堂,是学生探索、讨论、交流的平台,而不是教师的表演舞台,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提出问题。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有所发展,特别是思维能力是否有发展,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课堂生成性,看学生的行为尤其是思维是否改善,是否产生了新的想法或者更新了原来的想法。因而如同人教社章建跃博士所说的,“教师应尽力在自己的能力边缘活动”,摆正师生角色,“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吗”应该成为教师上课的口头禅。尽力创设问题的发现情境,使学生敢提出问题,想提出问题,能提出问题,为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探索问题尽力提供开阔的思维空间,学生思维被激活之后产生的想法,不管价值高低,都是很可贵的,教师不能轻易否定。即使是错误的思路,也应从中吸取有价值的成分。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开放、和谐、宽容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强调做中学;最好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数学教学中强调了多种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主要的学习方法建构,以“经历”、“体验”、“探索”为目标,要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形成过程中,多给他们时间和空间,多给他们自由表达的机会,要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师生愉悦。
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切身感受,理解他们的处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只要你对学生充满爱心,相信学生会向着健康、上进的方向发展。因为“教育是植根于爱的”,“聪明的教师总是跟在学生后面;愚昧的教师总是堵在学生的前面”,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都要对学生寄予一种热烈的期望,并且要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这种期望,进而使学生为实现这种期望而做出艰苦努力。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对学生已经取得或正在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不断将教师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更高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的不断发展。培养他们“爱学”态度、“乐学”情绪、“会学”技巧、“自学”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具有反思意识,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思维的培育者。诚然,数学教学如能做到教师精讲,学生多练,而不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让他们主体参与,施展拳脚,发现解法,创新潜能和解题能力就会到挖掘发挥和提高。
不容否认新课改的确使学生各方面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曾到一所中学去听二节数学课,当时采用的也是分组教学法,学生的分组情况是8个人一组,课堂气氛的确活跃了,学生们动手动脑的能力的确较以前提高了,但是在课堂上的确如视频中放映的一样,一个组里有1~2个学生像旁观者一样,也有聊天现象,所以对于专家说的学习合作小组的成员应该是4个人的观点,我深表赞同。可是一个学校的学生层次毕竟参差不齐,对于好班或层次稍微好些的班级,这样的模式的确很有学习效果,但是对于相对较差的班级,甚至连小学的知识都有漏洞的学生来说,效果又有多少呢?对于那些一点都不想学习的学生,更是像自由市场一样了。
成功的教学是一种创造,是一种艺术,永无止境。
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专家提出的271模式相当不错。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或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会的。271追求“动态”转化:课堂上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优秀学生资源,又要给优秀学生提供“自助餐”,保证他们学的更好;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促进中间学生的向上“分化”,把其中的20%转化为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的比重,而把原本10%的后进生向着70%的群体推进。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这将会使我有一个全新的教学体验。
新课程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课堂的本质是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学堂,是学生探索、讨论、交流的平台,而不是教师的表演舞台,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提出问题。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有所发展,特别是思维能力是否有发展,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课堂生成性,看学生的行为尤其是思维是否改善,是否产生了新的想法或者更新了原来的想法。因而如同人教社章建跃博士所说的,“教师应尽力在自己的能力边缘活动”,摆正师生角色,“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吗”应该成为教师上课的口头禅。尽力创设问题的发现情境,使学生敢提出问题,想提出问题,能提出问题,为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探索问题尽力提供开阔的思维空间,学生思维被激活之后产生的想法,不管价值高低,都是很可贵的,教师不能轻易否定。即使是错误的思路,也应从中吸取有价值的成分。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开放、和谐、宽容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强调做中学;最好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数学教学中强调了多种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主要的学习方法建构,以“经历”、“体验”、“探索”为目标,要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形成过程中,多给他们时间和空间,多给他们自由表达的机会,要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师生愉悦。
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切身感受,理解他们的处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只要你对学生充满爱心,相信学生会向着健康、上进的方向发展。因为“教育是植根于爱的”,“聪明的教师总是跟在学生后面;愚昧的教师总是堵在学生的前面”,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都要对学生寄予一种热烈的期望,并且要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这种期望,进而使学生为实现这种期望而做出艰苦努力。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对学生已经取得或正在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不断将教师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更高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的不断发展。培养他们“爱学”态度、“乐学”情绪、“会学”技巧、“自学”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具有反思意识,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思维的培育者。诚然,数学教学如能做到教师精讲,学生多练,而不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让他们主体参与,施展拳脚,发现解法,创新潜能和解题能力就会到挖掘发挥和提高。
不容否认新课改的确使学生各方面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曾到一所中学去听二节数学课,当时采用的也是分组教学法,学生的分组情况是8个人一组,课堂气氛的确活跃了,学生们动手动脑的能力的确较以前提高了,但是在课堂上的确如视频中放映的一样,一个组里有1~2个学生像旁观者一样,也有聊天现象,所以对于专家说的学习合作小组的成员应该是4个人的观点,我深表赞同。可是一个学校的学生层次毕竟参差不齐,对于好班或层次稍微好些的班级,这样的模式的确很有学习效果,但是对于相对较差的班级,甚至连小学的知识都有漏洞的学生来说,效果又有多少呢?对于那些一点都不想学习的学生,更是像自由市场一样了。
成功的教学是一种创造,是一种艺术,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