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5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共有28例,对研究组患者使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共有2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较好,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并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少。
【关键词】 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疗效 观察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多发病,相关研究证实此种疾病的发病率在8.2%-10.1%之间[1]。患者会出现上腹疼痛、腹胀以及消化不良等症状,如果患者未及时得到治疗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现阶段临床上经常使用腹腔镜顺行胆囊切除术对其进行治疗,此种治疗方法去除胆结石的效果较好,但是对周围血管、胆管以及周围组织会有一定的伤害,并且预后效果较差,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大[3]。此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5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共有28例,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的年齡在35-65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0.03±11.62)岁,患者的病程在5-11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8.21±2.87)个月;对照组患者共有28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的年龄在36-66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1.13±12.36)岁,患者的病程在5.5-11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8.25±2.92)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使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使用气管内插管的方法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麻醉成功后进行手术过程,手术过程使用四孔法,医生对戳孔的位置进行明确,并且需要建立CO2气腹,将患者的胆囊管、壶腹以及胆囊交界位置充分露出,并且对周围粘连进行分离处理,如果粘连位置包含粗血管,医生可使用相应的刀头对胆囊动脉进行切除操作,从而提高粘连带的张力;使用抓持钳提起患者的肝脏边缘,与此同时对其胆囊底部进行牵引初处理,从胆囊底部位置开始对胆囊床间隙进行分离,待分离位置到达壶腹后对胆囊管进行结扎操作,此时需要保证胆囊管和胆囊颈之间的角度小于90度;之后顺着胆囊管的方向继续进行分离,在距离胆总管0.5厘米时对胆囊管进行相关处理,如果患者胆总管和胆囊管粘连比较严重时医生可以对胆囊颈进行切开,对胆囊管的方向进行明确,在其明确后方可进行游离,与此同时使用结扎夹对胆囊管进行夹闭处理,手术后在患者肝部位置留置引流管。
1.2.2 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医生从患者的胆囊底部开始对胆囊浆膜下间隙进行分离处理,使胆囊处于游离状态,为其到达胆囊颈部提供有利条件,待其到达后对胆囊动脉分别进行分离、结扎和切断操作,将其分离在胆囊颈部和胆囊管交汇位置,将胆囊管充分露出,使用钳夹、切断胆囊管,之后取出胆囊。
1.3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的统计学软件是SPSS19.0对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加以表示,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临床上通常使用手术的方法治疗此病,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开腹手术法、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以及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4]。传统开腹手术的方法危险性较高,手术时间较长,如果在术中处理不当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对其生活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后两种方法对传统开腹手术方法的不足进行了弥补。为了进一步比较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为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较好,手术时间较短,并且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
总而言之,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较好,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并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叶方进.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7):113-114.
[2]袁兵,杨振德,秦军等.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40(11):1262-1264.
[3]张世发,邓英.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4):43-44.
[4]车在世.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4):158-158.
作者简介
王代选(1976年10月10日)男,汉族,云南 马关人,主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 普外、泌尿外科临床工作。
【关键词】 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疗效 观察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多发病,相关研究证实此种疾病的发病率在8.2%-10.1%之间[1]。患者会出现上腹疼痛、腹胀以及消化不良等症状,如果患者未及时得到治疗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现阶段临床上经常使用腹腔镜顺行胆囊切除术对其进行治疗,此种治疗方法去除胆结石的效果较好,但是对周围血管、胆管以及周围组织会有一定的伤害,并且预后效果较差,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大[3]。此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5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共有28例,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的年齡在35-65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0.03±11.62)岁,患者的病程在5-11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8.21±2.87)个月;对照组患者共有28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的年龄在36-66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1.13±12.36)岁,患者的病程在5.5-11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8.25±2.92)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使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使用气管内插管的方法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麻醉成功后进行手术过程,手术过程使用四孔法,医生对戳孔的位置进行明确,并且需要建立CO2气腹,将患者的胆囊管、壶腹以及胆囊交界位置充分露出,并且对周围粘连进行分离处理,如果粘连位置包含粗血管,医生可使用相应的刀头对胆囊动脉进行切除操作,从而提高粘连带的张力;使用抓持钳提起患者的肝脏边缘,与此同时对其胆囊底部进行牵引初处理,从胆囊底部位置开始对胆囊床间隙进行分离,待分离位置到达壶腹后对胆囊管进行结扎操作,此时需要保证胆囊管和胆囊颈之间的角度小于90度;之后顺着胆囊管的方向继续进行分离,在距离胆总管0.5厘米时对胆囊管进行相关处理,如果患者胆总管和胆囊管粘连比较严重时医生可以对胆囊颈进行切开,对胆囊管的方向进行明确,在其明确后方可进行游离,与此同时使用结扎夹对胆囊管进行夹闭处理,手术后在患者肝部位置留置引流管。
1.2.2 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医生从患者的胆囊底部开始对胆囊浆膜下间隙进行分离处理,使胆囊处于游离状态,为其到达胆囊颈部提供有利条件,待其到达后对胆囊动脉分别进行分离、结扎和切断操作,将其分离在胆囊颈部和胆囊管交汇位置,将胆囊管充分露出,使用钳夹、切断胆囊管,之后取出胆囊。
1.3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的统计学软件是SPSS19.0对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加以表示,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临床上通常使用手术的方法治疗此病,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开腹手术法、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以及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4]。传统开腹手术的方法危险性较高,手术时间较长,如果在术中处理不当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对其生活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后两种方法对传统开腹手术方法的不足进行了弥补。为了进一步比较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为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较好,手术时间较短,并且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
总而言之,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较好,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并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叶方进.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7):113-114.
[2]袁兵,杨振德,秦军等.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40(11):1262-1264.
[3]张世发,邓英.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4):43-44.
[4]车在世.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4):158-158.
作者简介
王代选(1976年10月10日)男,汉族,云南 马关人,主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 普外、泌尿外科临床工作。